跳转到内容

闽东革命根据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闽东革命根据地
1934年—1938年
国旗
国旗
国徽
国徽
闽东革命根据地地图(1934年)
闽东革命根据地地图(1934年)
首都柏柱洋(今福建省福安市溪柄镇斗面村[1]
常用语言汉语闽东语闽南语畲话
政府苏维埃政府
• 1934年2月—1935年2月
马立峰(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
• 1937年2月—1938年1月
叶飞(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
历史 
• 建立
1934年2月
• 终结
1938年1月
货币闽东苏维埃政府纸币
安德县苏维埃政府纸币
福霞县苏维埃政府纸币
安福县苏维埃政府纸币
福寿县苏维埃政府纸币
安福中区苏维埃政府代用票
福寿县上北区苏维埃政府代用票[2]
前身
继承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
国民政府
今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

闽东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闽东建立的政权,于1934年—1935年(以闽东苏维埃政府名义)、1937年—1938年(以闽东军政委员会名义)管理闽东地区,包含闽东苏区闽东游击区闽东军政委员会三个时期,接受中共闽东特委的领导,抗日战争时期则名义上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1949年,中共解放福建后,在闽东地委的基础上建立福安专区,事实上是闽东苏区的延续。[3]:900-901

背景

[编辑]

四一二事变后,中共活动被迫转入地下,1931年,于福建省福州市秘密成立的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在福安成立中心县委,后改为闽东临时特委。在特委的领导下,闽东各地及靠近闽东的浙南边境陆续建立起了多个中共党支部,又发展为苏维埃政权。

沿革

[编辑]

1934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闽东地区已成立49个区(乡)级苏维埃政府,并在此基础上整并为15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和革命委员会,于福安县柏柱洋村召开闽东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闽东苏维埃政府,马立峰任政府主席,叶秀蕃任副主席,随后由闽东特委成立的闽东独立师则是闽东苏区的武装力量。[4]

1935年起,由于国军的清剿,闽东苏区多处被攻克,闽东特委决定将苏区转变为游击区。1937年,受中共中央统一战线的影响,闽东苏区改组为军政委员会,叶飞出任主席,1938年1月25日,阮英平范式人陈挺率领闽东独立师1380多名红军指战员从石堂先后抵达屏南棠口整训,待命北上抗日,此后,军政委员会实际停止运作。

行政区划

[编辑]

闽东苏维埃政府先后下辖15个县级政权:[3]:900

1936年,成立福鼎县人民革命委员会和鼎平人民革命委员会,隶属中国共产党浙南特别委员会领导下的浙南人民革命委员会。

历任行政长官

[编辑]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东苏区领导人
届次 姓名 肖像 籍贯 职务 任期 备注
1 马立峰 福建福安 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4年2月–1935年2月 被叛徒刺杀
叶秀蕃 福建寿宁 闽东苏维埃政府副主席 1934年2月–1935年5月 遭袭击牺牲
2 叶飞 福建南安 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 1937年2月–1938年
阮英平 福建福安 闽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1937年2月–1938年
范式人 福建寿宁 闽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1937年2月–1938年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闽东苏区纪念馆[失效連結]
  2. ^ 《福建省志·金融志》. [2024-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3). 
  3. ^ 3.0 3.1 宁德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宁德地区志. 北京市: 方志出版社. 1998年. ISBN 7-80122-376-4. OCLC 47668852. 
  4. ^ 叶飞. 叶飞回忆录.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2007年3月1日. ISBN 9787506553605.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