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非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叶非英

叶非英(1906年—1961年),原名叶毓茂,字士平,又名叶一茅叶景广东东莞人,中国无政府主义活动家。

1906年,叶非英出生于广东东莞,曾就读于通尔小学、广州八桂中学。1922年,毕业于东莞中学。1923年,进入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1]

1926年7月,因抗拒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后任教于广西南宁的广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并兼任广西省政府出版的《革命之花》副刊编辑。在此时,他成为无政府主义者,并以“叶一茅”之名在东兰参与创办农民讲习所。后历经百色起义、“清党”,遭通缉而避居香港,任职《大同日报》社[1]

1930年秋,到无政府主义者云集的泉州,先后任教于黎明高级中学平民中学(设于泉州府文庙)、民生农校。在泉州活动达17年之久。到泉州后,叶非英开始系统阅读彼得·克鲁泡特金的著作,并认识无政府主义作家巴金(1930年8月,巴金来到泉州)。1931年左右,时任黎明高级中学教师的叶非英与袁国钦等人在泉州秘密组建中国无政府共产主义者联盟;该组织曾起草盟章,并设有书记等职务,但先后参加者仅十几人;该组织没有严密的领导机构,也无入盟手续;活动内容有办学校、刊物、工会、农会、读书会等,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甚至组织小股武装队伍;该组织实际存在仅二、三年[1][2]。1932年4月,巴金第二次到泉州,在平民中学住了10天,曾与主持校务的叶非英一起住在一间小厢房里[3]。1938年3月16日,发起创办《大众报》(发行至1949年)。1940年5月6日,发起创办《民生报》(发行至1949年)[4]

1947年—1948年,莫纪彭在广州创办蔼文中学,聘请叶非英任教,当时他还协助筹办粤东女子职业中学。蔼文中学停办后,1948年冬天,回泉州民生农校任教[1]

1949年,解放军占领广州后,叶非英离开泉州,经香港回广州,在广州新民中学任教导主任。1950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54年前后,被评为教育先进工作者,并当选广州市越秀区第一届人大代表,出席广州市人大。1958年,被划为“右派”、“无政府主义反革命分子”,送劳动教养[5]。1961年,在劳教农场去世。1983年,获平反[1][6][7][8]

目前,黎明职业大学(起源于黎明高级中学)设有“叶非英助学奖学金”[9]泉州市农业学校(起源于平民中学和民生农校)设有“非英图书室”[10]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辜也平. 20世纪初期中国无政府主义运动研究.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12. ISBN 9787010246345. 
  2. ^ 上海文化系统四连三结合领导小组,《关于巴金定案请示报告》(1972)附件二《关于巴金是否参加反动的无政府主义组织问题》,1972年
  3. ^ 巴金与泉州的三次情缘
  4. ^ 泉州市志第四册
  5. ^ 陈思和:巴金晚年著述中的信仰初探
  6. ^ 解放前的泉州报界(五)——《大众报》
  7. ^ 陈思和谈梁披云:21岁的民国高中校长与理想主义前辈
  8. ^ 叶非英
  9. ^ 叶非英助学奖学金
  10. ^ 巴金向泉州农校'非英图书室'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