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遊擊區
閩西遊擊區是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閩西地區建立的一個游擊區。
1934年11月,國軍先後在漳平、平和、上杭、長汀等縣集中8個正規師,連同保安團、民團及土匪武裝,共10餘萬人,大舉「清剿」閩西蘇區。當時留在閩西蘇區的紅軍和游擊隊有:退守長汀四都山區的中共福建省委、福建軍區機關及紅19團、紅20團4000人;在龍巖、連城、寧洋、漳平交界地帶活動的紅8團、紅9團和明光獨立營2200餘人;張鼎丞在永定剛組建的游擊隊;各游擊隊總人數不超過7000餘人,且彼此失去聯繫,各自為戰[1]。
1935年3月,國軍第36師和保安團等向長汀四都進攻。由於福建省委、福建軍區領導人命令紅19團、紅20團憑藉山地死守,致使4000餘人喪失殆盡,最後突圍的幾十人,又於4月10日在長汀臘口附近的分水垇被敵人重兵包圍,全部戰死[2]。同月,紅9團、紅8團與張鼎丞領導的游擊隊取得聯繫,先後匯集到永定地區。紅8團、紅9團在永定會師後,成立閩西軍政委員會,張鼎丞任主席,統一領導閩西遊擊區的黨政軍工作。紅9團進入永定東部後,消滅多處民團,掃清國軍的據點,鞏固了永定東部游擊根據地。紅8團則在龍巖地區利用地形,不斷襲擾國軍第10師,使其疲於應付,停止南進;至此,國軍第一期「清剿」結束。不久,陳潭秋、鄧子恢、譚震林率領從江西突圍的紅24師1個營餘部到達永定大阜,與張鼎丞部會師。兩部共1500餘人。4月,張鼎丞主持召開各部隊負責人會議,將閩西地區劃分為4個作戰分區,將閩西軍政委員會改組為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張鼎丞為主席,鄧子恢、譚震林、郭義為、方方等為委員。同時,國軍對閩西遊擊區發動第二期「清剿」。四個作戰分區分頭作戰,與敵周旋。至1935年底,閩西國軍兵力減少到5個師,閩西戰事有所緩和。
1936年1月,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將閩西紅軍和游擊隊改稱抗日討蔣軍,第1至第4作戰分區所屬部隊依次改稱第1、第5、第3、第7支隊,各縣游擊隊改稱抗日義勇軍。游擊隊先後在連城貼長、龍巖白土擊退國軍軍團規模的進攻,在龍巖陳東坑、連城大河祠伏擊戰中殲滅國軍第52師1個營,並消滅多股民團,搗毀幾個區公所,游擊區擴大到南靖、平和、大埔、蕉嶺、武平、連城、寧洋等10餘個縣,新建幾塊游擊根據地。至8月,游擊隊發展到近2000人,新成立第2、第4兩個支隊。3月,國軍對閩西遊擊區開展第三期「清剿」。6月,「兩廣事變」爆發,部分國軍被調入廣東,「清剿」被迫停止。8月,「兩廣事變」結束,調入廣東的國軍返回閩西,開始第四期「清剿」。10月,國軍第3師、第92師調離閩西,粵軍第157師、第158師進入閩西。11月,以粵軍為主,對閩西遊擊區進行第五期「清剿」。閩西南軍政委員會集中4個支隊在永定陳東坑和上杭中華山抗擊粵軍,斃傷粵軍200餘人,自身也受到一些損失。
1937年初,粵軍2個師再次向閩西遊擊區發起進攻。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閩西南軍政委員會與粵軍當局達成停戰協議。8月,閩西紅軍和游擊隊1200餘人改編為閩西抗日義勇軍第1支隊。[3]。1938年2月,閩西紅軍和游擊隊2000餘人編入新四軍第2支隊第3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