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古風音樂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20年2月24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20年1月25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同行評審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音樂專題 (獲評丙級
本頁面屬於音樂專題的範疇,一個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音樂類內容的項目。請於討論頁討論相關條目。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同行評審(第一次)[編輯]

古風音樂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評審期:2020年1月25日 (六) 02:18 (UTC) 至 2020年2月24日 (一) 02:18 (UTC)
下次可評審時間:2020年3月2日 (一) 02:19 (UTC)起
可能參選GA。如果確實沒辦法當選,也希望能進行足夠的改進。
{#(set-global-staff-size 12)  e''8 c''8 a'8 c''8 e''8 c''8 e''8 f''8 e''8 b'8 g'8 b'8 e''4 d''4  \bar "|."}
2020年1月25日 (六) 02:18 (UTC)
我稍後弄個模板來顯示評價。ꓢꓯꓠꓟꓳꓢꓮ 2020年1月30日 (四) 10:30 (UTC)[回覆]
@游魂給一個初步意見:「古風服飾」一段太短,可以考慮擴充一下,或是併入其他段落,不過不動也沒所謂。ꓢꓯꓠꓟꓳꓢꓮ 2020年1月30日 (四) 10:32 (UTC)[回覆]
(容許我先高配一下,用FA標準)一篇典範條目展現出我們最好的作品,並有專業的寫作水準和介紹且大致附有可靠來源可供查證。現在根據典範條目標準進行覆查。
以上。ꓢꓯꓠꓟꓳꓢꓮ 2020年1月28日 (二) 02:21 (UTC)[回覆]
總體來説:條目內容穩定,序言適當,主要用典專業,行文聚焦於讀者關心的、有影響的事實、無語病,涵蓋面充足,分段適當。不過由於條目沒使用任何媒體檔案,所以我建議如果可行的話,找一些合適的媒體檔案放進去比較好,否則假使條目要評FA會有難度。不過由於主編打算評GA,而GA標準不要求必須有媒體檔案,初步來説我覺得評GA是沒大問題的。ꓢꓯꓠꓟꓳꓢꓮ 2020年1月30日 (四) 10:37 (UTC)[回覆]
不過我看了一看內文,我想問幾個問題:
  1. 「卜磊(EDIQ)」有必要括住「EDIQ」嗎?「EDIQ」是什麽?
  2. 「六周年北京live演唱會」是正式使用的名稱嗎?
  3. 寫「有媒體稱」,不如直接寫是哪個媒體説的;寫「有學者」、「有人」、「一些人」、「有研究者」,不如直接寫是哪個/哪些學者/人說的。「不少學者」可以寫「包括xxx在內的不少學者」(除非來源的內文就是寫「不少學者」)。
就是這些問題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2020年1月30日 (四) 10:46 (UTC)[回覆]
非常感謝您的意見,我將稍後進行改善。--
{#(set-global-staff-size 12)  e''8 c''8 a'8 c''8 e''8 c''8 e''8 f''8 e''8 b'8 g'8 b'8 e''4 d''4  \bar "|."}
2020年1月30日 (四) 15:39 (UTC)
@Sanmosa
  1. 媒體檔案已加入,但只找到了三張圖片。commons沒給我翻吐了。
  2. 「卜磊」是一名古風男歌手,「EDIQ」是他的藝名,其並不以真名出名。這人本身也符合關注度,惟因防止「大躍進」而暫時沒寫。
  3. 「六周年北京live演唱會」不是專有名詞,已更換為解釋。
  4. 學者和媒體不夠具體的問題我進行了一些改進,但非一人所作的論文都還是原樣。不知這樣是否已經可以了。
--
{#(set-global-staff-size 12)  c'4. d'8 e'8 g'8 e''8 d''8 c''1 d''4. e''8 b'8 d''8 a'8 b'8 g'1  \bar "|."}
2020年2月6日 (四) 14:02 (UTC)
@游魂畢竟這古風音樂是起源於網絡的,三張圖片其實都夠了。括住「EDIQ」的必要性我理解了。其他沒大問題。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6日 (四) 14:10 (UTC)[回覆]
  • (!)意見Alankang留言2020年2月14日 (五) 07:11 (UTC)[回覆]
    1. 古風音樂我第一個想到霍尊,主編是否將他算在內。
    2. 這一篇屬性,不知道是偏向學術,還是流行文化,目前看起來兩者兼有,但是味道都還欠缺一點。如果要更學術,可能需要多引證一些名家論文;如果要流行文化,可多報導一些相關人物,並簡述他們的作品。兩個方向宜取其一,不要通通都要變成四不像。
@Voodoo Machine我想ping這個你會改得比較順手(如果還需要改的話)。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19日 (三) 14:01 (UTC)[回覆]
真是,我都沒看見。謝謝Sanmosa~~Ἐπίκουρος 2020年2月19日 (三) 14:07 (UTC)[回覆]
    • @Alankang我還真沒有過從歌手的角度描述音樂本身。您認為我應當加一個章節列舉介紹一些著名的歌手和音樂團體麼?
    • 我確實是試着從較學術的角度來描述的,參考文獻中是我所能找到所有與古風音樂(古風亞文化)相關的簡體中文論文(因其起源於中國大陸)。我想如果再擴充的話,也是只能擴充流行文化相關的內容。您認為怎麼樣,或者有什麼名家論文推薦麼?--
      {#(set-global-staff-size 12)  c'4. d'8 e'8 g'8 e''8 d''8 c''1 d''4. e''8 b'8 d''8 a'8 b'8 g'1  \bar "|."}
      2020年2月20日 (四) 04:1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