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義大利行政區劃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義大利行政區劃屬於維基百科地理主題國家及行政區劃類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義大利地名

中維在翻譯帶有 di 或 del (相當於英文的of)的義大利地名的時候似乎沒什麼統一的標準,通常這種複合地名的標準格式都是〔市鎮本名 de 所在地區或附近標誌物〕,就本人目前看到的翻法有:

貌似西葡語世界也有這種問題。小的還是新手,還煩請各位撥冗替本人解惑。--小劍611611留言2023年12月30日 (六) 14:56 (UTC)

您可以先熟悉一下中文維基的命名原則及譯名原則。據我的經驗,其實對所有非中文國家的地名的中文譯名,可以按照下列步驟來處理:
1. 首先去查所謂的權威來源。關於大陸用詞我推崇的權威來源為《世界地名翻譯大辭典》、《世界地名譯名辭典》和新華社歷史資料庫。《世界地名翻譯大辭典》可以從這裡在線查找。我不知道能否在線查找《世界地名譯名辭典》。新華社歷史資料庫的連結在此(可以訪客瀏覽,無需註冊)。關於台港用詞來源,請參照中維里的說明。
2. 上面權威來源找不到的話,可以根據國家標準GB/T 17693《外語地名漢字譯寫導則》各語種的說明來翻譯。這些標準應該可以從網上找到。說簡單一點就是根據這些Wikipedia:外語譯音表來翻譯,但要先考慮《導則》中的各項總則和細則。
具體關於您提出的di或del的翻譯,您舉的第二和第三個例子都可以直接從《世界地名翻譯大辭典》裡找到,第四個例子在該辭典里為del,而不是dei,可能辭典弄錯了或是非同一地名?辭典中其他地名中的dei是譯為「代」,所以我選用了「代」。第一個例子可以找到「坎皮奧內」的譯名,而其他兩個地名中帶有d'Italia字樣並沒有翻譯出來。這個可能是按照一般的翻譯慣例譯出的。至於是按照「(大)區+主名」(或「xx河畔/湖畔+主名」),或者按照「主名+(-)迪+修飾名」的格式來翻譯,可能要看其修飾名是否為明顯的行政區名或地貌名。如果是的話按照第一種方式來處理,如果不是或未知的話採用第二種方式。而您舉的第三個例子是關於「堡/鐵堡」的地名,這個好像可以意譯出來更為簡練。這種情況要麼可以在辭典中找到,或者在《導則》中的總則或細則提及到的。關於是否添加連字符,有的語種的導則里說八字以上,而有的則含八字。西葡語地名翻譯也是類似的。
關於義大利市鎮條目的譯名,@Bigbullfrog1996和我整理過一遍(但好像法語區裡有兩三個市鎮名還沒有按照法語譯寫導則翻譯出來(我對法語不是太熟悉,況且維基編輯中有幾位法語大腕的)。當然有錯誤的地方請隨時糾正。--萬水千山留言2023年12月30日 (六) 21:11 (UTC)
關於Castillone個人認為同名城市過少,不適合直譯作「堡」,更傾向於固定單將市鎮視為專名,再看能不能意譯修飾名,作「湖畔卡斯蒂廖內」。至於應使用「修飾名(大)區+主名」還是「主名+(介詞)+修飾名」,為避免專名過於冗長或是僅因是否在該大區內而區別翻譯,個人認為一律使用前者,並且我認為修飾名統一置前較為合適 — 小劍611611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03:42 (UTC)
拉戈堡是《世界地名翻譯大辭典》中給出的譯名。中文維基特別強調來源,特別反對原創研究,不信的話您問@Ericliu1912。您這種考慮會被一律扣上「原創研究」的帽子(請參照之前有關烏克蘭地名翻譯的討論)。「拉戈堡」您要翻案的話,除非您能找到同樣權威的來源中有不同的譯法,然後可能還需要在社群內討論採用哪個譯名。而您給出的譯名,現在一個來源都找不到的。--萬水千山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09:49 (UTC)
好的,感謝指導。——小劍611611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10:07 (UTC)
@小劍611611:想起來了,我當時整理的時候還不知道《世界地名翻譯大辭典》的在線版,所以沒有參照該權威來源。有的音節或音節組還不是太確定。印象中monte有的翻譯為「蒙特」,而有的則翻譯為「蒙泰」。您如果感興趣和有精力的話,可以根據各省的市鎮導航模板再去整理一遍。順便根據英維或意維里的導航模板確認一遍有沒有市鎮合併或其他原因而產生新的市鎮。--萬水千山留言2023年12月30日 (六) 21:30 (UTC)
可惜該「導則」之義大利語部分還在「徵求意見」階段。——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月7日 (日) 12:15 (UTC)
小的前些時間有前去該網站拜訪,不過發覺該詞典使用的譯名似乎沒有到非常統一,無意冒犯,雖說是權威,但感覺似乎還有待統整。 —— 小劍611611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03:52 (UTC)
大陸的外語人名地名翻譯已經形成了一套體系,散見於各種譯名指導和譯名辭典。那個國家標準GB/T 17693《外語地名漢字譯寫導則》是想作為一個國家標準來統一譯名原則。雖然該導則之義大利語部分還在徵求意見階段,但並不是說沒有規則來指導義大利語地名的翻譯,還是有其他成文或不成文規律可以遵循的。即使以後有了義大利語導則的正式版本,但導則還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給每一個可能的地名提供直接的答覆。那麼譯者的角色就像一個法官那樣,依據現有成文及不成文的規章,以及之前的判例(即辭典里的譯名),來決定一個貼切的譯名。所以不知@小劍611611您提及的「沒有到非常統一」的具體意思。每個地名需要具體分析,看按照哪條翻譯細則來決定其譯名(修飾名是前置還是後置),不可能一刀子切來「統一」至某個方式。--萬水千山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09:41 (UTC)
同意,這個詞典不能盲從,有一些譯名和實際上常用的譯名並不相同--ydcok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11:13 (UTC)
@Ydcok:不知您同意哪一點。辭典基本上已經體現了那些翻譯原則。根據維基的來源論,辭典已是權威來源了,絕大多數情況下應該採用辭典給出的譯名。如果要採用不同於辭典給出的譯名,那可能是要考慮其他的一些命名原則,如「名從主人」或更常用的其他權威來源的譯名。--萬水千山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14:5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