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韓戰/存檔5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請更正標點符號

根據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請把文中共6個「•」分隔號改為「·」,謝謝。鋼琴小子 打個招呼 查看貢獻 2014年1月25日 (六) 21:38 (UTC)

有個小錯誤

merchants of deatg 應為 merchants of death

增加內部鏈接

請求已拒絕

理由:原文無鏈接,增加內部鏈接。
內容:世界和平理事會->世界和平理事會 --歡顏展卷留言2014年4月13日 (日) 01:43 (UTC)

完成. Liangent留言 2014年4月13日 (日) 10:55 (UTC)

請刪除條目內的被添加「來源請求」模板的內容

請求已處理

如「1949年4月,蘇聯得到韓國正在三八線附近集結兵力的情報,認為韓國有可能在美軍撤離後發動進攻,建議朝鮮做好回擊的準備。」「並宣稱韓國在美國的指使下入侵朝鮮的做法是『美帝國主義奪取亞洲的計劃』。」「麥克阿瑟提出過多次針對中國大陸的攻擊,如大規模轟炸東北、動用原子彈轟炸東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請中華民國軍隊參戰等,都一一被杜魯門駁回。4月11日,杜魯門最終決定免除麥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職務,由馬修·李奇微將軍接任。這項命令是麥克阿瑟在無線電廣播中與全世界民眾一起知悉的,麥克阿瑟認為這是杜魯門對他的羞辱。被解職以後的麥克阿瑟在全美受到英雄式的歡迎,」……等內容。

這些內容長時間無人補充來源,根據WP:V應當將它們刪除。

以上內容由我於2014年4月18日 (五) 14:31(UTC+8)添加——來自糟糕的妹控狗頭人留言2014年4月21日 (一) 15:57 (UTC)

反對全部刪除。部份內容有來源。可以討論如何改寫。See below. --歡顏展卷留言2014年4月25日 (五) 19:05 (UTC)

歡迎添加補充來源,再次要求將無人添加補充來源的內容刪除。

不過看起來管理員都「很忙」沒空來管這個條目呢。——來自糟糕的妹控狗頭人留言2014年4月27日 (日) 16:01 (UTC)

管理員是在敷衍嗎?我的請求是將所有掛了{{來源請求}}模板而無補充來源的內容刪除,管理員Gakmo把幾個有補充來源的加進去就掛「請求已處理」了?

現在條目內仍然有大量內容沒有補充來源應該被刪除,如第二次戰役章節全兩段、第三次戰役章節第二段第4-7句、第四次戰役章節第一、四段全兩段等內容。

請管理員不要在視若無睹或者敷衍了事!

——來自糟糕的妹控狗頭人留言2014年4月28日 (一) 13:14 (UTC)

請明確指出非刪除不可的句子,如果全部掛來源請求的段落都要刪除,那還要模板來作何用?謝謝。--Gakmo留言2014年4月28日 (一) 15:53 (UTC)
請注意來源請求模板是何時掛上去的,整篇內容的來源請求模板都掛了幾個月甚至長達幾年而沒人補充來源,如果這還不足以當作無來源內容而做刪除處理,那麼是否可以認為「只要掛上來源請求模板就不會因為無來源而被刪除」?是否與WP:V的精神相悖?——來自糟糕的妹控狗頭人留言2014年4月29日 (二) 02:56 (UTC)
建議請求來源時使用如下格式{{subst:fact/auto|請求來源的內容}},現時要追查掛了多久實在非常困難。--Gakmo留言2014年4月29日 (二) 10:23 (UTC)
經手動檢查確認2013年7月7日管理員對條目進行全保護之後,只有一個「引用資料與內容不符」的修改,沒有「來源請求」的添加,也就是說所有現存的「來源請求」都是在2013年7月7日之前添加的,至今已逾9個月。——來自糟糕的妹控狗頭人留言2014年4月29日 (二) 11:20 (UTC)
關於韓戰的書籍資料很多,只是編輯者不一定有興趣一一找出來添加來源,像我下面添加的一些來源就是我花了超過一個小時編輯的成果。這並不表示沒有來源的內容就是錯誤或找不到來源的。你這種全部刪除的要求並不合理。特別是整段落的刪除,只會降低條目可讀性,並沒有改善條目內容。如果你認為某段落並不恰當,更好的做法是找出來源引用重寫。管理員對條目進行全保護之後,大家的編輯興趣降低是正常的,因為不知道你的修改是否會被接受。

--歡顏展卷留言2014年4月29日 (二) 14:10 (UTC)

雖然「如果在移除前未為編者們提供充足的時間以提供來源的話,他們有可能會反對這麼做」,但很顯然目前已經給編者們提供了充足的時間來提供來源,然而仍然幾乎沒有來源被提供。
維基百科的核心原則之一便是「可供查證」,添加或恢復內容的編輯者應承擔舉證的責任,我們不能因為「可能有來源」而放任無來源的內容長時間的保留在維基百科之中。如果我們同意「可能有來源就不刪除沒有註明來源的內容」的話,那麼編輯者隨時都可以往任何條目上添加煞有介事的內容,掛上一個{{來源請求}},然後高舉著「可能有來源」的盾牌反對任何刪除這些內容的行為,WP:V就徹底淪為虛設了。——來自糟糕的妹控狗頭人留言2014年4月29日 (二) 14:35 (UTC)
管理員的知識有限,自己不熟悉的editprotected,處理起來真是如履薄冰。請多諒解。Bluedeck 2014年5月3日 (六) 12:26 (UTC)
管理員的知識與編輯被保護條目有多大關係?難道不是只需要根據共識修改頁面即可麼,既不需要判斷內容正誤、也不需要追查內容來源,僅僅是判斷需要修改的內容是否屬於已有共識範圍。——來自糟糕的妹控狗頭人留言2014年5月3日 (六) 20:49 (UTC)
添加來源是添加或者恢復內容的責任。不過文獻這麼普及的主題,不論是說什麼的來源都應該很容易找吧?第一句可以在「揭秘:1949年東北野戰軍三個「朝鮮師」回朝內幕」中找到(4月17日,外交部長維辛斯基致電什特科夫大使一段和朝鮮採取必要的措施一段)Skyfiler留言2014年5月4日 (日) 05:57 (UTC)
感謝skyfiler的查證。實際上那一句的來源就是在下文標註的金東吉. 中國人民解放軍朝鮮師歸國問題新探. 「近代中國、東亞與世界」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 2006.曲愛國.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朝鮮人部隊返回朝鮮始末. 軍事歷史, 2012(01).我在添加內容的時候已經盡到標註來源的責任,至於其他人自己不查證,掛個來源模板就喊管理員刪除,這種事情太多了,我是管不過來。--Gilgalad 2014年5月4日 (日) 08:21 (UTC)
存在爭議,不符合editprotected要求,見上述討論。Liangent留言 2014年5月6日 (二) 17:01 (UTC)
難道某些人反對WP:V這種既存方針也能稱之為爭議?請解釋一下,到底方針有沒有效力?——來自糟糕的妹控狗頭人留言2014年5月7日 (三) 16:23 (UTC)
看上述討論,我的推論是如果此條目並非處於保護狀態,而您徑直進行所請求修改,便會有上述用戶中的一個或多個進行回退,這本身便是保護所要防止的事情。標記patch參數,請給出具體修改方案供討論。Liangent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19:26 (UTC)
違反方針恢復無來源內容是否應視為破壞呢?
另外,我無法根據模板所示要求建立子頁面,提示是「本頁已被禁止創建和編輯,只有管理員可以作出改動。因為標題「Talk:韓戰/patch/31224705」和本地或全域黑名單 (?!(?:User|User talk|Template|Template talk):).*([\d0-9①-⒛⓫-⓿🄀-🄊㉈-㉏㉑-㉟㊱-㊿㊀-㊉㈠-㈩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s*){7,}.* <autoconfirmed>配合。」

——來自糟糕的妹控狗頭人留言2014年5月13日 (二) 16:48 (UTC)

抱歉之前沒有用非管理員用戶測試過,然後這個回復沒有ping我一直沒看(直到下面范ping了),所以現在已解決。Liangent留言 2014年6月27日 (五) 03:03 (UTC)
多次恢復無來源內容可以認為是,恢復者應該在內容受到挑戰時註明內容來源以滿足可供查證方針,這是方針要求。另外,本文內容大大超過100K的條目拆分標準,應將細節內容拆分到子條目里去(子頁面似乎不怎麼必須,各個章節本身的關注度應該都不成問題),而在本文只留下子條目的前言作為概要,讓讀者可以選擇閱讀的深度,參見WP:SS。比如上面的"被解職以後的麥克阿瑟在全美受到英雄式的歡迎」這樣的內容,在其本人的條目沒有什麼問題,放在本文就有不合理的比重嫌疑,除非有二手來源能夠證明這樣的細節對於戰爭進程的重要性。歷史條目非常容易寫成流水帳,在選材和組織方面,應該參考可靠來源的做法。Skyfiler留言2014年5月13日 (二) 17:39 (UTC)
SO,我認為無保護時我徑直進行所請求的修改也不會引起編輯戰,因為我會一次性移除所有被標記了來源請求的內容,如果回退者提供了被回退內容的來源,那麼這部分內容的回退會被接受而不會引起編輯戰;如果回退者不提供被回退內容的來源,那麼我會再次移除,他再次恢復而不補充來源則應被視為破壞,而反破壞是不受一日三回退原則的約束也不應被視為編輯戰的。——來自糟糕的妹控狗頭人留言2014年5月14日 (三) 17:20 (UTC)

@红魔狗头人LiangentGakmoBluedeck有定出最終結果麼?--廣雅 范 2014年6月23日 (一) 15:12 (UTC)

@红魔狗头人看來WP:3RR的例外情況大家理解的不夠好. 3RR例外的要求是, 簡單明顯破壞. 當編輯者對於自己的行為是否是"破壞"無法取得一致時, 你的回退行為就不屬於3RR例外. 抱歉害User:Riskchard躺槍. 不過還是請您閱讀一下這個修訂版本吧.special:permanentLink/29493332. Bluedeck 2014年6月23日 (一) 15:37 (UTC)

你所提供的連結內容過多,我只大致瀏覽了一下。我想要強調的是,WP:3RR中聲明了「此方針並不適用於自我回退、糾正簡單破壞,或者維護目的的回退」,而維基百科:破壞則明確規定「如果某一用戶不斷地違反某項方針或指引,這屬於破壞」。具體而言,如果某用戶不斷地向條目添加無來源內容,就屬於「不斷地違反WP:V」,就「屬於破壞」,這難道也存在爭議嗎?——來自糟糕的妹控狗頭人留言2014年6月23日 (一) 20:51 (UTC)
其實我覺得可以隱藏吧……這樣日後補充來源時也方便一些--廣雅 范 2014年6月25日 (三) 14:11 (UTC)
6月30日後仍沒有來源的文字將被隱藏。--廣雅 范 2014年6月25日 (三) 14:16 (UTC)
以<!-- 内容 -->的形式留在原始碼里,註明需要補充來源,似乎這麼做也不錯。——來自糟糕的妹控狗頭人留言2014年6月25日 (三) 20:23 (UTC)
感謝管理員的辛勤勞動。——來自糟糕的妹控狗頭人留言2014年6月30日 (一) 19:08 (UTC)
沒,不如說這邊從4月處理到7月才有些對不住……--廣雅 范 2014年6月30日 (一) 19:13 (UTC)

條目被「來源請求」的添加來源

請求已處理

原文: 並宣稱韓國在美國的指使下入侵朝鮮的做法是『美帝國主義奪取亞洲的計劃』。[來源請求]

添加來源並修改為-> 並宣稱韓國在美國的指使下入侵朝鮮是「美國為侵略台灣、朝鮮、越南和菲律賓製造藉口」。[1]

原文: 1949年4月,蘇聯得到韓國正在三八線附近集結兵力的情報,認為韓國有可能在美軍撤離後發動進攻,建議朝鮮做好回擊的準備。[來源請求]

添加來源並修改為-> 1949年4月,蘇聯情報認為在5月美軍撤離後,韓國準備在6月進攻朝鮮。史達林在給予北朝鮮軍事援助的同時,建議朝鮮向中共尋求兵員上的支持。[2] --歡顏展卷留言2014年4月25日 (五) 20:05 (UTC)

原文: 當時,韓國國軍三分之二的軍隊尚未進入戰備狀態,也缺乏對全面戰爭的準備。這導致韓軍在戰爭初期遭受重大損失,戰線快速南移。[來源請求]

添加來源並修改為-> 當時,韓國國軍在三八線的軍隊約二分之一尚未進入戰備狀態(四個師中,每師只有1個團2個營進入戰備),也缺乏對全面戰爭的準備。這導致韓軍在戰爭初期遭受重大損失,戰線快速南移。[3]

原文: 10月1日,韓國第一批部隊終於進入朝鮮作戰。[來源請求]10月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376號決議案,呼籲朝鮮半島統一,授權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4]; 10月9日,美軍第一騎兵師越過三八線,向平壤推進[5]

添加來源並修改為-> 10月1日,韓國第一批部隊終於進入朝鮮作戰。[6]10月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376號決議案,呼籲朝鮮半島統一,授權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7]; 10月9日,美軍第一騎兵師越過三八線,向平壤推進。[6] --歡顏展卷留言2014年4月26日 (六) 00:40 (UTC)

增加內部鏈接

請求已處理

原文: 用了一個多小時奪回了溫井。

new=> 用了一個多小時奪回了溫井。 --歡顏展卷留言2014年4月28日 (一) 16:19 (UTC)

打開頁面用了兩分鐘

還是用的美帝的三兆寬帶。文章已經170K,超過100K的強制拆分標準,大家討論下什麼算是條目質量中規定的應該避免的不必要細節吧?--Skyfiler留言2014年4月29日 (二) 23:52 (UTC)

我覺得條目的正文(不包括注釋、各種wiki tag、圖表和引用)長度不應該超過20000漢字,現在這個條目有34000字。此條目的最大問題是,主題本身極為複雜,但編寫(如果有什麼真正的編寫的話)卻一直處於無計劃、無組織的混亂狀態,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把各種相關或者不相關的細節乃至私貨塞進來。除非有人擔起主編的責任,整理出一個章節大綱,規定各章節應有的內容和字數上限,並按照這個大綱嚴格管理各種瑣碎的編輯,否則這個條目永遠沒救。--Gilgalad 2014年5月2日 (五) 08:08 (UTC)
Gilgalad自己沒少塞私貨,賊喊捉賊。--歡顏展卷留言2018年3月17日 (六) 05:55 (UTC)
按照WP:SS把內容拆到新條目嘛,英文維基就這麼幹的。雖然有200K了,但是中文每字節信息量大,翻譯過來的話還是要比中文的少得多,可以作為參考。我們不是有WP:比重判斷文章內各個章節的比重麼?日占之前的歷史和誰誰誰被開除出黨這樣在同主題來源中不流行的內容,統統搬走,原條目已經有了對應內容的話直接刪掉就好了。Skyfiler留言2014年5月2日 (五) 18:11 (UTC)

修改麥克阿瑟被免職部分

請求已處理

原文:麥克阿瑟提出過多次針對中國大陸的攻擊,如大規模轟炸東北、動用原子彈轟炸東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請中華民國軍隊參戰等,都一一被杜魯門駁回。4月11日,杜魯門最終決定免除麥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職務,由馬修·李奇微將軍接任。這項命令是麥克阿瑟在無線電廣播中與全世界民眾一起知悉的,麥克阿瑟認為這是杜魯門對他的羞辱。被解職以後的麥克阿瑟在全美受到英雄式的歡迎,[來源請求]

new=> 4月11日,杜魯門最終決定免除麥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職務,由馬修·李奇微將軍接任。這項命令是麥克阿瑟在無線電廣播中與全世界民眾一起知悉的。[8][9]被解職以後的麥克阿瑟在全美受到英雄式的歡迎,[10][11]

理由:引用來源,參考英文維基,刪除錯誤或多餘部份。 President Truman's relief of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引用來源指出,麥克阿瑟沒有建議過使用核武。而且前文已經敘述麥克阿瑟被免職的主要原因,被刪的部分並非麥克阿瑟被免職的主要原因,在此無須多說。 --歡顏展卷留言2014年5月1日 (四) 00:59 (UTC)

呃,暗示解職原因是核武主張這種行文看起來不已經是用已經發表的材料在做原創研究麼?即使他有建議過使用核武,也可以按原創研究刪掉吧。PS解職免職原因在本文看起來沒有什麼重要性?對條目主題的影響僅限於被解職本身而已,原因應該搬到他本人的條目去進一步討論吧。Skyfiler留言2014年5月2日 (五) 18:34 (UTC)

右上角配圖註解有誤

請求已處理

reason:配圖註解有誤;別的不說,「美軍卡車越過38度線」這句就找不到對應的圖。
original: caption=順時針方向從上到下:美軍卡車越過38度線;執行任務的美軍F-86戰鬥機;爆發仁川戰役仁川港;戰後回國受到民眾歡迎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官兵;美國海軍陸戰隊在仁川港登陸

比照日文和英文的說明,建議改為如下內容:
new: caption=順時針方向從上到下:在長津湖戰役中撤退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在美國M26潘興坦克前面的韓國難民;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巴多梅羅·洛佩茲英語Baldomero Lopez中尉率領下登陸仁川;F-86軍刀戰鬥機

--歡顏展卷留言2014年6月18日 (三) 23:15 (UTC)

編輯請求

請求已拒絕

關於韓戰頭兩個月的資料過於簡單,對於戰爭初期的發展基本處於粗略的概括。而在歷史方面有很多事實和情況沒有進行表述,這是令人可惜的。 --Zhouzhewei留言2014年6月18日 (三) 05:57 (UTC)

條目被「來源請求」的添加來源

請求已拒絕

Reason:添加來源
original: 由於韓戰,蘇聯打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變成第二個南斯拉夫的顧慮[來源請求]
new: 由於韓戰,蘇聯打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變成第二個南斯拉夫的顧慮[12][13]

完成 Liangent留言 2014年6月18日 (三) 20:22 (UTC)

上甘嶺戰役傷亡數字

請求已處理

理由:雙方上甘嶺戰役傷亡數字出入頗大(中方稱殲滅聯合國軍2.5萬人,聯合國軍方面傷亡數字有幾個來源,最高是9000餘人)。單方面採取中方傷亡數字有違中立性。為了簡短可靠,採用雙方對本方的傷亡數字。

original: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上甘嶺戰役統計,殲滅聯合國軍2.5萬人(其中美軍5200餘人),志願軍陣亡7100餘人,傷8500餘人。[14]

new: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統計,志願軍陣亡7100餘人,傷8500餘人。[15]根據聯合國軍方面統計,聯合國軍陣亡1461人,傷4700餘人。[16][17](另一說是傷亡9000餘人)[18]:318

  1. ^ 1950年6月25日 朝鮮戰爭爆發. 人民網. 6月28日,中國總理兼外長周恩來發表聲明:「美國政府指使朝鮮李承晚傀儡軍隊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進攻,乃是美國的一個預定步驟,其目的是為美國侵略台灣、朝鮮、越南和菲律賓製造藉口」 
  2. ^ 開戰前的國家較量和秘密共謀. 文史參考第12期 (人民網). 2010年08月02日. 1949年4月中旬,莫斯科方面從情報中得知,美國準備在5月從朝鮮半島撤軍,而南朝鮮李承晚政權打算在6月對北朝鮮發動大規模進攻,史達林認為這時不幫助金日成以致丟掉北朝鮮,那麼蘇聯在亞洲將遭受巨大損失。史達林在給予北朝鮮軍事援助的同時明確建議金日成向中共尋求兵員上的支持。 
  3. ^ Roy Edgar Appleman. United States Army in the Korean War.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7年: 21. ISBN 978-0-16-087294-5. 
  4. ^ Resolution Adopted by the General Assembly during its Fifth Session: resolution 376, the problem of the independence of Korea. United Nations. [2 Feb 2013]. 
  5. ^ The Korean War: the UN Offensive. 美國陸軍軍史中心. [2 Feb 2013]. 
  6. ^ 6.0 6.1 The Korean War: the UN Offensive. 美國陸軍軍史中心. [2014-04-25]. 
  7. ^ Resolution Adopted by the General Assembly during its Fifth Session: resolution 376, the problem of the independence of Korea. United Nations. [2014-04-25]. 
  8. ^ James F Schnabel. Policy and Direction: the First Year. United States Army in the Korean War.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2: 376–377. (英文)
  9. ^ Dorris Clayton James. The Years of Macarthur: Triumph and Disaster 1945-1964. Houghton Mifflin. April 1985: 596–597. ISBN 978-0-395-36004-0. 
  10. ^ John Eisenhower. General Ike: A Personal Reminiscence. Simon and Schuster. 3 June 2004: 33. ISBN 978-0-7432-5600-1. 
  11. ^ Truman relieves MacArthur of duties in Korea
  12. ^ 王學亮. 揭秘:毛泽东四次"批判"铁托 究竟为啥? (2).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1年3月3日08:59. 
  13. ^ 吳光祥. 毛泽东为何四次公开“批判”社会主义老战友铁托?(2).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1年3月4日09:47. 
  14. ^ 《韓戰備忘錄》胡海波 編著,黃河出版社,2009年,ISBN 978-7-5460-0031-2。第十五章「中美鏖戰上甘嶺」。
  15. ^ 《韓戰備忘錄》胡海波 編著,黃河出版社,2009年,ISBN 978-7-5460-0031-2。第十五章「中美鏖戰上甘嶺」。
  16. ^ Ecker, Richard. Showdown on Triangle Hill: twelve days of intense combat in October 1952 cost the U.S. 7th Infantry Division 365 KIA for a piece of turf that ultimately remained in enemy hands. VFW Magazine. 2002-09 [2014-06-23]. (英文)
  17. ^ Allan R. Millett. The Korean War.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1-9-1: 472頁. ISBN 978-0-8032-7795-3.  (英文)
  1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Hermes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Happyseeu對話貢獻)於2014年6月19日 (四) 00:00‎ (UTC)加入。

@Happyseeu請修復一下引用來源。完成之後通知一下我。--廣雅 范 2014年6月23日 (一) 14:34 (UTC)
@引用來源Hermes並無問題。條目已經存在此來源。討論頁是因為沒有此來源才出現錯誤。--歡顏展卷留言2014年6月23日 (一) 14:49 (UTC)

章節的比重不合理

條目章節字數目前大約如下:

  1. 名稱
  2. 歷史背景
  3. 經過 ~6100字
  4. 停戰
  5. 戰爭死傷情況
  6. 戰俘與遣返 ~2200字
  7. 戰爭罪行 ~5300字
  8. 影響與紀念

我認為條目章節的相對比重不合理。「戰爭罪行」一節字數就接近戰爭「經過」一節,如果加上「戰俘與遣返」一節字數還超過了。「戰爭罪行」加「戰俘與遣返」不應該比戰爭「經過」還重要。

我建議精簡「戰爭罪行」一節,單獨成立條目。「戰俘與遣返」一節已經有獨立條目,也可以精簡。--歡顏展卷留言) 2014年7月25日 (五) 19:24 (UTC) @Gilgalad上面還發言表示條目太長,我在此表示章節的比重不合理,無人回應,動手刪除Gilgalad倒是直接回退。--歡顏展卷留言2014年8月18日 (一) 05:59 (UTC)

關於韓戰對中國的影響部分

韓戰對中國的影響,有好處,也有壞處,故分列子類。--User:Dfds2ss User talk:Dfds2ss 2014年11月16日 (一) 05:59 (UTC)

2014年新聞曝光毛澤東認為韓戰是錯誤的

2014年11月22日,網易援引《炎黃春秋》文章,講到『1956年9月18日他(毛澤東)同前來參加中共八大的朝鮮代表團會談時就說:「對朝鮮勞動黨的做法,過去就有意見,例如韓戰,開始就提醒過金日成不該打,後又警告他敵人可能從後方登陸。」9月23日,他對也是來參加中共八大的米高揚說:「韓戰根本錯誤,史達林應該負責。」1957年7月5日米高揚到杭州通報蘇共打掉以馬林科夫為首的「反黨集團」問題時,毛澤東又和他談到韓戰問題,還抱怨說:「史達林、金日成對中國刻意隱瞞發動戰爭的時機及作戰計劃,最後,中國卻被牽連進戰爭,這是錯了,絕對錯了。」』毛澤東1956年評抗美援朝:幫朝鮮打這場仗錯了(全文)--劍指中原留言2014年11月22日 (六) 11:16 (UTC)

那是說的史達林和金日成吧。--飛賊燕子留言2014年12月19日 (五) 12:51 (UTC)

《炎黃春秋》是什麼鬼,網易的文章也信,看來wiki上引用的來源還是要求太低啊。還有那個劍指中原一看就是網名,這種連作者是誰都不知道的東西還是不要提為好。Hwei0827留言2016年9月12日 (一) 15:59 (UTC)

那個關於描述 楊 的段落

這一段 如果沒看錯的話,應該是同一個人分成三種描述方式,但是參考卻是同一種口徑。可能是先前編輯者粗心大意,故而拿掉了。--飛賊燕子留言2014年12月19日 (五) 21:1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