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韩战/存档5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请更正标点符号

根据Wikipedia:格式手册/标点符号,请把文中共6个“•”分隔号改为“·”,谢谢。钢琴小子 打个招呼 查看贡献 2014年1月25日 (六) 21:38 (UTC)

有个小错误

merchants of deatg 应为 merchants of death

增加内部链接

请求已拒绝

理由:原文无链接,增加内部链接。
内容:世界和平理事会->世界和平理事会 --欢颜展卷留言2014年4月13日 (日) 01:43 (UTC)

完成. Liangent留言 2014年4月13日 (日) 10:55 (UTC)

请删除条目内的被添加“来源请求”模板的内容

请求已处理

如“1949年4月,苏联得到韩国正在三八线附近集结兵力的情报,认为韩国有可能在美军撤离后发动进攻,建议朝鲜做好回击的准备。”“并宣称韩国在美国的指使下入侵朝鲜的做法是‘美帝国主义夺取亚洲的计划’。”“麦克阿瑟提出过多次针对中国大陆的攻击,如大规模轰炸东北、动用原子弹轰炸东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请中华民国军队参战等,都一一被杜鲁门驳回。4月11日,杜鲁门最终决定免除麦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职务,由马修·李奇微将军接任。这项命令是麦克阿瑟在无线电广播中与全世界民众一起知悉的,麦克阿瑟认为这是杜鲁门对他的羞辱。被解职以后的麦克阿瑟在全美受到英雄式的欢迎,”……等内容。

这些内容长时间无人补充来源,根据WP:V应当将它们删除。

以上内容由我于2014年4月18日 (五) 14:31(UTC+8)添加——来自糟糕的妹控狗头人留言2014年4月21日 (一) 15:57 (UTC)

反对全部删除。部分内容有来源。可以讨论如何改写。See below. --欢颜展卷留言2014年4月25日 (五) 19:05 (UTC)

欢迎添加补充来源,再次要求将无人添加补充来源的内容删除。

不过看起来管理员都“很忙”没空来管这个条目呢。——来自糟糕的妹控狗头人留言2014年4月27日 (日) 16:01 (UTC)

管理员是在敷衍吗?我的请求是将所有挂了{{来源请求}}模板而无补充来源的内容删除,管理员Gakmo把几个有补充来源的加进去就挂“请求已处理”了?

现在条目内仍然有大量内容没有补充来源应该被删除,如第二次战役章节全两段、第三次战役章节第二段第4-7句、第四次战役章节第一、四段全两段等内容。

请管理员不要在视若无睹或者敷衍了事!

——来自糟糕的妹控狗头人留言2014年4月28日 (一) 13:14 (UTC)

请明确指出非删除不可的句子,如果全部挂来源请求的段落都要删除,那还要模板来作何用?谢谢。--Gakmo留言2014年4月28日 (一) 15:53 (UTC)
请注意来源请求模板是何时挂上去的,整篇内容的来源请求模板都挂了几个月甚至长达几年而没人补充来源,如果这还不足以当作无来源内容而做删除处理,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只要挂上来源请求模板就不会因为无来源而被删除”?是否与WP:V的精神相悖?——来自糟糕的妹控狗头人留言2014年4月29日 (二) 02:56 (UTC)
建议请求来源时使用如下格式{{subst:fact/auto|请求来源的内容}},现时要追查挂了多久实在非常困难。--Gakmo留言2014年4月29日 (二) 10:23 (UTC)
经手动检查确认2013年7月7日管理员对条目进行全保护之后,只有一个“引用资料与内容不符”的修改,没有“来源请求”的添加,也就是说所有现存的“来源请求”都是在2013年7月7日之前添加的,至今已逾9个月。——来自糟糕的妹控狗头人留言2014年4月29日 (二) 11:20 (UTC)
关于朝鲜战争的书籍资料很多,只是编辑者不一定有兴趣一一找出来添加来源,像我下面添加的一些来源就是我花了超过一个小时编辑的成果。这并不表示没有来源的内容就是错误或找不到来源的。你这种全部删除的要求并不合理。特别是整段落的删除,只会降低条目可读性,并没有改善条目内容。如果你认为某段落并不恰当,更好的做法是找出来源引用重写。管理员对条目进行全保护之后,大家的编辑兴趣降低是正常的,因为不知道你的修改是否会被接受。

--欢颜展卷留言2014年4月29日 (二) 14:10 (UTC)

虽然“如果在移除前未为编者们提供充足的时间以提供来源的话,他们有可能会反对这么做”,但很显然目前已经给编者们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来提供来源,然而仍然几乎没有来源被提供。
维基百科的核心原则之一便是“可供查证”,添加或恢复内容的编辑者应承担举证的责任,我们不能因为“可能有来源”而放任无来源的内容长时间的保留在维基百科之中。如果我们同意“可能有来源就不删除没有注明来源的内容”的话,那么编辑者随时都可以往任何条目上添加煞有介事的内容,挂上一个{{来源请求}},然后高举着“可能有来源”的盾牌反对任何删除这些内容的行为,WP:V就彻底沦为虚设了。——来自糟糕的妹控狗头人留言2014年4月29日 (二) 14:35 (UTC)
管理员的知识有限,自己不熟悉的editprotected,处理起来真是如履薄冰。请多谅解。Bluedeck 2014年5月3日 (六) 12:26 (UTC)
管理员的知识与编辑被保护条目有多大关系?难道不是只需要根据共识修改页面即可么,既不需要判断内容正误、也不需要追查内容来源,仅仅是判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否属于已有共识范围。——来自糟糕的妹控狗头人留言2014年5月3日 (六) 20:49 (UTC)
添加来源是添加或者恢复内容的责任。不过文献这么普及的主题,不论是说什么的来源都应该很容易找吧?第一句可以在“揭秘:1949年东北野战军三个“朝鲜师”回朝内幕”中找到(4月17日,外交部长维辛斯基致电什特科夫大使一段和朝鲜采取必要的措施一段)Skyfiler留言2014年5月4日 (日) 05:57 (UTC)
感谢skyfiler的查证。实际上那一句的来源就是在下文标注的金东吉. 中国人民解放军朝鲜师归国问题新探. “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 2006.曲爱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朝鲜人部队返回朝鲜始末. 军事历史, 2012(01).我在添加内容的时候已经尽到标注来源的责任,至于其他人自己不查证,挂个来源模板就喊管理员删除,这种事情太多了,我是管不过来。--Gilgalad 2014年5月4日 (日) 08:21 (UTC)
存在争议,不符合editprotected要求,见上述讨论。Liangent留言 2014年5月6日 (二) 17:01 (UTC)
难道某些人反对WP:V这种既存方针也能称之为争议?请解释一下,到底方针有没有效力?——来自糟糕的妹控狗头人留言2014年5月7日 (三) 16:23 (UTC)
看上述讨论,我的推论是如果此条目并非处于保护状态,而您径直进行所请求修改,便会有上述用户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回退,这本身便是保护所要防止的事情。标记patch参数,请给出具体修改方案供讨论。Liangent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19:26 (UTC)
违反方针恢复无来源内容是否应视为破坏呢?
另外,我无法根据模板所示要求建立子页面,提示是“本页已被禁止创建和编辑,只有管理员可以作出改动。因为标题“Talk:韩战/patch/31224705”和本地或全域黑名单 (?!(?:User|User talk|Template|Template talk):).*([\d0-9①-⒛⓫-⓿🄀-🄊㉈-㉏㉑-㉟㊱-㊿㊀-㊉㈠-㈩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s*){7,}.* <autoconfirmed>配合。”

——来自糟糕的妹控狗头人留言2014年5月13日 (二) 16:48 (UTC)

抱歉之前没有用非管理员用户测试过,然后这个回复没有ping我一直没看(直到下面范ping了),所以现在已解决。Liangent留言 2014年6月27日 (五) 03:03 (UTC)
多次恢复无来源内容可以认为是,恢复者应该在内容受到挑战时注明内容来源以满足可供查证方针,这是方针要求。另外,本文内容大大超过100K的条目拆分标准,应将细节内容拆分到子条目里去(子页面似乎不怎么必须,各个章节本身的关注度应该都不成问题),而在本文只留下子条目的前言作为概要,让读者可以选择阅读的深度,参见WP:SS。比如上面的"被解职以后的麦克阿瑟在全美受到英雄式的欢迎”这样的内容,在其本人的条目没有什么问题,放在本文就有不合理的比重嫌疑,除非有二手来源能够证明这样的细节对于战争进程的重要性。历史条目非常容易写成流水账,在选材和组织方面,应该参考可靠来源的做法。Skyfiler留言2014年5月13日 (二) 17:39 (UTC)
SO,我认为无保护时我径直进行所请求的修改也不会引起编辑战,因为我会一次性移除所有被标记了来源请求的内容,如果回退者提供了被回退内容的来源,那么这部分内容的回退会被接受而不会引起编辑战;如果回退者不提供被回退内容的来源,那么我会再次移除,他再次恢复而不补充来源则应被视为破坏,而反破坏是不受一日三回退原则的约束也不应被视为编辑战的。——来自糟糕的妹控狗头人留言2014年5月14日 (三) 17:20 (UTC)

@红魔狗头人LiangentGakmoBluedeck有定出最终结果么?--广雅 范 2014年6月23日 (一) 15:12 (UTC)

@红魔狗头人看来WP:3RR的例外情况大家理解的不够好. 3RR例外的要求是, 简单明显破坏. 当编辑者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否是"破坏"无法取得一致时, 你的回退行为就不属于3RR例外. 抱歉害User:Riskchard躺枪. 不过还是请您阅读一下这个修订版本吧.special:permanentLink/29493332. Bluedeck 2014年6月23日 (一) 15:37 (UTC)

你所提供的链接内容过多,我只大致浏览了一下。我想要强调的是,WP:3RR中声明了“此方针并不适用于自我回退、纠正简单破坏,或者维护目的的回退”,而维基百科:破坏则明确规定“如果某一用户不断地违反某项方针或指引,这属于破坏”。具体而言,如果某用户不断地向条目添加无来源内容,就属于“不断地违反WP:V”,就“属于破坏”,这难道也存在争议吗?——来自糟糕的妹控狗头人留言2014年6月23日 (一) 20:51 (UTC)
其实我觉得可以隐藏吧……这样日后补充来源时也方便一些--广雅 范 2014年6月25日 (三) 14:11 (UTC)
6月30日后仍没有来源的文字将被隐藏。--广雅 范 2014年6月25日 (三) 14:16 (UTC)
以<!-- 内容 -->的形式留在源代码里,注明需要补充来源,似乎这么做也不错。——来自糟糕的妹控狗头人留言2014年6月25日 (三) 20:23 (UTC)
感谢管理员的辛勤劳动。——来自糟糕的妹控狗头人留言2014年6月30日 (一) 19:08 (UTC)
没,不如说这边从4月处理到7月才有些对不住……--广雅 范 2014年6月30日 (一) 19:13 (UTC)

条目被“来源请求”的添加来源

请求已处理

原文: 并宣称韩国在美国的指使下入侵朝鲜的做法是‘美帝国主义夺取亚洲的计划’。[来源请求]

添加来源并修改为-> 并宣称韩国在美国的指使下入侵朝鲜是“美国为侵略台湾、朝鲜、越南和菲律宾制造借口”。[1]

原文: 1949年4月,苏联得到韩国正在三八线附近集结兵力的情报,认为韩国有可能在美军撤离后发动进攻,建议朝鲜做好回击的准备。[来源请求]

添加来源并修改为-> 1949年4月,苏联情报认为在5月美军撤离后,韩国准备在6月进攻朝鲜。斯大林在给予北朝鲜军事援助的同时,建议朝鲜向中共寻求兵员上的支持。[2] --欢颜展卷留言2014年4月25日 (五) 20:05 (UTC)

原文: 当时,韩国国军三分之二的军队尚未进入战备状态,也缺乏对全面战争的准备。这导致韩军在战争初期遭受重大损失,战线快速南移。[来源请求]

添加来源并修改为-> 当时,韩国国军在三八线的军队约二分之一尚未进入战备状态(四个师中,每师只有1个团2个营进入战备),也缺乏对全面战争的准备。这导致韩军在战争初期遭受重大损失,战线快速南移。[3]

原文: 10月1日,韩国第一批部队终于进入朝鲜作战。[来源请求]10月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376号决议案,呼吁朝鲜半岛统一,授权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4]; 10月9日,美军第一骑兵师越过三八线,向平壤推进[5]

添加来源并修改为-> 10月1日,韩国第一批部队终于进入朝鲜作战。[6]10月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376号决议案,呼吁朝鲜半岛统一,授权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7]; 10月9日,美军第一骑兵师越过三八线,向平壤推进。[6] --欢颜展卷留言2014年4月26日 (六) 00:40 (UTC)

增加内部链接

请求已处理

原文: 用了一个多小时夺回了温井。

new=> 用了一个多小时夺回了温井。 --欢颜展卷留言2014年4月28日 (一) 16:19 (UTC)

打开页面用了两分钟

还是用的美帝的三兆宽带。文章已经170K,超过100K的强制拆分标准,大家讨论下什么算是条目质量中规定的应该避免的不必要细节吧?--Skyfiler留言2014年4月29日 (二) 23:52 (UTC)

我觉得条目的正文(不包括注释、各种wiki tag、图表和引用)长度不应该超过20000汉字,现在这个条目有34000字。此条目的最大问题是,主题本身极为复杂,但编写(如果有什么真正的编写的话)却一直处于无计划、无组织的混乱状态,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把各种相关或者不相关的细节乃至私货塞进来。除非有人担起主编的责任,整理出一个章节大纲,规定各章节应有的内容和字数上限,并按照这个大纲严格管理各种琐碎的编辑,否则这个条目永远没救。--Gilgalad 2014年5月2日 (五) 08:08 (UTC)
Gilgalad自己没少塞私货,贼喊捉贼。--欢颜展卷留言2018年3月17日 (六) 05:55 (UTC)
按照WP:SS把内容拆到新条目嘛,英文维基就这么干的。虽然有200K了,但是中文每字节信息量大,翻译过来的话还是要比中文的少得多,可以作为参考。我们不是有WP:比重判断文章内各个章节的比重么?日占之前的历史和谁谁谁被开除出党这样在同主题来源中不流行的内容,统统搬走,原条目已经有了对应内容的话直接删掉就好了。Skyfiler留言2014年5月2日 (五) 18:11 (UTC)

修改麦克阿瑟被免职部分

请求已处理

原文:麦克阿瑟提出过多次针对中国大陆的攻击,如大规模轰炸东北、动用原子弹轰炸东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请中华民国军队参战等,都一一被杜鲁门驳回。4月11日,杜鲁门最终决定免除麦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职务,由马修·李奇微将军接任。这项命令是麦克阿瑟在无线电广播中与全世界民众一起知悉的,麦克阿瑟认为这是杜鲁门对他的羞辱。被解职以后的麦克阿瑟在全美受到英雄式的欢迎,[来源请求]

new=> 4月11日,杜鲁门最终决定免除麦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职务,由马修·李奇微将军接任。这项命令是麦克阿瑟在无线电广播中与全世界民众一起知悉的。[8][9]被解职以后的麦克阿瑟在全美受到英雄式的欢迎,[10][11]

理由:引用来源,参考英文维基,删除错误或多余部分。 President Truman's relief of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引用来源指出,麦克阿瑟没有建议过使用核武。而且前文已经叙述麦克阿瑟被免职的主要原因,被删的部分并非麦克阿瑟被免职的主要原因,在此无须多说。 --欢颜展卷留言2014年5月1日 (四) 00:59 (UTC)

呃,暗示解职原因是核武主张这种行文看起来不已经是用已经发表的材料在做原创研究么?即使他有建议过使用核武,也可以按原创研究删掉吧。PS解职免职原因在本文看起来没有什么重要性?对条目主题的影响仅限于被解职本身而已,原因应该搬到他本人的条目去进一步讨论吧。Skyfiler留言2014年5月2日 (五) 18:34 (UTC)

右上角配图注解有误

请求已处理

reason:配图注解有误;别的不说,“美军卡车越过38度线”这句就找不到对应的图。
original: caption=顺时针方向从上到下:美军卡车越过38度线;执行任务的美军F-86战斗机;爆发仁川战役仁川港;战后回国受到民众欢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仁川港登陆

比照日文和英文的说明,建议改为如下内容:
new: caption=顺时针方向从上到下:在长津湖战役中撤退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在美国M26潘兴坦克前面的韩国难民;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巴多梅罗·洛佩兹英语Baldomero Lopez中尉率领下登陆仁川;F-86军刀战斗机

--欢颜展卷留言2014年6月18日 (三) 23:15 (UTC)

编辑请求

请求已拒绝

关于韩战头两个月的资料过于简单,对于战争初期的发展基本处于粗略的概括。而在历史方面有很多事实和情况没有进行表述,这是令人可惜的。 --Zhouzhewei留言2014年6月18日 (三) 05:57 (UTC)

条目被“来源请求”的添加来源

请求已拒绝

Reason:添加来源
original: 由于韩战,苏联打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变成第二个南斯拉夫的顾虑[来源请求]
new: 由于韩战,苏联打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变成第二个南斯拉夫的顾虑[12][13]

完成 Liangent留言 2014年6月18日 (三) 20:22 (UTC)

上甘岭战役伤亡数字

请求已处理

理由:双方上甘岭战役伤亡数字出入颇大(中方称歼灭联合国军2.5万人,联合国军方面伤亡数字有几个来源,最高是9000余人)。单方面采取中方伤亡数字有违中立性。为了简短可靠,采用双方对本方的伤亡数字。

original: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上甘岭战役统计,歼灭联合国军2.5万人(其中美军5200余人),志愿军阵亡7100余人,伤8500余人。[14]

new: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统计,志愿军阵亡7100余人,伤8500余人。[15]根据联合国军方面统计,联合国军阵亡1461人,伤4700余人。[16][17](另一说是伤亡9000余人)[18]:318

  1. ^ 1950年6月25日 朝鮮戰爭爆發. 人民网. 6月28日,中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发表声明:“美国政府指使朝鲜李承晚傀儡军队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进攻,乃是美国的一个预定步骤,其目的是为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越南和菲律宾制造借口” 
  2. ^ 開戰前的國家較量和秘密共謀. 文史参考第12期 (人民网). 2010年08月02日. 1949年4月中旬,莫斯科方面从情报中得知,美国准备在5月从朝鲜半岛撤军,而南朝鲜李承晚政权打算在6月对北朝鲜发动大规模进攻,斯大林认为这时不帮助金日成以致丢掉北朝鲜,那么苏联在亚洲将遭受巨大损失。斯大林在给予北朝鲜军事援助的同时明确建议金日成向中共寻求兵员上的支持。 
  3. ^ Roy Edgar Appleman. United States Army in the Korean War.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7年: 21. ISBN 978-0-16-087294-5. 
  4. ^ Resolution Adopted by the General Assembly during its Fifth Session: resolution 376, the problem of the independence of Korea. United Nations. [2 Feb 2013]. 
  5. ^ The Korean War: the UN Offensive. 美国陆军军史中心. [2 Feb 2013]. 
  6. ^ 6.0 6.1 The Korean War: the UN Offensive. 美国陆军军史中心. [2014-04-25]. 
  7. ^ Resolution Adopted by the General Assembly during its Fifth Session: resolution 376, the problem of the independence of Korea. United Nations. [2014-04-25]. 
  8. ^ James F Schnabel. Policy and Direction: the First Year. United States Army in the Korean War.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2: 376–377. (英文)
  9. ^ Dorris Clayton James. The Years of Macarthur: Triumph and Disaster 1945-1964. Houghton Mifflin. April 1985: 596–597. ISBN 978-0-395-36004-0. 
  10. ^ John Eisenhower. General Ike: A Personal Reminiscence. Simon and Schuster. 3 June 2004: 33. ISBN 978-0-7432-5600-1. 
  11. ^ Truman relieves MacArthur of duties in Korea
  12. ^ 王学亮. 揭秘:毛泽东四次"批判"铁托 究竟为啥? (2).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1年3月3日08:59. 
  13. ^ 吴光祥. 毛泽东为何四次公开“批判”社会主义老战友铁托?(2).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1年3月4日09:47. 
  14. ^ 《韩战备忘录》胡海波 编著,黄河出版社,2009年,ISBN 978-7-5460-0031-2。第十五章“中美鏖战上甘岭”。
  15. ^ 《韩战备忘录》胡海波 编著,黄河出版社,2009年,ISBN 978-7-5460-0031-2。第十五章“中美鏖战上甘岭”。
  16. ^ Ecker, Richard. Showdown on Triangle Hill: twelve days of intense combat in October 1952 cost the U.S. 7th Infantry Division 365 KIA for a piece of turf that ultimately remained in enemy hands. VFW Magazine. 2002-09 [2014-06-23]. (英文)
  17. ^ Allan R. Millett. The Korean War.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1-9-1: 472页. ISBN 978-0-8032-7795-3.  (英文)
  18.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Hermes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Happyseeu对话贡献)于2014年6月19日 (四) 00:00‎ (UTC)加入。

@Happyseeu请修复一下引用来源。完成之后通知一下我。--广雅 范 2014年6月23日 (一) 14:34 (UTC)
@引用来源Hermes并无问题。条目已经存在此来源。讨论页是因为没有此来源才出现错误。--欢颜展卷留言2014年6月23日 (一) 14:49 (UTC)

章节的比重不合理

条目章节字数目前大约如下:

  1. 名称
  2. 历史背景
  3. 经过 ~6100字
  4. 停战
  5. 战争死伤情况
  6. 战俘与遣返 ~2200字
  7. 战争罪行 ~5300字
  8. 影响与纪念

我认为条目章节的相对比重不合理。“战争罪行”一节字数就接近战争“经过”一节,如果加上“战俘与遣返”一节字数还超过了。“战争罪行”加“战俘与遣返”不应该比战争“经过”还重要。

我建议精简“战争罪行”一节,单独成立条目。“战俘与遣返”一节已经有独立条目,也可以精简。--欢颜展卷留言) 2014年7月25日 (五) 19:24 (UTC) @Gilgalad上面还发言表示条目太长,我在此表示章节的比重不合理,无人回应,动手删除Gilgalad倒是直接回退。--欢颜展卷留言2014年8月18日 (一) 05:59 (UTC)

关于韩战对中国的影响部分

韩战对中国的影响,有好处,也有坏处,故分列子类。--User:Dfds2ss User talk:Dfds2ss 2014年11月16日 (一) 05:59 (UTC)

2014年新闻曝光毛泽东认为韩战是错误的

2014年11月22日,网易援引《炎黄春秋》文章,讲到‘1956年9月18日他(毛泽东)同前来参加中共八大的朝鲜代表团会谈时就说:“对朝鲜劳动党的做法,过去就有意见,例如韩战,开始就提醒过金日成不该打,后又警告他敌人可能从后方登陆。”9月23日,他对也是来参加中共八大的米高扬说:“韩战根本错误,斯大林应该负责。”1957年7月5日米高扬到杭州通报苏共打掉以马林科夫为首的“反党集团”问题时,毛泽东又和他谈到韩战问题,还抱怨说:“斯大林、金日成对中国刻意隐瞒发动战争的时机及作战计划,最后,中国却被牵连进战争,这是错了,绝对错了。”’毛泽东1956年评抗美援朝:帮朝鲜打这场仗错了(全文)--剑指中原留言2014年11月22日 (六) 11:16 (UTC)

那是说的斯大林和金日成吧。--飞贼燕子留言2014年12月19日 (五) 12:51 (UTC)

《炎黄春秋》是什么鬼,网易的文章也信,看来wiki上引用的来源还是要求太低啊。还有那个剑指中原一看就是网名,这种连作者是谁都不知道的东西还是不要提为好。Hwei0827留言2016年9月12日 (一) 15:59 (UTC)

那个关于描述 杨 的段落

这一段 如果没看错的话,应该是同一个人分成三种描述方式,但是参考却是同一种口径。可能是先前编辑者粗心大意,故而拿掉了。--飞贼燕子留言2014年12月19日 (五) 21:1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