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守望者 (电影)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守望者
Watchmen
电影海报
基本资料
导演扎克·施奈德
监制罗伦斯·戈登
洛伊德·李文
黛博拉·施奈德
编剧大卫·海特
谢钧华
原著守望者
戴夫·吉伯斯
艾伦·摩尔作品
主演玛琳·阿克曼
比利·克鲁德普
马修·古迪
卡拉·古奇诺
杰基·厄尔·哈利
杰佛瑞·狄恩·摩根
帕特里克·威尔森
配乐泰勒·贝兹
摄影方赖瑞
剪辑威廉·霍尔
制片商传奇影业
DC漫画
片长162分钟[1]
186分钟(导演剪辑版)
215分钟(终极剪辑版)
产地 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美国中华民国 2009年3月6日
香港 2009年3月10日
发行商华纳兄弟(北美)
派拉蒙电影公司(全球)
预算$1.3亿美元[2]
票房$1.85亿美元[3]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守望者
香港保卫奇侠
台湾守护者

守望者》(英语:Watchmen,中国大陆译《守望者》,香港译《保卫奇侠》,台湾译《守护者》)是一部2009年美国犯罪动作剧情超级英雄电影,由扎克·施奈德执导,玛琳·阿克曼比利·克鲁德普马修·古迪杰基·厄尔·哈利杰佛瑞·狄恩·摩根帕特里克·威尔森作为主演。电影改编自1986年至1987年出版的限期系列《守望者》,作者为艾伦·摩尔戴夫·吉伯斯。故事设定在架空的1985年,处于美国苏联之间的冷战时期,叙述一群退役的英雄们调查更大邪恶阴谋的故事。

在漫画宣布将改编成真人电影后,电影的改编计划却陷入难产。最先由制片人罗伦斯·戈登、制片人乔·西佛、导演特里·吉列姆二十世纪福斯华纳兄弟(《守望者》出版商DC漫画的母公司)接手开发,但导演吉列姆却认为这项目“无法拍成电影”。2000年,戈登和洛伊德·莱文联同环球影业派拉蒙电影公司制作的脚本、大卫·海特达伦·阿罗诺夫斯基保罗·格林格拉斯的加入全部被取消,基于制作超出预算的争议。本计划回到了华纳兄弟公司,由扎克·施奈德被聘作执导,而派拉蒙仍是作为国际发行商。但福斯却因戈登未能在1991年将版权买断而控告华纳兄弟,他这使本电影对其他工作室侵了权。最后双方协定在华纳兄弟发行之后将给予福斯部分利润才解决。电影2007年九月温哥华进行拍摄。如同导演前作《斯巴达300勇士》,本片同样仿制原著漫画的分镜构图,但并不全部场景皆用去背合成背景方式呈现。

《守望者》排定2009年3月6日全球于一般影院与IMAX戏院同步上映。在首映周末票房收入为5500万美元,最后总计收入超过1.85亿美元。

2009年11月3日,发布了导演剪辑与24分钟附加镜头的DVD《守望者终极剪辑版》,当中还收入了原作的“Tales of the Black Freighter”这个情节,总时长215分钟。

剧情[编辑]

故事处于一个架空历史的时代,1930年代至40年代的美国有群面具变装英雄,自治成立打击罪犯的义勇军团(Minutemen)。时间流逝,组织的兴盛与衰落,超级英雄的第二代随之组成新团队,称之为“守望者(Watchmen)”。

许多现实既有的重大历史事件,因这群超级英雄的存在,受到改变进而影响历史,如美国总统肯尼迪刺杀事件或越战胜利。由于诸神般的曼哈顿博士(Dr. Manhattan)介入越战,美国获得压倒性的胜利,使得尼克松三次连任美国总统,废除任职期限的限制。然而,1980年代下令禁止变装英雄的行动,美国与苏联间的国际情势更加紧绷,冷战的核战威胁一触即发。

来到1985年的美国,只剩三位仍持续行动着:笑匠(The Comedian)、政府隐密研究机构执事的曼哈顿博士和游走在犯罪边缘的罗夏(Rorschach)。笑匠实为政府特务艾迪·布雷克(Edward Blake),夜里突遭到谋杀遇害;罗夏逐步调查推断,某人预谋著杀害变装英雄,前去警告退休的伙伴们:超脱人性的曼哈顿博士与他爱人,继承母亲的二代丝绸幽灵(Silk Spectre)萝莉·犹斯派契克(Laurie Juspeczyk)、中年退休的二代夜枭(Nite Owl)丹·崔博格(Dan Dreiberg)与拥有巨资财团的法老王(Ozymandias)阿德里安·伟特(Adrian Veidt)。

举行笑匠葬礼过后,在访谈节目上,曼哈顿博士被指控,他是导致同僚与前女友癌症病变的主因,曼哈顿博士本名为强·奥斯特曼(Jon Osterman),在一次实验意外使得形体改变,且具有强大超能力。而后曼哈顿博士自我放逐至火星,此消息传出,美国本土失去强大的保护伞,苏联开展侵略阿富汗的行动。而后罗夏推测的阴谋论逐一印证,丝绸幽灵与夜枭遭到围剿攻击,法老王的刺杀事件,而罗夏也被陷害谋杀罪刑入狱。

同时,萝莉与曼哈顿博士分手后爱上了丹,曾为英雄的两位决定复出参与罗夏的追查。帮助罗夏逃狱后,三人回到基地,此刻曼哈顿博士出现,把丝绸幽灵带离现场,留下罗夏和夜枭两人。丝绸幽灵被带至火星,曼哈顿博士表示对人类已不感兴趣,拯救世界全靠丝绸幽灵的回答与否。最终用能力探查丝绸幽灵被隐埋的记忆,两人得知原来笑匠是丝绸幽灵的父亲,使得曼哈顿对人性改观,而与丝绸幽灵一同回到地球。

另一方面,罗夏和夜枭两人深入探查此阴谋计划,发现阿德里安是真正的幕后主谋,而前往法老王的南极基地。出发前罗夏将调查日志记录,投至报社办公室。找到法老王,坦承他是谋杀笑匠的人、曼哈顿博士的流亡与陷害罗夏入狱,全都是他一手策划,甚至安排刺杀事件来排除自身嫌疑。他解释此项计划,全是为了结束美国与苏联间的冷战关系,避免核战爆发毁灭世界,而使用曼哈顿博士先前所提供的能量,预谋大规模爆炸攻击世界各大主要城市,再归罪于他。罗夏与夜枭企图阻止,但计划早在他们抵达前就已启动。各地遭到严重爆炸攻击后,美国政府官方探测能量是出于曼哈顿博士,最终法老王的计划成功,敌对两国愿意结束冷战,合作把目标转向所谓“共同的敌人”。

丝绸幽灵与曼哈顿回到地球,纽约已夷为平地,意识到全是法老王的计划。前去制伏法老王,看到全世界战争接连停止,同意法老王的谋略计划,愿意之后从地球离开到另一个宇宙。然而罗夏不愿妥协,指使曼哈顿只有死才能阻止他揭发真相,最后在罗夏胁迫下,曼哈顿将之化为一摊血水,与丝绸幽灵告别之吻后消失。而后社会恢复了和平,夜枭和丝绸幽灵则选择继续彼此的恋情。

最后,美苏的关系破冰,社会的人们皆充满着爱与和平。一家不知名的报社已无新闻好报,此时员工打算拿读者的信来做文章,却意外收到了罗夏的日志……

演员[编辑]

演员 角色 本名
玛琳·阿克曼 丝绸幽灵二代 / Silk Spectre II 萝瑞·“萝莉”·珍·犹斯派契克 /

Laurel "Laurie" Jane Juspeczyk

杰西卡·阿尔巴娜塔莉·波曼是最初角色考虑人选,但导演认为她们过于知名,不太适合饰演这类严肃题材角色。玛琳·阿克曼用心理学的角度,诠释此角在电影中的情感,亦是唯一女性要角,扮演打击罪犯英雄,还得接受紧密武术训练。[4] 戏中的胶制服装设计与假发,在表演特技时不易保护身体,时常在拍摄过程时弄伤。[5]
帕特里克·威尔森 夜枭二代 / Nite Owl II 丹尼尔·“丹”·崔博格 / Daniel "Dan" Dreiberg
热衷高科技研究的中年退休英雄。[6] 漫画迷约翰·库萨克曾对此角表达兴趣。[7] 导演选择派崔克·威尔逊,在看过2006年的《身为人母》(Little Children)表现,一并选中哈利演出罗夏,他在戏中增重25磅,诠释中年发福的崔博格。[8] 他描述退休后的夜枭,就像是战后返乡却无容身之处的军人。[9] 威尔逊用“heavy handed and power coordinated”来形容夜枭的打斗风格。[5]
杰基·厄尔·哈利 罗夏 / Rorschach 华特·约瑟夫·寇瓦克斯 / Walter Joseph Kovacs
头套面具的变装英雄,政府下禁令后仍持续打击罪犯。[6] 不同于其他五位演员,哈利听闻他是漫画迷里最受合适的候选者,拜读漫画后热切地追求此角色演出。[8] 他带来十四名友人一同前往试镜,演出漫画中的故事场景。哈利近乎是个“怪人”,尝试去理解罗夏专制主义的道德与复杂的人性行为,也让他想知道,是否人类都会为犯错而辩解。[10] 罗夏面具上的墨渍变化,能使空白的头罩,更能表达出罗夏的心理情绪。哈利认为面具墨渍变化的设计,能够更快速的表现角色情感。[11] 头套有制造些小洞已便演员视线观看。哈利本身是拳法黑带段位,但认为罗夏的拳击背景因素,攻击模式是较为无章法且好斗的。[5]
比利·克鲁德普 曼哈顿博士 / Doctor Manhattan 强纳森·“强”·奥斯特曼博士 / Dr. Jonathan "Jon" Osterman
唯一拥有超能力的超级英雄,持续替美国政府工作。奇洛·李维斯曾经争取此角演出[12],由于超乎预算拍摄企画延宕而放弃。[6] 除了曼哈顿博士回顾发生意外前,身为一个人类的记忆是由比利·克鲁德普真人演出,其余全是电影动作捕捉CG特效制成。拍摄期间,库达普穿上一件充满蓝色LED装有动作接收器的戏服,让他全身发出蓝色亮光,就像曼哈顿博士电影中呈现一般。呈现曼哈顿博士意外后,身体重组后模拟出像众神般的体态,为此找来男模特儿演员 Greg Plitt英语Greg Plitt作身体部位合成,将库达普的头部接到男模的身材上。[13] 库达普必须持续想着漫画中的角色入戏,穿着充满LED的戏服让他感到愚蠢而无法专注。不过他为此感到幸运,不用像其他演员得穿厚重胶制的戏服,且他的出现也成为一种舒缓气氛的笑点。[8] 导演选择不将曼哈顿说话声音转为具有电子腔调,解释说他期望角色能够更轻易贴近人性,而取代原先预设机器声调的疏离感。[14]
马修·古迪 法老王 / Ozymandias 阿德里安·亚历山大·维特 / Adrian Alexander Veidt
退休唯一公开身份的超级英雄。法老王角色早期选角名单有裘德·洛李·培斯汤姆·克鲁斯[5][12] 因当时片场预算不足,而延宕此拍摄企划。[6] 导演表示马修·古迪身材“大、高且瘦”,有助于带出“美丽永恒的亚利安超人”的感觉。[8]马修·古迪深究角色的背景故事,细腻诠释法老王在公开场合是美国正统发音,私下则带点德国腔调。他解释此角色赋予他家人财富且环游世界,成为一个白手起家的成功者,而对于双亲纳粹的过去感到愧疚,设定让角色的二元性与美国梦的主题更加突显。马修·古迪曾担忧他的选角,觉得法老王非一般自然典型角色,然而导演坚持且鼓气使他妥协。导演提到此角色花费许多时间寻找,需要长相英俊又美丽且精明,要完全符合并不容易。[15][16]
杰佛瑞·狄恩·摩根 笑匠/ The Comedian 艾德华·“艾迪”·布雷克 / Edward "Eddie" Blake
替美国政府服役的超级英雄,出场即遭到遇害。选角确定前,制片曾与朗·普尔曼商讨饰演笑匠一角。[17] 摩根阅读漫画所饰演部分,翻了三页看见他的角色随即遇害,阖上书向经纪人推辞演出,经纪人告诉他继续阅读会发现这角色有多重要。[8] 摩根认为此角是一项挑战,表示“基于某些理由,阅读原著过程,即时他作了不为人道的事,你仍不会憎恨他……我的演出像是某种诠释,让观众看完不会产生喜欢他的理由,但你也不会厌恶他,若你如果身为他也会做出同样的事。”[18] 关于选角,导演表示“好莱坞里很难找到男人中的男人,当他看见杰佛瑞性情乖戾亦具冷酷特质,心想他是最好的人选了。”[15]

音乐[编辑]

2007年十一月作曲家泰勒·贝兹开始制作电影配乐,每个月固定视察当周拍摄镜头,观看毛片画面作初步的配乐工作。导演施奈德与贝兹听阅1980年代电影的原声带,诸如《捕凶人》、《银翼杀手》和《威猛奇兵》(To Live And Die In L.A.)等片寻求灵感。导演要在夜枭与丝绸幽灵火场救人那场戏,呈现传统超级英雄的氛围,而使用一种稳定的4/4拍子节奏(four to the floor英语four to the floor)吉他旋律。贝兹替换使用 Yamaha CS-80英语Yamaha CS-80MOTM英语MOTM 混音器,制作环境音乐与混音工作,好莱坞交响乐团(Hollywood Studio Symphony)演奏主题乐曲。

电影使用一些漫画中所提到的歌曲,包括开场片头音乐是卜·狄伦的“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电影取得歌曲的使用版权,把三分钟原曲配合片头加长至六分钟;笑匠遭到谋杀的背景音乐是纳京高的“Unforgettable”;笑匠葬礼的歌曲是西蒙和加芬克尔(Simon & Garfunkel)的“The Sounds of Silence”;另外还有吉米·亨德里克斯版本的“All Along the Watchtower”;妮娜德国版本的“99 Luftballons”;惧之泪(Tears For Fears)版本的“Everybody Wants To Rule The World”,夜枭与丝绸幽灵两人在夜枭飞行器里的性爱画面,歌曲是李欧纳·柯恩著名的“Hallelujah”,导演想在这具争议场景打算带些反讽与可笑,原先使用Allison Crowe的专辑版本,但Crowe版本过于浪漫与性感,最后导演使用柯恩现场演唱版本在此场戏。贝兹表示制作配乐的最大挑战,是将这些著名歌曲如何有力地融合于电影当中。

原声辑[编辑]

电影原声带分为“电影音乐原声带(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与“电影配乐原声带(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core)”,于2009年2月24日华纳音乐发行。

守望者:原声大碟
泰勒·贝兹电影配乐
发行日期2009年3月3日
类型电影配乐
时长44:43
唱片公司华纳兄弟
专业评分
评论得分
来源评分
帝国杂志2/5颗星[19]
IGN8.5/10颗星[20]
  • 电影音乐原声带
曲序曲目演唱者时长
1.Desolation Row我的另类罗曼史3:01
2.Unforgettable纳京高3:28
3.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卜·狄伦3:14
4.The Sound of Silence西蒙和加芬克尔3:07
5.Me and Bobby McGee詹尼斯·乔普林4:31
6.I'm Your Boogie Man凯茜与阳光合唱团4:03
7.You're My Thrill比莉·哈乐黛3:24
8.Pruit Igoe" and "Prophecies菲利普·葛拉斯8:37
9.Hallelujah李欧纳·柯恩4:37
10.All Along the Watchtower吉米·亨德里克斯4:01
11.Ride of the Valkyries布达佩斯交响乐团5:22
12.Pirate Jenny妮娜·西蒙6:39
  • 电影配乐原声带
曲序曲目时长
1.Rescue Mission2:14
2.Don't Get Too Misty Eyed1:37
3.Tonight the Comedian Died2:44
4.Silk Spectre1:01
5.We'll Live Longer0:57
6.You Quit!0:39
7.Only Two Names Remain1:43
8.The American Dream1:57
9.Edward Blake - The Comedian2:42
10.The Last Laugh0:58
11.Prison Fight1:45
12.Just Look Around You5:52
13.Dan's Apocalyptic Dream1:18
14.Who Murdered Hollis Mason?0:56
15.What About Janie Slater?1:35
16.I'll Tell You About Rorschach4:10
17.Countdown2:47
18.It Was Me1:26
19.All That Is Good4:59
20.Requiem(Excerpted from 安魂曲 (莫扎特)0:55
21.I Love You2:41

发行[编辑]

评价[编辑]

院线版电影获得的评价极度两极,论黑暗和独特风格的超级英雄电影,有些评论家对电影风格、演员和视觉效果给予了很好的评价,但也有人认为其限制级内容(血腥暴力、性场面和不雅台词)的缺少并不忠于原作。烂番茄基于271条评论持有65%的新鲜度,平均得分6.2/10[21]。在Metacritic上,根据39条评论得分56/100[22]

IGN的Patrick Kolan给了本片极高的评价,评出10/10的满分[23]

票房[编辑]

《守望者》于2009年3月6日晚场首映前,根据导演前部电影票房预估为$460万美元,约为《300壮士》的两倍。在首日3611家戏院厅数共赚进$24,515,772美元,接连周六周日两天,分别进账$18,383,964美元与$12,314,598美元,总计首周票房为$55,214,334美元,而在124厅IMAX影院进账$540万美元,仅次于2008年的《黑暗骑士》。《守望者》成为艾伦·莫尔所有改编作品里周末票房最高的电影。2006年《V怪客》票房$25,642,340美元;2003年《天降奇兵》票房$23,075,892美元;2001年《来自地狱》票房$11,014,818美元,甚至光首周票房就超过《来自地狱》总票房收入$31,602,566美元。

《守望者》首周仅开出五千五百万美元,而导演前改编作品《300壮士》票房高达七千万美元,华纳行销Dan Fellman认为不能把两部片作为比较,因为《守望者》片长长达两小时45分钟,而《300壮士》则在两小时内,必然会压缩到放映的场次厅数。不过放映场次缩减,首映当天总厅数仍是比《300壮士》的3103厅多出508厅。

上一届:
玛蒂入狱
2009年全美周末票房冠军
3月6日-3月8日
下一届:
勇闯魔域山
上一届:
叶问
2009年台北周末票房冠军
3月6日-3月8日
下一届:
贫民富翁

荣誉[编辑]

《守望者》被提名于2009年视觉效果协会奖一项大奖、第36届土星奖七项大奖,并获得2009年尖叫奖十三项大奖。而这部电影也被预定提名为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尽管最后它并无出现在候选名单中。

荣誉
奖项 类别 得奖人 结果
第36届土星奖
最佳奇幻电影 获奖
最佳导演 扎克·施奈德 提名
最佳女配角 玛琳·阿克曼 提名
最佳写作 谢钧华大卫·海特 提名
最佳服装 迈克尔·威尔金森 获奖
最佳造型设计 提名
最佳DVD或蓝光特别版发布 《守望者终极剪辑版》 获奖
2009年尖叫奖
最佳奇幻电影 提名
最佳女配角 卡拉古·琪诺 提名
突破性表演-女 玛琳·阿克曼 提名
最佳小乐队演奏 提名
最佳F/X 提名
年度最佳尖叫歌曲 "Desolation Row",我的另类罗曼史创作 提名
最佳超级英雄 杰基·厄尔·哈利 提名
比利·克鲁德普 提名
玛琳·阿克曼 提名
最难忘残害 双臂遭电锯切断 提名
年度最佳打斗场景 法老王对笑匠 提名
Holy Sh!t!年度最佳场景 曼哈顿博士的毁灭 提名
最佳漫画改编电影 获奖
2009年视觉效果协会奖 真人电影优秀动画人物特效 曼哈顿博士 提名

参考文献[编辑]

  1. ^ WATCHMEN (18). Paramount Pictures.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February 13, 2009 [July 27,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2. ^ Eller, Claudia. Warner Bros. and Fox settle 'Watchmen' copyright dispute. The Los Angeles Times. 2009-01-16 [2011-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20). 
  3. ^ Watchmen (2009). Box Office Mojo. [201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7). 
  4. ^ Newgen, Heather. Malin Åkerman Talks Watchmen. ComingSoon.net. 2007-09-29 [2007-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3). 
  5. ^ 5.0 5.1 5.2 5.3 Crocker, Jonathan. Hero Complex. Total Film. February 2009: 52–59. 
  6. ^ 6.0 6.1 6.2 6.3 Kit, Borys. Watchmen powering up with casting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7-07-26 [2007-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01). 
  7. ^ Adler, Shawn. John Cusack Calls Hilary Duff 'A Revelation'; Has His Eye On Watchmen. MTV. 2007-06-13 [2008-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0). 
  8. ^ 8.0 8.1 8.2 8.3 8.4 Hewitt, Chris. Under the Hood. Empire. March 2009: 76–85. 
  9. ^ Crocker, Jonathan. The Characters of Watchmen. IGN. 2009-02-11 [2009-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4). 
  10. ^ Adler, Shawn. Is Rorschach 'Watchmen''s Most Heroic Character? Jackie Earle Haley Thinks So. MTV Splash Page. 2008-08-21 [2008-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14). 
  11. ^ Adler, Shawn. 'Watchmen' Images Revealed! Plus Rorschach Speaks Exclusively To MTV. MTV. 2008-03-06 [2008-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3). 
  12. ^ 12.0 12.1 Garrett,Diane; Michael Fleming. Cast set for Watchmen. Variety. 2007-07-25 [2007-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21). 
  13. ^ 存档副本. [2009-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0). 
  14. ^ Leupp, Thomas. New Watchmen Footage Raises New Questions. ReelzChannel. 2008-10-07 [200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0). 
  15. ^ 15.0 15.1 Lovece, Frank, "'300' director Zack Snyder is 'Watchmen' her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sday, March 1, 2009
  16. ^ Capone Interviews Ozymandias! Matthew Goode Talks Brideshead Revisited and Watchmen!. Ain't It Cool News. 2008-07-21 [200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0). 
  17. ^ Epstein, Daniel Robert. Talking to the Voice of Hellboy. Newsarama. 2007-03-13 [2007-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5). 
  18. ^ Newgen, Heather. Morgan and Butler Talk Watchmen. Superhero Hype!. 2007-12-08 [2007-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9). 
  19. ^ Graydon, Danny. Review of Watchmen: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core. Empire. [February 8,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6). 
  20. ^ Watchmen: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core. IGN. March 4, 2009 [February 8,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15日). 
  21. ^ Watchmen Movie Reviews. Rotten Tomatoes. IGN Entertainment. [2009-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6). 
  22. ^ Watchmen (2009): Reviews. Metacritic. CNET Networks. [2009-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31). 
  23. ^ Kolan, Patrick. Watchmen AU Review. IGN AU. 2009-02-23 [2009-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6).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