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腔十八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九腔十八调是指客家山歌客家采茶戏曲腔和曲调。其中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指在传统的三脚采茶戏,它有固定的戏码,每个戏码则有规定唱腔(类似主题曲),如演出《上山采茶》时,有一个主题曲“上山采茶”的旋律,而在采茶时又是另一个“十二月采茶”的旋律。所以在传统的戏码中,共唱出多种不同的腔,数种不同的小调,如:“桃花开”、“瓜子仁”、“十月古人”、“剪剪花”、“思恋歌”……因而称之为“九腔十八调”。在这诸多的曲调中,其音乐旋律的进行,不外乎是以La、Mi为中心,或以Do、Sol为中心的两种中国传统调式,另外装饰音的运用,也是乐种的特色之一。数字“九”、“十八”是用来表示“多”的意思,并不是指特定某九种“腔”,某十八种“调”。

第二种说法:在赖碧霞女士所著的《台湾客家民谣薪传》一书中,也有说明了“九腔”指的是来自于广东省的九种口音,而其中的“十八调”是指歌谣中的十八种不同调子。[1]

采茶戏的唱腔与曲腔之九腔十八调[编辑]

采茶戏的唱腔与曲腔,多数人都以“九腔十八调”为其音乐代表。“九腔十八调”中,数字“九”、“十八”是用来表示“多”的意思,并不是指特定某九种“腔”,某十八种“调”。“九腔十八调”。是用来形容客家采茶戏曲有多种的“腔调”,表示唱腔曲调的丰富。台湾采茶戏在发展过程中,大量混用穿插了山歌采茶与民间小调,就如同客家话所说“唱山歌”、“打采茶”,亦唱亦演,边演边唱,但都以“九腔十八调”。为基础。

“九腔十八调”。的“腔”指的是“曲腔”,由特定语言发展出来的歌乐系统,主要是为了配合戏曲演出,以采茶戏唱腔为基础,结合“山歌腔”系统的众多曲腔发展而来,所以台湾采茶戏唱腔部分便有两个子系统,即“采茶腔系统”、“山歌腔系统”。大部分这些曲腔会以“七言”为基本形式(歌词),除了后来发展的(杂念仔)句数不限以外,其它唱腔都以四句为一完整唱段。唱句得平仄没有很严格,但句中的一、二、四句的句尾必须押平声韵,第三句多为仄声押韵。但配合旋律与剧情,这些唱腔的歌词事可以变动的,原则上都可以为了不同剧情而演唱不同的文字内容。

“九腔十八调”。的“调”事指“(民歌)小调”、“曲调”而言,是指产生于城市,而流行至全国各地的歌曲,原本是多以官话演唱,但流传到各地之后,也常被改成当地语言来演唱。除了少数曲调例外之外,归类于“小调”、归于“曲腔”最大的差别,在于“小调”者,其前奏大多按有“八板头”,归于“曲腔”者并非这样。这些被吸收进采茶戏的民间“小调”,不仅被运用到采茶戏曲里来,也逐渐成为三脚采茶戏唱腔系统之一,有些曲调甚至还成为独立成出的采茶小戏,例如《问卜》、《桃花过渡》即是因为使用该曲曲调而得名[2]

客家山歌之九腔十八调[编辑]

客家山歌的风格可以说是质朴刚健,表现的自然平实。在形式上大部分都是七言四句的形式,其中第一、二、四或第二、四句押韵,起、承、转、合的层次也十分清楚,几乎是唐朝“绝句”的形式。《赣州府志》所说:唐人〈木客酒、沽酒〉是客家山歌的起源似乎可信,因为至少客家山歌是从唐诗演变而来。因为客家山歌的歌词有一定的形式,既令偶有衬字或送声的加入,为了营造歌唱的气氛。

客家山歌曲定种类繁多,所以有“九腔十八调”之称。[3]

九种腔以及十八种调[编辑]

客家的“九腔”[编辑]

客家的“九腔”包括有: 海陆腔,四县腔,饶平腔,陆丰腔,梅县腔,松口腔,广东腔,广南腔,广西腔等,共九种。

客家的“十八调”[编辑]

客家民谣的曲调和歌词,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有资料显示客家民谣大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一开始是为了抒发喜、怒、哀、乐,情绪所哼出来的单调欢呼或哀叹声,后来配合了生活上的作息,如撑船挑担,砍树,走路等自然活动,而哼出声音,用以表达情绪、壮胆,或是跟对岸、远山的人对话高声喊叫做为沟通,而逐渐演变成我们所熟知的歌调。 歌谣里中“十八调”是指:

平板调山歌子调老山歌调(亦称南风调),思恋歌调病子歌调十八摸调剪剪花调(亦称十二月古人调),初一朝调桃花开调上山采茶调瓜子仁调闹五更调送金钗调打海棠调苦力娘调洗手巾调卖酒调(亦称粜ㄊ一ㄠˋ酒),桃花过渡调(亦称撑船歌调),绣香包调等十八种调子。[4]

参考资料[编辑]

  1. ^ 徐, 正光. 《台灣客家採茶戲之音樂與九腔十八調》. 行政院客家委员会 , 台湾客家研究学会. 2007: 325. ISBN 9789868343900. 
  2. ^ 徐, 正光. 《九腔十八調》. 行政院客家委员会 , 台湾客家研究学会. 2007: 326.327. ISBN 9789868343900. 
  3. ^ 曾, 喜城. 《九腔十八調》. 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 1999: 160. ISBN 9570235543. 
  4. ^ 存档副本. [2018-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