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腔十八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九腔十八調是指客家山歌客家採茶戲曲腔和曲調。其中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指在傳統的三腳採茶戲,它有固定的戲碼,每個戲碼則有規定唱腔(類似主題曲),如演出《上山採茶》時,有一個主題曲「上山採茶」的旋律,而在採茶時又是另一個「十二月採茶」的旋律。所以在傳統的戲碼中,共唱出多種不同的腔,數種不同的小調,如:「桃花開」、「瓜子仁」、「十月古人」、「剪剪花」、「思戀歌」……因而稱之為「九腔十八調」。在這諸多的曲調中,其音樂旋律的進行,不外乎是以La、Mi為中心,或以Do、Sol為中心的兩種中國傳統調式,另外裝飾音的運用,也是樂種的特色之一。數字「九」、「十八」是用來表示「多」的意思,並不是指特定某九種「腔」,某十八種「調」。

第二種說法:在賴碧霞女士所著的《台灣客家民謠薪傳》一書中,也有說明了「九腔」指的是來自於廣東省的九種口音,而其中的「十八調」是指歌謠中的十八種不同調子。[1]

採茶戲的唱腔與曲腔之九腔十八調[编辑]

採茶戲的唱腔與曲腔,多數人都以「九腔十八調」為其音樂代表。「九腔十八調」中,數字「九」、「十八」是用來表示「多」的意思,並不是指特定某九種「腔」,某十八種「調」。「九腔十八調」。是用來形容客家採茶戲曲有多種的「腔調」,表示唱腔曲調的豐富。台灣採茶戲在發展過程中,大量混用穿插了山歌採茶與民間小調,就如同客家話所說「唱山歌」、「打採茶」,亦唱亦演,邊演邊唱,但都以「九腔十八調」。為基礎。

「九腔十八調」。的「腔」指的是「曲腔」,由特定語言發展出來的歌樂系統,主要是為了配合戲曲演出,以採茶戲唱腔為基礎,結合「山歌腔」系統的眾多曲腔發展而來,所以台灣採茶戲唱腔部份便有兩個子系統,即「採茶腔系統」、「山歌腔系統」。大部分這些曲腔會以「七言」為基本形式(歌詞),除了後來發展的(雜念仔)句數不限以外,其它唱腔都以四句為一完整唱段。唱句得平仄沒有很嚴格,但句中的一、二、四句的句尾必須押平聲韻,第三句多為仄聲押韻。但配合旋律與劇情,這些唱腔的歌詞事可以變動的,原則上都可以為了不同劇情而演唱不同的文字內容。

「九腔十八調」。的「調」事指「(民歌)小調」、「曲調」而言,是指產生於城市,而流行至全國各地的歌曲,原本是多以官話演唱,但流傳到各地之後,也常被改成當地語言來演唱。除了少數曲調例外之外,歸類於「小調」、歸於「曲腔」最大的差別,在於「小調」者,其前奏大多按有「八板頭」,歸於「曲腔」者並非這樣。這些被吸收進採茶戲的民間「小調」,不僅被運用到採茶戲曲裏來,也逐漸成為三腳採茶戲唱腔系統之一,有些曲調甚至還成為獨立成齣的採茶小戲,例如《問卜》、《桃花過渡》即是因為使用該曲曲調而得名[2]

客家山歌之九腔十八調[编辑]

客家山歌的風格可以說是質樸剛健,表現的自然平實。在形式上大部分都是七言四句的形式,其中第一、二、四或第二、四句押韻,起、承、轉、合的層次也十分清楚,幾乎是唐朝「絕句」的形式。《贛州府志》所說:唐人〈木客酒、沽酒〉是客家山歌的起源似乎可信,因為至少客家山歌是從唐詩演變而來。因為客家山歌的歌詞有一定的形式,既令偶有襯字或送聲的加入,為了營造歌唱的氣氛。

客家山歌曲定種類繁多,所以有「九腔十八調」之稱。[3]

九種腔以及十八種調[编辑]

客家的「九腔」[编辑]

客家的「九腔」包括有: 海陸腔,四縣腔,饒平腔,陸豐腔,梅縣腔,松口腔,廣東腔,廣南腔,廣西腔等,共九種。

客家的「十八調」[编辑]

客家民謠的曲調和歌詞,是跟生活息息相關的。有資料顯示客家民謠大約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一開始是為了抒發喜、怒、哀、樂,情緒所哼出來的單調歡呼或哀嘆聲,後來配合了生活上的作息,如撐船挑擔,砍樹,走路等自然活動,而哼出聲音,用以表達情緒、壯膽,或是跟對岸、遠山的人對話高聲喊叫做為溝通,而逐漸演變成我們所熟知的歌調。 歌謠裡中「十八調」是指:

平板調山歌子調老山歌調(亦稱南風調),思戀歌調病子歌調十八摸調剪剪花調(亦稱十二月古人調),初一朝調桃花開調上山採茶調瓜子仁調鬧五更調送金釵調打海棠調苦力娘調洗手巾調賣酒調(亦稱糶ㄊ一ㄠˋ酒),桃花過渡調(亦稱撐船歌調),繡香包調等十八種調子。[4]

參考資料[编辑]

  1. ^ 徐, 正光. 《台灣客家採茶戲之音樂與九腔十八調》.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2007: 325. ISBN 9789868343900. 
  2. ^ 徐, 正光. 《九腔十八調》.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2007: 326.327. ISBN 9789868343900. 
  3. ^ 曾, 喜城. 《九腔十八調》.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1999: 160. ISBN 9570235543. 
  4. ^ 存档副本. [2018-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