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罗马执政官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欧洲历史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欧洲历史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欧洲历史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资料来源[编辑]

本条目翻译自英文版的Consul --李学忠& 林秀英 |一寸铁工作室 12:21 2005年6月6日 (UTC)

做了一些修改[编辑]

实在是看不懂,脑仁疼,因此做了一些修改,可能冒犯了,请见谅。--用心阁(对话页)Wikimania 2005! 13:03 2005年6月6日 (UTC)

“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的改革之一,是指定执政官的一位,到罗马的城市,以及其它的到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因此,当罗马帝国被分裂成两个半部,在狄奥多西乌斯一世(Theodosius I)逝世之时,各自半部的皇帝获得指派其中一位执政官的权利;虽然一位皇帝的是允许他的同僚,去指派两位执政官,为了各种不同的理由。结果是,罗马帝国在西方的正式结束之后,许多年有被提名的习惯,为了仅仅一位单一的执政官。这项爵位已最后地允许去消灭,在查士丁尼(Justinian I)的在位之中: 第一位,与罗马的执政官在534,戴奇乌斯·保利努斯(Decius Paulinus),其次, 君士坦丁堡的执政官在541,小弗拉维乌斯·贝西利乌斯(Flavius Basilius Junior)。”这段话怎么说的这么费劲?

比如第一句中直接说“指定一位执政官到罗马,其他的到君士坦丁堡”不就好了吗?因为英语里由于语法关系有个and就非要加一个“以及”?即使其完全不符合中文的语法习惯。第二句分裂成两部分为什么要说分裂成两个半部,各自部分说成各自半部?难道“各自”不已经带有局部的意思了吗?后面的更加不符合中文习惯,“为了各种不同的理由”明显应该放在“去指派两位执政官”之前才符合中文把主句放在句子最后而不是像英文把主句放在句子一开始的习惯。后面还有更搞笑的“在534”,是“在534年”好不好?英语说“in 534”就翻成“在534”?这也太不负责任了吧!--3dball 14:30 2005年6月11日 (UTC)

有什么不符合中文文法的字句,如有时间就修改一下子吧。这两位前辈的翻译可能一时还难被接受。 --用心阁(对话页)Wikimania 2005! 06:23 2005年6月14日 (UTC)


“但是,不论什么时候,这选择被政治性地委托。”这句话怎么理解,愿意请教各位--用心阁(对话页)Wikimania 2005! 15:14 2005年6月17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