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汉传佛教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rmer good article汉传佛教曾属优良条目,但已撤销资格。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撤销资格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而重新符合标准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09年6月7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2015年5月12日优良条目重审撤销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09年5月28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字段。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当前状态:已撤销的优良条目
    基础条目 汉传佛教属于维基百科哲学与宗教主题的基础条目第五级。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中国专题 (获评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中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宗教专题 (获评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宗教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宗教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汉字文化圈专题 (获评丙级未知重要度
    汉传佛教”是汉字文化圈专题的一部分,一个主要对(即汉字文化圈,或称“东亚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等)为主题的文章作编辑、收集、整理、完善的专题。如果您愿意参与,可以编辑这篇文章,或者访问本专题页面了解专题的工作,并欢迎参与讨论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关于汉传佛教、中国佛教[编辑]

    我编写这个题目的时候曾经试图考虑把汉传佛教中国佛教两者合并,但是后来我取消了这个打算,理由如下。

    • 藏传佛教实属中国佛教,但他的传播方式、信仰方式、礼仪规则都与汉传佛教有很明显区别。因为地缘政治关系,它长期保持着独立性。虽然与汉传佛教几乎同一条线路过到中国,但并未能与汉传佛教保持高度沟通。
    • 南传上座部佛教,属于云南海南那些地方,传到中国的这一部分,实属中国佛教,但他的传播方向、理念也是不同的。
    • 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佛教是与汉传佛教相传承的,但因为他们本国自身的宗教发展有所改变,所以我在编写条目中,只说明汉传佛教影响了日韩佛教发展,而非日韩佛教属于汉传佛教一部分。
    • 分类方法,汉传佛教一直是千年来常用的,用于区别汉藏、南传上座部(小乘),但后期的整理发现,汉传佛教中也带有部分小乘佛教宗派。我也读过一些西方的书籍,他们的分类依然按照大乘、小乘等。汉传佛教本身属于很中国化的一个词条,这也就是为何我在编写此条目时候更多是依据古文而非翻译。

    如果非让我仓促总结,我会说,汉传佛教应该是一种佛教中国化,而非中国佛教——中国地域范围内的佛教。—Walter Grassroot™ |留墨存香 2009年5月27日 (三) 15:58 (UTC)[回复]

    (+)赞成 非常赞同“汉传佛教应该是一种佛教中国化,而非中国佛教”。包子。留言2014年11月24日 (一) 08:49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编辑]

    ~移动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最后修订
    ~移动完毕~Advisory 2009年5月28日 (四) 03:45 (UTC)[回复]

    优良条目候选[编辑]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最后修订版本
    • 汉传佛教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佛教。—Walter Grassroot™ |留墨存香 2009年5月31日 (日) 02:47 (UTC)[回复]
      • (+)支持:作为编辑者(从14,000写到71,000字节),编辑到这里已经基本达到我现有佛学进阶的极限,但公允地讲,汉传佛教作为佛教主要传播及发展的分支之一,所需做的研究和参阅的资料甚多,所以可提高的空间应有很多,希望大家提供点建议。曾经我和几位同修讨论过的内容,主要有两点我先阐述。一是关乎外部链接。曾经的外文链接指向“中国佛教”,但是汉传佛教中国佛教的概念是有出入的。二是关于日韩等受汉传佛教影响的国家,鉴于已经有独立的“日本佛教”条目,加上佛教的日本化,我在汉传佛教条目中用的是“影响”而不是“从属”。希望大家多提建议,能够使更多人受益于维基及条目。—Walter Grassroot™ |留墨存香 2009年5月31日 (日) 02:47 (UTC)[回复]
      • (+)支持,在新条目候选之时就觉得够GA标准了——武铁辆玻《——》旅客意见簿 2009年5月31日 (日) 03:31 (UTC)[回复]
      • (+)支持,内容基本上已然完善,资料丰富,毋庸置疑。—天哲 (留言) 2009年5月31日 (日) 08:24 (UTC)[回复]
      • (+)支持,资料完善和丰富,已符合优良条目标准—ArikamaI 只有我理解得到黑暗的极端,是不可能照亮ArikamaI的24小时通讯装置2009年5月31日 (日) 16:27 (UTC)[回复]
      • (+)支持,原创条目写成这样,是需要一种信仰支持的。--Hamham (留言) 2009年5月31日 (日) 08:56 (UTC)[回复]
      • (!)意见,汉传佛教与中国佛教到底是什么分别?为什么现在跨语言链接变成只有文言一个版本?可是英文的Buddhism in China实际上讲的就是汉传佛教哇?—冰热海风 () 2009年5月31日 (日) 11:23 (UTC)[回复]
        • (:)回应,谢谢您的疑问,我曾经在中国佛教和汉传佛教的条目讨论中解说过,不妨再转过来。
          • 我编写这个题目的时候曾经试图考虑把汉传佛教中国佛教两者合并,但是后来我取消了这个打算,理由如下。
            • 藏传佛教实属中国佛教,但他的传播方式、信仰方式、礼仪规则都与汉传佛教有很明显区别。因为地缘政治关系,它长期保持着独立性。虽然与汉传佛教几乎同一条线路过到中国,但并未能与汉传佛教保持高度沟通。
            • 南传上座部佛教,属于云南海南那些地方,传到中国的这一部分,实属中国佛教,但他的传播方向、理念也是不同的。
            • 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佛教是与汉传佛教相传承的,但因为他们本国自身的宗教发展有所改变,所以我在编写条目中,只说明汉传佛教影响了日韩佛教发展,而非日韩佛教属于汉传佛教一部分。
            • 分类方法,汉传佛教一直是千年来常用的,用于区别汉藏、南传上座部(小乘),但后期的整理发现,汉传佛教中也带有部分小乘佛教宗派。我也读过一些西方的书籍,他们的分类依然按照大乘、小乘等。汉传佛教本身属于很中国化的一个词条,这也就是为何我在编写此条目时候更多是依据古文而非翻译。
            • 如果非让我仓促总结,我会说,汉传佛教应该是一种佛教中国化,而非中国佛教——中国地域范围内的佛教。—Walter Grassroot™ |留墨存香 2009年5月31日 (日) 15:48 (UTC)[回复]
      • (-)反对:汉传佛教应该是包括中、日、韩、越、琉的内容,虽然传到日、韩、越、琉等地有所变化,但仍然属于汉传佛教范围,即使是中国的汉传佛教,也有很多不同宗派以及地域上的差异,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就已经很大了,中国某些地区之间的差异并不比中国某一地与日、韩越等地的差异少。如果因为传到不同地区有变化就把它们排除或只视为“受影响”,则只有成形后没再变化的才可以称为“汉传佛教”了。建议补充更多中国以外汉传佛教的内容再推荐--Ws227 (留言) 2009年5月31日 (日) 12:18 (UTC)[回复]
        • (:)回应:关于汉传佛教与日韩越琉球的关系。其实就我所读的书籍范围,他们的变化是显著存在着。我甚至再想是应该额外编写一些条目,比如中日佛教关系中韩佛教关系等。因为从五代十国开始,由于中国的战乱,日本韩国出现对中国佛教的反哺。举个例子,法相宗到唐朝结束时候就势微,因为一些经典孤本被日本取走了,直到民国时候一些学者从日本取回,相关的研究才重新恢复。像现在中国佛教徒用的大正藏,就是用日本版本的。如果要独立把这些关系写清楚,汉传佛教更多是应该讲自身的发展,中日中韩的佛教关系一直都很独特,中越则是因为领土问题也独具特点。我觉得汉传佛教条目不是不能写佛教关系史,但如果合在一起写出来,因为其复杂性,会很多人反而看不懂。—Walter Grassroot™ |留墨存香 2009年5月31日 (日) 15:48 (UTC)[回复]
      • (!)意见关于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内涵外延。北传佛教(汉传佛教)是一种佛教的东亚(东亚文化圈)化,即佛教自印度或其他南亚地区(印度文化圈)传入中国,又从中国传入日韩越。它在这个具有共同文化的东亚地域逐渐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与原始佛教(“印度文化圈式佛教”)有所差异的北传佛教(“东亚文化圈式佛教”)。中国佛教日本佛教朝鲜佛教越南佛教皆属于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子集,当然,他们各自不同的特色也是存在的,也许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北传佛教的不同“宗派”,但日本佛教朝鲜佛教越南佛教北传佛教(汉传佛教)应该是不可以并列的,中国佛教与北传佛教(汉传佛教)间也不宜划等号。根据日文维基的ja:大乘仏教条目,日本人自己也认同日本佛教属于北传佛教,摘录段落如下:

    纪元前后より、アフガニスタンから中央アジアを経由して、中国・朝鲜・日本・ベトナムに伝わっている(北伝仏教)。またチベットは8世纪より僧伽の设立や仏典の翻訳を国家事业として大々的に推进、同时期にインドに存在していた仏教の诸潮流を、数十年の短期间で一挙に导入、その后チベット人僧侣の布教によって、大乘仏教信仰はモンゴルや南シベリアにまで拡大されていった(チベット仏教)。

    --서공・Tây Cống・セイコゥ (相談 / / ) 2009年5月31日 (日) 12:27 (UTC)[回复]

    不管怎样,加油吧。在下看到此条目的未来是非常耀眼的。—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6月2日 (二) 09:18 (UTC)[回复]

    (-)反对,只是罗列历史沿革,全条目意义不大。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1日 (一) 20:58 (UTC) *(:)回应,荒谬!本条目一共五章,历史沿革、海外影响、宗派、佛事活动、僧伽制度,所谓的“只是罗列历史沿革”凭何而来?!鄙人光僧伽制度就有25个参照引用书籍、上千文字。里面的引文都来自鄙人根据大正藏找到原文,对于佛教徒及佛学研究者、佛学兴趣爱好者都有帮助。何来意义不大?难道编写一个条目用到上百部经文,都是意义不大么?—Walter Grassroot™ |留墨存香 2009年6月1日 (一) 22:17 (UTC)[回复]

    • (:)回应,请阁下包涵,我收回’意义不大‘这句可能造成伤害的话语,我的意见只是,到全文过半的时候还是在讲到共和国时期的汉传佛教,结构上不是很认同。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2日 (二) 22:21 (UTC)[回复]
      • (:)回应,抱歉,我是第一次申请优良词条,所以很多规则并不熟悉,如果末学一些幼稚举动有让您惊愕之处,还望海量。结构上面,末学的看法是想把历史、发展、影响、变革合在个别的朝代章节中,所以写到每个朝代,比如宋朝,我会说政府怎么做、佛家怎么发展、佛教对当时社会影响如何,都合在一起了。这样读者就会清楚,不用跳着看文字了。我在其中补充到一些文字,虽然在朝代中,但已不是简单陈述历史,比如在南北朝时期,我会摘录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这样读者就能知道到时佛教和政府统治哲学的冲突。在北宋的时候,我会贴出《十牛图》,这样就比我写几百字的介绍宋朝禅宗的发展要简单直接许多;在清朝时期,我会摘录《红楼梦》片段来阐述禅宗已经影响民间,这毕竟和我在给禅宗列年表要更具吸引力。如果阁下说,“这只是罗列历史沿革”,显然我是不赞同的。但正如您所说,结构上的弊病是存在的,我的确需要更多的具体建议。我编写佛教词条出于朴素的信仰,前几天和朋友说,对方还惊诧“你好大胆!”末学深知如果一旦写错内容,即是孽因,所以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希望能够在阁下及大家的帮助下,使该词条日臻完善吧。谢谢!—Walter Grassroot™ |留墨存香 2009年6月3日 (三) 15:18 (UTC)[回复]

    (+)支持 1、条目中将日韩越放在“海外影响”标题下,觉得这样的话可能欠妥。日韩越(越南南方有部分小乘佛教地区,但并非主流)的佛教属于汉传佛教(北传佛教),它何以“影响”自己的子集呢。由于日本发达的技术条件,他们对本国佛教的研究和发展工作做的很完善,而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佛教已经可以独立于汉传佛教(北传佛教)之外。诚如阁下所言,汉传佛教(北传佛教)在日韩越都独自发展出了一些自己的特点,但世界上哪种事物传入新的国家后不是这样呢,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加入了很多中国的特点,但它仍然属于佛教,其并没有质变。若阁下认为自己对日韩越的佛教不甚了解,则可以等待其他维基人的补充。我个人觉得您的日韩越那部分写的很好,虽然比例上略显不足,但很有学习研究价值,只消把大标题“海外影响”改换一下,就更完美了。2、将中国佛教日本佛教朝鲜佛教越南佛教汉传佛教分开的写法,是可以的,我个人支持这种将子集详细化并单独写作的做法。--서공・Tây Cống・セイコゥ (相談 / / ) 2009年6月3日 (三) 13:27 (UTC)[回复]

    移动完毕Advisory 2009年6月7日 (日) 02:18 (UTC)[回复]

    优良条目重审[编辑]

    汉传佛教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提名人:--AsharaDayne留言2015年5月5日 (二) 15:50 (UTC)[回复]

    投票期:2015年5月5日 (二) 15:50 (UTC) 至 2015年5月12日 (二) 15:50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一些段落没有来源—--AsharaDayne留言2015年5月5日 (二) 15:50 (UTC)[回复]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有些内容根本是错误的,或者是少数观点。--欢颜展卷留言2015年5月7日 (四) 21:43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AsharaDayneHappyseeu,已经补充来源。我不清楚哪些是根本错误的,请指明。--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5月9日 (六) 08:18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基本理由同上,烦请@AsharaDayne重新检查条目。--门可罗雀的雾岛诊所欢迎光临神社的羽毛飘啊飘 2015年5月9日 (六) 14:52 (UTC)[回复]
    • (!)意见@Walter Grassroot汉传佛教是到近代才开始使用的辞汇,指世界上现存的三大佛教传统之ㄧ(历史上印度当然有佛教,所以三大传统不能概括历史上所有的佛教传统,南传只是一个部派,也不能代表印度所有的部派),三大佛教传统的说法因为各国佛教更密切的交流而意识到彼此佛教传统的类似与差异而归纳出来的。因为使用时间不够久,它的意义与用法学术界还没有统一,可以指以汉文记载经典的佛教,也有指汉文化圈的佛教,也有指汉地的佛教。最后一个意义已经是中国佛教条目的一部分,本条目不用重复。欧美学术界也用East Asian Buddhism, Eastern Buddhism来指汉传佛教,条目可以考虑采用这些来源扩充。高丽藏与大正藏是韩、日编辑的大藏经,大正藏是学术界引用汉传佛教经典的标准来源,中国编的大藏经学术界反而不常直接引用,显出根据汉字经典或汉文化圈佛教共同的特点,条目完全不提。我看了一下欧美学术界对东亚佛教(超出各国佛教)的论述,有以文化传播过程与本地化来看(包括中国化与其他国家的本地化),有以比较宗教来看同与异,如日本大多数宗派源自中国;有以艺术史、性别研究来看。条目目前先写中国,再以各国为辅的论述,难以包括上述内容,也有地域中心嫌疑。例如日本比中国早采用西方学术方法研究佛学,汉传佛教的佛学研究早期受日本很大影响,条目也是只字不提。还有目前引用来源中是否普遍使用汉传佛教一词或这个概念?这都是因为原先写条目时没有厘清观念,直接把中国佛教内容当汉传佛教来写,而不采用以汉传佛教为核心观点的学术著作,来源上就有原创研究或取材不当的嫌疑。还有条目应该避免使用小乘佛教这种有贬义的词。最近删掉的汉传佛教与南传的差异,条目应该写,但是原来写的内容是原创研究,也有错误。我想这个条目在取材与结构上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有的内容应该移到中国佛教,有的内容应该大幅增加,工作不少,而且因为没有好的第三手来源可参考(如佛光大辞典、中华佛教百科都没有此条目),多数要整理第二手来源(条目目前使用第一手来源偏多,应该适当补充二手来源),才能呈现学术界研究的成果,对编辑者的要求相当高。--欢颜展卷留言2015年5月11日 (一) 13:05 (UTC)[回复]
    • (!)意见从比较宗教来看,大乘佛教中,禅宗虽溯源到印度,信史是从中国传到日韩,藏传没有禅宗,显示禅宗是汉传佛教的特色之一,谈禅宗用汉传佛教的观点最容易写清楚,条目完全没有提这一点,应该补充,圣严法师等人对此可能有论述。藏传也有净土信仰与观音信仰,学术界将这两个论题是放在大乘框架,汉、藏传框架,还是各国、各地区框架下研究?我不清楚。如果适用汉、藏传佛教框架,条目也应该写关于汉传佛教的部分。汉传佛教是三大系统中唯一存在比丘尼戒传承的系统,对佛教僧团未来是否性别平等意义重大,那是否中日韩越目前都有比丘尼戒的传承?印顺法师论述过汉传佛教经典在佛教研究上的特殊价值,条目也应该写。总之,从汉传佛教的观点考虑观点本身对论题提供的价值,条目才不会仅是中国佛教加上一些别国佛教的资料堆砌。--欢颜展卷留言2015年5月11日 (一) 14:45 (UTC)[回复]
    • (!)意见汉传佛教宗派中,三论、法相继承了印度的中观与唯识学,天台、华严思想则对其发展融会,了解这些宗派都要谈印度佛教思想的影响才完整。禅宗则除了法脉上溯印度外,整个历史都是在汉文化圈发展,以汉传佛教为主体。条目应该让读者了解这种区别。--欢颜展卷留言2015年5月11日 (一) 15:20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已经没问题了,以yesGA票作奖励。—ArikamaI 堕落者的复仇谢绝废话|全面战争2015年5月12日 (二) 02:53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内容充实,资料丰富。Banyangarden留言2015年5月12日 (二) 03:43 (UTC)[回复]
    • 目前已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但若以FA标准仍可再加来源。- 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欢迎参与灭绝专题2015年5月12日 (二) 03:46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作为一名佛教门外汉来说,内容比较丰富,作者辛苦。也佩服欢颜展卷对佛教的深入研究和建议。--Huandy618留言2015年5月13日 (三) 00:39 (UTC)[回复]
      ↑该用户投票因超过时限而无效,但意见可供参考。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内容资料充实。--春日クリス 敲敲 2015年5月13日 (三) 22:29 (UTC)[回复]
      ↑该用户投票因超过时限而无效,但意见可供参考。

    :6支持,1反对,2无效,撤销。--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5月14日 (四) 11:52 (UTC)[回复]

    "秦王朝、汉王朝"插图[编辑]

    @Walter Grassroot"秦王朝、汉王朝"一节插图目前为"汉武帝拜佛像"。汉武帝所拜是否佛像,学术界尚有争议,而且条目没有提及此事,作为此节插图有些唐突。我建议此节另选插图,从白马寺、四十二章经、或是汉传最早佛像中选一个。哪一个好,希望大家提议。--欢颜展卷留言2015年5月19日 (二) 00:10 (UTC)[回复]

    美术史专著将此唐代壁画视为传说而非史实。[1][2] --欢颜展卷留言2015年6月22日 (一) 06:44 (UTC)[回复]

    1. ^ Roderick Whitfield; Susan Whitfield; Neville Agnew. Cave Temples of Mogao: Art and History on the Silk Road. Getty Publications. 2000: 19. ISBN 978-0-89236-585-2. 
    2. ^ Erik Zürcher. 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The Spread and Adaptation of Buddhism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BRILL. 2007-03-26: 21. ISBN 978-90-474-1942-6. 

    佛教传入中国插图[编辑]

    汉传佛教条目"秦王朝、汉王朝"插图原为"汉武帝拜佛像"。美术史专著将此唐代壁画视为传说而非史实。[1][2]我因此将其删除。我认为此处插图以佛教传入中国初期的代表性人物或作品最为理想,但是搜寻后找不到适当图片可用。欢迎大家建议可用插图。--欢颜展卷留言2015年6月23日 (二) 00:46 (UTC)[回复]

    1. ^ Roderick Whitfield; Susan Whitfield; Neville Agnew. Cave Temples of Mogao: Art and History on the Silk Road. Getty Publications. 2000: 19. ISBN 978-0-89236-585-2. 
    2. ^ Erik Zürcher. 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The Spread and Adaptation of Buddhism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BRILL. 2007-03-26: 21. ISBN 978-90-474-1942-6. 

    信不信拜上帝会全能神教以后会改名汉传基督教?[编辑]

    汉人老爱把外国的宗教改造的不伦不类。223.136.242.74留言2015年8月18日 (二) 08:25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汉传佛教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12:45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汉传佛教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7月8日 (六) 19:28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汉传佛教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6月7日 (四) 06:52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汉传佛教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30日 (一) 04:1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