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鹅车又作鹅车,是古代攻城用的战车。

鹅车的前身是洞屋,洞屋也称洞子,如同一小屋,外面蒙上一层铁皮,底下有四轮,能够有效保护士卒攻城[1]。后来洞屋又与云梯整合,形如鹅状,也就是鹅车,兼顾防守与攻击。《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载:“二月,蛮以云梁、鹅车四面攻,士叫謼,鹅车未至,陴者以巨索钩系,投膏炬,车焚,箱间蛮卒尽死。”《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兵益置大炮十四所,更用鹅车、洞子拥迫城下,矢石乱发,军民死伤甚众。”

注释[编辑]

  1. ^ 宋史·李汉琼传》:“攻城者以牛革冒木上,士卒蒙之而进,谓之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