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薛烛
本名氏:
名:烛
国籍越国
活跃时期春秋时期末期
知名于相剑师

薛烛(?—?),春秋末期越王勾践门客,善于相剑。

佚事[编辑]

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有五把宝剑闻名天下,而他手下门客中薛烛以相剑著称,因而请他来相剑,薛烛最终接受了邀请。

看了第一把名为毫曹,薛认为这把算不上宝剑,宝剑应该五种金属色泽不相上下,而毫曹虽然名气很大,但算不上宝剑。

看了第二把巨阙,说这也算不上宝剑,宝剑应该锻造时铜和锡相互交融,而巨阙却铜和锡相互分离;越王争辩巨阙铸成时又宫人驾车失控,而他自己拔剑一挥,剑气砍断了马车,刺穿铜锅则如同切米糕一般,因而叫做巨阙。

越王最后拿来了纯钧,薛烛听到剑的名字就大惊失色,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慢慢走下台阶,整理好衣服跪下来远远观望这一把剑,用手一挥,剑的光影如芙蓉绽放,看剑纹如同群星巡游,看剑光仿佛要漫溢出池,看剑锋如山岭般严峻,看剑材如冰融般晶莹剔透——这就是纯钧吗!越王说是,并表示有别国派门客前来要用两个有市场的小镇、一千匹骏马、再加上两座有1000户人口的大城来换,这样可以吗?薛烛说:“不能换。当初铸造这把剑的时候,赤堇山断裂才取得锡材,若耶溪断流才取得铜料,铸造时雨师倾洒扫除污垢,雷公轰鸣吹风鼓火,蛟龙托举着炼炉,天帝为之填充炭火,而太一下凡,天地的精华都降临在剑中——欧冶子才因此收到上天的精华,用尽其毕生功力,最终造出了三把大剑、两把小剑: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阖闾后来得到了胜邪、鱼肠、湛卢,但本人及后代无道,使用活人墓葬,湛卢剑气先是来到了如同水流一般,向秦国飘去经过楚国,楚王在梦中惊醒,得到了这一把剑,把它当作最贵重的宝物,而秦国为了获得这把剑,也引兵来攻打楚国,楚王坚持不给。

阖闾还用鱼肠刺杀王僚,他一连几次派人刺杀,最终派专诸以进献烤鱼为由用鱼肠杀死了王僚。这仅仅是邻国获得的这几把剑所造成的威力,而还没展现出其作用于天下的威力。如今赤堇、若耶都已经恢复正常,众神都已离开人间,而铸件的欧冶子也已经过世。即便用满城的黄金、满河的珠宝也换不来这一把宝剑,之前哪些价格怎么可能够呢?”[1]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越绝外传记宝剑》:昔者,越王句践有宝剑五,闻于天下。客有能相剑者,名薛烛。王召而问之,曰:“吾有宝剑五,请以示之。”薛烛对曰:“愚理不足以言,大王请,不得已。”乃召掌者,王使取毫曹。薛烛对曰:“毫曹,非宝剑也。夫宝剑,五色并见,莫能相胜。毫曹已擅名矣,非宝剑也。”王曰:“取巨阙。”薛烛曰:“非宝剑也。宝剑者,金锡和铜而不离。今巨阙已离矣,非宝剑也。”王曰:“然巨阙初成之时,吾坐于露坛之上,宫人有四驾白鹿而过者,车奔鹿惊,吾引剑而指之,四驾上飞扬,不知其绝也。穿铜釜,绝铁缔,胥中决如粢米,故曰巨阙。”王取纯钧,薛烛闻之,忽如败。有顷,惧如悟。下阶而深惟,简衣而坐望之。手振拂扬,其华捽如芙蓉始出。观其釽,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此所谓纯钧耶?”王曰:“是也。客有直之者,有市之乡二,骏马千疋,千户之都二,可乎?”薛烛对曰:“不可。当造此剑之时,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雨师扫洒,雷公击橐;蛟龙捧𬬻,天帝装炭;太一下观,天精下之。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吴王阖庐之时,得其胜邪、鱼肠、湛卢。阖庐无道,子女死,杀生以送之。湛卢之剑,去之如水,行秦过楚,楚王卧而寤,得吴王湛卢之剑,将首魁漂而存焉。秦王闻而求之,不得,兴师击楚,曰:‘与我湛卢之剑,还师去汝。’楚王不与。时阖庐又以鱼肠之剑刺吴王僚,使披肠夷之甲三事。阖庐使专诸为奏炙鱼者,引剑而刺之,遂弑王僚。此其小试于敌邦,未见其大用于天下也。今赤堇之山已合,若耶溪深而不测。群神不下,欧冶子即死。虽复倾城量金,珠玉竭河,犹不能得此一物,有市之乡二、骏马千疋、千户之都二,何足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