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Lovewhatyoudo/a9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應是1930年代民國開發西康省時背運貨物最興旺時興起的歌,由「磨」(現瀘定磨西鎮)「喇」(現瀘定新興鄉)一帶挑夫集體創作。應該是四川話。

  • 這種溜溜調最早的傳唱地是在漢地,漢族同胞們來到康定謀生,打工、躲兵(解放軍前),做生意或者逃荒等等,這樣把在漢族流傳的溜溜調帶到了康定。這些漢族同胞們在康定居住以後,這個溜溜調也就在康定留下來了。這個溜溜調只是曲,就是一段音樂,比較固定的一段音樂,然後老百姓即興填詞,就是見山唱山,見水唱水。.......曲調是固定的,詞即興編,說哪個唱哪個。.....康定情歌這首詞,從我們的分析和現在的考證得到的結論是:康定老百姓是唱過前三段的。[1]
  • 傳說雖多,但就是道不出整理者、加工者、詞曲作者的姓名。康定的老者和對康定地區民歌有所了解的人普遍認為,《康定情歌》的基調源於康定城北雅拉溝一帶的「溜溜調」民歌。民間口頭傳唱的山歌,要說清是誰所創,並非易事。那麼搜集「溜溜調」,並整理、加工、命名為《康定情歌》的人總該有。他是誰?何時所做?原稿何在?眾人尋他千百度。[2]
  • 2002-04-29日訊,甘孜州自1997年推出「懸賞1萬元尋找《康定情歌》詞曲作者」活動至今已5年,各方說法不一。甘孜州委宣傳部副部長郭昌平近日剛從北京回蓉,他興奮地對記者說:《康定情歌》詞曲作者的尋找終於有了新突破!近日我們在央視西部頻道錄製《康定情歌》專題片時,發現了第一個演唱《康定情歌》的人,第一個為《康定情歌》配器的人,第一個把《康定情歌》帶出國門的人。郭昌平說:現在發現的最早的《康定情歌》歌本,以及上海大中華唱片廠出品的唱片上演唱者是「管喻宜萱」,因此我曾經在川報發表過一篇文章《管喻宜萱是誰?》。新華社新聞研究所教授文有仁、方輝盛看到我這篇文章後回憶起,管喻宜萱是他倆在湖北師範讀書時的音樂老師喻宜萱,因她嫁給了管先生,按舊式稱呼就成了「管喻宜萱」。於是管喻宜萱是誰,謎底輕鬆揭開。經尋找,居住在中央音樂學院的9旬老教授喻宜萱露面了。(source unknown, but the point of this paragraph is to pinpoint the date which 郭昌平 learnt about 喻宜萱---- 2002-04)
  • 我受《西部旅遊》雜誌社的邀請,采寫了這篇關於《康定情歌》由來的文章,並專訪了康定文化界的老前輩、76歲的回族作家張世勛(筆名:張史)老師. ......解放前流傳的《康定情歌》歌詞只有三段,第四段「世間溜溜的女子,任我溜溜地愛喲,世間溜溜的男子,任你溜溜地求喲」,這段歌詞是1952年《康定情歌》被推選參加世界青年聯歡節民歌大賽時,團中央在審查歌詞時加上的。現歌詞中的「世間」二字,當時加上的是「世界」二字,其目的是為了增進與世界各國青年的友誼。解放前的雅拉鄉受封建思想的束縛,青年男女婚嫁是父母媒妁包辦,不允許青年男女任你愛來任你求。這段歌詞加上後,在傳唱中,大家感覺「世界」二字範圍太大,人們又把「世界」改唱為「世間」了。《康定情歌》走紅世界是1952年世界青年聯歡節民歌大賽中,由康定藏族姑娘尼瑪月珠演唱,並獲得銀質獎。當時,四川省團委通知西康藏族自治區(現甘孜藏族自治州)團地委,推薦一名藏族青年民歌手參加世界青年聯歡節,那時的團地委書記白尚武(後曾任四川省公安廳長)找到康定中學校教導員、團支部宣傳委員張世勛、團組織委員包錫鴻老師,要他們物色候選人。[3]
  • 前兩年,王洛賓兒子還來信索要他父親有關《康》的原始手跡。[4]
  • 當年中央電視台第三套節目確實在播出《康定情歌》時作者署名的是王洛賓,但這些年,這套節目在播《康定情歌》時不僅署過「王洛賓」,後來又署過「李依若」,再後來也署過「吳文季」、「江定仙」,還曾什麼人的名字都不署,只署一個四川民歌。看來以中央三套節目為證怕是靠不住的。[5]
  • 這首詞很有可能就是這首歌中唱到的張大哥即興演唱的,因為他愛上了李大姐,或許那一天李大姐家裏面的人,比如父母認同了這門婚事,或者李大姐認同了這門婚事,張大哥在激動之下一口氣跑上跑馬山,聯繫在跑馬山上所見到的情景,即興把心中的激情唱出來,這是很有可能的。[1]
  • 康定第一次有這個名字,即改打箭爐廳為康定府 (1908年). [...]五四運動以後、新文化運動以後,人民的思想得到了一個大的解放,自由戀愛,男追女、女追男的這種風氣逐漸開始的時候,才有可能產生這首歌....這首歌傳唱開來後,有相關的知識分子或者文人加了第四段,現在是誰,我們也沒有找到。第四段唱的是「世間溜溜的女子任你溜溜的愛,世間溜溜的男子任你溜溜的求」,這一段和前三段顯然是矛盾的:第一、前三段講的是張大哥愛上李大姐,愛她人才好,愛她會當家,第四段突然有一個大的轉折或者說是跨越,沒有講張大哥李大姐,而是一下子講成世間的女子任我愛,世間的男子任我求,一下子產生質的變化,它是從一夫一妻男追女的這種愛一下唱到了博愛。....並不是說我們說的,要父母為媒、找媒人、講究門當戶對的那種封建的愛,它打破了所謂門當戶對或者三從四德、要媒人、要父母同意等封建傳統。.....是誰即興把這兩句話加到康定情歌中間去,現在誰也說不清楚,當然有幾個版本,誰加的誰加的,我們都不好說就肯定是他,因為沒有更多的證據來說明這個問題。[1]
  • 抗日戰爭已經結束了,有一支國民黨青年遠征軍正在四川瀘縣,原來是準備開赴前線的一個師,但是因為戰爭結束了,他們不需要到前線去了,就在瀘縣那個地方駐紮訓練。他們訓練,既要練軍事、學文化,還要學音樂,這個時候部隊要聘請一些音樂教官去教這些士兵唱民歌,唱中國的歌曲或者愛國歌曲。當時有一個學校叫做國曆音專,在重慶青木關,裏面有一個學生是來自福建泉州市惠安縣,叫吳文季。當時學校放假了,吳文季是學聲樂的,經過他同學的介紹,到了瀘縣的青年遠征軍這個師中當音樂教官。吳文季平時喜歡搜集民歌,在教這些士兵唱愛國歌曲的同時,他也搜集他之前沒有接觸到的民歌。....就趕緊把這個譜記錄下來,是個簡譜。.....到底這個第四段是吳文季加上去的,還是在以前就加好了?現在這些人都已作古,說不清楚。.....江定仙把簡譜編配成伴奏,就是五線譜,規範一下。.....原來老百姓唱歌,沒有什麼名字的,唱了就唱了,後來加名字就是把那首歌第一句搬上去,就叫歌名了,所以說康定情歌以前叫什麼名字?就叫跑馬溜溜的山上。江定仙在編配這個音樂的時候,編成五線譜的時候,才叫康定情歌。......這首歌伍正謙拿來一唱,在校園內,他是男高音,美聲唱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不是他預料的那麼好。他唱完這首歌以後,再沒有唱了,再後來他又出國了,這首曲子就留到了江定仙的手裏面。後來江定仙的一個同學叫喻宜萱,她是很有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她要到南京開獨唱音樂會,去看望江定仙。江定仙給她:說來得正好,我這裏有一首新歌,你喜不喜歡唱?喻宜萱一看,愛不釋手,於是就在南京演唱。女高音很適合唱這首歌,結果一唱,在南京就走紅了。[1]
  • 解放初,聯合國教課文組織把喻宜萱作為聲樂考察專使,派她去歐洲考察音樂,而且在各地舉辦獨唱音樂會。喻宜萱又把這首歌帶出國門,她到意大利唱過,法國唱過,英國唱過;她又是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使出去的,考察音樂,然後她又在這些地方舉辦音樂會。我去採訪過喻宜萱,老人家前兩年才去世,接近100歲的高齡了。她把當時在國外的節目單給我看,英文的、外文的,康定情歌都是她的保留曲目。[1]
  • 康定情歌在全世界傳唱,造成這麼大的影響,我覺得這是最主要的傳播渠道,當然其他的渠道還很多,也不排除別的渠道產生影響,不能說就只有這個渠道。但是最重要的、能夠從頭到尾說得很清楚,而且有證明的、採訪過當事人的,就只有這個渠道。除了吳文季去世得很早,沒有採訪到,但是我採訪了他的家人;江定仙去世之前我也採訪過;喻宜萱去世之前我也採訪過;伍正謙很早出國沒有見到,這些人講的每一段事,都和後來的事情有照應、都聯繫得起。[1]
  •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的規定,因電視劇背景音樂和主題音樂對《康定情歌》的引用,於今年三月份交付江定仙先生版權費用。北京金英馬影視公司負責人透露,電視劇《康定情歌》已製作完成,並於上月向民歌《康定情歌》的改編者江定仙付了版權費。.....該劇作曲是四川省歌劇舞劇院的作曲家林幼平,他在電話中稱:從目前流傳的《康定情歌》來看,如果說是有後人整理的話,充其量也就是順了順旋律,並沒有進行什麼改動。從音樂專業的角度來看,這首歌肯定是民歌。[6]
  • 考證作者:
  • 王洛賓於1996年去世後,1997年4月1日,四川《甘孜日報》刊登了郭昌平研究《康定情歌》的文章,認為《康定情歌》非王洛賓所作,而是由他人收集、作曲家江定仙鋼琴配曲、歌唱家喻宜萱演唱的。....郭昌平認為,《康定情歌》是國立音樂學院福建籍學生吳文季於1946年夏天到西康採風,將流傳民間的《康定情歌》詞曲抄下來,回校交給了音樂系的伍正謙老師,伍正謙又轉交給作曲系任教的江定仙,請其改編。江定仙為《康定情歌》編配了鋼琴伴奏曲譜。1947年夏天,歌唱家喻宜萱在南京國際俱樂部登台演唱了這首歌[7]

(when? 1941?)王洛賓把民間自然唱法的《跑馬溜溜的山上》經過藝術加工。

  • 新疆文化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王洛賓研究專家劉書環不同意郭氏之說。對於王洛賓本人在生前從未對《康定情歌》提出過著作權要求。.....劉書環解釋:王洛賓是馬步芳的座上客,又是王震的文藝科長。國民黨說他是共產黨,王洛賓坐了4年牢; 之後共產黨又說他是國民黨,王洛賓又坐15年牢。1981年王洛賓平反,言行謹慎。直到90年代,王洛賓在演唱和被記者採訪時,才敢對這些當年的「情歌」說出作者是他。當他於1982年出版《洛賓歌曲集》時,沒有把《康定情歌》收入其中一事,了解中國音樂史的幾位老音樂家鄭重質詢王洛賓,為何不將《康定情歌》列入自己名下?王洛賓才道出其中的「苦衷」。因為這首歌曾給軍閥馬步芳演唱過. 1994年,王洛賓被推崇為「西部歌王」、「民歌之父」。他被聯合國邀請在聯合國大廈舉行音樂會,他在歌單上堂而皇之地印上《康定情歌》,登到人生的最高峰。[7]
  • 音樂界有些同仁對王洛賓收集整理改編的最經典的十幾首民歌提出質疑:民歌是來自民間,是某個民族口傳心授而產生,被某個音樂人發現收集整理改編,不能說這首民歌就屬於個人的作品。另外,收集整理改編是創作嗎?是否擁有著作權等等。中國音樂界的權威刊物開闢專欄於1994年到1995年討論了整整一年,此時,有人撰文說王洛賓是「歌賊」。直到王洛賓鬱悶成疾,病危倒床,於1996年3月去世前幾天,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致函王洛賓,確認經他收集整理改編的民歌,擁有個人著作權。這期間,儘管音樂界對王洛賓改編的十幾首經典歌曲著作權一事討論得如此熱烈,但對《康定情歌》的著作權無一人提出異議。[7]

王洛賓死後兩個月,1996年4月30日《甘孜日報》頭版懸賞萬元尋找作詞者。[8]全國數十家媒體爭相轉載,傳得沸沸揚揚。其中有四川輕化工學院宋方信教授和自貢市的知名文化人熊仲文先生。他們經考據認為《康定情歌》的作詞者是宣漢的李依若,《達州日報》發表了于蛟記者對此有專訪報道。[9]

康定說法: 康定有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名叫朵洛,是一位賣松光的,當地人稱『松光西施』。康定人還通過中國廣播電視總局這個扶貧對口單位的優勢,多次在中央電視台節目宣揚「本土說」論調。[9]

  • 藏民說這「跑馬山」原叫「仙女山」。「仙女山」和「貢嘎山」在藏漢人民心中被視為神山,當地人是不會改成「跑馬山」的,聖潔的神山是不容馬來踐踏的。[10]
  • 吳芳吉(重慶人、成都大學教授)1920年《婉容詞》有一句「世間的女子任我愛,世間的男子任你求」;被康定情歌引用改寫為「世間溜溜的女子任我溜溜的喲。 世間溜溜的男子任你溜溜的喲」.[10][11]

1998年7月,記者在宣漢縣馬渡關實地調查,在《四川日報》發表《達州人尋找「李家溜溜的大哥」》。[12]

2004年,歐陽鶴齡發表《康定情歌的真正作者是李依若》《宣漢的李依若、世界的康定情歌》等系列文章

歐陽鶴齡《考證〈康定情歌〉作者的前前後後》(載《情歌王子李依若》一書 300頁)[13]

2014年11月13日,《四川日報》第15版刊發《四輪驅動的康定路徑》提到:「大約70年前,來自宣漢的青年學子李依若為心愛的康定姑娘創作了這首情義滿滿的歌曲,他未曾料到,這首歌會如此廣為傳唱,他更未料到,康定這座溜溜的城會像今天一樣光耀藏區。」該文作者單位為康定縣委宣傳部,這算是康定官方對李依若的認可。[13]


  • 作者李依若(1911-1956),無子女
  • 1938年,老先生(王洛賓)是甘肅西北抗戰劇團的編創人員,有一次劇團一行人在往甘肅南部演出途中遇到了一個馬幫,他們正哼唱着一首曲子,便問這首歌來自何方,馬幫的人說是康定,父親當時就記下了曲子,也就是現在傳唱的《康定情歌》。」[14]
  • 馬渡鄉一些六七十歲的老人說,《跑馬歌》最早是「李家溜溜的大哥」,而不是後來「張家溜溜的大哥」。這是李依若根據自己的經歷,考慮到地方宗族「同姓男女不能通婚」所作的改動,同時也是紀念其姓張的生母。[15]
  • 音樂家江定仙1947年7月25日在為《中國民歌》第一集作序時寫到:「編者要我為各曲校定,同時要我將最近編的一首《康定情歌》也加入湊熱鬧……」。這說明江定仙是此歌的編者而不是作者。[15]

至於舞蹈家戴愛蓮,只是到康巴地區採風收集到了這首歌,並在傳播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不是歌曲原創。近年,有人說是福建泉州惠安人吳文季,當地更是打出了「世界十大民歌作者吳文季故居」招牌。實際上,吳文季是1946年從甘孜的軍人中收集到這首歌的[15]

  • 康巴民歌粗獷豪放, 與《康定情歌》不同[15]


姓郭,名昌平,1952年出生,漢族,兩代康定土生土長之人,現已退休。曾任《甘孜日報》總編輯,甘孜州社科聯主席,康藏研究中心研究員,高級記者。是1996年發起在全國尋找《康定情歌》作者一事的當事人。從那時起開始研究《康定情歌》至今已達20多年。20多年間,我曾親自到北京拜訪過《康定情歌》的音樂編配及定名者江定仙先生,拜訪過將此歌唱出國門,唱遍大江南北的俞萓萱先生,拜訪過當年重慶青木關國立音樂學校「山歌社」成員王震亞先生,到福建泉州調查走訪了《康定情歌》簡譜收集人吳文季的家人[17]

  • 《康定情歌》是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抗日戰爭勝利後,在重慶青木關國立音樂學校讀書的福建泉州洛陽學生吳文季在四川省瀘縣一支在此整訓的國民黨部隊中的一名康定籍士兵那裏收集到的。吳文季將此歌帶回學校,交與了他的聲樂老師伍正謙,伍正謙為了演唱這首歌,將簡譜交與學校作曲系主任江定仙,請他為此歌作編配,後來學校遷回南京,江定仙在南京家中編配的這首歌,王震亞是江先生的學生,他親自目睹了江先生在家中揮汗編配此歌的情況,曲譜編配好後江定仙又將歌名《跑馬溜溜的山上》改名為《康定情歌》。後來學校學生組織「山歌社」編輯出版《中國民歌選(第一輯)》時收入了江定仙編配的這首歌,並請江定仙為這本歌選作了序,江定仙在這篇序中專門講到了《康定情歌》,最後這本民歌選由上海中華樂學社正式出版,時間是1947年。此後俞萓萱到南京,去看江定仙,江將此歌送與了俞萓萱,於是經俞萓萱將此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出了國門。然後又由上海的大中華唱片廠將此歌灌製成唱片廣為流傳。這張唱片是《康定情歌》的第一張唱片,署名是:西康民歌,演唱:管俞萓萱,編配:江定仙。[17]以上情況不以我個人說了算,可提供若干佐證。1,江定仙家如今仍然享有中國音樂家協會關於《康定情歌》的版權;2,有採訪江定仙,俞萓萱、王震亞等人的文字記錄和他們本人的文字證明及相關信件;3,有相關史料的原始文檔及圖片;4,有這些老師後人的佐證及這些老師生前的相關著述。所以,以上情況人證、物證俱有,不可不實,不可不真,不可不信。[17]
  • 王海成...說:《康定情歌》是1938年,王洛賓跟隨「甘肅省西北抗戰劇團」從蘭州出發,在一個集市上收集到的。從時間上講,王洛賓收集《康定情歌》在前,吳文季收集,江定仙編配《康定情歌》在後。而且中間相差7年之久,這7年的時間,王洛賓收集的《康定情歌》到哪裏去了?(my own note: 王洛賓在1938-1947年在哪裏? 期間他有商業出版/演出嗎? 還是一直在甘肅做馬步芳幕客, 沒商業演出?) 怎麼在當時的中國音樂界竟沒有一點影響?也沒聽見人唱。偏偏由江定仙編配的《康定情歌》只兩年時間就又是出歌集,又是出唱片呢?[17]
  • 這首《康定情歌》是王洛賓的呢還是江定仙的?如果是王洛賓的,那後來江定仙收入《中國民歌選(第一輯)》和大中華唱片廠出的唱片中的《康定情歌》豈不是江定仙剽竊了王洛賓的作品。...解放前這幾年,王洛賓怎麼也不開腔呢?而且那些年王洛賓與當時的西北王馬步芳關係極好,如果馬步芳出面,收拾一個江定仙算什麼!如果江定仙編配的《康定情歌》沒有剽竊,就是自己編配的,那王洛賓的《康定情歌》在哪裏呢?[17]
  • 老一輩的康定人唱的《康定情歌》只有前三段,就是講的張大哥愛李大姐的故事,沒有第四段,第四段是後人加上去的。[17]

「溜溜調」是康定民歌的一個種類或說一種調式。......它的歌詞樸素無華、簡練直率,真情自然流淌,感人又富有哲理。有時一首調子有好幾套詞。......「溜溜調」與《康定情歌》在歌詞和韻律上大同小異,但兩者在一些裝飾音和演唱效果上有較大的不同。前者自由活潑、生活情緒濃厚;而後者規整流暢......。原生態的「溜溜調」與《康定情歌》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康定情歌》更具藝術性和規範性。[8]

《管喻宜萱獨唱會》1948年7月3日在蘭州女子中學美齡堂演出, 由毛宗傑教授鋼琴伴奏,張治中西北文化建設協會主辦。

登門拜訪了當時已96歲 (my own note: 2005年?? 太晚了吧 疑誤)高齡的著名歌唱家喻宜萱女士,她證實是同學——中央音樂學院原作曲系主任江定仙——把《康定情歌》的曲譜交給她,由她首次演唱《康定情歌》.

時任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的王震亞先生——可能會了解一些情況。而王震亞恰巧與她同住一棟樓。我們隨即拜訪了王震亞先生。王震亞告訴我們,1945年他還是重慶國立青木關音樂學校作曲系的學生,他和郭乃安等發起成立了「山歌社」,致力於收集、改編民歌。這項活動得到當時作曲系主任江定仙、民樂系教授楊蔭瀏等人的支持。當時同在音樂學院求學的吳文季雖然不是「山歌社」社員,但在「山歌社」的影響下,也對中國民歌產生了濃厚興趣。

1946年因遷校停課,吳文季經同學介紹,去瀘縣給國民黨準備出征緬甸的遠征軍203師做音樂教官,這期間他採集了很多民歌。有一次,部隊中有幾個來自康巴地區的軍人給他唱了一首家鄉的民歌,當時叫《跑馬溜溜的山上》,吳文季覺得曲調很優美就用簡譜記錄整理出來。回到學校後,吳文季就把他採編的《跑馬溜溜的山上》(即後來的《康定情歌》)交給聲樂系主任伍正謙,再請江定仙配樂,後來這首曲子被王震亞教授編入《中國民歌》(第一集)。[8][18]

1997-08-15江定仙...給我回了一封信。信中,江定仙對《康定情歌》一事這樣說:「這首民歌是當時的一位學生,參加西康地區的活動帶回學校的,由伍正謙轉交給我,這首曲子具有很好的和聲和旋律,我很喜歡。後來我對其進行了精心的編配工作,交給同學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喻宜萱演唱。」那時,江定仙已經到了彌留之際,從信的落款來看,這封信是他女兒代筆的。[8] 對《康定情歌》深有研究的中國地質大學博士生導師吳沖龍介紹說,西部歌王王洛賓從未涉足過康定地區,自然與《康定情歌》毫無關係。他通過向吳文季先生的同學、中國音協領導郭乃安及著名音樂家方炳雲、許耿等人調查核實,確認《康定情歌》採集者為吳文季。[8]

[19]

相關人物的傳記[編輯]

吳文季
  1. ^ 1.0 1.1 1.2 1.3 1.4 1.5 ‘康定情歌’的前世今生. 騰訊·大成網.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4). 
  2. ^ 趙薇. 《康定情歌》是怎样唱起来的. 東方網. 不晚於2003年6月. 
  3. ^ 趙宏. 《康定情歌》作者究竟是谁. ——轉自[[]]. 2004-06-08. 
  4. ^ 杜恩湖. 自由传唱中歌曲出炉 《康定情歌》并非王洛宾改编. ——轉自華西都市報. 200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archivedate= (幫助)). 
  5. ^ 郭昌平. 我们的康定情歌. 甘孜日報. 2020年08月0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archivedate= (幫助)). 
  6. ^ 后支付音乐版权费 《康定情歌》作曲持异议(图). 搜狐娛樂——轉自京華時報. 2004-04-17. 
  7. ^ 7.0 7.1 7.2 亦有可聞:王洛賓和《康定情歌》. 香港文匯報新疆辦公室特稿. 2005-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archivedate= (幫助)). 
  8. ^ 8.0 8.1 8.2 8.3 8.4 郭昌平,陳冬梅. 吴文季和他的《康定情歌》——来自甘孜和泉州的山海对谈. 《中國文藝評論》. 2019, (8).  全文公開於:吴文季和他的《康定情歌》——来自甘孜和泉州的山海对谈. 《中國文藝評論》官網. 2019-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5). 
  9. ^ 9.0 9.1 歐陽鶴齡(宣漢縣政協委員). 考证《康定情歌》作者的前前后后(一). 宣漢人大微信公眾號. 2018-08-19. 
  10. ^ 10.0 10.1 歐陽鶴齡(宣漢縣政協委員). 考证《康定情歌》作者的前前后后(二). 宣漢人大微信公眾號. 2018-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archivedate= (幫助)). 
  1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郭昌平_世界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2. ^ 馮堯、於蛟、李偉銘、王萬禮. 达州人寻找“李家溜溜的大哥”. 四川日報. 1998-07. 
  13. ^ 13.0 13.1 冉 奎(宣漢縣地方志編纂中心). 世间女子任我爱,世间男子任你求 ——《康定情歌》作者李依若考证. 封面傳媒. 2020-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archivedate= (幫助)). 
  14. ^ 黃笑宇. 是群众而非王洛宾?《康定情歌》难定作者. 新聞午報 (上海). 2004-11-30.  轉載至《康定情歌》作者不是王洛宾?. 人民網文化. 2004-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4). 
  15. ^ 15.0 15.1 15.2 15.3 蒲建國,魏全益,羅琴. 李依若:《康定情歌》裏张家溜溜的大哥. 古曲網——轉自達州傳媒網. 2011-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4). 
  16. ^ ——轉自[[]].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郭昌平. 世界现代音乐史上最大的未解之谜,《康定情歌》的作者该是谁. 甘孜日報社康巴傳媒-網易號. 2020-03-21(原刊於2020年3月).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5). 
  18. ^ 方輝盛,文有仁(新華社記者). 喻宜萱与《康定情歌》. 《四川統一戰線》 (中共四川省委統戰部). 2001年, (8).  又刊於方輝盛,文有仁(新華社記者). 喻宜萱与《康定情歌》. 《炎黃春秋》. 2002, (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5). 
  19. ^ 王洛宾和他的《康定情歌》. 中華藝壇網——轉至永遠的王洛賓微信公眾號. 202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archivedate= (幫助)).  圖片已丟失的原版:王海成. 王洛宾与他的“康定情歌”. 永遠的王洛賓微信公眾號. 201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5). 
  20. ^ 山石. 讲述经典老歌背后的故事——听音寻路,探源“中国第一情歌”前世今生. 《廣播歌選》. 2011, (1).  全文公開於讲述经典老歌背后的故事——听音寻路,探源“中国第一情歌”前世今生. 《廣播歌選》官網. 2018-01-29. 
  21. ^ 《吳文季傳略》,2008年3月,陳德杉(甘孜州委宣傳部副部長、《甘孜日報》總編輯)。全文轉載於:丰碑: 吴文季“他一生坎坷,却始终为光明歌唱”. 泉州華光職業學院官網. 200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