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君主專制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君主專制屬於維基百科社會和社會科學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政治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中國[編輯]

古代中國好象不是絕對君主制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2月2日 (三) 08:16 (UTC)[回覆]

Re. 雖然有所謂相權與君權,但是從定義上來看,中國古代,在秦代之後,就形成絕對君主制,因為沒有成文法律限制君主權力。中國皇帝對宰相有道德上的尊重,宰相可以基於個人想法而反對皇帝措施,但在制度及法律上,宰相沒有權力拒絕皇帝的要求,皇帝也可以繞過宰相,直接對下,下令執行。--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3年9月3日 (二) 02:24 (UTC)[回覆]

雖然說君主專制和絕對君主制一個意思,但是你有見過稱呼中國古代制度叫絕對君主制的嗎?很少吧,普遍都是稱呼君主專制。——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1月25日 (六) 13:37 (UTC)[回覆]

君主制 新的條目 相關連結及模板 請書生 按照虛線框裏的內容 複製後 整理一下吧[編輯]

'''君主制'''是[[國家元首]]為世襲[[君主]]的[[政體]]。從發展史上,[[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時期,其王國多為[[絕對君主制]],和現代國家不同。隨着征服和被征服,很多演變為現代國家,並由此形成當今各種政治體制的國家,如[[君主立憲制]]的[[英國]]及部分君主制(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國家;很多自始至終單一民族的王國變成現代單一[[民族國家]]如[[朝鮮]]。
 

=二元君主制和議會君主制{{r|孫關宏}}=
==二元君主制==
由於各國對君主權力的不同限制,又可以分為二元君主制和議會君主制。

二元君主制下的[[君主]],其[[權力]]較大,[[憲法]]由君主欽定,君主獨立於[[議會]],議會對君主的[[行政權]]沒有約束,君主有權任命[[內閣]],甚至任命部分[[議員]],可以否決議會的決議,甚或解散議會。這種政體一般多產生在[[資本主義]]發展較晚的國家,如[[尼泊爾]]、[[摩洛哥]]、[[約旦]]、[[沙特阿拉伯]],一戰前的德國和二戰前的日本也是這種政體。


==議會君主制==
議會君主制下的君主權力受到嚴格限制,君主通常只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議會才是國家權力中心。政府內閣由議會的[[多數黨]]或[[政黨聯盟]]產生,向議會負責,如果內閣失去信任,或者集體辭職,或者解散議會重新選舉。例如[[英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典]]、[[挪威]]、[[丹麥]]、[[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西班牙]]、[[日本]]、[[泰國]]、[[馬來西亞]]。

=絕對君主制=
又稱'''君主專制政體'''、'''君主專制'''或'''君主專政''',是一種政治體制和政府形式([[政體]]),統治者'''君主'''(常稱'''皇帝'''或'''國王''',女性稱'''女皇'''或'''女王''')擁有統治國家和臣民自由的所有權力而沒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訴君主如何行使權力,雖然有的宗教權威可能有能力阻止君主的某些行為。君主制是一種[[專政|專制政體]], 君位採用[[世襲]]方式產生。在'''君主獨裁制'''中,君主擁有最大的,一般來說無上的權利。大多數獨裁的君主是世襲的,少數是選舉出來的(比如[[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有時,在君主獨裁制中君主不僅是世俗的首領,而且也是宗教的首領。

絕對君主制在中文常常叫做君主專制政體,很容易與東方的[[皇權專制主義]]混淆{{r|doc}}。
==君主制的歷史==
===中國===

與一般流行觀點相反,[[中國]]從[[秦朝]]至[[清朝]]的皇帝們並不是獨裁君主。雖然中國的皇帝被尊為天子,有為全國祭天地,祈五穀的義務,但是從秦代以來,中國的行政體系是官僚體系為主,比如唐朝皇帝敕令必須令出中書,門下可封駁。雖然明清以來皇權不斷擴張,但是仍然同西歐的「絕對君主制」不同。認為中國是絕對君主專制獨裁的觀點很大程度上是五四以來被建構而成的。

===歐洲===

[[歐洲]]中世紀君主一般也是獨裁的,但君主獨裁制在歐洲的頂峰期卻是在中世紀後,最典型的獨裁君主莫過於[[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世]]了。[[啟蒙運動]]以前,當[[宗教]]與世俗的統治開始脫離的時候,歐洲中世紀的君主一般只有世俗的權力。

===中東===

中世紀時期[[阿拉伯]]世界的君主也都享有無上的權利。[[阿拉伯帝國]]的[[哈里發]]和[[鄂圖曼帝國]]的[[蘇丹 (稱謂)|蘇丹]],同時也將自己看做是[[伊斯蘭教]]的首領。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制國家=

嚴格上現代罕見真正的君主專制國家,但仍然有一些[[君主立憲]]國家,憲法徒具形式或君主權責不明,可以稱為'''二元君主制'''。

===亞洲===
{| class="prettytable"
! width="150px" | '''國名''' !! width="200px" | '''國家元首''' !! '''政府首腦''' !! '''備註'''
 |- 
|[[File:Flag of Brunei.svg|25px]] [[汶萊和平之國]] ||蘇丹:[[哈吉·哈桑納爾·博爾基亞]] ||蘇丹本人兼任|| [[汶萊蘇丹|蘇丹]]兼任首相、國防大臣和財政大臣
|-
|[[File:Flag of Saudi Arabia.svg|25px]] [[沙特阿拉伯]] ||國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 ||國王本人兼任|| 規定[[沙特阿拉伯國王|國王]]兼任[[沙特阿拉伯首相|內閣首相]]
|-
|[[File:Flag of Oman.svg|25px]] [[阿曼蘇丹國]] ||蘇丹:[[卡布斯·本·賽義德]] ||蘇丹本人兼任||
|-
|}

===非洲===
{| class="prettytable"
! width="150px" | '''國名''' !! width="200px" | '''國家元首''' !! '''政府首腦''' !! '''備註'''
 |- 
|[[File:Flag of Swaziland.svg|25px]] [[斯威士蘭|斯威士蘭王國]] ||國王:[[姆斯瓦蒂三世]] ||總理:[[Absolom Themba DLAMINI]]||
|-
|}

==參見==
*[[皇帝]]
*[[君權神授]]
*[[君主立憲制]]
*[[法西斯主義]]
*[[帝國]]
*[[世襲君主制]]
*[[君主立憲制]]
*[[絕對君主制]]
*[[共和制]]
*[[專制]]


==參考文獻==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
<references>
<ref name="孫關宏">{{cite book zh| author = 孫關宏| title = 政治學概論 | publisher = 復旦大學出版社 | date = 2003 | location = | pages = 141 | url = | doi = | id = | isbn = 7309036611 }}</ref>
</references>
</div>
http://www.zxls.com/uploadfiles2006/2006-5/2006527193659221.doc |title=封建君主制、等級君主制、絕對君主制 |accessdate=2009-12-02 
[[Category:君主制]]
[[Category:政體]]

[[ar:ملكية مطلقة]]
[[bg:Абсолютна монархия]]
[[ca:Monarquia absoluta]]
[[cs:Absolutní monarchie]]
[[da:Enevælde]]
[[de:Monarchie#Absolute Monarchie]]
[[el:Απόλυτη Μοναρχία]]
[[en:Absolute monarchy]]
[[eo:Absoluta monarkio]]
[[es:Monarquía absoluta]]
[[eu:Monarkia absolutu]]
[[fi:Absoluuttinen monarkia]]
[[hr:Apsolutna monarhija]]
[[hu:Abszolút monarchia]]
[[id:Monarki mutlak]]
[[is:Einveldi]]
[[it:Assolutismo monarchico]]
[[ja:絶対君主制]]
[[ka:აბსოლუტური მონარქია]]
[[ko:전제군주제]]
[[ku:Keyatiya serberdayî]]
[[lt:Absoliutinė monarchija]]
[[ms:Monarki mutlak]]
[[nl:Absolute monarchie]]
[[nn:Einevelde]]
[[no:Enevelde]]
[[pl:Monarchia absolutna]]
[[pt:Monarquia absoluta]]
[[ru:Абсолютная монархия]]
[[sh:Apsolutna monarhija]]
[[sk:Absolutistická monarchia]]
[[sv:Absolut monarki]]
[[th:ระบอบสมบูรณาญาสิทธิราชย์]]
[[tr:Mutlak Monarşi]]
[[uk:Абсолютизм]]
[[vec:Monarchìa asołuta]]
[[vi:Quân chủ tuyệt đối]]
[[zh-yue:帝制]]

--維基動力引擎 (留言) 2009年12月3日 (四) 17:25 (UTC)[回覆]

完成--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2月4日 (五) 03:37 (UTC)[回覆]

建議改名:「絕對君主制」→「君主專制」[編輯]

絕對君主制」 → 「君主專制」:君主專制絕對君主制使用頻率更高。--Ddg1000留言2014年1月10日 (五) 08:34 (UTC)[回覆]

君主專制可以對應到Absolute monarchy,或Despotism。採用英語直譯比較精準。建議仍採用絕對君主制為條目名稱。--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1月10日 (五) 09:39 (UTC)[回覆]
(:)回應: 君主專制和絕對君主制 是一樣的意思,但是考慮到,君主專制用的比較廣泛和常用,所以我建議用君主專制這個名字作為條目名稱。而且英文維基百科裏也有Absolute monarchy 的條目,而這個Absolute monarchy 翻譯成中文 就是君主專制嘛。谷歌翻譯和百度翻譯都是翻譯成「君主專制」 的,所以我建議條目名稱改為君主專制。——Ddg1000留言2014年1月11日 (六) 13:05 (UTC)[回覆]
(►)移動。君主專制為更常用漢語名稱,不必要硬翻absolute monarchy。而Despotism指專制主義,不一定是君主制的。--Pengyanan留言2014年1月17日 (五) 07:52 (UTC)[回覆]
(:)回應:已補充來源。請提供來源,說明君主專制為何是更常用中文。--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1月17日 (五) 08:41 (UTC)[回覆]
(:)回應:根據Google學術搜索,「君主專制」有6710條結果,而「絕對君主制」只有154條結果,可見「君主專制」顯然更常用。--Pengyanan留言2014年1月18日 (六) 11:24 (UTC)[回覆]
(:)回應:1. 我一開始編寫這個條目,是對應到英文英語:Absolute monarchy。關鍵在於,這些文獻裏面君主專制這個術語是中文世界獨有的,還是對應到英文英語:Absolute monarchy?如果是獨有的,那可以考慮為它獨立開一個條目。如果是對應到英文,那應該提供引註。Google搜尋只能顯示它的使用頻率,無法解答它實際的定義與內容到底是什麼。
2. 與其爭詢名稱,不如一起先把條目內容充實過起來。從條目內的引註與文獻來源,就可以知道這個條目應該取什麼名字了,不急着馬上下定論。名稱爭議完了,內容還是沒改善,是最差的結果。--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1月18日 (六) 11:44 (UTC)[回覆]
(:)回應:兩者是一個意思,您自己提供的引證就很明確地寫到:「朱福惠主編《憲法學原理》第七章〈政府權力的形成〉:「前現代的君主制,多為絕對君主制,即所謂的君主專制……」。因此顯而易見,君主專制並非獨有的,而是絕對君主制的更通用名稱。--Pengyanan留言2014年1月20日 (一) 07:35 (UTC)[回覆]
(:)回應:中文裏面常有一字多譯或多字一譯的問題。與其爭論是不是顯而易見,不如去找出來源確認。如侯旭東:中國古代專制主義說的知識考古就說明了Despotism在日本明治時期被譯為君主專治、君主專制,並傳入中國。所以朱福惠的話,可以解釋為Absolute monarchy(絕對君主制)即所謂Despotism(君主專制),這句話是完全說的通的。--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1月20日 (一) 07:57 (UTC)[回覆]
(:)回應:我看了您給出的侯旭東文章,裏面並沒有提到despotism被日本翻譯成「君主專制」(加藤弘之的「君主擅制」與「君主專治」並未說明是對什麼的翻譯),而只是說despotism被日本翻譯成「專制」或「專制政治」,再傳入中國。該文的確提到說福澤諭吉把despot翻譯為立君獨裁,但並未提到這一翻譯被中國採納。該文也並未說明梁啓超在《各國憲法異同論》前言中說的「君主國之內又分為專制君主、立憲君主」中的「專制君主」究竟是despotism還是absolute monarchy的翻譯,在我看來,梁的意思更像是說monarchy又分為absolute monarchy和constitutional monarchy。您如果認為侯旭東文章里說了君主專制是對despotism的翻譯,請給出直接引文,以方便我查閱(抱歉,我目前還沒看到)。Despotism指的是統治者握有絕對權力,而這裏的統治者可以是個人獨裁者,也可以是個群體(見英語維基條目despotism),而專制君主只是個人獨裁者的一種,因此君主專制從其量只能是despotism的形式之一,而不可能成為despotism的對應翻譯。而且在英文中absolute monarchy和despotism也絕非同一概念,朱福惠怎麼可能說出「absolute monarchy即所謂的despotism」這樣的話來?這是根本說不通的。--Pengyanan留言2014年1月20日 (一) 14:19 (UTC)[回覆]
(:)回應:1. 侯旭東此文,開宗明義即寫了「現在所說的「專制主義」、「專制政體」乃是近代引入的新含義,是對西方政治學術語Despotism的翻譯,「專制君主」則出自英語despot一詞。亦有人用「專制主義」翻譯英語「Absolutism」,實際是錯誤的,該詞正確的譯稱是「絕對主義」或「絕對君主制」,在歐洲歷史上有特定的含義。」「「專制政體」之說不僅很快見諸國內的書籍、報端,國內新出現的百科辭書中不久也開始出現「君主專制」的條目。1908年根據日本辭書翻譯的《東中大詞典》就設有此條,解釋做「君主總攬國務,一切大小政事,均由其獨斷獨行,恣意處理者是也」。」
2. 閣下會感到疑惑的原因,是不知道梁啟超這段引用的是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裏面的分類。如果找不到原文的話,可以看en:The Spirit of the Laws#Constitutional theoryfr:De l'esprit des lois#La théorie des types de gouvernements,孟德斯鳩使用的是despotism,absolute monarchy是由霍布斯的Absolutism來的。
3. 在翻譯外國名詞的時候,在中文裏常產生一字多譯,或多字一譯現象,所以會變的混亂。百科的用意,就是提供訊息,讓大家可以很容易理解它。
4.我並不是說朱福惠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而是這個中文動詞,它可以被用在A是B,或A屬於B,這兩種語境。如果是前一種,那就是絕對君主制 → 君主專制,如果是後一種,那就是絕對君主制 ∈ 君主專制。絕對君主制 ∈ 君主專制在邏輯上是正確的。--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1月20日 (一) 15:14 (UTC)[回覆]
(:)回應 :有人說翻譯錯誤,他是何許人也?很多翻譯都是大家墨守成規(或者將錯就錯的)(日本人把那個翻譯成君主專制,大家也都接受了,你還改,沒意義的),目前大家都是把absolute monarchy 翻譯成君主專制(百度翻譯,谷歌翻譯都是如此)。你難不成把China按直譯成瓷器國?那是不對的,對吧。——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1月23日 (四) 05:26 (UTC)[回覆]
(:)回應 :你也說了,在翻譯外國名詞的時候,在中文裏常產生一字多譯,或多字一譯現象,所以會變的混亂。百科的用意,就是提供訊息,讓大家可以很容易理解它。既然如此,就翻譯成大家最好理解的當然是最好啊,君主專制明顯是大家接受程度最高的詞彙。所以應該翻譯成君主專制(而且谷歌翻譯百度翻譯有道翻譯金三詞霸都是將Absolute monarchy翻譯成君主專制的),所以條目名稱應該是君主專制。——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1月23日 (四) 05:37 (UTC)[回覆]
(:)回應:1. 這些歧義名詞,在條目中都已經寫出來了,說它們是同義語。已經有充份說明,也做了消歧義頁來幫助釐清譯名。
2. 我不曉得中國到底是用哪個譯詞比較多,在查君主專制的時候,多數文章沒有明確顯示它對應到的是Absolute monarchy或是despotism,像《共產黨宣言》是少數我查到,明確把Absolute monarchy對應到君主專制的,但是在其他中譯馬克思著作裏也有把despotism譯成君主專制。我只能用我查到的文獻來寫,也盡可能的補充上引用來源。<br\>3. 來自網絡的來源,如百度百科跟互動百科也用這個名稱,Google也只能顯示使用頻率,無助於把問題變的更清楚。請協助提供文獻來源,來充實條目內容,並且讓名稱變的更清楚。--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1月23日 (四) 05:53 (UTC)[回覆]
(:)回應:你還是沒有回應我的這句: 你也說了,在翻譯外國名詞的時候,在中文裏常產生一字多譯,或多字一譯現象,所以會變的混亂。百科的用意,就是提供訊息,讓大家可以很容易理解它。既然如此,就翻譯成大家最好理解的當然是最好啊,君主專制明顯是大家接受程度最高的詞彙。所以應該翻譯成君主專制(而且谷歌翻譯百度翻譯有道翻譯金三詞霸都是將Absolute monarchy翻譯成君主專制的),所以條目名稱應該是君主專制。——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1月24日 (五) 02:06 (UTC)[回覆]
(:)回應:「大家」這個名詞太空泛了,現在需要的是來源。維基的三大原則是,中立觀點,可供查證,以及非原創研究。提供來源是基礎,如果在編寫上有困難,可以提供來源,我查證之後可以幫忙編上去。--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1月24日 (五) 02:15 (UTC)[回覆]
(:)回應:一點不寬泛啊,這還需要來源?上面已經說了來源了。——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1月24日 (五) 02:19 (UTC)[回覆]
(:)回應:請參閱可供查證原則,「通常來說,最可靠的來源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同行評審期刊與書籍,大學級別的教科書,著名出版社出版的雜誌、期刊、書籍,以及主流的報紙。經驗表明,在查證事實、分析法律問題、深究特定領域證據與爭議中的詳細研究程度越高,其可靠性也就越高。」--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1月24日 (五) 02:22 (UTC)[回覆]
(:)回應:還有現在的君主專制條目是消歧義頁,指向專制主義,絕對君主制。因為專制,君主國有專制,共和國也有專制啊,所以把君主專制指向專制主義(之一),從屬關係搞亂了,所以我反對,我還是支持以現在的絕對君主制為基礎編君主專制,在把絕對君主制重定向到君主專制。——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1月24日 (五) 02:23 (UTC)[回覆]
(:)回應:請參閱孟德斯鳩的著作,他所說的君主專制(despotism),就是現在你所說的專制(despotism)。因為有這種譯法,所以做出消歧義。--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1月24日 (五) 02:30 (UTC)[回覆]
(:)回應:我看了孟德斯鳩的著作,他說的despotism指的就是專制,怎麼是君主專制呢?(介紹的是英國這個君主國當然表示所謂的君主專制了,就好比議會制,你放在英國表示的就是議會君主立憲制,放在德國就是議會共和制。這是衍生出來的意思。)——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1月24日 (五) 02:42 (UTC)[回覆]
(:)回應:「大家」這個名詞不寬泛,百度和谷歌搜尋,可以說明一切了,針對你糾結與翻譯這個問題上,你自己都說了:「在翻譯外國名詞的時候,在中文裏常產生一字多譯,或多字一譯現象,所以會變的混亂。百科的用意,就是提供訊息,讓大家可以很容易理解它。」既然如此,就翻譯成大家最好理解的當然是最好啊,君主專制明顯是大家接受程度最高的詞彙。所以應該翻譯成君主專制(而且谷歌翻譯百度翻譯有道翻譯金三詞霸都是將Absolute monarchy翻譯成君主專制的),所以條目名稱應該是君主專制。——聯合國軍留言
(:)回應:我提出的重點始終只有一個,希望能夠提出文獻來作查證。--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1月24日 (五) 02:30 (UTC)[回覆]
(:)回應:上面的一個維基人已經給了相關的數據,你去上面看看吧。反倒是你有什麼文獻?你說是說某個詞彙翻譯成某個漢語詞的,但是你完全沒有給出相關翻譯的依據。就好比絕對君主制條目當作有這樣的一句話「隨後衍生出絕對君主制(absolute monarchy)這個名詞」,我想說的是衍生出absolute monarchy這個詞可以理解,但是演變出絕對君主制,就不可以理解了,把這裏的absolute monarchy翻譯成絕對君主制,是你自己的行為或翻譯了。——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1月24日 (五) 03:43 (UTC)[回覆]
(:)回應:你糾結與君主專制翻譯的問題,沒有任何必要的,雖然君主專制和絕對君主制,漢字不一樣,英文翻譯也或許不一樣(翻譯有一詞多種譯法或多詞一種譯法嘛),但是實際兩者內容大同小異,所以應該是一個條目可以解決的,考慮到君主專制使用頻率更高,所以本人建議君主專制為主條目進行編輯,內容參考絕對君主制,原來的絕對君主制直接重定向到君主專制。——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1月24日 (五) 02:34 (UTC)[回覆]
(:)回應:而且你糾結於翻譯,很可笑的是,就算是翻譯,谷歌翻譯百度翻譯有道翻譯金三詞霸都是將Absolute monarchy翻譯成君主專制的,所以英文維基里的那個條目Absolute monarchy也應該指向君主專制。所以我建議用現在的絕對君主制內容為基礎編輯君主專制條目,在把絕對君主制重定向到君主專制。——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1月24日 (五) 02:58 (UTC)[回覆]

(:)回應:回歸可靠來源,若搜CNKI的百科搜查,可看到以下結果: 

  1. 絕對君主制 又稱「無限君主制」、「專制君主制」。「有限君主制......- 來源:法學大辭典 閱讀全文>>
  2. 絕對君主制 即「君主專......- 來源:中國百科大辭典
  3. 君主制 共和制的對稱。以君主作為國家元首的政權組織形式。君主是世襲的,藉助於神權思想來加強國王個人獨裁的權威,而不論其君主是老邁昏庸的,還是襁褓中的......- 來源:宣傳輿論學大辭典
  4. 君主制 以君主(國王或皇帝)為國家元首的一種統治形式。早在古代埃及、巴比倫、波斯以及羅馬帝國......- 來源:文史哲百科辭典
  5. 專制君主制 亦稱「絕對君主制」、「無限君主制」。指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由君主個人實行專橫統治的政權組織形式。其特點表現為,君主(皇帝或國王等)是國家的......- 來源:四項基本原則大辭典
  6. 無限君主制 又稱「君主專制」、「絕對君主制」。奴隸制、封建制國家所普遍採用的君主獨裁的政權組織形式。奴隸......- 來源:北京大學法學百科全書•憲法學||行政法學
  7. 專制君主制 又稱絕對君主制。指由君主(王、皇帝等)獨裁專制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君主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以......- 來源:中國帝王后妃大辭典
  8. 無限君主制 又稱「絕對君主制」、「專制君主制」。君主或國王一人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獨掌政權的政治制度。通常為......- 來源:法學大辭典
  9. 專制君主制亦稱「絕對君主制」,古代社會的一種政權形式。其基本特點是由君主個人獨自掌握國家最高權力,君權至高無上,無所不及,不受任何限制和牽制。君位實行......- 來源:現代領導百科全書•政治與歷史卷
  10. 專制君主制 君主或國王一人獨裁的政權。最高國家權力完全和絕對地屬於......- 來源:中華實用法學大辭典
  11. 專制君主制 作為國家元首的君主(皇帝、國王等)獨掌國家最高權力的政權......- 來源:社會科學大詞典
  12. 等級君主制 又稱等級代表君主制、等級代議君主制。封建國家的一種政權形式。12世紀以後,隨着封建關係的發展和城市市民力量的增長,歐洲許多封建國家君主(國王......- 來源:歐洲歷史大辭典•上
  13. 君主專制制 又稱「專政君主制」、「無限君主制」、「絕對君主制」。......- 來源:中國百科大辭典

所以,依以上各詞各建重定向應該就可以,移動的必要性不是太高。--❦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24日 (五) 07:22 (UTC)[回覆]

(:)回應:❦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提供的內容,證明君主專制和絕對君主制是大同小異,考慮到君主專制使用的頻率更加的高,所以應該用君主專制這個名稱做條目名,君主專制很早就建立了,所以本人推介用君主專制為基礎進行修改,內容採用絕對君主制,絕對君主制重定向到君主專制。——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1月24日 (五) 07:35 (UTC)[回覆]
(:)回應:我個人覺得都沒有太大差別,但是按編輯歷史來看,現在條目名稱歷時時間最長,而最早移動的是書生的移動,或許可問他的意見。基本上知識單元是君主制一個,絕對君主制/君主專制一個,君主立憲制一個。書生以前的移動[1]是還沒有內容時的粗略重定向,而Alfredo ougaowen 2012年3月12日 (一) 10:11的修訂版本 的編輯[2]則是此知識單元獨立成條的開始。而君主專制此一頁面空間看起來一直沒有什麼實際編輯內容的歷史記錄,所以按命名先得先得的原則的話,是沒有移動的必要,但有為其他同等意思的名詞做重定向的必要。--❦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24日 (五) 08:02 (UTC)[回覆]
(:)回應:我也是覺得君主專制和絕對君主制 是大同小異的。也正是因為這樣,考慮到君主專制使用頻率更高(谷歌百度搜索,以及你提供的百科搜查,都可以說明這點),所以本人支持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1月24日 (五) 08:18 (UTC)[回覆]

君主專制,絕對君主制,完全是一碼事,考慮到君主專制使用頻率高,所以本人支持改名,沒問題吧。——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1月24日 (五) 07:47 (UTC)[回覆]

(:)回應:我沒有強烈意見,但有其他編輯反對,按中文維基方針、指引、及慣例,我傾向建立重定向而不改名。--❦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24日 (五) 07:50 (UTC)[回覆]

君主專制,絕對君主制,大同小異,考慮到君主專制較常用(谷歌百度搜索,以及你提供的百科搜查),所以我支持改成君主專制為條目名稱。但是Alfredo ougaowen糾結於文獻和翻譯。首先說文獻,他自己也沒有搞清文獻,我在討論頁面的原話:反倒是你有什麼文獻?你說是說某個詞彙翻譯成某個漢語詞的,但是你完全沒有給出相關翻譯的依據。就好比絕對君主制條目當作有這樣的一句話「隨後衍生出絕對君主制(absolute monarchy)這個名詞」,我想說的是衍生出absolute monarchy這個詞可以理解,但是演變出絕對君主制,就不可以理解了,把這裏的absolute monarchy翻譯成絕對君主制,是你自己的行為或翻譯了。 其次,至於翻譯,我的原話:谷歌翻譯百度翻譯有道翻譯金三詞霸都是將Absolute monarchy翻譯成君主專制的,所以英文維基里的那個條目Absolute monarchy也應該指向君主專制。所以我建議用現在的絕對君主制內容為基礎編輯君主專制條目,在把絕對君主制重定向到君主專制——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1月24日 (五) 08:06 (UTC)[回覆]

  1. 你說「君主專制,絕對君主制,大同小異」,我找到的百科來源兩者都有,看不同領域有些以前者為條目名,有些為後者
  2. 有多方可靠來源時,一般網頁搜尋結果的數量比較就不是那麼重要,只是佐證
  3. 至於兩個詞都可以有來源支詞時,按維基各方針指引及慣例處理
  4. 我只就編輯歷史談獨立成條的首次命名為 絕對君主制 所以先到先得的話,不用改名,建立重定向就可
  5. Wikidata 對映其他語種的話,還是一樣意見,重點是知識單元的對映,en:Constitutional monarchy, en:Monarchy, en:Absolute monarchy有分別對映的中文條目就可以了。--❦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24日 (五) 08:36 (UTC)[回覆]

總結以上個人對方針指引及編輯歷史的觀察,個人認為不用移動改名,建立其他同義詞的重定向就可以。另外機器翻譯並非可靠來源,所以在有充分可靠來源的情況下,機器翻譯的結果並非重要。--❦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24日 (五) 08:44 (UTC)[回覆]

(:)回應
  • 1:「君主專制,絕對君主制,大同小異」你也是這樣的觀點(參見你的原話「我個人覺得都沒有太大差別」)
  • 2: 首先他有什麼來源?按他自己的觀點,請問「隨後衍生出絕對君主制(absolute monarchy)這個名詞」 是怎麼得出來的?他自己賦予的翻譯。(他糾結於翻譯嘛)
  • 3: 我現在是希望移動,移動到君主專制,這個只要符合相關的維基規定就可。
  • 4: 先到先得,沒人否定,現在我只是希望移動,移動之後,編輯歷史裏仍然有Alfredo ougaowen的無數編輯。
  • 5: 移動到君主專制難道就不對應了?還是對應的。

總結以上,個人支持移動到君主專制。(沒人說機器翻譯是可靠來源啊,只是Alfredo ougaowen糾結於翻譯,說Absolute monarchy應該是絕對君主制,所以 我說各大翻譯 都把他翻譯成君主專制。)——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1月24日 (五) 08:59 (UTC)[回覆]

WildCursive您認為君主專制和絕對君主制應該分成兩個條目?怎麼分?明明一個意思啊。Hanteng 您認為先到先得,所以不支持移動改名,這和先到先得沒啥關係吧,移動的話,編輯內容仍然是保留的,只是換個名稱而已。換名稱很正常吧,君主專制那麼常用,何不用君主專制?——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1月28日 (二) 03:45 (UTC)[回覆]


(!)意見:嗯,說來也是,「君主專制」一直都沒有對應的英文。可以移動,但首段一定要說清楚。

誒,不對,等一下!現在的是消歧義;移動以後,改成{{distinguish}}?
想了想還是(-)反對了。樓上也有人提到了,君主專制可能對應 absolute monarchy ,也可能對應 despotism(雖然後者也對應專制主義)。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1月30日 (四) 03:10 (UTC)[回覆]

(:)回應因為專制主義包括君主專制,也包括黨和個人的專制,所以有的時候用despotism(專制主義)來表示君主專制,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啊,沒有任何問題。——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3日 (一) 09:40 (UTC)[回覆]

(※)注意:我已經在互助客茷展開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的討論,歡迎大家去關注度更高的互助客茷討論,謝謝,請點擊這裏參與討論謝謝,。——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3日 (一) 08:59 (UTC)[回覆]

簡繁轉換問題[編輯]

我目前看到的是君主专制-->君主專製,有人或可去提報修正。--❦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24日 (五) 08:48 (UTC)[回覆]

為移除原創研究問題模版,有問題內容先置此處[編輯]

為移除原創研究問題模版,有問題內容先置此處,待有可靠來源補後納回。--❦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25日 (六) 15:41 (UTC)[回覆]

內容

絕對君主制,來自{{lang-en|absolute monarchy}}的漢語字面直譯。這個譯語由日本傳入,最早又有專制、君主專制等譯法。專制這個用語在中國古代已經存在,但是通常是作為動詞,控制或決定之意,未形成專門名詞。專制兩字連用時,主要使用在形容臣下侵奪國君權力<ref>《左傳》〈昭公十九年〉:「若寡君之二三臣,其即世者,晉大夫而專制其位,是晉之縣鄙也,何國之為。」</ref><ref>《韓非子》〈亡徵〉:「種類不壽,主數即世,嬰兒為君,大臣專制,樹羈旅以為黨,數割地以待交者,可亡也。」</ref><ref>《史記》〈穰侯列傳〉:「昭王於是用范睢。范睢言,宣太后專制,穰侯擅權於諸侯,涇陽君、高陵君之屬太侈,富於王室。於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國。」</ref>。作為一個政治學上的專門術語,最早是由日本所引入。

可增來源
  • <ref name="崔向东2005">{{cite book|author=崔向东|title=王权与社会: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Pex3AAAAIAAJ|accessdate=25 January 2014|year=2005|publisher=崇文书局|language=zh-cn|isbn=978-7-5403-0939-8|quote=Page 203 在先秦文献中"专制"连用者凡十二见,《左传》、《国语》、《商君书》各一,《晏子春秋》、《 管子》各二,《韩非子》五。 ... 而专制其位" ; 1 "吏专制决事于千里之外" ; 1 "诸侯之专制"  ; 1 "群臣专制" ; 6 "考宪而有不合于太府之籍者,侈曰专制" ; 6 "有不合于令之所谓者, ... Page 204 作"独断专行"解释的"专制"最为常见,与单独使用的"专"词义相同,用例见上文。作"控制 掌管"的"专制"是一个中性词,在此仅举两例,后文再作详细分析。如《左传,昭公十九年》: "晋大夫而专制其位" ;《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 "昆莫年老国分,不能专制"。专制与 ... Page 211 1 对于人臣的"背法专制" ,应当具体分析,不应一概而论。判断"人臣专制" ^法还是违法, 在封建正统史家看来,其标准在于是否符合君主的需要,是否触犯了君主的利益。南宋 人林栗所说切中要旨,所谓臣下的"专制之罪" ,就是不"顺君" , "履非其地,居非其位, ...}}</ref>
  • <ref name="陈啓能1997">{{cite book|author=陈啓能|title=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HcEPAQAAMAAJ|accessdate=26 January 2014|year=1997|publisher=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anguage=zh-cn|page=27|quote=Page 27 见"专制"。古籍中"专制"连用者,如《国语,楚语》上,武个"三年默以思道,既得道,犹不敢 专制" ;《左传》(昭公十九年〕, "晋大夫而专制其位" ;《管子,立政》, "考宪而有不合于太府 之籍者,侈曰专制,不足曰亏合,罪死不赦" ;《韩非子,亡征》, "嬰儿为君,大臣专制" ; "任官}}</ref>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君主專制[編輯]

現時君主專制是消歧頁:專制主義/絕對君主制。字面上看,這恐有不妥:專制主義下擁有絕對權力的不一定是君主吧。要麼「絕對君主制」移至「君主專制」,要麼「君主專制」重定向到「絕對君主制」。不過,despot是翻譯作暴君,所以despotism是專指君主的嗎?--Gakmo留言2014年1月30日 (四) 18:57 (UTC)[回覆]

本身就不妥啊,我上面也說了相關的意思說明這樣做是不妥的,我也贊同,絕對君主制重定向到君主專制(因為君主專制使用頻率更加的高)。但是Alfredo ougaowen沒事找事,非得建消歧頁,而且建的消歧頁還有錯誤(正如您所說的)。既然如此,我現在主刀重建君主專制條目。和絕對君主制並列。——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3日 (一) 08:18 (UTC)[回覆]

Re. 我正動手翻譯專制主義這個條目,充實其內容。可參閱這個條目的內文,也可以一起參加。--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2月3日 (一) 15:03 (UTC)[回覆]

中國的君主專制[編輯]

編輯聯合國軍閣下,多次回退我加入的學者觀點,他所持的理由為:

那邊章節說的是君主專制的歷史,記住是歷史,介紹了中國君主專制的發展史還不夠嗎?所謂的個人見解完全是多此一舉,此外那個是介紹歷史啊, 你介紹孟德斯鳩給中國政體的稱呼幹嘛?
我依照歷史書,寫中國君主專制的歷史,肯定不會離題

我所持的理由為:

根據中立的觀點,應把這個觀點歸屬到某個人及來源。歷史書不是權威,它提供的是某種觀點,跟斷言。舉例而言,他只說中國是君主專制,這是一種斷言跟評價,但是他沒有提供,君主專制的定義,範圍,以及為什麼是君主專制,誰這麼認為。這就不符合維基百科的要求。
照閣下的寫法,是完全將中國傳統王朝定位成絕對君主制,但是在那之前,要解釋什麼是絕對君主制,為什麼中國傳統王朝是絕對君主制,依照誰的定義,他的定義持的理由是什麼。如依照余英時看法,明朝之後才叫絕對君主制,之前只能說是despotism,但不是absolute monarchy

難以與他進行溝通,希望其他編輯提出建議。 --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2月5日 (三) 02:03 (UTC)[回覆]

(:)回應:我在這裏回應下Alfredo ougaowen閣下(這些內容我在閣下的討論頁都說過的,你裝沒看見而已。):那邊章節說的是君主專制的歷史,記住是歷史,介紹了中國君主專制的發展史還不夠嗎?所謂的個人見解完全是多此一舉,此外那個是介紹歷史啊, 你介紹孟德斯鳩給中國政體的稱呼幹嘛?牛頭不對馬嘴。請問何錯之有?


其次,那個章節是介紹中國君主專制的歷史,假如您增加的是中國君主專制的歷史,那我肯定不會刪,因為沒有離題,但是你現在完全是離題了。


閣下說「歷史書只說中國是君主專制,這是一種斷言跟評價,但是他沒有提供,君主專制的定義,範圍,以及為什麼是君主專制。」我想說的是:閣下的觀點很搞笑, 這是椅子,你難道還去介紹他為什麼是椅子?按您的邏輯,很多歷史條目都要改寫。閣下還說我依照歷史書來書寫是離題,我想說的是:依照歷史書,寫歷史流程何錯之有?歷史條目不這樣寫怎麼寫?我可不像你一樣原創研究,否則違反規定了。依照歷史書,寫中國君主專制的歷史,假如這都算是離題,那真是可笑之極。


我用歷史書來書寫中國君主專制的歷史,肯定不離題,但是您閣下盡然說「如果不提供椅子的定義,不能確定我們講的椅子是同一張。」原來你加入的內容還真的不是君主專制啊,您果然離題。——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5日 (三) 02:29 (UTC)[回覆]

維基百科:中立觀點,當中有這樣一句話:斷言事實,包括關於觀點的事實——但切勿斷言觀點本身。所謂「事實」,是指「不涉及嚴重爭議事物的一段信息」。舉例而言,一項調查中產生的已發表結果便是事實。有一個星球叫做火星也是事實。柏拉圖是哲學家同樣是事實。2000多年的中國君主專制何錯之有?完全是事實。所以閣下所謂的「為什麼是君主專制,誰這麼認為」以此來說明要增加的一些內容,完全是廢話啊。——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5日 (三) 02:46 (UTC)[回覆]

絕對君主制條目的編輯戰,從這個條目的編輯歷史來看,User:聯合國軍多次刪除User:Alfredo ougaowen加入的內容,我想說的就是請聯合國軍閣下看看WP:善意推定這個頁面。--Y814756748--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08:13 (UTC)[回覆]

增加無關緊要的廢話,我只是刪除他的廢話而已。——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6日 (四) 10:12 (UTC)[回覆]

呵呵,敢問聯大師用的是哪本歷史書?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2月6日 (四) 14:48 (UTC)[回覆]

(:)回應:草民用的是內地高中歷史教科書。我實際也去找了相關的台灣歷史教科書,但是台灣歷史教科書,介紹的很不完整,所以我沒有用台灣歷史教科書。(畢竟他的歷史教科書,台灣史佔多了,相應的中國史就少了。)——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7日 (五) 02:03 (UTC)[回覆]
我去,摸摸自己的鍵盤,摸摸自己的21世紀的嶄新的大腦和電腦,不要再拿那些腐朽的東西做圭臬了。我高中是在國內上的,(人教版)教科書啥樣我太清楚了;那也叫書,可惜了那麼好的封面啊。真的,要是史觀都按照兲朝教科書建立的話,對不起21世紀啊;能糊弄得了誰啊。。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07:03 (UTC)[回覆]
金觀濤跟余英時的意見被刪掉,改用內地高中歷史教科書。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天地閉、賢人隱之時。--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2月7日 (五) 05:51 (UTC)[回覆]

介紹中國的君主專制歷史,你卻給出所謂的「如果不提供椅子的定義,不能確定我們講的椅子是同一張。」非得給定義,這個完全是廢話啊,刪掉何錯之有?維基百科:中立觀點,當中有這樣一句話:斷言事實,包括關於觀點的事實——但切勿斷言觀點本身。所謂「事實」,是指「不涉及嚴重爭議事物的一段信息」。舉例而言,一項調查中產生的已發表結果便是事實。有一個星球叫做火星也是事實。柏拉圖是哲學家同樣是事實。——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7日 (五) 08:22 (UTC)[回覆]

所謂的高中歷史教科書,都是一些人云亦云,抄來的東西,可能連編輯自己都不懂自己在寫什麼,質量水準比維基百度百科還差。正經書籍多半不會用這些東西當引用來源。--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2月7日 (五) 08:35 (UTC)[回覆]
高中歷史教科書是不是「一些人云亦云,抄來的東西」,我不知道,因為沒有依據。但是教科書是大家普遍接受(或者是代表當局的觀點),有人會說內地的教科書不公正看待歷史,但是內地教科書關於君主專制的歷史介紹的還是比較公正的,和台灣歷史教科書相比也差不多的,台灣歷史教科書在相關上只是內容少一點而已。——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7日 (五) 09:03 (UTC)[回覆]

(:)回應

  1. 請參閱Wikipedia:可靠來源,「如果一個觀點可供查證,或者說如果你能引證一個好的來源說明一個人或者一群人表達過這個觀點,那麼這個觀點就可以被包含在維基百科之中。」。以及Wikipedia:非原創研究,最可靠的來源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同行評審期刊與書籍,大學級別的教科書,著名出版社出版的雜誌、期刊、書籍,以及主流的報紙。
  2. 編輯聯合國軍閣下,現在的重點不在於我拒絕閣下加入的內容,而是閣下拒絕我加入的內容。對於把高中教科書當來源,我不置可否,這是閣下的編輯權力。但是用高中教科書為由,拒絕讓金觀濤等人的觀點出現在維基中,我無法認同。

--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09:16 (UTC)[回覆]

我的原話,介紹中國的君主專制歷史,你卻給出所謂的「如果不提供椅子的定義,不能確定我們講的椅子是同一張。」非得給定義,這個完全是廢話啊,刪掉何錯之有?維基百科:中立觀點,當中有這樣一句話:斷言事實,包括關於觀點的事實——但切勿斷言觀點本身。所謂「事實」,是指「不涉及嚴重爭議事物的一段信息」。舉例而言,一項調查中產生的已發表結果便是事實。有一個星球叫做火星也是事實。柏拉圖是哲學家同樣是事實。——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10:50 (UTC)[回覆]

絕對君主制和君主專制,表述的都是一樣的東西,所以應該合併,怎麼合併?考慮到君主專制更加的常用,我支持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3日 (一) 08:28 (UTC)[回覆]

Alfredo ougaowen把君主專制改成消歧頁指向:專制主義和絕對君主制。這種做法本身就漏洞百出。專制主義不僅包括君主的專制也包括其他政黨和個人的專制吧。所以君主專制包含專制主義,這種做法是搞反了從屬關係。——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3日 (一) 08:32 (UTC)[回覆]

Alfredo ougaowen還糾結於翻譯,我覺得這個很扯淡的,按照翻譯,Absolute monarchy直譯中文確實是絕對君主制,但是中國很少有絕對君主制這個說法吧,大家說的最多的還是君主專制吧,所以應該翻譯成君主專制,很多翻譯網站也把這個英文翻譯成君主專制。這就好比:Chiang Kai-shek 音譯成中文是常凱申,不知道蔣介石英文名的人也確實是會把這翻譯成常凱申,但是只要知道蔣介石英文名的人肯定會把Chiang Kai-shek翻譯成蔣介石,對吧。——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3日 (一) 08:38 (UTC)[回覆]

(+)支持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Mengheng留言2014年2月3日 (一) 10:17 (UTC)[回覆]
(+)支持移動,中文名稱應以最常用名稱為主,無論常用名稱是否符合原意。例如Four Asian Tigers翻譯為亞洲四小。--M940504留言2014年2月3日 (一) 12:32 (UTC)[回覆]

(!)意見:本人為此條目的主要貢獻者,編輯聯合國軍閣下在討論頁已經提出異議許久,也對專制君主專制等消歧義提出異議,有多位編輯也提出過意見。希望在客棧提出意見的編輯,先看過討論頁中的討論歷史,了解其脈絡。本人也參與過專制主義獨裁獨裁主義的編寫,這些條目的意義有一部份重疊,在使用上也有混用的現象。這些在條目內文中都有說明,我也與多位編輯討論過合適的編寫方式以及條目名稱等,請參閱討論頁。
本人的意見主要是以下二項:
1. 我在編修這個條目時,主要是對應於英語:Absolute monarchy。因為我查到的文獻都是以絕對君主制為主,所以用這個條目名稱來進行編寫。希望提出改名意見的編輯,能夠提供文獻來源作引證,說明這個條目名稱應該是君主專制。
2. 在條目中已經充份討論有其他譯法,盡可能做到中立性。也提出在民國初年,君主專制並沒有特別對應到英語:Absolute monarchy,也被用來譯英語:Despotism。有人將它譯為君主專制,也有學者主張直譯為絕對君主制。這部份在條目內容已經說明,現在一直爭議條目名稱而不對條目內容做出貢獻,我很懷疑這些討論的價值。--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2月3日 (一) 14:29 (UTC)[回覆]

(:)回應:我在這裏回應下Alfredo ougaowen閣下:我最上面那三段話,已經包括了我的所有的觀點了。就是因為那些原因,所以我支持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
本人的回應:


1.按照翻譯,Absolute monarchy直譯中文確實是絕對君主制,但是中國很少有絕對君主制這個說法吧,大家說的最多的還是君主專制吧,所以應該翻譯成君主專制,更重要的是很多翻譯網站也把這個英文翻譯成君主專制,所以英文維基當中的Absolute monarchy對應的中文維基應該是君主專制。這就好比:Chiang Kai-shek 音譯成中文是常凱申,不知道蔣介石英文名的人也確實是會把這翻譯成常凱申,但是只要知道蔣介石英文名的人肯定會把Chiang Kai-shek翻譯成蔣介石,對吧。(翻譯的問題,我在上面已經說過了,但是你還拿這事來說事,所以我現在又重複了一遍。)


2.有其他譯法?當然有,我上面已經分析了,有多種翻譯方法,但是君主專制,在中國使用頻率高的多,所以應該翻譯成君主專制,這就好比Chiang Kai-shek你翻譯成常凱申?應該翻譯成蔣介石,對吧。


3.你說:「在民國初年,君主專制並沒有特別對應到英語:Absolute monarchy,也被用來譯英語:Despotism。」這個我很早就解釋過了。前者,君主專制對應Absolute monarchy,這個現在就是這樣的,也是我的觀點;後者,有的時候君主專制也對應Despotism,這個我要再給你解釋一下:Despotism翻譯中文是專制主義,專制主義包括君主專制也包括個人和黨派的專制,所以說有的時候君主專制對應Despotism,完全沒有錯啊。這就好比,中國人包括廣東人也包括河北人,我把廣東人稱為中國人,何錯之有?


4. 你說:「現在一直爭議條目名稱而不對條目內容做出貢獻,我很懷疑這些討論的價值。」我認為:君主專制和絕對君主制,一個意思,所以內容是差不多的,所以就算名字改為君主專制,條目內容無需大變,只需稍微改下就可。(當然條目中的一些原創研究,到時候我們再討論它的去留)。——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4日 (二) 02:51 (UTC)[回覆]


(:)回應:我提一點,Absolute monarchism 和什麼相對?和 Constitutional monarchism ,對不對?所以如果要嚴密地一一對應的話,還是翻譯成「絕對君主制」比較好。當然我也承認聯合國軍說的不無道理,只是「君主專制」的話,字面上是屬於專制主義的。

說到這裏,就又回到了現在君主專制消歧義的原因了。在中文中,「君主專制」其實可以分為兩層意思,第一層單純是 absolute monarchism 這種體制,也即中國從秦漢至明清兩千多年的體制,在西方與之類似的有法國波旁王朝、俄國羅曼諾夫王朝等等;第二層便是 despotism 這種意識形態,這種政治理念和政治實際。

一點拙見,還望拋磚引玉。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2月4日 (二) 15:07 (UTC)[回覆]

(:)回應:你說:「當然我也承認聯合國軍說的不無道理,只是「君主專制」的話,字面上是屬於專制主義的」,我想說的是:君主專制指的就是君主的專制,專制主義不僅包括君主專制也包括個人和黨派的專制,所以君主專制本來就屬於專制主義啊,何錯之有?Gakmo也是這樣認為的:現時君主專制是消歧頁:專制主義/絕對君主制。字面上看,這恐有不妥:專制主義下擁有絕對權力的不一定是君主吧。

你的原話:「absolute monarchism 這種體制,也即中國從秦漢至明清兩千多年的體制,在西方與之類似的有法國波旁王朝、俄國羅曼諾夫王朝。」既然如此,absolute monarchism 對應的就是君主專制啊,按理來講,就更應該改名更常用的君主專制啊。(大家也一般用君主專制來稱呼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政體,你很少聽說用絕對君主制來稱呼,是吧)既然如此,更加的應該用君主專制這個名稱。——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4日 (二) 16:17 (UTC)[回覆]

2月5日[編輯]

以上被聯合國軍閣下認為偏離主題而隱藏的討論段落,與君主專制這個名稱有歧義相關,請有興趣的編輯自行點閱。--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2月6日 (四) 04:38 (UTC)[回覆]

呵呵,這就叫人參公雞了?我認為你的觀點不包容、處事方式思維單向,而且感受不到有學術功底做支持,得出的結論也不能使我和一些人滿意,僅此而已;這也叫攻擊?那你沒有攻擊ougaowen嗎?我不是歷史專業的,我也承認ougaowen不是什麼大師,只是一個普通的維基人,其觀點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他的編輯沒有差到被反覆回退的程度。而且,你在這幾個相關條目(君主專制、專制主義、專制,好像還有君主制)的討論和編輯中都是「一言堂」,反覆重複你認為對的一些話。如果真的想有(壓倒性)說服力的話,就直接上乾貨,擺歷史專業的東西出來;否則,在業餘層面里,你的這些觀點都達不到能讓大家認同的程度,不要扯什麼「這是常識」、「這兩個詞實際含義相同」,如果真是這樣確切無誤我們早就達成一致了。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2月6日 (四) 06:45 (UTC)[回覆]

(:)回應:什麼是乾貨?你給我定義下,Alfredo ougaowen的這種原創研究是乾貨?你也應該看看,我回退的是什麼內容。
其次,回退,你假如覺得不對,請你去中國的君主專制 討論,Alfredo ougaowen在那邊開了一個專門批判我回退的討論,當然我也回應他所謂的理由了。
我重複很多遍了,本討論只是討論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其他的你可以另開討論,批判我在編輯內容上回退那人的話,你可以去他開的那個中國的君主專制 討論,所以希望您別偏離主題。好嗎?——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6日 (四) 10:21 (UTC)[回覆]
(:)回應:本討論是討論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我關於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的理由最前面的三段話,已經說了。也請某些反對改名的人,反駁下我的觀點以及提出你的觀點。——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6日 (四) 10:27 (UTC)[回覆]

Alfredo ougaowen閣下,至於你說君主專制怎麼改,我上面已經說了,您還是沒看見:絕對君主制和君主專制差不多的,就算名字改成君主專制,內容無需大變,只需稍微改下就可。(當然條目中的一些原創研究,到時候我們再討論它的去留)。——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6日 (四) 04:02 (UTC)[回覆]

不用你提醒,我已經看到ougaowen的編輯了謝謝。倒是請問閣下都有什麼專業資料支持呢?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2月6日 (四) 21:05 (UTC)[回覆]

(:)回應SzMithrandir閣下,您可不可以不離題?本討論是討論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我關於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的理由最前面的三段話,已經說了。也請某些反對改名的人,反駁下我的觀點以及提出你的觀點。至於有關內容編輯的問題以及我回退ougaowen的編輯的問題,請去中國的君主專制 討論,您難道看不懂中文?一而再再而三的偏離討論,你難道只會瞎鬧騰?——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7日 (五) 01:57 (UTC)[回覆]

2月7日[編輯]

(!)意見除非聯合國軍拿出專業的資料,我反對其所有的觀點,包括條目移動和大規模條目編輯。 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2月7日 (五) 02:38 (UTC)[回覆]

:(:)回應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這個專業資料還不夠多?你是裝瞎嗎?告訴你,根據Google學術搜索,「君主專制」有6830 條結果,而「絕對君主制」只有155條結果。根據Google圖書搜索,「君主專制」有231000條結果 ;而「絕對君主制」只有8840條結果。可見「君主專制」顯然更常用。所以,我認為君主專制絕對君主制更常用,所以我支持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7日 (五) 04:35 (UTC)[回覆]

(:)回應:還有,我沒有資料卻在大規模條目編輯?我在絕對君主制里大規模編輯有問題嗎?依據的是歷史教科書編輯中國段落,何錯之有?這都算是你口中的沒有「專業的資料」?——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7日 (五) 04:42 (UTC)[回覆]
閣下一直訴求,若有爭議,就退回先前版本,要先求先討論。然後自己在各條目中修定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直接刪除回退其他編輯加入的內容。讓人很難相信閣下的誠信,是希望展現君主專制的樣態嗎。--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2月7日 (五) 05:55 (UTC)[回覆]
爭議很大,而且雙方都沒有可靠依據的時候,所以我支持假如有這樣的爭議,先回退,等討論出來,我們再改,(比如專制和專政,當然專政,最後我也支持你們的做法)。但是一些人的編輯偏離主題或原創研究,很明顯的東西,這我當然直接刪掉。——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7日 (五) 08:12 (UTC)[回覆]
(:)回應:恕我直言,我越來越覺得SzMithrandir閣下是搗亂的,您講不出反駁「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的理由,只會在那瞎叫。——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7日 (五) 04:48 (UTC)[回覆]

無具體文獻論著支持,常見性與正確對應性無關,反對。我不是在搗亂謝謝;而且你有人身攻擊的嫌疑。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2月7日 (五) 05:19 (UTC)[回覆]

(:)回應:你的意思是絕對君主制和君主專制不對應,所以絕對君主制不可以移動到君主專制?我的回答:「《軟科學大辭典》第 306 頁:君主專制制亦稱"絕對君主制"。指國家政權由最高統治者君主(國王、皇帝等)一人掌握國家...《憲法學原理》第 96 頁:多為絕對君主制,即所謂的君主專制,表現為君主個人實際享有並專斷地行使全部的政府權力...」得出:絕對君主制=君主專制。而且絕對君主制條目當中寫的很明白:絕對君主制(英語:Absolute monarchy),我用谷歌翻譯等翻譯網站翻譯那個詞彙,也都是翻譯成君主專制,也說了絕對君主制和君主專制沒啥區別。——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7日 (五) 08:04 (UTC)[回覆]
(:)回應:既然絕對君主制和君主專制沒啥區別,考慮到君主專制更常用(依據上面已經擺了),所以本人支持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7日 (五) 08:06 (UTC)[回覆]

這是專業資料?別逗了。[編輯]

《憲法學原理》?教科書?那我也是專業的,我讀過 Stavrianos 的《全球通史》、Norman Davies 的《歐洲史》、Gary Nash 的《美國人民》;倒是敢問聯大師讀過哪些,還請賜教。否則我真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中國大陸的教科書也能算?比如說,「封建王朝」的「封建」就是個偽定義知道嗎?先去學校辦事了,回來再慢慢扯。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2月7日 (五) 14:45 (UTC)[回覆]

(:)回應:原來《憲法學原理》不算?哈哈,Alfredo ougaowen也把《憲法學原理》作為資料放到絕對君主制的裏面去了,你眼睛不長?Alfredo ougaowen都抽你的嘴巴了。你說:絕對君主制和君主專制不對應。我說:「《軟科學大辭典》第 306 頁:君主專制制亦稱"絕對君主制"。指國家政權由最高統治者君主(國王、皇帝等)一人掌握國家...《憲法學原理》第 96 頁:多為絕對君主制,即所謂的君主專制,表現為君主個人實際享有並專斷地行使全部的政府權力...」得出:絕對君主制=君主專制。何錯之有?你反駁不過,就開始攻擊人家是教科書?中國大陸的教科書不能算?誰規定的?其次,Alfredo ougaowen不也在用嗎?你眼睛瞎了?哈哈。原來,和我辯論那麼久的人眼睛是完全選擇性失明的。——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03:42 (UTC)[回覆]

我的確沒看見,我也沒說我支持ougaowen,他用了不代表就對;我的觀點沒有變,你這些都是業餘的、非歷史類的,憑什麼拿來說服別的業餘的人(比如我)?更嚴密地說,引用《憲法學原理》並沒有錯,增加廣博度,是有益的;但把這個非歷史類資料當做主要支持,那也太可笑了。

另外重複一句,如果 absolute monarchy 對應了"絕對君主制",那despotism 就無法對應了;我看,該刪的是"專制主義",然後絕對君主制 = absolute monarchy、君主專制 = despotism。這樣可有漏洞?想反駁就拿出乾貨來。
再提一點,長久以來維基百科的「專制」就很有問題,專制可以是君主專制,可以是獨裁,可以是極權政體,應當是最籠統的一個詞,以消歧義的形式存在;現在卻被重定向到獨裁,然後生搬硬套一個 專制主義=despotism 出來。所以,更應該是絕對君主制 = absolute monarchy、君主專制 = despotism。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04:26 (UTC)[回覆]
(:)回應:我說了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的理由了,應該是你想反駁請你拿出乾貨來,我到現在為止看到的都是你在搗亂和選擇性失明。我說:「《軟科學大辭典》第 306 頁:君主專制制亦稱"絕對君主制"。指國家政權由最高統治者君主(國王、皇帝等)一人掌握國家...《憲法學原理》第 96 頁:多為絕對君主制,即所謂的君主專制,表現為君主個人實際享有並專斷地行使全部的政府權力...」得出:絕對君主制=君主專制。何錯之有?你反駁不過,就開始攻擊人家是教科書?中國大陸的教科書不能算?誰規定的?請你拿出乾貨來反駁。(也請你不要以對方的觀點是「乾貨」為理由,以此來反駁,你的這種反駁,沒有任何「乾貨」,而是完完全全的扣帽子)。——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04:45 (UTC)[回覆]

怎麼,新加進的觀點需要更高級的來源不對嗎?或者說,(對絕對君主制)先「動手」的是你吧?你首先缺少乾貨,我質疑你,不「虧欠」你什麼。
先不扯這個。舉個例子,我剛才google到一篇論文,《威權主義及其歷史定位》。第「29」頁提到:

我們認為,威權主義作為……一個概念,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這一概念,要比以前普遍使用的「獨裁」、「專制」的概念更為具體和準確。

像這樣的就是歷史專業的資料。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05:08 (UTC)[回覆]

(:)回應:我的乾貨都被你說成是不是乾貨了,你當然說我缺少乾貨的啊,沒見你拿出過什麼乾貨反駁我這個乾貨(或者你說的不是乾貨)。你引用:「我們認為,威權主義作為……一個概念,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這一概念,要比以前普遍使用的「獨裁」、「專制」的概念更為具體和準確。」請問這能反駁我提出的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的理由嗎?牛頭不對馬嘴的「反駁」,你也真是搞笑。——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05:20 (UTC)[回覆]
【這裏忘回復了】我上面是舉個例子,看見?
(:)回應:你說:「如果 absolute monarchy 對應了"絕對君主制",那despotism 就無法對應了」。我要說的是:我沒有要讓absolute monarchy對應絕對君主制,我是要讓absolute monarchy對應君主專制。我一直的觀點,君主專制=絕對君主制=absolute monarchy(所以我要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專制主義=despotism,這個實際在絕對君主制討論頁也曾經討論過,我想說的是,你看討論了嗎?就過來在這裏胡扯了。(對了你說的這些話,就是你自己自誇的乾貨?你的完全是不看討論歷史,亂扯淡)——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04:56 (UTC)[回覆]

廢話,我當然看了,一眼看過去都是廢話,毫無根據地自我武斷,我印象很深呢,用不着你提醒。你要是記性這麼好,我樓上才說的「專制主義不等於despotism」你怎麼看不見?還是看見了不敢直接回答?——不是只有你才有自己的觀點,我這裏觀點也一大堆;還什麼「我的觀點一直是」,一直是怎麼了,就對了?就得聽你的? 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05:08 (UTC)[回覆]

(:)回應:你說「專制主義不等於despotism」,我看見了,只是你只給出一個結果,沒有任何依據,所以我當它是廢話。你看看我說的絕對君主制=君主專制,是給出了一定的依據的。你難道連這道理都不懂? 你還口口聲聲說別人不是乾貨,我看你是賊喊捉賊啊,明明是你自己在那瞎扯淡。——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05:24 (UTC)[回覆]

依據就是幾大翻譯器,包括金「三」翻譯?噗哈哈,別逗了。你去看看複製粘貼的聖地,百度知道,看看有多少以訛傳訛的;你要是非說這不是以訛傳訛,那我也沒辦法。

嗯,行,我的確沒說清(我的觀點的依據);這次我說清:請你去看英文維基en:Despotism,OK?看看是不是所謂的「專制主義」?看不懂就別在那裏吵。

哎喲,看了一眼專制主義又忍不住笑了。首段是一個內容(專制主義),下面是另一個內容(despotism)。雖然我不是歷史專業的,但對這種水平的編輯,我也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逗比」。當然這個本來不怪你或者ougaowen的。這個是ougaowen開編之前的版本,上樑不正下樑歪啊。別再歪了,真的。

簡而言之,根據孟德斯鳩和馬克思,絕對君主制=西方,君主專制=東方;這個和你說的「君主專制搜索結果比絕對君主制多」正好一致,漢語的研究資料肯定是中國歷史偏多。然後,「專制主義」本不應當存在;但既然已經有這個被濫用的詞,就應當做成消歧義,專制=專制主義=【幾種政體和意識形態的籠統的稱呼】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05:57 (UTC)[回覆]
(:)回應:我回應下樓上「逗比」的觀點:根據孟德斯鳩和馬克思,絕對君主制=西方,君主專制=東方?依據呢?就你一個大嘴巴,就是了?還有一些人認為以前的中國也是絕對君主制,你不看的?其次,你認為,絕對君主制是西方的君主獨裁,對應的英文是absolute monarchy ,而君主專制是東方的君主獨裁,對應的英文是Despotism,你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英文維基里的Despotism定義都不是指東方的君主獨裁。還是那句話:「《軟科學大辭典》第 306 頁:君主專制制亦稱"絕對君主制"。指國家政權由最高統治者君主(國王、皇帝等)一人掌握國家...《憲法學原理》第 96 頁:多為絕對君主制,即所謂的君主專制,表現為君主個人實際享有並專斷地行使全部的政府權力...」得出:絕對君主制=君主專制。,考慮到君主專制更常用,所以移動到君主專制。——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06:20 (UTC)[回覆]

en:Template:Authoritarian types of rule 的 "Authoritarian" 用的十分牽強,因為其狹義本當是威權;但要是在中文裏,多出來的「專制(主義)」就正好派上用場了。這個模板不錯,有時間應該翻譯過來用;就是要這樣的模板才能扯清楚這些「歷史發明」。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06:36 (UTC)[回覆]

依據?你什麼意思,腦子冷糊塗了還是燒糊塗了?根據孟德斯鳩和馬克思,難道還要我貼原文?ougaowen引用了那麼多遍,你還問我依據在哪兒?
這是維基百科,什麼《軟科學詞典》能把維基條目的混亂解釋清楚?放着孟德斯鳩馬克思魏特夫不看?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06:36 (UTC)[回覆]
(:)回應:牛頭不對馬嘴的內容算是一個依據?「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宣言》、《家庭、國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討論歐洲時,就使用德語:absolute Monarchie、英語:absolute monarchy,而《不列顛在印度統治》中就使用德語:Despotismus、英語:despotism」,這句話,看不出,絕對君主制=西方,君主專制=東方。更看不出「絕對君主制是西方的君主獨裁,對應的英文是absolute monarchy ,而君主專制是東方的君主獨裁,對應的英文是Despotism」。——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08:42 (UTC)[回覆]

為何看不出?你要怎樣才能看得出呢?高中老師講一遍?我很好奇你高中畢業了沒有。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09:26 (UTC)[回覆]

(:)回應:如何看的出?「討論歐洲時,就使用德語:absolute Monarchie、英語:absolute monarchy,而《不列顛在印度統治》中就使用德語:Despotismus、英語:despotism」,內容可能正確,但是你怎麼知道稱呼歐洲的absolute monarchy就該對應(翻譯成)絕對君主制呢?你怎麼知道稱呼印度的despotism就應該對應(翻譯成)君主專制呢?哪個人說的?這也是我為什麼前幾天反覆回退ougaowen的原因。這個問題,我在絕對君主制討論頁也說過。——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10:59 (UTC)[回覆]

那你說該翻譯成什麼呢?就因為覺得君主專制比較順,所以生搬硬套給 absolute monarchy ,然後剩下個 despotism 硬說成專制主義?結合專制目前重定向到獨裁的現狀,難道不可以說「專制(主義)」是個多出來的籠統詞嗎?你能找到比專制還籠統的(指政體的)詞嗎?我就是知道 絕=abs、君專=des,就這麼確定。如果現在我們三個要投票的話,我估計是2比1。User:Alfredo ougaowen 閣下意下如何? 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2月8日 (六) 12:28 (UTC)[回覆]

首先,這不是順不順的問題,是使用頻率高不高的問題。其次,還是上面的你怎麼確定absolute monarchy對應的就是絕對君主制, despotism對應的是君主專制?沒有跡象表明啊,更沒有表明說despotism他指的就是東方國家的君主獨裁啊。——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9日 (日) 02:23 (UTC)[回覆]

「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投票[編輯]

支持[編輯]

  1. (+)支持——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15日 (六) 06:23 (UTC)[回覆]
  2. (+)支持 「絕對君主制」這名字有點兒拗口--== 2014年2月16日 (日) 14:50 (UTC)[回覆]
  3. (+)支持--Mengheng留言2014年2月17日 (一) 02:32 (UTC)[回覆]
    (+)支持--方仔留言2014年2月18日 (二) 10:38 (UTC)[回覆]
    ↑該用戶不符合資格,投票者必須在本討論發起時已為自動確認用戶,所以投票無效,但意見仍可供參考。
  4. (+)支持移動,中文名稱應以最常用名稱為主,無論常用名稱是否符合原意。例如Four Asian Tigers翻譯為亞洲四小。--M940504留言2014年2月3日 (一) 12:32 (UTC)這個支持是上面M940504的發言的原話。[回覆]
  5. (+)支持 --Szqecs留言2014年2月24日 (一) 22:21 (UTC)[回覆]

反對[編輯]

  1. (-)反對。條目名稱要與條目內容相符。現在的情況是兩個條目都有各自的內容,不應當合併/更名/重定向,而應當像君主專制現在這樣在首段消歧義。User:Alfredo ougaowen,你覺得呢?歡迎過來投反對票,雖然現在處於劣勢。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2月28日 (五) 19:46 (UTC)[回覆]

(:)回應:您真是搞笑。我看不出絕對君主制和君主專制有何區別,相信Hanteng先生以前也表示過類似的觀點。可是某人沒事找事,偏要說他們不一樣。況且現在這個(為了阻礙移動而被別有用心的人)改過的君主專制第一句話我就不贊同了,「專制,又稱君主專制、君主獨裁」?什麼邏輯啊,你搞錯從屬關係了。還有,被改過的君主專制頁面關於絕對君主專制的翻譯佔了絕大部分的篇幅,請問維基百科是英漢詞典嗎?不是。其次,翻譯可以說明君主專制和絕對君主制不一樣嗎?不可以,原因很簡單啊,新寫的君主專制頁面當中的很多翻譯內容也是來自於絕對君主制的。某人是自抽嘴巴?——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3月1日 (六) 05:32 (UTC)[回覆]

總結[編輯]

絕對君主制移動到君主專制。——聯合國軍留言2014年2月22日 (六) 04:27 (UTC)[回覆]

退出此條目編輯[編輯]

既然管理員已做出此決定,本人退出此條目編輯,希望其他編輯繼續協助此條目的改善。--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3月6日 (四) 11:05 (UTC)[回覆]

感謝您的貢獻。以「君主專制」為本頁名稱,並不代表「絕對君主制」此名不正確、不存在。如果它在某地區最為通用,可通過字詞轉換處理,方便選擇相關設定的用戶使用。希望您能改變主意,繼續參與編輯,謝謝。--Gakmo留言2014年3月7日 (五) 05:31 (UTC)[回覆]
我的意見很簡單,討論需要以文獻來源為主。我並不反對改名,只要有可靠文獻來源作根據。在整個討論中,支持更名的編輯,沒有使用文獻根據來支持,只有提出個人看法,最後輕率依據幾個人的投票就決定條目內容及歸屬,用投票來取代文獻來源,這是不良風氣。--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4年3月8日 (六) 04:36 (UTC)[回覆]

卡達國是君主專制[編輯]

為什麼首相與君主是不同人的卡達會是君主專制,而酋長兼任總統的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反而不是君主專制?--M940504留言2014年5月25日 (日) 15:2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