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毅肅
蕭毅肅 | |
---|---|
出生 | 大清四川省蓬安 | 1899年12月11日
逝世 | 1975年7月31日 中華民國台北市 | (75歲)
效命 | 中華民國 |
軍種 | 中華民國陸軍 |
服役年份 | 1916-1972 |
軍銜 | 二級上將 |
部隊 | 滇軍 |
統率 | 中國遠征軍參謀長、中國陸軍總參謀長、重慶行營參謀長兼重慶警備司令、中華民國國防部參謀次長 |
參與戰爭 | 剿共戰爭、中日戰爭、國共內戰 |
獲得勳章 | 青天白日勳章、三等雲麾勳章、三等寶鼎勳章、嘉猷勳章、金橡葉自由勳章 |
蕭毅肅(1899年12月11日—1975年7月31日),原名蕭昌言,四川蓬州人,曾任中華民國國防部副參謀總長,國民革命軍二級上將。
生平
[編輯]蕭1916年考入雲南講武堂工兵科,1920年畢業,編入滇軍第二軍獨立團(團長楊森)任參謀,並隨着滇軍攻入四川。因楊森呼應「川人治川」,帶着部隊整批跳槽到川軍,獨立團轉為川軍第一混成旅,蕭毅肅轉任該旅參謀。
1921年,蕭轉任川軍部隊連長。1922年初,湯子模呼應熊克武發兵反對楊森統治,其率領的川東邊防軍第一混成旅自稱四川討賊軍;蕭毅肅在1923年加入討賊軍,擔任連長。
1923年6月,蕭升任四川討賊軍第2師連長。10月升任營長。
1924年,升任建國川軍第二軍第二旅第1團團長,隔年升任川軍第二軍第二旅旅長。建國川軍撤入廣東後因熊克武的忠誠問題,導致建國川軍的主要幹部全在民國十四年(1925)10月遭扣留在虎門要塞,建國川軍因失去主要幹部與糧餉後潰散遭國民政府各自收編。蕭毅肅被迫離開軍隊返鄉。
1926年,蕭毅肅重新回到川軍系統,擔任四川陸軍第二師(師長吳行光)參謀長。
1930年,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參謀長(軍長郭汝棟),不久後離職,寓居上海。
1934年10月,蕭在郭汝瑰的推薦下入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二期深造。
1936年,國民政府任命蕭毅肅為陸軍少將。中國抗日戰爭爆發時,蕭任國民革命軍第四十三軍(郭汝棟部)參謀長,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和湖口等地的戰鬥。1938年時,四十三軍撤編,蕭調任參謀總長何應欽辦公室主任。
1940年,晉升中將。
1943年2月,蕭被任命為中國遠征軍參謀長。
1944年12月,升任中國陸軍參謀長。1945年1月1日,蕭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不久升任中將。8月21日,蕭毅肅在湖南芷江主持了抗戰勝利受降儀式,代表中華民國政府接受日軍代表今井武夫投降。
1946年,蕭調任重慶行營參謀長,次年升任副主任,1948年兼任重慶警備司令,6月12日調任中華民國國防部次長,年底任副參謀總長。
1946年4月30日,蕭毅肅獲美國金橡葉自由勳章贈勛詞為:「美利堅合眾國大總統杜魯門,為中國陸軍中將蕭毅肅,於1945年元月至9月期間,由於其非凡的敏銳觀察和精銳的推斷,在整個中國戰場的軍事行動控制上,作出了極為傑出的貢獻。由於蕭毅肅將軍的遠見和無懈可擊的判斷力,實質上導致了中國軍事方面的成功。蕭毅肅將軍在其職務上的表現,已為他自己和中國軍隊贏得了極大的榮譽。」
1949年12月,蕭撤往台灣。在台期間,蕭制定了整訓計劃,為將各派系來台部隊整合為一體居功至偉。1953年,晉升為二級上將。
1975年7月31日,蕭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
其子女後俱移居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