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討論:蘇州宇文宙武/存檔1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回復通告[編輯]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蘇州宇文宙武。您在Wikipedia_talk:動員令/第十次動員令有新的留言或與您有關的訊息。
此回覆通告添加於2012年5月17日 (四) 10:17 (UTC),您可以透過移除{{Talkback}}隨時移除本通知

HW 歡迎參觀新用戶頁 2012年5月17日 (四) 10:17 (UTC)[回覆]

有關「已撤銷特色的原優良條目需要重新投票」的討論原文[編輯]

蘇州宇文宙武君,您好:

近日在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問題:特色條目被重審撤銷後,還具有優良條目資格嗎?的討論過程中,找到您曾在2008年10月20日 (一) 15:26發表過「根據討論的結果,已撤銷特色的原優良條目需要重新投票」,請問您所指的「討論」原文在哪裏?我想用以作為修改WP:特色條目複審相關規則的依據。麻煩您了,謝謝!-Kolyma留言2012年5月21日 (一) 01:57 (UTC)[回覆]

已找到,不用麻煩您了,謝謝。--Kolyma留言2012年5月21日 (一) 02:18 (UTC)[回覆]

閣下是歷史方面的專家,不知這兩個月是否有空編修一下歷史方面的內容,我寫的部分用詞可能有不少問題。[1]--MakecatTalk 2012年6月13日 (三) 06:14 (UTC)[回覆]

有興趣近期開始嗎?--MakecatTalkDC10 2012年7月17日 (二) 10:20 (UTC)[回覆]

Armed Force的譯名[編輯]

武裝部隊為較淺白的常用名稱,既然Special Force譯為特種部隊,那麼Armed Force應該譯為武裝部隊。你為甚麼要搬回去? - Naikiw留言2012年6月18日 (一) 12:23 (UTC)[回覆]

謝謝你的回覆,在英文Armed Force一詞一般指裝備完善比較有組織的部隊(甚至連裝備完善的準軍事部隊(Paramilitary)都一般不會被稱Armed Force[2]),而比較而沒有組織的民兵一般被稱為Militia,兩者存在一定的分別。另外我沒有繁簡破壞的用意,我只是不懂輸入簡體字,若引起誤會謹此致歉。 - Naikiw留言2012年6月19日 (二) 07:10 (UTC)[回覆]

回復通告[編輯]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蘇州宇文宙武。您在Wikipedia_talk:動員令/第十次動員令有新的留言或與您有關的訊息。
此回覆通告添加於2012年6月20日 (三) 10:14 (UTC),您可以透過移除{{Talkback}}隨時移除本通知

投票頁已設立--HW 2012年6月20日 (三) 10:14 (UTC)[回覆]

回復通告[編輯]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蘇州宇文宙武。您在Wikipedia_talk:動員令/第十次動員令有新的留言或與您有關的訊息。
此回覆通告添加於2012年6月22日 (五) 07:47 (UTC),您可以透過移除{{Talkback}}隨時移除本通知

如有意當主持人,請留名,謝謝--HW 2012年6月22日 (五) 07:47 (UTC)[回覆]

關於在無錫市條目中的爭議[編輯]

你好,在對無錫市的編輯中,我想澄清一下一個有爭議的地方以避免往復修改。 你在撤消我的更改時註釋道「百強城市評了好久了為何只寫2007的?理據不充分。要寫在下面,不需要在開頭。」我想解釋一下,其實我在修改時已經寫過了,這只是一種陳述歷史。好比在南京的條目中的「民國時期這裏是中國首都」的描述不能以「歷史車輪滾滾,現在首都已經不是南京了,為何只寫民國的數據?」為理由刪掉一樣。或者你可以認為是描述過去的榮譽,寫最新的數據完全就失去了意義。 希望你能理解。 -- Timothyqiu留言2012年6月22日 (五) 15:15 (UTC)[回覆]

朝鮮[編輯]

李氏朝鮮是舊名詞了,現在都叫朝鮮王朝了,就像以前的漢城現在叫首爾一樣。連日本的學術界都開始用朝鮮王朝了,這裏怎麼還要保守陳規?況且討論頁上的的討論是沒有合意。為什麼要逆時代潮流呢? 螺釘留言2012年7月8日 (日) 03:39 (UTC)[回覆]

如果是中國史學界通行的做法那還有必要作註釋嗎?真是此地無銀300兩。螺釘留言2012年7月9日 (一) 12:18 (UTC)[回覆]

主持人討論板已開設,請前往參與討論並監視。-HW 2012年7月15日 (日) 06:40 (UTC)[回覆]

Re:[編輯]

謝謝閣下移動,是我自己失察,重現創建條目。--Walter Grassroot () 2012年7月17日 (二) 08:01 (UTC)[回覆]

邀請[編輯]

蘇州君,在下不知您本次動員令打算專攻哪些方面,不過想邀請您提升中東國家的主條目,作為維基百科的基礎條目,這些內容實在是很差。在下自知無術,故邀您提升,若有需要,在下可以打打下手,消一點小條目的紅。--AddisWang (留言) 2012年7月19日 (四) 03:24 (UTC)[回覆]

期待!--AddisWang (留言) 2012年7月19日 (四) 03:30 (UTC)[回覆]

送給您一枚星章![編輯]

原星章
雖然沒有參加動員令,但都發個星章鼓勵一下各位主持。--某生留言2012年7月19日 (四) 15:24 (UTC)[回覆]

回復通知[編輯]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蘇州宇文宙武。您在Wikipedia_talk:動員令/第十次動員令#選定等級後不能變更?有新的留言或與您有關的訊息。
此回覆通告添加於2012年7月20日 (五) 04:30 (UTC),您可以透過移除{{Talkback}}隨時移除本通知

請參與討論--HW 動員令 2012年7月20日 (五) 04:30 (UTC)[回覆]

Re:求助[編輯]

已經由YFdyh000修復。--MakecatTalkDC10 2012年7月21日 (六) 04:49 (UTC)[回覆]

已對您的意見做出答覆[編輯]

對於您在特色條目評選中提出的意見,我已經做出相應的修改,並對其中的一些寫法進行了解釋,歡迎您繼續提出寶貴意見。-Aronlee90留言2012年7月22日 (日) 03:27 (UTC)[回覆]

聚會[編輯]

前段時間,幾個上海維基人商議打算把上海聚會搬到蘇州舉辦一次,最近決定放在下周六(28日),再召集幾個蘇州的維基人弄個聚會,不知您意下如何?--AddisWang (留言) 2012年7月22日 (日) 10:32 (UTC)[回覆]

分段問題[編輯]

這種大事件內容多是正常的,英語等都是四個月成一個章節,我按照英文的來做--Huandy618 (留言) 2012年7月23日 (一) 05:26 (UTC)[回覆]

re:[編輯]

Q上說吧,5699開頭的那個。--AddisWang (留言) 2012年7月24日 (二) 10:24 (UTC)[回覆]

Re:停[編輯]

我認為條目中即使有日期內鏈,讀者一般也不會去真正點開,而且即使點開了用處也不大。比如愚人節為4月1號加連結是有用的,而其他條目的4月1日則幾乎只能說是「垃圾連結」了,反而會把讀者注意力分散。既然大量的日期內鏈沒有太大意義,而且還可能把真正有意義的連結給淹沒,所以我覺得還是把這些東西都移除去的比較好。

既然閣下認為日期內鏈的用處比較大,那我就stop了。非常抱歉打擾閣下,如果需要的話我現在就重新回退回去。--鐵鐵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7月26日 (四) 09:45 (UTC)[回覆]

呃,估計等會會有更多的人來我用戶頁興師問罪了,我看看要不要找個什麼理由把討論頁全保護呢xD。看來這事還真急不得啊……總之打擾閣下的事還是十分抱歉……--鐵鐵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7月26日 (四) 10:04 (UTC)[回覆]

lang-xx系列模板內具體語言的內部連結[編輯]

閣下在Template:LangWithName取消了User:Ks.magi的編輯,可能是沒注意到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的討論,關於lang-xx系列模板內具體語言的內部連結?--哪位維基人能夠一下打死五個2012年7月29日 (日) 05:59 (UTC)[回覆]

GRB 970228參選優良條目[編輯]

歡迎閣下前往投票並發表意見。--MakecatTalkDC10 2012年7月31日 (二) 02:40 (UTC)[回覆]

re:科學貢獻獎[編輯]

好啊。--MakecatTalkDC10 2012年8月2日 (四) 01:48 (UTC)[回覆]

User:Makecat/Article,優特條目剛更新了一下。--MakecatTalkDC10 2012年8月14日 (二) 01:41 (UTC)[回覆]

RE[編輯]

註釋我是認為第a條要加上來源,一般人對於印尼頭銜所知極少,實有必要存在說明。而第b條可去除(因為這與朱安達完全無關)。第c條可以直接融入內文「由於朱安達卸任總理後蘇加諾總統自稱總理,蘇加諾下台後蘇哈托廢除總理職位,故朱安達常被視為最後一任總理。」(這邊可以的話,最好給個來源)。第d條可寫入正文:「他認為必須由民族主義、宗教和共產主義三派的代表人物組成一個納薩貢內閣(「納薩貢」為印尼語中民族主義、宗教和共產主義三個詞的縮略語)」e、f、g這種寫出來是弊大於利,有人質疑他們是否真屬於該陣營也要來源,但分明在他們自己的人物條目中也會有詳述,故不如不要寫出來,直接用「但國內各黨派和政治領袖對此意見不一,主戰、主和和公開支持叛亂的皆然有之。」第h條建議融入正文,寫作「印尼制憲會議仍在爭論其憲法指導思想該選擇伊斯蘭教,還是世俗的建國五項原則?」。i請補上來源。j則無須寫出,因為可直接用青年宣言內連條目交代。

來源格式我個人推薦{{Cite book}}模板,請您參考範例2編寫。您第8項書目型來源也缺乏頁數,還請分別補上(也缺少語言模板)。網頁來源則使用{{Cite web}},僅要填寫「url」、「title」、「publisher」、「accessdate」,這最為方便的是publisher參數,即使文章標題有所不同,仍可令人一眼看出是否出自於同一網站(如第60和第61來源),且還是請您補上語言模板(雖然Cite web和Cite book都有語言參數,但顯示後都是擺在最尾邊,排起來不好看,我個人一般都是放(中文)此類模板在前面的,請您參閱拙作波蘭戰役下方的「參考」一節)和查閱時間(這是必要的)。改動過程應會頗辛苦,祝您編安。—Ai6z83xl3g留言2012年8月7日 (二) 07:46 (UTC)[回覆]

另外兩個小建議,照片採用這張,正面是清晰得多。以及條目內文中,關於協定、合約、宣言等,要用《》符號,謝謝。—Ai6z83xl3g留言2012年8月7日 (二) 08:08 (UTC)[回覆]
請閣下補上網頁來源的「publisher」參數,如「http://www.hotelsaccommodation.com.au/7449-Juanda-International-Airport.htm」該參數為「hotelsaccommodation.com.au」,謝謝。—Ai6z83xl3g留言2012年8月8日 (三) 05:08 (UTC)[回覆]

re:朱安達[編輯]

完成--MakecatTalkDC10 2012年8月8日 (三) 05:29 (UTC)[回覆]

2012年8月[編輯]

您好,您可能進行了拉票行為,即:在他人的用戶討論頁留言,以通知某項正在進行的討論或投票,並試圖影響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提名區。雖然友善的通知是容許的,不過發送時應限制數量不分黨派,並須保持中立的觀點。請勿過量地跨頁張貼,或在通知留言內偏向某一立場,或選擇性地僅向那些與自己立場相同的用戶留言。請尊重維基百科在建立共識上的一般性原則:作出的決定應能反映社群的主流意見。--Mewaqua留言2012年8月8日 (三) 05:31 (UTC)[回覆]

Re:朱安達[編輯]

腳註替換成傳統的<ref name="xxx">yyy</ref>的就行,如果允許的話,我等會就批量替換過去。--鐵鐵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8月8日 (三) 05:51 (UTC)[回覆]

Okey!--鐵鐵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8月8日 (三) 06:29 (UTC)[回覆]

Re. 參考文獻格式[編輯]

關於參考文獻格式,中國學術期刊對於論文參考文獻格式是有明確要求的,其格式與英文一致。烏拉跨氪 2012年8月8日 (三) 06:58 (UTC)[回覆]

通常,即使是通訊,在開頭處都會有作者或記者的姓名。若是社論或其他,作者姓名則會出現在標題下或文章末尾。儘量補全吧。如果有原文的網絡來源,可在參考文獻的文章標題處做外鏈。烏拉跨氪 2012年8月8日 (三) 07:04 (UTC)[回覆]
都不需要加書名號,但也不需要像英文那些加斜體。烏拉跨氪 2012年8月8日 (三) 07:09 (UTC)[回覆]

打個招呼[編輯]

我離開維基太久,日遠年湮,你大概已經忘記我是誰了... 但這日閒上維基,無意中看到你主持動員令,不禁回首當年,故順道過來打個招呼。這年很忙,一直要到明年五月才有空,但我相信到時會回來,跟你們再並肩作戰!窗簾布(議會廳) 2012年8月22日 (三) 04:42 (UTC)[回覆]

阿拉伯人的名字是怎麼翻譯的?[編輯]

感謝對條目「阿拉伯-拜占庭戰爭」的支持。請教您,這些阿拉伯人的名字是怎麼翻譯的?還有,第一行你只加了阿拉伯文,這樣對希臘人不公平吧,要不乾脆統統不加。--Cccmm002留言2012年8月31日 (五) 08:55 (UTC)[回覆]

希臘文什麼的我覺得就不用找了吧。因為我覺得「阿拉伯-拜占庭戰爭」這詞是事後歷史學家的的總結,所以希臘文阿拉伯文不是很有意義。--Cccmm002留言2012年8月31日 (五) 10:19 (UTC)[回覆]

譯名工具[編輯]

您好,我注意到您經常翻譯條目。我用《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和《世界地名翻譯大辭典》 的數據做了一個譯名工具,可以方便譯名。缺點是一次只能查詢一個詞和比較笨拙。建議在FirefoxGoogle Chrome上運行。--王小朋友留言2012年9月1日 (六) 06:02 (UTC)[回覆]

裕容齡[編輯]

裕容齡條目,覺得很奇怪,找到的資料說她是1883年出生,但是怎麼會寫裕德齡(1885年)為姊姊呢?

評價與影響有參考百度,怎麼改寫才能符合WIKI的標準?

知道您是非常資深且貢獻很多的WIKI用戶了,希望能得到協助。--茶壺留言2012年9月5日 (三) 05:20 (UTC)[回覆]

謝謝您提供的資料,真的有幫助到條目。--茶壺留言2012年9月8日 (六) 00:29 (UTC)[回覆]

寫的不錯,建議去看看-Wp127留言2012年9月9日 (日) 06:21 (UTC)[回覆]

本條目上次5支持0反對未入選,故再次提名,望前往投票。如有新的意見歡迎提出。--MakecatTalkDC10 2012年9月11日 (二) 12:17 (UTC)[回覆]

File:Sukiman Wirjosandjojo.jpg檔案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上傳的檔案「File:Sukiman Wirjosandjojo.jpg」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檔案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上傳檔案,但請先看看合理使用準則圖像使用守則

被提出存廢討論可能因為圖片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請參與檔案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您如能解決該問題,請盡快解決,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著作權IRC聊天頻道

給您一隻寵物貓![編輯]

請教一下 閣下學習語言的訣竅。  :-)

--Scoooooorpio留言 2012年9月14日 (五) 23:56 (UTC)[回覆]

求助人名翻譯[編輯]

Rasaratna Samuccaya和Jedrzej Sniadecki這兩個人名不知道是什麼語言來的,找不到譯名。你好像懂好多語言能不能幫忙翻譯一下?--MakecatTalkDC10 2012年9月17日 (一) 06:58 (UTC)[回覆]

多謝幫忙,我再去問問吧。--MakecatTalkDC10 2012年9月18日 (二) 01:02 (UTC)[回覆]

謝謝[編輯]

謝謝蘇兄回退他人對我用戶頁面的破壞。--Pengyanan留言2012年9月22日 (六) 13:33 (UTC)[回覆]

化學元素發現年表參選特色列表[編輯]

歡迎閣下前往投票並發表意見。--MakecatTalkDC10 2012年9月23日 (日) 02:39 (UTC)[回覆]

特色列表評選[編輯]

小弟的已退役太平洋颱風名字列表 (2000年及以後)正在進行特色列表候選,希望閣下前往發表意見。—achanhk留言板 2012年9月24日 (一) 12:00 (UTC)[回覆]

您好,我認為這一節的前兩段推崇朱安達,卻沒有在文中清楚註明意見的來源,並不符合中立原則。具體而言,「堪稱模範公務員」、「不論在哪個崗位,都抱着為國家和民族服務的態度來工作」、「即使不是他的本職工作,他也會很好地完成」、「面對對民族和國家利益的挑戰,他會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這幾句比較是概略性的評價,而非針對某件事情去提出具體的歷史共識與影響(例如接下來的「這份具有地緣政治意義的宣言,對於印尼的統一、主權、國防和發展都具有戰略意義」就沒有這個問題),並不適合以維基百科的角度、語調去評論。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應該將比較籠統的幾個移除,將其餘意見的作者明確列出,或以超然旁觀者的語調陳述(「當今史學家肯定朱安達面對民族和國家利益的挑戰時提出的解決方案」之類的)。能否請您考慮刪改?謝謝。wctaiwan留言2012年10月2日 (二) 12:22 (UTC)[回覆]

澄清一下,我有看到標註的來源,我主要是認為陳述上不應以維基百科的語調("voice")去下評價。謝謝您的回覆。wctaiwan留言2012年10月2日 (二) 14:21 (UTC)[回覆]

梅列茨科夫[編輯]

基里爾·阿法納西耶維奇·梅列茨科夫正在參選優良條目,敬請閣下關注並發表意見。--不寐聽江留言2012年10月2日 (二) 17:39 (UTC)[回覆]

RE[編輯]

應該的,我個人也對這種「只要是某國人物、國家條目,相關條目一節就要增添某國特定的歷史事件,即使與該人物無直接關係」的用戶很反感,舉手之勞而已。—Ai6z83xl3g留言2012年10月4日 (四) 11:10 (UTC)[回覆]

恭喜您完成第十次動員令![編輯]

維基娘
維基娘

蘇州宇文宙武:

感謝您報名參與第十次動員令!根據您的貢獻,您已經成功達到了完成是次動員令的根據您的維基經驗所訂下的「所屬級別最低要求」,因此已經成功完成是次動員令!恭喜!

根據動員令報名時您所申報的完成動員令次數,請在您的用戶頁修改以下模板的數字部份: {{User 動員令|4}} (您可以直接複製此行到您的用戶頁適當位置,並保存頁面)

您還可以獲得下列頭銜,請根據指示置於您的用戶頁:

  • 軍師」頭銜:代表您為本次動員令的主持人兼完成動員令,請在您的用戶頁加入或修改以下模板:{{User 軍師|n}},當中n代表您成為主持人的次數。
  • 上將」頭銜:代表您是前三名分數最高的參與者,請在您的用戶頁加入或修改以下模板:{{User 上將|n}},當中n代表您獲得此頭銜的次數。
  • 猛將」頭銜:代表您是前三名貢獻條目最多的參與者,請在您的用戶頁加入或修改以下模板:{{User 猛將|n}},當中n代表您獲得此頭銜的次數。

再次感謝您報名參與是次動員令,希望下一次動員令您能繼續參與。如有任何查詢,請至動員令的討論頁

欽佩[編輯]

發現看到的很多都是閣下纂寫的條目。閣下為社群展示了一個「第四方」的阿拉伯文化,鄙人作為不結盟的個人感謝閣下的解構。--Mike2718留言2012年10月12日 (五) 10:27 (UTC)[回覆]

「印度尼西亞總理列表」格式[編輯]

大致改了一下,不過似乎還有問題。我再想想辦法。您看着辦吧,不滿意就撤銷。--Cccmm002留言2012年10月13日 (六) 06:1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