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苏州宇文宙武/存档1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回复通告[编辑]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苏州宇文宙武。您在Wikipedia_talk:动员令/第十次动员令有新的留言或与您有关的消息。
此回复通告添加于2012年5月17日 (四) 10:17 (UTC),您可以通过移除{{Talkback}}随时移除本通知

HW 欢迎参观新用户页 2012年5月17日 (四) 10:17 (UTC)[回复]

有关“已撤销特色的原优良条目需要重新投票”的讨论原文[编辑]

苏州宇文宙武君,您好:

近日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问题:特色条目被重审撤销后,还具有优良条目资格吗?的讨论过程中,找到您曾在2008年10月20日 (一) 15:26发表过“根据讨论的结果,已撤销特色的原优良条目需要重新投票”,请问您所指的“讨论”原文在哪里?我想用以作为修改WP:特色条目复审相关规则的依据。麻烦您了,谢谢!-Kolyma留言2012年5月21日 (一) 01:57 (UTC)[回复]

已找到,不用麻烦您了,谢谢。--Kolyma留言2012年5月21日 (一) 02:18 (UTC)[回复]

阁下是历史方面的专家,不知这两个月是否有空编修一下历史方面的内容,我写的部分用词可能有不少问题。[1]--MakecatTalk 2012年6月13日 (三) 06:14 (UTC)[回复]

有兴趣近期开始吗?--MakecatTalkDC10 2012年7月17日 (二) 10:20 (UTC)[回复]

Armed Force的译名[编辑]

武装部队为较浅白的常用名称,既然Special Force译为特种部队,那么Armed Force应该译为武装部队。你为什么要搬回去? - Naikiw留言2012年6月18日 (一) 12:23 (UTC)[回复]

谢谢你的回复,在英文Armed Force一词一般指装备完善比较有组织的部队(甚至连装备完善的准军事部队(Paramilitary)都一般不会被称Armed Force[2]),而比较而没有组织的民兵一般被称为Militia,两者存在一定的分别。另外我没有繁简破坏的用意,我只是不懂输入简体字,若引起误会谨此致歉。 - Naikiw留言2012年6月19日 (二) 07:10 (UTC)[回复]

回复通告[编辑]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苏州宇文宙武。您在Wikipedia_talk:动员令/第十次动员令有新的留言或与您有关的消息。
此回复通告添加于2012年6月20日 (三) 10:14 (UTC),您可以通过移除{{Talkback}}随时移除本通知

投票页已设立--HW 2012年6月20日 (三) 10:14 (UTC)[回复]

回复通告[编辑]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苏州宇文宙武。您在Wikipedia_talk:动员令/第十次动员令有新的留言或与您有关的消息。
此回复通告添加于2012年6月22日 (五) 07:47 (UTC),您可以通过移除{{Talkback}}随时移除本通知

如有意当主持人,请留名,谢谢--HW 2012年6月22日 (五) 07:47 (UTC)[回复]

关于在无锡市条目中的争议[编辑]

你好,在对无锡市的编辑中,我想澄清一下一个有争议的地方以避免往复修改。 你在撤消我的更改时注释道“百强城市评了好久了为何只写2007的?理据不充分。要写在下面,不需要在开头。”我想解释一下,其实我在修改时已经写过了,这只是一种陈述历史。好比在南京的条目中的“民国时期这里是中国首都”的描述不能以“历史车轮滚滚,现在首都已经不是南京了,为何只写民国的数据?”为理由删掉一样。或者你可以认为是描述过去的荣誉,写最新的数据完全就失去了意义。 希望你能理解。 -- Timothyqiu留言2012年6月22日 (五) 15:15 (UTC)[回复]

朝鲜[编辑]

李氏朝鲜是旧名词了,现在都叫朝鲜王朝了,就像以前的汉城现在叫首尔一样。连日本的学术界都开始用朝鲜王朝了,这里怎么还要保守陈规?况且讨论页上的的讨论是没有合意。为什么要逆时代潮流呢? 螺钉留言2012年7月8日 (日) 03:39 (UTC)[回复]

如果是中国史学界通行的做法那还有必要作注释吗?真是此地无银300两。螺钉留言2012年7月9日 (一) 12:18 (UTC)[回复]

主持人讨论板已开设,请前往参与讨论并监视。-HW 2012年7月15日 (日) 06:40 (UTC)[回复]

Re:[编辑]

谢谢阁下移动,是我自己失察,重现创建条目。--Walter Grassroot () 2012年7月17日 (二) 08:01 (UTC)[回复]

邀请[编辑]

苏州君,在下不知您本次动员令打算专攻哪些方面,不过想邀请您提升中东国家的主条目,作为维基百科的基础条目,这些内容实在是很差。在下自知无术,故邀您提升,若有需要,在下可以打打下手,消一点小条目的红。--AddisWang (留言) 2012年7月19日 (四) 03:24 (UTC)[回复]

期待!--AddisWang (留言) 2012年7月19日 (四) 03:30 (UTC)[回复]

送给您一枚星章![编辑]

原星章
虽然没有参加动员令,但都发个星章鼓励一下各位主持。--某生留言2012年7月19日 (四) 15:24 (UTC)[回复]

回复通知[编辑]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苏州宇文宙武。您在Wikipedia_talk:动员令/第十次动员令#选定等级后不能变更?有新的留言或与您有关的消息。
此回复通告添加于2012年7月20日 (五) 04:30 (UTC),您可以通过移除{{Talkback}}随时移除本通知

请参与讨论--HW 动员令 2012年7月20日 (五) 04:30 (UTC)[回复]

Re:求助[编辑]

已经由YFdyh000修复。--MakecatTalkDC10 2012年7月21日 (六) 04:49 (UTC)[回复]

已对您的意见做出答复[编辑]

对于您在特色条目评选中提出的意见,我已经做出相应的修改,并对其中的一些写法进行了解释,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Aronlee90留言2012年7月22日 (日) 03:27 (UTC)[回复]

聚会[编辑]

前段时间,几个上海维基人商议打算把上海聚会搬到苏州举办一次,最近决定放在下周六(28日),再召集几个苏州的维基人弄个聚会,不知您意下如何?--AddisWang (留言) 2012年7月22日 (日) 10:32 (UTC)[回复]

分段问题[编辑]

这种大事件内容多是正常的,英语等都是四个月成一个章节,我按照英文的来做--Huandy618 (留言) 2012年7月23日 (一) 05:26 (UTC)[回复]

re:[编辑]

Q上说吧,5699开头的那个。--AddisWang (留言) 2012年7月24日 (二) 10:24 (UTC)[回复]

Re:停[编辑]

我认为条目中即使有日期内链,读者一般也不会去真正点开,而且即使点开了用处也不大。比如愚人节为4月1号加链接是有用的,而其他条目的4月1日则几乎只能说是“垃圾链接”了,反而会把读者注意力分散。既然大量的日期内链没有太大意义,而且还可能把真正有意义的链接给淹没,所以我觉得还是把这些东西都移除去的比较好。

既然阁下认为日期内链的用处比较大,那我就stop了。非常抱歉打扰阁下,如果需要的话我现在就重新回退回去。--铁铁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7月26日 (四) 09:45 (UTC)[回复]

呃,估计等会会有更多的人来我用户页兴师问罪了,我看看要不要找个什么理由把讨论页全保护呢xD。看来这事还真急不得啊……总之打扰阁下的事还是十分抱歉……--铁铁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7月26日 (四) 10:04 (UTC)[回复]

lang-xx系列模板内具体语言的内部链接[编辑]

阁下在Template:LangWithName取消了User:Ks.magi的编辑,可能是没注意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的讨论,关于lang-xx系列模板内具体语言的内部链接?--哪位维基人能够一下打死五个2012年7月29日 (日) 05:59 (UTC)[回复]

GRB 970228参选优良条目[编辑]

欢迎阁下前往投票并发表意见。--MakecatTalkDC10 2012年7月31日 (二) 02:40 (UTC)[回复]

re:科学贡献奖[编辑]

好啊。--MakecatTalkDC10 2012年8月2日 (四) 01:48 (UTC)[回复]

User:Makecat/Article,优特条目刚更新了一下。--MakecatTalkDC10 2012年8月14日 (二) 01:41 (UTC)[回复]

RE[编辑]

注释我是认为第a条要加上来源,一般人对于印尼头衔所知极少,实有必要存在说明。而第b条可去除(因为这与朱安达完全无关)。第c条可以直接融入内文“由于朱安达卸任总理后苏加诺总统自称总理,苏加诺下台后苏哈托废除总理职位,故朱安达常被视为最后一任总理。”(这边可以的话,最好给个来源)。第d条可写入正文:“他认为必须由民族主义、宗教和共产主义三派的代表人物组成一个纳萨贡内阁(“纳萨贡”为印尼语中民族主义、宗教和共产主义三个词的缩略语)”e、f、g这种写出来是弊大于利,有人质疑他们是否真属于该阵营也要来源,但分明在他们自己的人物条目中也会有详述,故不如不要写出来,直接用“但国内各党派和政治领袖对此意见不一,主战、主和和公开支持叛乱的皆然有之。”第h条建议融入正文,写作“印尼制宪会议仍在争论其宪法指导思想该选择伊斯兰教,还是世俗的建国五项原则?”。i请补上来源。j则无须写出,因为可直接用青年宣言内连条目交代。

来源格式我个人推荐{{Cite book}}模板,请您参考范例2编写。您第8项书目型来源也缺乏页数,还请分别补上(也缺少语言模板)。网页来源则使用{{Cite web}},仅要填写“url”、“title”、“publisher”、“accessdate”,这最为方便的是publisher参数,即使文章标题有所不同,仍可令人一眼看出是否出自于同一网站(如第60和第61来源),且还是请您补上语言模板(虽然Cite web和Cite book都有语言参数,但显示后都是摆在最尾边,排起来不好看,我个人一般都是放(中文)此类模板在前面的,请您参阅拙作波兰战役下方的“参考”一节)和查阅时间(这是必要的)。改动过程应会颇辛苦,祝您编安。—Ai6z83xl3g留言2012年8月7日 (二) 07:46 (UTC)[回复]

另外两个小建议,照片采用这张,正面是清晰得多。以及条目内文中,关于协定、合约、宣言等,要用《》符号,谢谢。—Ai6z83xl3g留言2012年8月7日 (二) 08:08 (UTC)[回复]
请阁下补上网页来源的“publisher”参数,如“http://www.hotelsaccommodation.com.au/7449-Juanda-International-Airport.htm」該參數為「hotelsaccommodation.com.au」,謝謝。—Ai6z83xl3g留言2012年8月8日 (三) 05:08 (UTC)[回复]

re:朱安达[编辑]

完成--MakecatTalkDC10 2012年8月8日 (三) 05:29 (UTC)[回复]

2012年8月[编辑]

您好,您可能进行了拉票行为,即:在他人的用户讨论页留言,以通知某项正在进行的讨论或投票,并试图影响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提名区。虽然友善的通知是容许的,不过发送时应限制数量不分党派,并须保持中立的观点。请勿过量地跨页张贴,或在通知留言内偏向某一立场,或选择性地仅向那些与自己立场相同的用户留言。请尊重维基百科在建立共识上的一般性原则:作出的决定应能反映社群的主流意见。--Mewaqua留言2012年8月8日 (三) 05:31 (UTC)[回复]

Re:朱安达[编辑]

脚注替换成传统的<ref name="xxx">yyy</ref>的就行,如果允许的话,我等会就批量替换过去。--铁铁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8月8日 (三) 05:51 (UTC)[回复]

Okey!--铁铁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8月8日 (三) 06:29 (UTC)[回复]

Re. 参考文献格式[编辑]

关于参考文献格式,中国学术期刊对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是有明确要求的,其格式与英文一致。乌拉跨氪 2012年8月8日 (三) 06:58 (UTC)[回复]

通常,即使是通讯,在开头处都会有作者或记者的姓名。若是社论或其他,作者姓名则会出现在标题下或文章末尾。尽量补全吧。如果有原文的网络来源,可在参考文献的文章标题处做外链。乌拉跨氪 2012年8月8日 (三) 07:04 (UTC)[回复]
都不需要加书名号,但也不需要像英文那些加斜体。乌拉跨氪 2012年8月8日 (三) 07:09 (UTC)[回复]

打个招呼[编辑]

我离开维基太久,日远年湮,你大概已经忘记我是谁了... 但这日闲上维基,无意中看到你主持动员令,不禁回首当年,故顺道过来打个招呼。这年很忙,一直要到明年五月才有空,但我相信到时会回来,跟你们再并肩作战!窗帘布(议会厅) 2012年8月22日 (三) 04:42 (UTC)[回复]

阿拉伯人的名字是怎么翻译的?[编辑]

感谢对条目“阿拉伯-拜占庭战争”的支持。请教您,这些阿拉伯人的名字是怎么翻译的?还有,第一行你只加了阿拉伯文,这样对希腊人不公平吧,要不干脆统统不加。--Cccmm002留言2012年8月31日 (五) 08:55 (UTC)[回复]

希腊文什么的我觉得就不用找了吧。因为我觉得“阿拉伯-拜占庭战争”这词是事后历史学家的的总结,所以希腊文阿拉伯文不是很有意义。--Cccmm002留言2012年8月31日 (五) 10:19 (UTC)[回复]

译名工具[编辑]

您好,我注意到您经常翻译条目。我用《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和《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的数据做了一个译名工具,可以方便译名。缺点是一次只能查询一个词和比较笨拙。建议在FirefoxGoogle Chrome上运行。--王小朋友留言2012年9月1日 (六) 06:02 (UTC)[回复]

裕容龄[编辑]

裕容龄条目,觉得很奇怪,找到的资料说她是1883年出生,但是怎么会写裕德龄(1885年)为姐姐呢?

评价与影响有参考百度,怎么改写才能符合WIKI的标准?

知道您是非常资深且贡献很多的WIKI用户了,希望能得到协助。--茶壶留言2012年9月5日 (三) 05:20 (UTC)[回复]

谢谢您提供的资料,真的有帮助到条目。--茶壶留言2012年9月8日 (六) 00:29 (UTC)[回复]

写的不错,建议去看看-Wp127留言2012年9月9日 (日) 06:21 (UTC)[回复]

本条目上次5支持0反对未入选,故再次提名,望前往投票。如有新的意见欢迎提出。--MakecatTalkDC10 2012年9月11日 (二) 12:17 (UTC)[回复]

File:Sukiman Wirjosandjojo.jpg文件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先前上传的文件“File:Sukiman Wirjosandjojo.jpg”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文件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上传文件,但请先看看合理使用准则图像使用守则

被提出存废讨论可能因为图片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请参与档案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您如能解决该问题,请尽快解决,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著作权IRC聊天频道

给您一只宠物猫![编辑]

请教一下 阁下学习语言的诀窍。  :-)

--Scoooooorpio留言 2012年9月14日 (五) 23:56 (UTC)[回复]

求助人名翻译[编辑]

Rasaratna Samuccaya和Jedrzej Sniadecki这两个人名不知道是什么语言来的,找不到译名。你好像懂好多语言能不能帮忙翻译一下?--MakecatTalkDC10 2012年9月17日 (一) 06:58 (UTC)[回复]

多谢帮忙,我再去问问吧。--MakecatTalkDC10 2012年9月18日 (二) 01:02 (UTC)[回复]

谢谢[编辑]

谢谢苏兄回退他人对我用户页面的破坏。--Pengyanan留言2012年9月22日 (六) 13:33 (UTC)[回复]

化学元素发现年表参选特色列表[编辑]

欢迎阁下前往投票并发表意见。--MakecatTalkDC10 2012年9月23日 (日) 02:39 (UTC)[回复]

特色列表评选[编辑]

小弟的已退役太平洋台风名字列表 (2000年及以后)正在进行特色列表候选,希望阁下前往发表意见。—achanhk留言板 2012年9月24日 (一) 12:00 (UTC)[回复]

您好,我认为这一节的前两段推崇朱安达,却没有在文中清楚注明意见的来源,并不符合中立原则。具体而言,“堪称模范公务员”、“不论在哪个岗位,都抱着为国家和民族服务的态度来工作”、“即使不是他的本职工作,他也会很好地完成”、“面对对民族和国家利益的挑战,他会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这几句比较是概略性的评价,而非针对某件事情去提出具体的历史共识与影响(例如接下来的“这份具有地缘政治意义的宣言,对于印尼的统一、主权、国防和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就没有这个问题),并不适合以维基百科的角度、语调去评论。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应该将比较笼统的几个移除,将其余意见的作者明确列出,或以超然旁观者的语调陈述(“当今史学家肯定朱安达面对民族和国家利益的挑战时提出的解决方案”之类的)。能否请您考虑删改?谢谢。wctaiwan留言2012年10月2日 (二) 12:22 (UTC)[回复]

澄清一下,我有看到标注的来源,我主要是认为陈述上不应以维基百科的语调("voice")去下评价。谢谢您的回复。wctaiwan留言2012年10月2日 (二) 14:21 (UTC)[回复]

梅列茨科夫[编辑]

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正在参选优良条目,敬请阁下关注并发表意见。--不寐听江留言2012年10月2日 (二) 17:39 (UTC)[回复]

RE[编辑]

应该的,我个人也对这种“只要是某国人物、国家条目,相关条目一节就要增添某国特定的历史事件,即使与该人物无直接关系”的用户很反感,举手之劳而已。—Ai6z83xl3g留言2012年10月4日 (四) 11:10 (UTC)[回复]

恭喜您完成第十次动员令![编辑]

维基娘
维基娘

苏州宇文宙武:

感谢您报名参与第十次动员令!根据您的贡献,您已经成功达到了完成是次动员令的根据您的维基经验所订下的“所属级别最低要求”,因此已经成功完成是次动员令!恭喜!

根据动员令报名时您所申报的完成动员令次数,请在您的用户页修改以下模板的数字部分: {{User 動員令|4}} (您可以直接复制此行到您的用户页适当位置,并保存页面)

您还可以获得下列头衔,请根据指示置于您的用户页:

  • 军师”头衔:代表您为本次动员令的主持人兼完成动员令,请在您的用户页加入或修改以下模板:{{User 軍師|n}},当中n代表您成为主持人的次数。
  • 上将”头衔:代表您是前三名分数最高的参与者,请在您的用户页加入或修改以下模板:{{User 上將|n}},当中n代表您获得此头衔的次数。
  • 猛将”头衔:代表您是前三名贡献条目最多的参与者,请在您的用户页加入或修改以下模板:{{User 猛將|n}},当中n代表您获得此头衔的次数。

再次感谢您报名参与是次动员令,希望下一次动员令您能继续参与。如有任何查询,请至动员令的讨论页

钦佩[编辑]

发现看到的很多都是阁下纂写的条目。阁下为社群展示了一个“第四方”的阿拉伯文化,鄙人作为不结盟的个人感谢阁下的解构。--Mike2718留言2012年10月12日 (五) 10:27 (UTC)[回复]

“印度尼西亚总理列表”格式[编辑]

大致改了一下,不过似乎还有问题。我再想想办法。您看着办吧,不满意就撤销。--Cccmm002留言2012年10月13日 (六) 06:1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