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裸體 (藝術)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豐南流 (留言) 2010年9月21日 (二) 01:58 (UTC)[回覆]

建議改名:「裸體 (藝術)」→「人體藝術」[編輯]

裸體 (藝術)」 → 「人體藝術」:「人體藝術」向來是既有的名稱。而此條目的主題是「表現人體的藝術」,並不是「裸體」。--Wavingdragon留言2016年7月19日 (二) 09:25 (UTC)[回覆]

(:)回應翻譯自英文維基條目:裸體 (nude)--忱鸞留言? 2016年7月19日 (二) 11:21 (UTC)[回覆]
(:)回應條目應該根據自己語言習慣、以及專題訂立,「人體藝術」準確包涵了整個主題,向來普遍使用。反而「裸體」只是普通意義上的用法,並不能確定藝術上的主題。Nude可以係裸體,亦可以係赤裸、無遮掩、光禿禿,英語上可以係naked、bare,但係藝術上從來係「the nude」,係「人體」,專題上係「人體藝術」。Wavingdragon留言2016年7月21日 (四) 07:45 (UTC)[回覆]
(:)回應:「裸體」是一回事,「裸體 (藝術)」是另一回事,這也是括號的作用。另,如何處理與條目身體藝術的關係?——忱鸞留言? 2016年7月21日 (四) 11:57 (UTC)[回覆]
(:)回應「裸體 (藝術)」不是一個專門名稱,以至「裸體藝術」也不是一個普遍名稱,普遍的專門名稱是「人體藝術」。至於用「身體藝術」稱呼body art,也起碼有幾年歷史了。Wavingdragon留言2016年7月21日 (四) 12:34 (UTC)[回覆]
你們的爭論可以直接從義大利文或法文中去尋找靈感,點到為止。你們爭論的主題牽扯到羅馬藝術,需要義大利方面的見解,而法蘭西則是著名的文藝國度,參考這兩者的內容會比較有幫助。如果你們兩個沒有意見,改天會把條目移動到裸體藝術,不留括弧(參考自義大利文)。@Li Chao@Wavingdragon--健康欠安 (留言) 2016年8月9日 (二) 17:24 (UTC)[回覆]
(:)回應「人體藝術」才是最專門、廣泛、準確的名稱,至少有數十年歷史。徐悲鴻繪畫人體的作品,就已稱為人體藝術。在Google、香港公共圖書館、以至商務的網站,「人體藝術」的搜尋結果也要比「裸體藝術」多。百科全書應該以故有事實為記錄依據的。Wavingdragon留言2016年8月10日 (三) 09:07 (UTC)[回覆]
@Wavingdragon用博客來的圖書販售系統搜尋兩者裸體藝術人體藝術,不想講得太學術,人體不侷限於裸體,臉部繪畫,紋身刺青,烙痕都可以算是人體藝術,如果你真的很執著要把裸體藝術改名叫做人體藝術,那你應該做的是條目合併而不是條目更名。如果還不懂狀況的話我也拿你沒輒。舉個例子,圓形是圖形,但圖形不是圓形;正方形是四邊形,但四邊形不是正方形。--健康欠安 (留言) 2016年8月10日 (三) 10:30 (UTC)
(:)回應你是不是一直忽視了「人體藝術」才是最專門的名稱,一個至少有數十年歷史的名稱,所指的就是呈現人體的藝術,例如繪畫、雕塑。「人體藝術」對這個條目來說,是對題、對內容的。如果用「人體藝術」來說紋身、烙痕,那根本不是專業的講法。而稍為嚴謹,更不會用「人體藝術」來形容臉部繪畫(肖像)。紋身、身體穿刺、人體彩繪那類藝術,有「身體藝術」這個統稱,特點是以身體作媒介,在上面製作藝術。你說那些「如果還不懂狀況的話我也拿你沒輒」的無禮說話,算是有什麼意義?表示你明白這個條目嗎?你明白和考慮了「人體藝術」這四字的意義、傳統和歷史沒有?Wavingdragon留言2016年8月10日 (三) 16:52 (UTC)[回覆]
(=)中立我不帶情緒的繼續冒犯你,最專門是什麼?是至少數十年歷史?命名上人體跟身體差別在哪裡?人體泛指人的全身。身體是人的軀體。語文上來說身體跟人體是同義複詞。人體藝術跟身體藝術硬是用學術的理由扯成不同的東西,那一開始照字面翻譯用裸體藝術就好。而裸體藝術本身也是有數十年歷史的稱謂。我是不懂中國香港的學術界長什麼樣子,但我節錄自臺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的內容中有這段話,紋面紋身藝術再來看看紋面紋身的人體藝術,黃頊敬撰成《台海使槎錄-眷六》。如果不介意引用日文內容,日文的書籍資料(臺灣時報 - 第 158~163 号 - 107 ページ)有這段話,然かも當時には藝術家と世間との問には絶へず意兄の一致を快いて、反裸體藝術親は明治四十年頃までも續いた。

從結果來看,要是你真的把條目名稱移動成人體藝術,對中國香港而言很合理,對臺灣而言可以說很莫名其妙,也就是說你地域中心了,慢走不送。--健康欠安 (留言) 2016年8月10日 (三) 18:09 (UTC) 未完成,無共識。--Lakokat 2016年8月22日 (一) 10:11 (UTC)[回覆]

建議改名:「裸體 (藝術)」→「人體藝術」[編輯]

裸體 (藝術)」 → 「人體藝術」:「人體藝術」向來是既有的名稱。而此條目的主題是「表現人體的藝術」,並不是「裸體」。--Wavingdragon留言2016年7月19日 (二) 09:25 (UTC)[回覆]

(:)回應翻譯自英文維基條目:裸體 (nude)--忱鸞留言? 2016年7月19日 (二) 11:21 (UTC)[回覆]
(:)回應條目應該根據自己語言習慣、以及專題訂立,「人體藝術」準確包涵了整個主題,向來普遍使用。反而「裸體」只是普通意義上的用法,並不能確定藝術上的主題。Nude可以係裸體,亦可以係赤裸、無遮掩、光禿禿,英語上可以係naked、bare,但係藝術上從來係「the nude」,係「人體」,專題上係「人體藝術」。Wavingdragon留言2016年7月21日 (四) 07:45 (UTC)[回覆]
(:)回應:「裸體」是一回事,「裸體 (藝術)」是另一回事,這也是括號的作用。另,如何處理與條目身體藝術的關係?——忱鸞留言? 2016年7月21日 (四) 11:57 (UTC)[回覆]
(:)回應「裸體 (藝術)」不是一個專門名稱,以至「裸體藝術」也不是一個普遍名稱,普遍的專門名稱是「人體藝術」。至於用「身體藝術」稱呼body art,也起碼有幾年歷史了。Wavingdragon留言2016年7月21日 (四) 12:34 (UTC)[回覆]
你們的爭論可以直接從義大利文或法文中去尋找靈感,點到為止。你們爭論的主題牽扯到羅馬藝術,需要義大利方面的見解,而法蘭西則是著名的文藝國度,參考這兩者的內容會比較有幫助。如果你們兩個沒有意見,改天會把條目移動到裸體藝術,不留括弧(參考自義大利文)。@Li Chao:@Wavingdragon:--健康欠安 (留言) 2016年8月9日 (二) 17:24 (UTC)[回覆]
(:)回應「人體藝術」才是最專門、廣泛、準確的名稱,至少有數十年歷史。徐悲鴻繪畫人體的作品,就已稱為人體藝術。在Google、香港公共圖書館、以至商務的網站,「人體藝術」的搜尋結果也要比「裸體藝術」多。百科全書應該以故有事實為記錄依據的。Wavingdragon留言2016年8月10日 (三) 09:07 (UTC)[回覆]
@Wavingdragon:用博客來的圖書販售系統搜尋兩者裸體藝術人體藝術,不想講得太學術,人體不侷限於裸體,臉部繪畫,紋身刺青,烙痕都可以算是人體藝術,如果你真的很執著要把裸體藝術改名叫做人體藝術,那你應該做的是條目合併而不是條目更名。如果還不懂狀況的話我也拿你沒輒。舉個例子,圓形是圖形,但圖形不是圓形;正方形是四邊形,但四邊形不是正方形。--健康欠安 (留言) 2016年8月10日 (三) 10:30 (UTC)
(:)回應你是不是一直忽視了「人體藝術」才是最專門的名稱,一個至少有數十年歷史的名稱,所指的就是呈現人體的藝術,例如繪畫、雕塑。「人體藝術」對這個條目來說,是對題、對內容的。如果用「人體藝術」來說紋身、烙痕,那根本不是專業的講法。而稍為嚴謹,更不會用「人體藝術」來形容臉部繪畫(肖像)。紋身、身體穿刺、人體彩繪那類藝術,有「身體藝術」這個統稱,特點是以身體作媒介,在上面製作藝術。你說那些「如果還不懂狀況的話我也拿你沒輒」的無禮說話,算是有什麼意義?表示你明白這個條目嗎?你明白和考慮了「人體藝術」這四字的意義、傳統和歷史沒有?Wavingdragon留言2016年8月10日 (三) 16:52 (UTC)[回覆]
(=)中立我不帶情緒的繼續冒犯你,最專門是什麼?是至少數十年歷史?命名上人體跟身體差別在哪裡?人體泛指人的全身。身體是人的軀體。語文上來說身體跟人體是同義複詞。人體藝術跟身體藝術硬是用學術的理由扯成不同的東西,那一開始照字面翻譯用裸體藝術就好。而裸體藝術本身也是有數十年歷史的稱謂。我是不懂中國香港的學術界長什麼樣子,但我節錄自臺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的內容中有這段話,紋面紋身藝術再來看看紋面紋身的人體藝術,黃頊敬撰成《台海使槎錄-眷六》。如果不介意引用日文內容,日文的書籍資料(臺灣時報 - 第 158~163 号 - 107 ページ)有這段話,然かも當時には藝術家と世間との問には絶へず意兄の一致を快いて、反裸體藝術親は明治四十年頃までも續いた。

從結果來看,要是你真的把條目名稱移動成人體藝術,對中國香港而言很合理,對臺灣而言可以說很莫名其妙,也就是說你地域中心了,慢走不送。--健康欠安 (留言) 2016年8月10日 (三) 18:09 (UTC)

(※)注意本話題複製自裸體 (藝術),需要對相關領域有涉略者加入研擬名稱,因已經涉入爭議討論中,放置於條目探討,不參與實質討論。--健康欠安 (留言) 2016年8月11日 (四) 14:17 (UTC)

從條目撰寫的內容方向來看,應當用裸體。裸體的範疇比人體大,前者亦包含相關聯的完美、戀愛、慾望、凝視等討論,後者多是指軀體性質。另外相關的藝術與理論討論也通常不使用人體這個詞。--KOKUYO留言2016年8月13日 (六) 07:06 (UTC)[回覆]
人體藝術不一定全是裸體藝術,所以不合適。裸體藝術只是人體藝術的一部分,非裸體形式的人體藝術也有不少,可以自己上網找一下。-- 晴空·和岩 (討論頁·反互煮 協作計劃) 2016年8月14日 (日) 01:42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裸體 (藝術)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16日 (六) 16:3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