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吾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吾德

大明湖廣按察司僉事
籍貫 廣東廣州府新會縣
字號 字懋修,號省齋
出生 嘉靖七年(1528年)十一月十四日
廣東新會縣
逝世 萬曆十七年(1589年)
配偶 配李氏,封孺人
親屬 (子)汝志、汝愚
出身
  • 嘉靖三十一年壬子科舉人
  •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進士

陳吾德(1528年—1589年),懋修,號省齋廣東承宣布政使司惠州府歸善縣(今廣東省惠州市東北西枝江東岸)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湖廣按察司僉事。

生平[編輯]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鄉試中第二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會試六十七名,登三甲二百二十一名進士[1][2],刑部觀政,四十五年二月授行人司行人。隆慶三年(1569年)閏六月擔任工科給事中。四年五月,因明穆宗聽信中官崔敏建議購買珍寶,戶部尚書劉體乾戶科都給事中李已上奏反對,陳吾德接連反對皇帝奢侈,被罰杖刑,下刑部監獄,被貶為民[3]

明神宗即位,隆慶六年七月起用為兵科給事中[4]萬曆元年(1573年)九月晉升本科右給事中[5],後得罪張居正,二年二月出任饒州府知府。四年五月貶降馬邑縣典史、再貶為民。張居正去世後,十一年九月起補原官,十月升思州府推官,十二月移寶慶府同知,十五年九月復除紹興府,十六年七月官至湖廣僉事[6],不久去世。

家族[編輯]

曾祖陳烈;祖父陳孟塤;父陳文鳳,累封給事中。母黃氏,封孺人[7]。弟憲德、敬德。

參考文獻[編輯]

  1. ^ 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2.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明史》(卷215):陳吾德,字懋修,歸善人。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隆慶三年擢工科給事中。兩廣多盜,將吏率虛文罔上。吾德列便宜八事,皆允行。明年正月朔,日有食之,已而月復食。吾德言:「歲首日月並食,天之大災,陛下宜屏斥一切玩好,應天以實。」詔遣中官督織造,吾德偕同官嚴用和切諫,報聞。帝從中官崔敏言,命市珍寶,戶部尚書劉體乾、戶科都給事中李已執奏,不從。吾德復偕已上疏曰:「伏睹登極詔書,罷採辦,蠲加派,且雲『各監局以缺乏為名,移文苛取,及所司阿附奉行者,言官即時論奏,治以重典』,海內聞之,歡若更生。比者左右近習,干請紛紜,買玉市珠,傳帖數下。人情惶駭,咸謂詔書不信,無所適從。邇時府庫久虛,民生困瘁,司度支者日夕憂危。陛下奈何以玩好故,費數十萬貲乎!敏等獻諂營私,罪不可宥。乞亟譴斥,以全詔書大信。」帝震怒,杖已百,錮刑部獄,斥吾德為民。
  4. ^ 明實錄:神宗實錄 ,14卷
  5. ^ 明實錄:神宗實錄 ,19卷
  6. ^ 《明史》(卷215):神宗嗣位,起吾德兵科。萬曆元年進右給事中。張居正柄國,諫官言事必先請,吾德獨不往。禮部主事宋儒與兵部主事熊敦樸不相能,誣敦樸欲劾居正,屬尚書譚綸劾罷之。既而誣漸白,吾德遂劾儒,亦謫之外。居正以吾德不白己,嗛之。未幾,爭成國公朱希忠贈定襄王爵,益忤居正。及慈寧宮後室災,吾德力爭,出為饒州知府。有盜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見獲。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盜,謫馬邑典史。御史又劾其涖饒時違制講學,用庫金市學田,遂除名為民。居正死,薦起思州推官,移寶慶同知,皆以親老不赴。後終湖廣僉事。
  7.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登科錄》 
  • 《湖廣按察司僉事陳公吾德行狀》葉春及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國朝獻徵錄·卷之八十八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二百一十五》,出自《明史
官銜
前任:
戴濂
明朝饒州府知府
萬曆年間-1580年
繼任:
黃思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