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蓋·根納季耶維奇·涅恰耶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謝爾蓋·根納季耶維奇·涅恰耶夫
1840年的涅恰耶夫
原文名Серге́й Генна́диевич Неча́ев
英文名Sergey Gennadiyevich Nechayev, or Nyechayev
出生1847年10月2日
俄羅斯帝國弗拉基米爾省伊萬諾沃
逝世1882年11月21日或12月3日
俄羅斯帝國聖彼得堡
國籍俄羅斯

謝爾蓋·根納季耶維奇·涅恰耶夫(俄語:Серге́й Генна́диевич Неча́ев 1847年10月2日—1882年11月21日或12月3日)是一名俄國革命家,他常被與俄羅斯虛無主義運動聯繫起來,並且因對革命不擇手段的追求——包括進行恐怖主義[1][2]活動——而知名。他還是激進書籍《革命者教義》(Catechism of a Revolutionary)的作者。

1869年,在捲入了一場謀殺前同伴的案件後,涅恰耶夫逃離了俄國。他與同時期革命分子的複雜關係導致了他被驅逐出第一國際。1872年,他在瑞士遭到逮捕並被遣送回俄國,接着被判處20年監禁並最終死於獄中。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反虛無主義小說《群魔》中的角色彼得·韋爾霍文斯基(Pyotr Verkhovensky)正是以涅恰耶夫為原型。

早年生活[編輯]

謝爾蓋·涅恰耶夫出生於伊萬諾沃,接着在一個偏僻小鎮長大。他家境貧困——他的父親是一名侍者兼廣告牌畫工,他的母親則在他八歲那年去世了。除此之外涅恰耶夫還有兩個姊妹和祖父母。他們一家人住在一個三室的房子裡——他們都是遷移到伊萬諾沃的前農奴。在年紀尚輕時,他就已經意識到了社會的不公,並對本地的貴族心懷怨恨。10歲那年,謝爾蓋子承父業——開始在宴會上當侍者,以及粉刷廣告牌。他的父親在工廠給他找了個當差的工作,但謝爾蓋拒絕了。他的家庭花錢僱傭了優秀的老師教他拉丁語、德語、法語、歷史、數學和修辭學[3]

1865年,涅恰耶夫18歲,他搬到了莫斯科,並在那裡為歷史學家米哈伊爾·波戈金工作。一年後,他又搬到聖彼得堡並通過了教師資格考試,開始在教會學校教書。從1868年9月開始,涅恰耶夫作為旁聽生在聖彼得堡國立大學聽課,並接觸到了有關十二月黨人起義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巴枯寧的反政府作品,此外,還有大學生們越發反叛的思想。據說,涅恰耶夫甚至睡在硬木板上、每日以黑麵包為食,以此模仿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小說《怎麼辦?》( What Is To Be Done?[4]中的人物——苦行僧般的革命家拉赫梅托夫(Rakhmetov)。

德米特里·卡拉科佐夫(Dmitry Karakozov)行刺沙皇失敗的鼓舞,涅恰耶夫參與了1868到1869年的學生運動,並和彼得·特卡喬夫等人共同領導着一小撮激進分子。涅恰耶夫參與制定了這場學生運動的「革命活動流程」。流程宣布社會革命是它的終極目標。這一流程還指明了建立革命組織和從事顛覆活動的方法。這一流程還特別設想要編撰一本《革命者教義》——在未來,涅恰耶夫會因此而名揚天下。

1868年12月,他在一場教師會議上遇到了查蘇利奇(她在1878年試圖刺殺聖彼得堡總督特里波夫將軍俄語Трепов, Фёдор Фёдорович (старший))。他邀請她到他的學校參加「燭光革命手冊閱讀會」。在閱讀會上,他會把羅伯斯庇爾聖茹斯特的畫像擺在桌子上[5]。在這些會上,涅恰耶夫謀劃在廢除農奴制的第九周年的周年紀念活動上刺殺沙皇。1869年2月28日,這群學生最後一次集會,涅恰耶夫交給他們一份呼籲集會自由的請願書[6]。儘管涅恰耶夫沒有說明會拿這份請願書做什麼用,還是有97名學生簽署了這份請願書。2天後,他把請願書交給警察,希望通過監禁和流放讓這些學生變得更加極端。

年輕時的涅恰耶夫

流亡日內瓦[編輯]

《革命者教義》[編輯]

《革命者教義》或名為《革命者教義問答》,是1869年22歲的謝爾蓋‧涅洽耶夫與巴枯寧在日內瓦合寫的一部著作。[7]內容共分為四個段落:第一段為革命者對自身的態度;第二段為革命者對革命同志的態度;第三段為革命者對社會的態度;第四段則是革命組織與人民的關係。

回到俄羅斯[編輯]

離世[編輯]

注釋[編輯]

  1. ^ Maegd-Soëp, Carolina (1990). Trifonov and the Drama of the Russian Intelligentsia. Ghent State University, Russian Institute. p. 79. ISBN 90-73139-04-X.
  2. ^ Nechayev, Катехизис революционера, publisher's preface, from: Революционный радикализм в России: век девятнадцатый. Документальная публикация. Ed.Е.Л.Рудницкая Moscow, Археографический центр, 1997.
  3. ^ Ana Siljak, Angel of Vengeance, page 90
  4. ^ Andrew Michael Drozd, Chernyshevskii's What is to be done?: a reevaluation, page 115
  5. ^ Ana Siljak, Angel of Vengeance, page 93
  6. ^ Ana Siljak, Angel of Vengeance, page 97
  7. ^ 班尼迪克‧安德森:《全球化時代:無政府主義與與反殖民想像》。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頁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