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同行评审/香港博物馆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博物馆列表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编辑]

自提,这不是翻译条目,而是小弟根据手上资料扩充这个列表,目前已全部完成。但小弟仍希望大家帮忙再校对及提出意见,让此列表更完善准确,可以提升至特色列表程度。——香港の達人(有话直说)(贡献) 2010年5月19日 (三) 08:01 (UTC)[回复]

评审期︰2010年5月19日至2010年6月19日

内容与遣词[编辑]

包括条目内的学术成份、遣词造句、翻译精确性、完成度及连贯性等一概与内容有关的要点
是否可以增加一项博物馆的类型,可以参考en:Museum#Types,让列表更专业一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19日 (三) 12:39 (UTC)[回复]
另外,有没有已经关闭的博物馆?有的话是否要写入?--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19日 (三) 12:40 (UTC)[回复]
(:)回应:如果要分类的话,技术上还是可以的。不过在香港,无论政府抑或是非牟利团体和私营机构,皆不习惯为博物馆分类。如果分类的话,恐会有原创研究之嫌。另外,条目已列入一些已关闭的博物馆,见香港博物馆列表#已关闭的博物馆。—香港の達人(有话直说)(贡献) 2010年5月19日 (三) 15:20 (UTC)[回复]
博物馆的定义似乎过度广泛。列表中不少的性质与博物馆似乎大相径庭,例如香港视觉艺术中心青屿干线访客中心及观景台金管局资讯中心粉岭环境资源中心荃湾环境资源中心等等。另外,概述段落可作为首段展示。—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10年5月19日 (三) 14:16 (UTC)[回复]
(:)回应: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定义,博物馆是“一个永久设立的机构,……这个机构负责搜集、保存、研究、传播与展示人类及其环境有关的实证,供研究、教育及观赏之用”(香港国际博物馆日2002博物馆博览,页8)。换言之,只要一个机构做足以上五个步骤(不理文物有多久历史),并将文物向公众展示的话,它亦可以符合博物馆的定义。以上阁下所举的例子,有部份是符合博物馆的定义(虽然它们的名字令人误以为它们只属服务性质)。但小弟承认,有些在列表所举的机构,并未符合博物馆的定义。小弟稍后会在首段附上以上的博物馆定义,并将列表内每间机构逐一研究,若不符合博物馆的定义,小弟会斟情删掉。另外,香港视觉艺术中心被康文署归纳为博物馆,亦是《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所指的博物馆,详见此页。—香港の達人(有话直说)(贡献) 2010年5月19日 (三) 15:58 (UTC)[回复]
 已修复,己删除资料共有8项:黑暗中对话体验馆粉岭环境资源中心荃湾环境资源中心湾仔环境资源中心IN的家信不信由你奇趣馆马术展馆邓丽君香港故居。它们都只有展览性质,有些是非永久性展馆。—香港の達人(有话直说)(贡献) 2010年5月20日 (四) 07:52 (UTC)[回复]
医院管理局大楼地下的健康资讯天地,未知是否也可归入博物馆?Germanomaniac 2010年6月23日 (三) 17:15 (UTC)

格式与排版[编辑]

包括维基化、专题格式、错别字与标点符号、外文内容及排版等信息

参考与观点[编辑]

包括各类型的参考文献、中立观点、以及其他中文维基百科内的方针与指引等

以往记录[编辑]

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