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民主进步党/存档2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谢长廷现在应该只是代理主席

我查过民进党党章,党章第十五条规定党主席必须由党员直选。谢长廷现在并不是正式主席。 Yr (留言) 2008年1月24日 (四) 03:20 (UTC)

执政党时期的年代评论恰当吗?

  • 激烈的选战、撕裂的台湾:2004年
  • 弊案爆发:2005年
  • 深绿当政:2006年
  • 党内群雄的逐鹿:2007年
  • 重回在野:2008年
以上这些年代评论,感觉有点像小说......不知道是做什么的,用在页面上恰当吗?—爱尔思先生 (留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05:15 (UTC)
我也觉得不恰当~~投你一票—RING (留言) 2008年5月10日 (六) 04:42 (UTC)

被破坏了

由于当届选举改为单一选区选制,在2008年立委选举中,民进党遭遇创党以来的最严重挫败,113席立法院席次只取得27席,造成“朝极小野极大”的情况。泛蓝则取得超过四分之三席次,于25个县市、直辖市当中,取得15个县市、直辖市的所有席次,席次比例亦在立法院形成一党独大之局面。除选制问题外,对经济成长不认同、贪腐、过度操作意识形态(如:大中至正风波)导致民众反感。尤其是采用排蓝民调,便这个制度出线的候选人,在某些需要争取中间选民的选区内,已经失去中间选民的认同,如:台北市的王世坚。

由于立委选举惨败,陈水扁辞去党主席一职,由谢长廷任代理主席。但在3月22日的2008年中华民国总统大选中,民众给了执政党一个机会,使得民进党得以力挽狂澜,菜叶配以三百二十一万票的领先优势当选。蔡英文和叶菊兰分别成为台湾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统和第二位女性副总统。 --218.166.215.205 (留言) 2008年4月26日 (六) 05:32 (UTC)--218.166.215.205 (留言) 2008年4月26日 (六) 05:32 (UTC)机多拉

1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与本讨论页面无关,已由PhiLiP于2009年2月3日 (二) 09:46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

最近的条目变化

这个条目再继续缺乏整理地堆砌下去的话,恐怕会被人拿去重审优良资格。—bstle2 2008年5月18日 (日) 14:27 (UTC) 官方公布党员人数约50万人,然条目内写100多万人,希望改掉。

本段落暂时放置于此

bstle2 2008年5月18日 (日) 14:37 (UTC)

未来前景

民进党是依靠国民党分裂而获得执政权,国民党的内斗也让一些国民党的弊案浮出台面,同时让国民党形象变差。但当此现象随著连宋退居幕后而不再有真正的影响,民进党就在选战上节节败退,民进党的弊案只是加速这个进程,新的立委选制更可能会让民进党成为“永远的小党”甚至消失。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国民党再分裂对民进党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梦想:这是因为国民党已经有了因为分裂而失败的惨痛经验,而且国民党──就算在野时期也一样──有相当庞大的资源安置初选失败者(参见:中国国民党党产争议)。

民进党在能崛起的另一个原因是国民党过去对于反对势力过于残酷,重击国民党形象并引起美国施压;国民党未来对于反对势力的打压只会更精密有效。

而台湾媒体的监督能力及意愿也令人担忧:台湾媒体在可见的将来还是很有可能会对国民党非核心人物强力批判,但是依照多数台湾媒体人的意识型态及国民党所拥有的资源,媒体的批判会自我控制,因此对马英九的伤害非常小。马英九的接班人也将会有类似特质。过去媒体强力批判李登辉总统的现象将很难重演。因此由总统大选之后的新闻报导及民意调查来看,民进党的指控“人民对民进党执政比国民党差的评价其实大多只是凭感觉下结论,而操弄人民感受的是媒体”是有相当的真实性。(参见:台湾媒体乱象)。

民进党也有可能完全泡沫化,把反对党的生存空间放出来;但是接棒的最大反对势力必然继承民进党的民意基础,但国民党有丰富的经验及强烈的意愿打压。新的选制更会让民进党以外的政治势力不是被国民党吸收、就是单打独斗而造成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接棒的反对势力也很难达到民进党曾经拥有的政治地位──甚至连民进党在野时代的政治地位都达不到。(参见:一党独大

优良条目撤消

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重审最后修订版本

民主进步党

理由:这个条目曾经是篇不错的文章,但是近几个月来,不论是在排版、用词,或是维基化的方面都已经趋于混乱。而且该条目缺乏参考文献,维三的参考来源中,有一个还是blog(虽然是个有名的blog)。另外还有演义式的段落标题,例如“弊案的序幕”、“激烈的选战,撕裂的台湾”等等,有些以偏概全,有些是不适合百科条目的夸示法,我曾对此予以修改,但是又被回退。其他还有缺乏整理的历史段落,以及滥用粗体的问题。提起重审,希望能引起一些关照。—bstle2 2008年6月26日 (四) 22:59 (UTC)

支持撤销

  1. (+)支持bstle2 2008年6月26日 (四) 22:59 (UTC)
  2. (+)支持:不得不支持了,这篇文章应该要改写。太多问题了。—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6月27日 (五) 07:23 (UTC)
  3. (+)支持,很多地方描述太不中立,“刀刀见骨”呀、章节用文呀,我觉得怪怪的。—Iflwlou [ M {  2008年6月28日 (六) 13:53 (UTC)
  4. (+)支持意见同上--albert...... (留言) 2008年6月30日 (一) 06:48 (UTC)
  5. (+)支持,其实绝大多数只需要修改一下就好,并不会失去优良的水平。不过既然其他编辑者有争议,那就已经不符合优良的标准了。→ 啰唆的阿佳 2008年7月2日 (三) 23:45 (UTC)
  6. (+)支持内容不中立,用字遣词不中立,就没资格成为优良条目。--鱼儿水中游 (留言) 2008年7月5日 (六) 07:59 (UTC)
  7. (+)支持不中立。--User:Leo062820052008年7月5日
  8. (+)支持,内容不大中立—天哲 (留言) 2008年7月6日 (日) 15:11 (UTC)
以下为投票结束后的意见
  1. (+)支持,虽然已经投票结束,但我还是要留下赞成这一票,本来条目扩充时还算中立,但发现有越来越多意识形态的方式撰写本条目,就算DPP执政不佳,当是这条目也太过以偏概全,变成无敌“蓝”的条目—RING (留言) 2008年7月30日 (三) 15:26 (UTC)
(!)意见,当年这民进党还是优良条目时,曾经被人指责是“立场严重偏向民进党”;现在却被人指责“太过以偏概全,变成无敌‘蓝’的条目”...—爱尔思先生 (留言) 2008年7月31日 (四) 01:53 (UTC)

反对撤销

意见

移动结束—长夜无风(风语者) 2008年7月6日 (日) 18:39 (UTC)

== 优良条目去那了 ==

终于到失去优良条目资格的这一天了。虽然我知道有这一天会到,但是我却不知道如何改进...谁有当年民进党还在优良条目时的修改(历史太远了...那时代到底在那里)?—爱尔思先生 (留言) 2008年7月30日 (三) 10:33 (UTC)

算了,不可能找到。—爱尔思先生 (留言) 2008年8月1日 (五) 16:01 (UTC)

编辑战编辑战

最近这条目快陷入了编辑战,麻烦各位大大把你们回退的理由放到这里辩论好吗?—爱尔思先生 (留言) 2008年8月1日 (五) 15:57 (UTC)

无意编辑战,直接引我在S的讨论页的留言好了:“事实和评价不同,关于事实如何,只要写在内文即可,标题这种写法,是属于个人评价,试想,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这么长,为什么是这句标题,而不是另一句标题?其实这是你对这件事下的个人评价。”未命名 (留言) 2008年8月1日 (五) 16:04 (UTC)
阁下又那里看出是个人评价?难道你告诉我,在2005年的高捷疑云是伪造的?2005年民进党没有输,而更大胜国民党,在2006年扁嫂没有被人提告,也又是伪造的?Satricky2005 (Satricky2005) 2008年8月3日 (日) 03:10 (UTC)
2005为什么评价“弊案的序幕”而非“节节败退”?2008又为什么评价“重回在野”,难道我不能写“女权进步”吗?—爱尔思先生 (留言) 2008年8月3日 (日) 08:01 (UTC)
如果2006年没有再发生弊案,那弊案的序幕就不会出现,2005年民进党大败,但2006却是打成平手,那里会是节节败退?2008年对民进党变化大的是“变回在野党”,女性党主席比失去执政权的变化为小,也逃不了派系的影子.至于女性党主席,以前吕秀莲也有兼过代理党主席,不如阁下像以上所幻想的一样,蔡英文在2008当选总统吧,那就是女权进步了.Satricky2005 (Satricky2005) 2008年8月3日 (日) 22:54 (UTC)
补充一点,这种用“我只是陈述事实啊”的理由来包装简化的标题,也不是第一次看到了。未命名 (留言) 2008年8月1日 (五) 16:06 (UTC)
“还有,用扣帽子来支持自己的论点,技巧不怎么高明。”如果我是扣帽子,那阁下也是扣帽子,阁下的确有美化民进党在执政时代的行为的事实.阁下用如此挑衅性的言论,阁下也好不了到那里去.Satricky2005 (Satricky2005) 2008年8月3日 (日) 03:10 (UTC)
需要对条目执行保护吗?—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8月1日 (五) 17:17 (UTC)
保护+短期封禁固执用户—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8月1日 (五) 17:20 (UTC)
如果说我是固执用户,那这里除了我以外,还有人应该被封禁.Satricky2005 (Satricky2005) 2008年8月3日 (日) 03:10 (UTC)
维基中有种东西叫共识,要是大多数人都不认同你的编辑行为,而认同另一人的编辑行为,那么你就是固执,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是“多数人暴政”—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8月2日 (六) 19:32 (UTC)
这是你们几个人不认同而已.那里是全个维基百科用户的不认同.某些人美化民进党,隐去其弊政才是不适合.Satricky2005 (Satricky2005) 2008年8月3日 (日) 22:54 (UTC)
从留言看来,S似乎弄错问题了。问题争议其实是在标题(就是激烈的选战、撕裂的台湾:2004年;弊案的揭幕:2005年;深绿兴起:2006年;党内群雄的逐鹿:2007年;重回在野:2008年),可是S好像是为内文辩驳...—爱尔思先生 (留言) 2008年8月3日 (日) 13:21 (UTC)
我为内容辩驳,那阁下即是认为标题所指的不是真的吗?Satricky2005 (Satricky2005) 2008年8月3日 (日) 22:54 (UTC)
请问我有说过“标题所指的不是真的”吗?—爱尔思先生 (留言) 2008年8月4日 (一) 08:44 (UTC)
阁下所言甚是,是否要在维基社区专门开一个主题来“公审”一下你是否违规?想到话,我随时可以进行—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8月3日 (日) 15:24 (UTC)
阁下应搞清楚这些标题是否真的.Satricky2005 (Satricky2005) 2008年8月4日 (一) 01:19 (UTC)
“激烈的选战”是多激烈,有死人吗?“撕裂的台湾”是怎么个撕裂法,55%比45%的选票可以把台湾岛分成两半吗?“弊案的揭幕”是揭什么幕?是在演舞台剧吗?“深绿兴起”又谁是深绿,怎么个判定法,思想或行为跟你差比较远的人就是深绿吗,沈富雄是深绿吗?“党内群雄的逐鹿”是逐什么鹿?只不过就是几个人选选举投投票罢了,难不成军队都开出来了吗?您学过的中文修辞只有譬喻法和夸示法吗?—bstle2 2008年8月3日 (日) 16:26 (UTC)
你敢说2004年的选战不是蓝绿打过你死我活的选战吗?这场选举不是撕裂的选战吗?“割喉割到断”那又是谁人所说,真调会事件那又显示了甚么?看来阁下才不懂中文。你敢说当时民进党反对红衫军倒扁的大部份不是对民进党的死忠支持者吗?游主席提出公投,不是反制的做法吗?总统提名战不是党内各个天王为了总统提名人这个位置而争斗著吗?选前,苏贞昌对谢长廷的攻击不是很厉害吗?“奸巧”这个词是媒体空想出来吗?Satricky2005 (Satricky2005) 2008年8月4日 (一) 00:54 (UTC)
发起编辑战的不是我,有人明显偏帮这些以偏盖全的人,用了这些人的主张再进行保护,简直是无耻的行经,强烈抗议这种无耻行为!!Satricky2005 (Satricky2005) 2008年8月4日 (一) 00:54 (UTC)
全世界都那么的无耻,也很难为高尚的User:Satricky2005了。—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8月3日 (日) 17:09 (UTC)
阁下才是无耻之徒,有些用户只懂去向管理员告御状,而不向管理员解释前因后果,无耻至极Satricky2005 (Satricky2005) 2008年8月4日 (一) 00:54 (UTC)
对,我无耻,您继续高尚吧。—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8月3日 (日) 17:16 (UTC)
高尚的才是你,我不高尚.Satricky2005 (Satricky2005) 2008年8月4日 (一) 00:54 (UTC)

百科的撰写在理想上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譬喻法、夸示法,应该使用理性的文字,所谓的理性是指较为中立、客观、可供量化、较不易因为个人的生命经验而产生理解上歧异。但是可以使用稍有同情感的口吻,而不要给人冷酷的错觉。在本件争论中,起因是Satricky使用了一些较具有情感色彩、有文学手法的标题,如果作为新闻报导,或许也还算适合,毕竟可以引起读者兴趣,但是问题也出在这一点上,百科写作比较不需要这样的标题,即使与事实未有悖离,但与理想中的百科撰写方式仍有差距,bstl所提出的问题适足以说明歧异解读的可能性,而此正为我们在撰写上所应避免的。最后附带一提,在讨论时尽量心平气和,讲出自己的理由,而不要只是挑对方的一个点,这样讨论起来比较有效率,当然,礼貌也是很重要的,大家善意推定,为条目更好。--Theodoranian|虎儿 =^-^= (留言) 2008年8月3日 (日) 18:58 (UTC)

我想某些用户的行为,那不可令人心平气和.Satricky2005 (Satricky2005) 2008年8月4日 (一) 08:54 (UTC)
可是这里看起来最不心平气和的人似乎好像是你,前面我已经讲了,用陈述事实、简化标题来包装个人评价,这种老招式,你也不是第一个人用的,大家都知道问题在哪,就你不知道。“激烈的选战”→你认为激烈,这是你个人评价;“撕裂的台湾”→是否撕裂,这是你个人评价;“深绿兴起”→深绿如何界定,是否兴起,这也是你个人评价,这些bstl都讲得很明白又浅显易懂。表面上你好像只是是陈述事实,其实是偷渡个人观点,然后不同意你的看法,就顾左右而言他,说人美化民进党,套句武侠小说的用语,真的是“招招使老”。
要知道,纵使你真的认为“激烈”、“撕裂”、“深绿”,这些个人观点也不适合写,我如果在肉圆 (台湾)这个条目上另起标题“难吃的肉圆”,纵使我个人真的认为肉圆“难吃”,我也不能写下去,更不要说是把反对者打成一群想要“美化肉圆”的人了。
至于你所举的割喉割到断啊,奸巧啊,这种程度的用语其他民主国家的选战也会出现,美国的选战更是刀刀见骨,那么到底要如何界定激烈或不激烈,美国人来看,会觉得你们台湾人的选举根本是小儿科耶,把这个拿来标题转化为个人评价并无意义;况且,重点也不在这里,重点是,就算是有人讲了割喉割到断啊,奸巧啊,你只要在“内文”把有人讲了这些话写出来就好了,至于这个叫激烈还是小儿科,读者不是白痴,自己会判断,不用我们在标题上作之君、作之师的谆谆教诲,至于那些个在“标题”上的个人评价就免了,想想,这里可能就有不少人不同意你标题的评价了,你怎么能自认上面写的就是客观的事实呢?未命名 (留言) 2008年8月4日 (一) 01:45 (UTC)
当然不可以心平气和,因为某些人走去向管理员告御状.
这些标题根本就是客观的事实.你敢说2004年的选战是平和、和谐的选战吗?族群并没有因这此选战而撕裂吗?2006年民进党反制行动又显示了甚么?有人的确在文章中删减有美化民进党的行为,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阁下请先回去看看,到底是谁在内文中美化民进党.就算把奸巧一词写了进去,说不定阁下一下子就删除了.读者的确不是白痴,但看了某些人美化的文后就会被误导了.
说我在包装个人观点,那某些人就是借删去标题来美化民进党.Satricky2005 (Satricky2005) 2008年8月4日 (一) 13:15 (UTC)

我说大家有必要和一圣人在作无用功的争论吗?让他布道,让他嚎叫吧。—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8月4日 (一) 05:24 (UTC)

你才是大圣人,真的很大的圣人.Satricky2005 (Satricky2005) 2008年8月4日 (一) 13:26 (UTC)

不好意思喔,关于“美化”这种说法,我几点说明:

  1. 本人对这类政治性条目一向是不怎么有兴趣的,要不是user:爱尔思先生先前表达希望将本条目改进重回优良条目,我才懒得管你们怎么写,反正这类政治条目战够了自然会达到恐怖平衡,爱尔思先生有这个心,我们乐观其成,但很显然的,你这些标题加上去,这种演义式写法,八成会让本条目上不了优良条目,这不是有违人家改进重回优良的本意吗?至于你为什么要让本条目上不了优良条目,这个我也不想揣测。
  2. 如果要细究,我还看不出来某些标题被删是哪里在美化民进党了,删去“激烈的选战”是在美化民进党?在我看来如果选战一点也不激烈,搞得像集权国家才在丑化民进党吧。像是“党内群雄的逐鹿”、“重回在野”被删掉,这和美不美化民进党有什么关系?
  3. 至于像“深绿的兴起”、“撕裂的台湾”、“弊案的序幕”这三句,你或许会认为这是对的,甚至我也不否认这些可能是事实,但是把这些事放在该年度的标题,会不会太简化一个政党整年度的事迹?更何况,深究下来,你这些观点也只是出于你自己的认知而已,我先前没有看你的个人页面,一看之下才知道,你好像是香港人,我不是说香港人没有资格编辑此页面,而是如果你只是要在条目标题上写上个人观察到台湾政治的现象,那么我们这些台湾人每天生活在这里,好像应该比你隔海透过媒体认识台湾看得还要清楚。像是“撕裂的台湾”,其实很多台湾人都清楚,与其这样说,不如说是“媒体放大下的撕裂的台湾”;“深绿的兴起”、“弊案的序幕”,某种程度上来看,可能都是对的,这似乎也没什么好否认,但这些都是片面的认识,事实上党内初选本来就是比谁比较基本教义派,你只要看美国总统初选就知道了,把这个现象看做是兴起,太过简单,如果真的兴起,游锡堃就不会输了,你这样兴起一句话带过,实在是太简化了。未命名 (留言) 2008年8月4日 (一) 05:56 (UTC)
如果要成为优良条目而要这样美化,那我真的是见识见识了.既然标题所说的是真的,那就行了.“深绿的兴起”那就突出于在党主席游锡堃的身上,重回在野难道不是事实吗?难道像以上所说,蔡英文当选2008年总统了吗?“党内群雄的逐鹿”,大家不是为了争这个被提名人的位置而把矛盾公开化了吗,那既然香港人比台湾的朋友还没有能力编辑此页面,那我就没话说了.请阁下搞清楚一件事,有人籍著删去标题,修改内文来达到美化民进党的目的.
如果说我扣帽子,那些说我在嚎叫那些人士,我也不懂用甚么说话来形容他了.Satricky2005 (Satricky2005) 2008年8月4日 (一) 21:14 (UTC)
优良条目毕竟要经过大家投票决定,你的改动八成上不了优良,如果只是“见识见识”,而不去了解原因,那我真不知道,这是在“见识”什么?要知道,上不了优良表示大部分的人都不认同你的编辑,不是我等一两个人和你持反对意见而已。
我直接指出你在本则讨论上有两个前提错误(我加粗体,以免你一直看不到重点,并且误会别人的说法),第一、误认为标题写的是真的就可以了,先前已说明,标题只是片面的事实,纵使其为真,我也可以拿另一句看起来意思不同,但也是真的句子套上去,你认为深绿的兴起为真,可是我说不定认为这些被界定为深绿的搞不好只是该党的投机主义者,就把标题写成投机主义的兴起,结果我们写的虽然是同一群人,但是被给予不同的评价;或者是我干脆就只写“排蓝民调的争议”,这也是真的啊,那么如果我把本段改成“排蓝民调的争议”,我也用“标题写的是真的就可以了”堵你的嘴,你觉得好不好?
第二个前提错误、误认为别人认为你的标题都不符合事实,其他人都在美化民进党,这种话大可不必,我老实跟你讲,如果我们是私下谈的话,我认为你讲的大部分都是对的(只是某些部分太简化了),这种东西根本谈不上美化或丑化民进党,民进党自己都有人在攻击该党大选前的路线了,有什么好美化的?问题在于这些说书般的标题根本就不必要,你何曾看过哪本百科全书这么写的?“党内群雄的逐鹿”改成“总统初选”不是更好?甚至像2004年就写“2004年总统大选”再放一个大选争议的主条目就可以了。比较好的做法,应该是打破年代,直接以事件为小标题,也不要花无谓的功夫替这些事件在标题上做评价。
编辑页面看得是能力,香港朋友当然可以编辑此页面,但你至少要展现出你的能力,而不是大家都在质疑编辑品质了,再放一句“既然香港人比台湾的朋友还没有能力编辑此页面,那我就没话说了”,这似乎表示反正品质再怎么堪虑,大家质疑你也只是地域歧视而已,如果只是做这样的理解,而不去深入探究原因,那还真的蛮糟糕的。未命名 (留言) 2008年8月5日 (二) 01:41 (UTC)
来到了这里,阁下这样的说明非常详细,既然如此,我建议废止年代为标题,改以事件作为标题.对于我以前的态度,我为此向各位致歉.希望大家可以继续改善好民进党这个条目.
其实我并无意与各位为敌,这是因为之前在维基遇上一些无理的用户的经验,使本人一开始误解了各位.
为何我会有这样的反弹,因为我看出,有人籍删去标题更改内文,而这些是属于隐恶扬善的部份.
为此,再次向各位道歉.Satricky2005 (Satricky2005) 2008年8月4日 (一) 21:14 (UTC)
Satricky兄,目前参与讨论的各位并没有说你的标题不符合事实,所以请不要指摘他人修改这些标题是为了要掩盖事实、美化民进党,毕竟大多数参与讨论者都已经表明并无此意,然而你必须面对参与讨论者认为你用字遣词不当的问题,维基是人人可以改的,参与讨论的人提出意见,你可以好好说明你的理由,例如:举出一些例子,说明你的用字遣词符合百科全书的撰写风格,但是不要坚持自己的写作方式,因为维基非常注重讨论,坚持自己才是对的对于事情不会有任何的助益。至于其他参与讨论的各位,是不是可以提出一些比较积极正面的意见,毕竟目前仅以年代作为标题,实在很难让人一望即知该段落的梗概,如果能够以简洁扼要、但又能中立叙事的字句来勾勒出整个历史脉络,相信对于读者也是更好的方式(也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谨提供意见如上,谢谢!--Theodoranian|虎儿 =^-^= (留言) 2008年8月4日 (一) 15:31 (UTC)

我是新来的,很高兴能看到这样的讨论。我想大家都是为了本词条的完善,出发点都是好的。不过民进党的这些历史分期,如果不是以年代来划分,又该下怎样的标题呢?诚如以上诸位的意见,某君下的标题,即便是事实正确而且语义中立,恐怕也较难确定就是它完美地诠释了该时段,而能获得大家的认可吧?--红袍萤火虫 (留言) 2008年8月24日 (日) 18:44 (UTC)

我宁可诠释得不完美,也不想破坏中立。至于标题,我觉得直接写年代(如2000-2003、2004...等)就好了。—爱尔思先生 (留言) 2008年8月25日 (一) 07:39 (UTC)
我认为年期不应设得太短,这个叫“近视”,只顾近年而忽视整体。因为民进党历史较短,比较好的做法是每 4 年一期,不区分执政与否(但可于标题辅上“陈水扁首任”,“1996年:首任民选总统”之类)。对于时间较长的政党,十年一期或以上,甚至只列出有名的时期是比较好。—Kittyhawk2(谈♥) 2008年9月4日 (四) 14:56 (UTC)

可不用加注,在文内提到或将提到部分段落加入H3即可。118.167.106.205留言2014年7月23日 (三) 08:55 (UTC)

考虑非台湾的读者

标题杀人是十分之危险的事件,而且有些标题例如“撕裂的台湾”是过度台湾颜色政治的,根本地不利于非台湾的读者。主流政党的格式该如何写(例如美国的政党又如何)?把执政的内容一年一年的写进去,恐怕根本并不是一般政党的写法。我知道台湾政党有它的独特性,台湾解党禁不过是二十年的事(中国国民党当然不是被禁之列),但一年一年地写执政状况,明显不是一般的政党格式。—Kittyhawk2(谈♥) 2008年9月3日 (三) 12:38 (UTC)

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政党条目是维基可以遵循的?—爱尔思先生 (留言) 2008年9月4日 (四) 10:24 (UTC)
我觉得英国保守党美国共和党都是不错的政党条目,民进党的这个条目最好效仿一下其写法。—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9月4日 (四) 10:27 (UTC)

此条目需要进行修改,请相关的管理员修改历任党主席部份,谢谢!

需要修改部份如下(第8届,第9届,第10届,第11届党主席任职期间):

届次 当选方式 肖像 姓名 任职期间 备注
上任时间 卸任时间
8 党员直选 File:President Direct Election Movement Yi-hsiung Lin.jpg 林义雄 1998年7月18日 2000年4月20日 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律师,前省议员。美丽岛事件参与者之一。民进党获得执政权后的首位党主席。
9 党员直选 谢长廷 2000年4月20日 2000年5月20日 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日本京都大学法学(法哲学)博士。美丽岛事件辩护律师;曾任立法委员、高雄市市长、行政院院长
10
11
总统兼任 陈水扁 2000年5月20日 2004年12月11日 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为美丽岛事件辩护律师,曾任台北市议员、立法委员、台北市市长、中华民国总统

Lunna II 2010年4月14日 (三) 22:00 (UTC)

●敬请管理员开放给予编修更新...‘民主进步党 主管部分’ 以更新 —ammonchen 2010年4月28日 (三) 12:00

网站

台湾民主进步党 陈述不足精确

台湾是地理名称,非国家或政府组织名称,"台湾民主进步党" 应改名为 "中华民国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受中华民国登记,而为中华民国政党,未经台湾政府受理登记,而为台湾民主进步党 DIESOTTODiesotto留言2013年4月10日 (三) 16:36 (UTC)

这些都不是民主进步党的官方名称,宜名从主人。118.167.106.205留言2014年7月23日 (三) 09:02 (UTC)

可以作为相关条目的一个章节或文段介绍。--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4年4月21日 (一) 00:27 (UTC)

有关民主进步党意识形态类型是否需要提出来源?

民主进步党的意识形态我认为应注明来源,而非所谓要自己去看来源网站。chlon留言2016年12月8日 (四) 15:25 (UTC)

有关民主进步党意识形态类型是否需要提出来源?

民主进步党的页面上,意识形态到目前为止有台湾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民主主义与进步主义,由于无来源所以挂上来源请求,但有用户认为在他处文章有点出,所以仍将来源请求撤下。请问如何判定政党的意识形态,或需不需提出来源呢? --chlon留言2016年12月8日 (四) 15:34 (UTC)

干脆全部拔掉算了,多数政党都没有附上来源,我提供了、你又不承认,根本是把维基当成你自己的伸展台!--Cbls1911留言2016年12月14日 (三) 00:36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民主进步党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7月8日 (六) 14:02 (UTC)

编辑请求

请求已拒绝未指出修改处/理由--Suaveness对话贡献 2018年5月28日 (一) 11:22 (UTC)

民进党县市党部主委、全国党代表、县市党代表选举于27日投票 大部分县市新任党部主委都已揭晓 请管理员允许我编辑 拜托~~ --218.166.37.45留言2018年5月27日 (日) 15:00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民主进步党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6月7日 (四) 02:54 (UTC)

台湾总统蔡英文于中华民国2019年七月新潮流派官员利用礼遇通关走私香烟

时代力量立委黄国昌惊爆国安局官员利用陪同总统蔡英文出访的职务之便,走私10800条香烟入关(总统蔡英文出访期间爆出有官员利用礼遇通关走私香烟,根据媒体报导,有华裔人士透过网站向美国海关检举蔡英文专机经美国机场走私香烟。)—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中华民国建国108年对话贡献)于2019年8月6日 (二) 02:02 (UTC)加入。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与本讨论页面无关,已由Techyan留言)于2019年8月13日 (二) 16:51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

有消歧异需要处理

历史章节“但谢长廷和苏贞昌由于受到陈水扁家族贪腐案的影响而败给了国民党提名的马英九和萧万长”,其中陈水扁家族贪腐案连到消歧义,请协助修正。--Bagakuco留言2019年8月21日 (三) 18:27 (UTC)

编辑请求 2019-08-25

请求已拒绝

历史

主条目:民主进步党历史

民主进步党前身是党外

,“1986党外选举全国后援会”,以举办党外候选人推荐大会名义广邀参选人及各次级团体干部132人于圆山大饭店宣布成立。

何谓党外?

“党外”是戒严时期不分族群、统独之“反国民党人士”,以推动“台湾民主”为目的而结合的宽松性政治组织。“党外”一词广被使用,始于1977年“五项地方公职选举”,黄信介、康宁祥组成“党外人士巡回助选团”全国助选。--Gracesce留言2019年8月25日 (日) 11:12 (UTC)

名称底下被恶意抹黑破坏了

民主进步党 “台独政党,信奉暴力恐怖主义分裂中国,中国台湾地区解放后,将立即解散并将被严厉审判” ANONS.C留言2019年9月27日 (五) 17:17 (UTC)

关于民主进步党名称的来源问题

进步党 (中国)条目中有这一说法“据台湾民主进步党创党元老朱高正(现已退党)曾于中天电视夜问打权节目中介绍,民主进步党的名字来源即为由他本人所提出的参考民国初年与中国国民党所对抗之民主党及其后与其他党派合并成的进步党之合称。”请问各位该说法是否是事实?--Aronlee90留言2020年8月5日 (三) 12:02 (UTC)

民主进步党的章节“现任公职人员列表”只是一份不完整的流水帐,全删可也

请问乡镇市区民代表为何不列?乡镇市区长为何不列?村里长为何不列?各直辖市/县市政府下的副县长、副市长、工务局长、文化局长、教育局长、消防局长.....等局处首长为何不列?他们难道不是公职人员吗?-游蛇脱壳/克劳 2020年8月14日 (五) 02:40 (UTC)

我没有异议,谢谢。-游蛇脱壳/克劳 2020年8月17日 (一) 05:1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