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华民国国语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rmer good article中华民国国语曾属优良条目,但已撤销资格。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撤销资格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而重新符合标准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06年12月8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2009年7月3日优良条目重审维持
2010年11月26日优良条目重审撤销
当前状态:已撤销的优良条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台湾专题 (获评乙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语言专题 (获评乙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语言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语言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给PhiLiP先生[编辑]

我移动的原因

在第一次移动时已经说明清楚了

“台湾华语”是学术界的惯用法,希望可以使用这个名词。

另外,你说的那个什么“正体”、“繁体”并不是我改的

而是他一开始就这样

Persianbeats (留言) 2011年2月15日 (二) 13:19 (UTC)[回复]
目标页面已存在而不能移动时,请先在讨论页提出移动请求,而不要移动到错误的标题(繁简混杂或多打空格)去。另外,这个标题当初是User:Winertai所取,你或可与他商量下此等移动是否恰当。--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1年2月14日 (一) 19:06 (UTC)[回复]
感谢帮忙...Persianbeats (留言) 2011年2月15日 (二) 13:19 (UTC)[回复]


维基百科的台湾国语台湾华语国语、三个条目的内容有点混乱,

例如说台湾国语下半部的内容,

很明显应该移到这个页面,

我会再找个时间整理这三个条目

Persianbeats (留言) 2011年2月15日 (二) 13:19 (UTC)[回复]
感谢您对此三条目的关注,不过提醒您这三个条目事渉敏感及需有一定专业,希在整理前能多加讨论。除此,我赞成您的这次移动,不过我的观点并不代表其他条目编辑者的看法--Winertai (留言) 2011年2月15日 (二) 14:56 (UTC)[回复]

似乎有人对这条目的名称仍有疑虑,这条目下面的注释8就有说明了,学术上的名称一般称“台湾国语”,“台湾华语”次之。 坊间的介绍书籍我只有找到“台湾国语”为名的书,不过确实有人在用“台湾华语”这个名称。

Persianbeats (留言) 2011年3月2日 (三) 13:31 (UTC)[回复]

到博客来搜寻“台湾国语”就可以找到和本条目相关的书籍,假如有人有空的话可以帮忙补完本条目

Persianbeats (留言) 2011年3月2日 (三) 13:33 (UTC)[回复]

此条目移动到台湾华语应该不太妥当,因为国语一词为national language国家的语言,无论国号为何应该称呼为中华民国国语台湾国语,如此也对照呼应中国普通话新马华语
第二点,华语一称,为东南亚地区不以汉人为绝对多数的国家所使用的名称,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如此用法可避免其国家内国家认同的问题,只以文化上中华文化的语言来命名,例如新加坡的national language为当地原住民语言,华语只是四种official language之一。但PRC与ROC两国家内,使用汉语的人数与民族均占绝对多数,普通话国语皆是两方政府所认定的“标准”“官方”“国家”语言,所以不应以中国华语台湾华语来命名两国的语言。虽然在参考文献8中,有不少语言学者以台湾华语命名,也不能质疑他们的专业能力,但以条目而论,台湾国语为主,台湾华语次之,可在摘要里用also known解释之。
第三点,国语(文)为台湾人从小接受国民教育的用词,至今也为大众、媒体所广泛使用,台湾老百姓不会称呼自己所说的话为台湾华语,而是称呼自己讲国语,但为了与其他地区对照,应使用中华民国国语台湾国语,以对照区别中国普通话新马华语
第三点,台湾国语一词在民间形象为带有台湾方言腔调所讲出来的国语,此一用语之前有人举证已被中央研究院语言学所拿来独立研究,基于此两种原因,若要使用台湾国语指称台湾人所用的国语,应该做出一个消歧义页面来说明两种台湾国语的不同。如果使用中华民国国语则不会有此问题。
总结,本条目应该使用中华民国国语(文)台湾国语以符合“官方”定义与贴近“民间”用法,“Mandarin”一词原意为“满清官吏”、“官话”,在中国政府定义为“普通话”,台湾政府定义为“国语”,本条目外文翻译为“Taiwanese Mandarin”,为台湾国语,以台湾华语翻译之较劣。David30930 (留言) 2011年5月25日 (三) 16:06 (UTC)[回复]

本人对中华民国国语文称为台湾华语的质疑[编辑]

本人对中华民国国语文称为台湾华语的质疑?能否请有关主管部门统一名称。“江南第一家 2011年9月14日 (三) 10:59 (UTC)”

建议移动到中华民国国语[编辑]

相较于现代标准汉语台湾国语,本文更强调中华民国官方的规范。况且虽然泛绿在做把国语叫成华语的努力,但是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国语这个叫法的使用频率和接受程度都比华语来得高。--Szechwan001 (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15:18 (UTC)[回复]

若要强调台湾特色,大可写入台湾国语。如果只想局限在台湾时代的国语,那不妨改成“中华民国国语(1949年以后)”。--Szechwan001 (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15:27 (UTC)[回复]

(+)支持建议将相关条目整并至中华民国国语。此独特的语言文化,仅存在于在中华民国的文化影响区域内,与北京话、闽南语不尽相同,确有单独建立条目的必要性,而不应该逐一建立无数小条目。纪录事实留言2012年3月15日 (四) 23:33 (UTC)[回复]

狂牛病[编辑]

我移除了这一句:‘* 狂牛病疯牛症):源自日语的 狂牛病(きょうぎゅうびょう)。’

狂牛病的英文叫做 Mad Cow Disease,跟中文狂牛病完全吻合,连字数都一样,从英文翻过来的机率应该比从英文翻日文再翻成中文的机率高。另外,根据英文的狂牛病维基页面,它第一次被官方证实的案例发生在 1986 年。在八零年代的台湾,英文应该比日文影响力更大了。

全面禁用日语[编辑]

我暂时删除了“由于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中华民国政府下令全面禁用日语,停止发行日本唱片。整体而言,虽然主管机关的层级以及主管人员迭有更替,但国民政府推行国语并让方言消灭的政策始终如一。”

因为二二八事件和禁用日语没有明确的因果连结关系。一九四五年三月颁布的“台湾接管计画纲要”第八教育文化部分中即有“国语普及计画”,拟定推展国语。一九四五年十二月陈仪向全岛广播发布的“民国三十五年度工作要领”中也表示国语的推展是重点工作。紧接在一九四六年十月进一步公布禁用日文政策。这可以了解这种政策有其延续性,而二二八事件的发生是在一九四七年二月,很难说是由于二二八事件导致禁用日语。而国民政府推行其国语政策的目的应在推行其所谓的民族教育、“言、文一致”的政策,以及要用国语来取代日语的地位和消除日本文化在台湾的影响。Reference (留言) 2012年2月20日 (一) 21:05 (UTC)[回复]

台湾开始使用注音符号的时间[编辑]

台湾开始使用注音是在1945年光复以后还是49年国府迁台以后??--Chinyen 2013年4月28日 (日) 03:05 (UTC)

编辑者的个人族群立场[编辑]

编辑者对推广国语的历史评价有明显的个人族群色彩。

事实上国语同闽南语同属中文,其相似性远大于日语同闽南语,但编辑者却认为恢复使用中文是对普通台湾人日常生活的冲击,反倒日治政府废除汉文强推日文被台湾社会高度接受。此为典型的泛绿媚日反中立场。

文中多处利用各种途径将国语同北京话做联结,这造成给读者强化国语系他人语言的印象。事实上尽管国语与北京语音为基础,但却是经民国政府整理规范的具有国家地位的官方语言,意义大不同于北京话,且读音和用词也不同于北京本地方言。—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Xxyukcfa对话贡献)于2013年7月5日 (五) 21:23‎ (UTC)加入。[回复]

关于本条目的定位[编辑]

本条目虽以“中华民国国语”命名,实际上是讲述台湾现在通用的标准汉语,而且条目名称也还有争议。编辑者如果要做大规模的更动,务必请先讨论过再行动。—大摩 —脳内活化中— 2013年12月26日 (四) 08:05 (UTC)[回复]

啊问题是明明内容扩充了就要反应内容啊,总不能名实不符吧。--粗这个也粗那个也 2013年12月26日 (四) 08:09 (UTC)[回复]
请看我上面标示的重点吧。如果您要把这个条目弄成现在的样子,请把条目分拆成“台湾华语”与“中华民国国语”之后再说。—大摩 —脳内活化中— 2013年12月26日 (四) 08:34 (UTC)[回复]
请看我上面标示的重点吧。--粗这个也粗那个也 2013年12月28日 (六) 04:17 (UTC)[回复]
我已经重申过我的立场,就是要分拆成两个条目。中华民国国语和台湾华语看似相同,但后者的历史是从台湾光复后才开始,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大摩 —脳内活化中— 2013年12月28日 (六) 09:33 (UTC)[回复]
我并没有反对你拆分的立场,我也没说中华民国国语和台湾华语相同,我是在编中华民国国语。--粗这个也粗那个也 2013年12月30日 (一) 05:26 (UTC)[回复]
这样可以了吧[1]--粗这个也粗那个也 2013年12月30日 (一) 05:28 (UTC)[回复]
因为您的坚持,我决定不再回退您对国语方面的编辑,但我会挂上{{split}}模板以表示现在的条目是需要分割的。“中华民国国语”与“台湾华语”是两个不一样的东西,在条目分割尚未达成前,{{split}}模板必须继续摆著以提醒读者,这是我的坚持。—大摩 —脳内活化中— 2013年12月30日 (一) 05:47 (UTC)[回复]
没问题。--粗这个也粗那个也 2014年1月7日 (二) 06:40 (UTC)[回复]

未来可以加的内容[编辑]

1.是故乡,还是异乡? 从东莞台校学生的学习经验看台商子[2] 2.上海台商学校小学生上课 教四种语言三拼音法[3] 粗这个也粗那个也 2013年12月26日 (四) 08:07 (UTC)[回复]

中华民国国语[编辑]

中华民国国语挂上{{split}}模板以后要做什么比较好。--粗这个也粗那个也 2014年1月7日 (二) 06:49 (UTC)[回复]

继续讨论具体上要把哪些内容分拆成别的条目?—Lif…lon 2014年1月7日 (二) 06:57 (UTC)[回复]

中华民国国语附图缺乏说明[编辑]

这两张附图提到的cmn、nan...等等的分别是代表什么?希望@Yoxem:大可以稍微补一下图例。

--Koala0090留言2015年7月5日 (日) 14:39 (UTC)[回复]

他下面不是写了吗?这些是ISO 639的代码。cmn是现代标准汉语,nan是闽南语,hak是客家话,map是南岛语系。--Liaon98 我是废物 2015年7月5日 (日) 20:47 (UTC)[回复]


完成@Liaon98:那刚刚才写上去的---Koala0090留言2015年7月6日 (一) 09:06 (UTC)[回复]

他说的是图上左下角写了…… 囧rz...—— 2015年7月6日 (一) 21:06 (UTC)[回复]

我已经改好了,图框上没写很少人看得懂。---Koala0090留言2015年7月6日 (一) 23:18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中华民国国语中的4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10:20 (UTC)[回复]

中华民国国语定义问题[编辑]

客家话[4]将成国家语言之一,原住民语已经成为国家语言[5],那中华民国国语是否将不限于现代标准汉语?,该怎么改名称与写法?--叶又嘉留言2017年6月15日 (四) 12:18 (UTC)[回复]

已依《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法制化正名的可先列,待定的就等《国家语言发展法》通过、《客家基本法》修订。--WildCursive留言2017年6月22日 (四) 17:07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中华民国国语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6月30日 (六) 08:50 (UTC)[回复]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与本讨论页面无关,已由Techyan留言)于2019年8月13日 (二) 16:51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回复]

建议将此条目拆分为“中华民国国语”及“台湾华语”[编辑]

语言学研究将语言的使用分为规范性(prescriptive)及描述性(descriptive)两个角度。“中华华民国国语”为中国民国教育部所规范之“标准国语”,而“台湾华语”则指涉一般民众所使用之日常口语,虽然可将其视为“标准国语”的变体之一,但此二者所采取的分析视角并不相同。“中华民国国语”属于规范性的语言标准,而“台湾华语”则是以描述性视角所称呼的华语变体。

何万顺教授在“台湾华语”的演变历程有许多相关的研究。[6][7]信世昌教授所主持的“汉语听力通计画”[8]亦将“标准国语口音”及“台湾一般口音”分为不同的两个项目。中华民国文化部近期的研究报告中亦使用“台湾华语”来指称一般台湾大众所使用的华语变体。[9]

又参见对应外语条目,如:en:Taiwanese Mandarinja:台湾国语fr:Mandarin de Taïwan等,亦能发现,虽然这些条目中仍使用“国语/Guoyu”一词称呼“台湾华语”,但其内容均侧重于华语在台湾的发展历史,而非中华民国政府对于标准国语的制定及沿革。使用“台湾华语”亦可便于与一般习称之“台湾国语”(明显带有台语腔调的华语)进行区别(可参见何万顺2008之论述[10])。

台湾华语相关研究发展至今日,应已无 @Persianbeats、@David30930与@Szechwan001诸位所提名称争议之疑虑(另可参见Google scholar“台湾华语”一词之搜寻记录[11]),故本人附议@大摩的说法,应将此条目拆分为“中华民国国语”及“台湾华语”。--Cosinepi-fly留言2023年8月4日 (五) 13:55 (UTC)[回复]

(-)反对 实质指同一事物,文化部研究报告用是因为他们自行定了一个称呼规范,但教育部和大多民众可没想理会,文化部想要求民众从“国语”改用“台湾华语”就证明“两词实质指同一事物”,不然文化部也创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台湾台语”,所以要另外创一个“台湾台语”条目?维基百科本身不是可靠来源,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其他语维基百科怎么处理是他们的事,目前中文维基百科台湾华语已有消歧义页明确区分不会搞混,且国语自初始规范至今在台湾的变化历史当然都是和国语直接相关,在台湾的口音变化段落也很短,没有拆分必要。--LHD留言2023年8月6日 (日) 05:29 (UTC)[回复]
@Cosinepi-fly 条目里并没有介绍你说的日常口语“台湾华语”,而且目前长度仅49,570位元组,因此既是没内容可给你拆分,长度也不足以给你拆分。如果真有“台湾华语”,可能是从你这里研究出来的,但按照WP:NOR,维基百科是不允许搞自创研究。此外,查看你的贡献可知,你注册十多年,也经常编辑维基百科,怎么会不知道拆分是要看条目长度?怪不得你会拿出“语言学研究”为由要拆分。--2001:B011:A401:5BC7:6C61:F131:CC62:CBB8留言2023年8月6日 (日) 05:59 (UTC)[回复]
(:)回应:感谢上列二位回复,简单总结二位之意见:
1. “台湾华语”与“中华民国国语”同实异名,细部差异已于消歧义页处理。
2. 目前条目内容不足以将条目拆分。
3. 中维无需考虑外维内容。
针对中维无需考虑外维内容这点,本人持支持立场。但考虑跨语言连结此一因素,本人认为在名称定义及条目内容方面厘清仍是重要的工作。
另外针对本人对此二者之差异进行回复,前述所提的判断并非仅依据本讨论页内容,留言所附之参考文献及连结皆为例证,并非原创研究。维基百科条目拆分原则针对40至50KB之文章亦有“需要从长度以外的方面进行考虑”一条,不知怎会有条目长度不足的质疑产生?
若目前的共识是不进行条目拆分,本人预计于此条目补充一般日常之“台湾华语”并说明名称定义上之问题,以上。--Cosinepi-fly留言2023年8月10日 (四) 13:05 (UTC)[回复]
(?)疑问:@Cosinepi-fly,可“台湾华语”的部份不是已有条目“台湾国语”了吗?应该不用再拆分了吧?另外稍微吐槽一下,以前台湾根本没有闽南语这种说法,而是将台语称作台湾话,另一方面中国大陆语言学界最早将闽语简单粗暴地划分为“闽南”和“闽北”两种方言,这才有闽南语的说法,是有学者发现同为闽南语的泉漳话跟莆仙话竟然不能互通,这才将闽语重新划分“闽北”、“闽中”、“闽东”、“莆仙”、“闽南”等五种方言,二战后,中华民国政府统治台湾之初,也是沿用“台语”这说法,后来因台语跟闽南地区的泉漳话互通,新闻局遂下令“公部门不得使用台语一词,应使用闽南语”等政治因素干扰,这才改称闽南语,台湾解严后才有“台湾闽南语”这说法,若要论先后顺序来讨论谁较不伦不类的话,那估计新闻局的“闽南语”、教育部的“台湾闽南语”才是真正的不伦不类吧。--天夜叉留言2023年8月15日 (二) 13:41 (UTC)[回复]
(:)回应台湾国语条目中写道:“台湾国语是指带有明显地台语腔调或用词的中华民国国语,与中国大陆理解之“台湾腔”乃指“带有台湾地区口音之华语”之含义有所不同。”
详细分类及定义问题见参见前述何万顺教授之相关研究。--Cosinepi-fly留言2023年8月15日 (二) 16:5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