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讨论:台湾/存档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征求志愿维护者

目前除了特色条目跟特色图片之外,新闻动态跟新建条目需要每天更新,因此想征求一些志愿维护者。请在以下报名并且说明自己可以分担哪些工作。谢谢!--Theodoranian|虎儿 (talk) 16:48 2005年7月13日 (UTC)

  1. 在下愿意协助更新新闻动态和新建条目,那我就第一个报名啦! 小篮子 (talk) 17:15 2005年7月14日 (UTC)
  2. 我也要报名更新新闻动态和新建条目。--jasonzhuocn 13:15 2005年7月17日 (UTC)

域名

不知道台湾的朋友有没有兴趣把www.wikipedia.tw注册下来?www.wikipedia.cn我本来今年想注册的,结果被人抢注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05:55 2005年7月14日 (UTC)

刚刚发现 http://www.www.wikipedia.tw.com/ 已经被人注册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05:56 2005年7月14日 (UTC)

是要注册http://www.wikipedia.org.tw还是.com.tw?还是可以注http://www.wikipedia.tw?--Theodoranian|虎儿 (talk) 06:25 2005年7月14日 (UTC)

可以参考m:Domain names--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55 2005年7月14日 (UTC)
wikipedia.tw 已被注册了,详m:Domain_names#Squatted。--Ellery 02:28 2005年12月2日 (UTC)
我刚才试了一下,http://www.wikipedia.tw/是連到中文維基,是不是已經被維基人成功註冊了呀?大摩 ~摩一下~ 2007年11月18日 (日) 14:14 (UTC)

新设计

  • 我花了一点时间,做了Wikipedia:主题/台湾/design01, 现在这个主题首页的设计有不少栏位在不同萤幕解析度下会跑掉喔!所以我做了一个新的,不过还没全部做完,像是新建条目的字体太小了, 还有, 模板的编辑link也还没有加, 但是先给大家看看, 喜欢的话我就换了呀! : ) --阿福_Talk 02:25 2005年8月7日 (UTC)
  • 页面好像少了什么感觉...把卷轴往下拉的欲望降低了。XD--Jasonzhuocn 02:40 2005年8月7日 (UTC)
    • 我倒是还算欣赏新版设计的配色与风格的,唯一有点希望能修改的是,毕竟台湾对于整个中文维基环境来说应该是很少人不知道的,但我们仍然不能假设所有人都认识这里,因此首页上如果能如旧版那般让台湾岛的图片上像,感觉比较有“开门见山”的俐落呀(有点类似行销学中讲“Hero Icon Effect”的意思,强调我们要promote的产品主题,把它大大地放在影像中间,轻易就让人了解)--泅水大象 讦谯☎ 07:41 2005年8月7日 (UTC)
  • 阿福的配色总是很棒,呵呵,也感觉上面的导航还有改进的余地。--Super1 15:12 2005年8月8日 (UTC)
    • 配色不错喔,不过我也附议泅水大象的提案,可以把现在放在主题首页上的台湾岛图片加进去,还有有关台湾的介绍只有一行似乎太少了一点。--小篮子 11:38 2005年8月9日 (UTC)
  • 我觉得把分类放到最下面,在视觉上会比较顺一点。我也赞成在一进到首页就看见台湾相关图片(不一定要全岛图啦),这样会会抓到读者的眼睛。--KJ (talk) 13:07 2005年8月12日 (UTC)
    • 我改了哟!大家都喜欢的话,我就换上去 : ) 编辑的标签link也做好了--阿福_Talk 06:27 2005年8月14日 (UTC)

Slight change?

'...兼具杂揉而成的独特文化与政治景貌。' → '...兼具杂揉而成的独特文化与政治景貌。' – Kaihsu 18:34 2005年8月18日 (UTC)

除了台湾南部的棕榈树还有外劳聚集的场合之外,老实说不是很看得出来台湾有揉合多少东南亚的文化风味或特性(可能揉合韩国文化的比例还比较高一些,这是今天在新闻上看到斐勇俊访台造成大轰动后的感想......),而且,真要写的话也要直接把东南亚写出来,光写个南字,会让人疑惑台湾何时掺杂南斯拉夫文化在里面了?--泅水大象 讦谯☎ 19:32 2005年8月20日 (UTC)
台湾原住民的祖先是东南亚来的。Koika 11:35 2005年9月4日 (UTC)

'...兼具杂揉而成的独特文化与政治景貌。' → '...兼具南岛中国日本美国杂揉而成的独特文化与政治景貌。' E.g. Jared M. Diamond (2000) Linguistics: Taiwan's gift to the world. Nature 403:709-710. – Kaihsu 14:34 2005年9月6日 (UTC)

改了。--Theodoranian|虎儿 (talk) 14:47 2005年9月6日 (UTC)

Xiexie! = To-sia! = An-chii-se! – Kaihsu 15:31 2005年9月6日 (UTC)

1

维基百科:

  • 网友参与编辑不踊跃。
  • 过于简短的条目(小作品)太多。--Midi 10:53 2005年11月23日 (UTC)

2

  • 关于台湾媒体的条目都没内容。--Midi 08:58 2005年11月22日 (UTC)

台湾经济改成台湾社会

因为看台湾经济只有公司一项,所以把它扩大成台湾社会,把非营利的部分也加进来。我这是第一次参与主题的维护,也不知道这样恰不恰当。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先进指导一下。--mingwangx 10:10 2005年12月25日 (UTC)

语言、正体

语言是说的话,正体是写的字,是否不妥?--刻意|Talk 09:40 2006年2月22日 (UTC)

不是很懂耶。--mingwangx 13:45 2006年2月22日 (UTC)
中间第二段有“语言上使用正体中文”的话。--刻意|Talk 13:50 2006年2月22日 (UTC)
看到了。那的确不太对劲。--mingwangx 00:46 2006年3月4日 (UTC)


目前标题个人认为仍有改善空间

目前标题个人认为仍有改善空间 目前的标题是:欢迎来到宝岛台湾!这是一个维基百科的主题首页。--台湾是一个西太平洋上的岛屿,隔著台湾海峡与中国大陆对望,兼具南岛、中国、美国、日本杂揉而成的独特文化与政治景貌。 其中,宝岛台湾在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使用习惯下,已经具有相当的政治意涵,隐含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宝岛之意。建议改成美丽之岛台湾。再则,广义的台湾并非“一个”岛屿。描述台湾多元文化之一文,兼杂文化及国家名来描述,相显不对称,建议可改为兼具儒教、美式、日式、南岛之独特文化。 全文或可更改为:欢迎来到美丽之岛台湾!这是一个维基百科的主题首页。 台湾位于西太平洋上,隔著台湾海峡与中国大陆相隔,因地理及历史的特殊性,使得台湾拥有揉合儒教、美式、日式、南岛等文化之独特文化。--User:lujc 2006年3月19日


同意。不过“....揉合儒教、美式、日式、南岛等文化之独特文化”一段,建议改为“揉合中国、欧美、日本、南岛等文化体系之独特文化” --DanielZ (留言) 08:13 2006年4月4日 (UTC)

Commons上的台湾漫画家原稿

Wikimedia Commons上现在有一些台湾漫画家原稿的照片。拍摄自展览于台湾新竹市青少年馆的原稿。 Atatncnu 04:16 2006年4月9日 (UTC)

何不学习香港?

我们和香港一样,有自有的主题页面。但是他们有“香港维基奖励”来鼓励香港人写条目。我们何不效仿他们,也来一个“台港维基奖励”呢?☆㊣天下第一虫㊣☆ 08:57 2006年6月26日 (UTC)

意见

  • 台糖有必要弄到每一个糖厂都生出一个独立的条目吗?除了台糖人与相关产业的人以外,这些位于台湾各地糖厂,实不足为外人所知。且重要性与知名度也不足。在没有足够的内容来撑新条目的版面的情况下,建议把那些糖厂的内容都合并到台湾糖业公司,待日后有足够的相关图文时,再考虑切开。—P1ayer 2007年9月17日 (一) 10:30 (UTC)

恳求

  1. 目前Portal:台湾为保护状态,这会造成跨语言连结无法追加(如fr:Portail:Taiwan)。实在不知道为何目前此portal会在保护状态,希望有人能够解除。
  2. Portal:台湾将战后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及军事与台湾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相混,希望能比照英文版将战后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及军事从Portal:台湾移至Portal:中华民国,并于后者追加中华民国创建及演变历史资料。我已经于Portal:首页/期待建立的主题首页追加Portal:中华民国这项请求了,深盼有人能够响应。--RekishiEJ 2007年11月16日 (五) 15:04 (UTC)

各位大哥,有错字

故造成台湾自然景观相当多变,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气侯。

气侯→气候

我想改,但改不了—Xtctjames (留言) 2008年1月24日 (四) 14:30 (UTC)

跨语言Portal

有人在法语维基百科新编有关台湾的主题首页,可否新增语言连结? 如果有人会法文的也可以帮忙去编辑一下啰~!--B'z (留言) 2008年2月29日 (五) 09:50 (UTC)

越南人在台湾

我在m:Translation of the week/Translation candidates提名在台越南人成为“每周翻译”,可以去支持一下 (或反对一下?) ,感谢大家。—bstle2 2008年4月17日 (四) 16:07 (UTC)

附带一提,目前共有: ja、zh、en、vi、zh-min-nan 五种版本 (按创建顺序) 。—bstle2 2008年4月17日 (四) 16:07 (UTC)

修改版面构想

  1. “台湾新条目”存在意义不大,而且维护费时,拟删除之。
  2. 拟新增“台湾优良条目”递补上述空位。
  3. “台湾协作计画”内容较多,与“台湾主题公告栏”并排极不相衬。拟移至下方全栏位处,原空位由“相关分类”递补,并将其精简化(如Portal:香港->分类)以配合空位大小。

现已于Wikipedia:请求保护页面提出解除申请,若无异议,将于解除后条改之。—Kolyma (留言) 2008年12月6日 (六) 01:46 (UTC)

有关首页国旗图像

近日有人在台湾地图上挂上国旗图像,本人支持其爱国精神。但图像尺寸(相对)实在太大了,破坏了原本画面的风格与美感,因此暂时将该区文章第二段国名改用 中华民国以取代之。若有异议,敬请在此讨论。切勿擅自相互回退而形成编辑战,若因此导致页面再度被保护,对大家都没有好处。—Kolyma (留言) 2008年12月13日 (六) 04:02 (UTC)

可以增加“你知道吗”?

如题。我看香港、澳门以及日本等其他多个专题都有,而维基首页也有多次出现过有关台湾的“你知道吗”,故建议添加之。—IU (留言) 2009年4月21日 (二) 14:01 (UTC)

台湾主题页里面的“台湾新条目”更新颇费工夫,我建议可以把这个栏目改成“你知道吗”,这样也算是一个一石二鸟的方法。—大摩 ~迎接最熊牛年~ 2009年5月8日 (五) 03:07 (UTC)

“中华民国历史”放在台湾主题的特色条目似不恰当

如题。目前台湾和中华民国均已各建立一个主题,所以“中华民国历史”应放在中华民国专题即可。—IU (留言) 2009年9月28日 (一) 04:52 (UTC)

12/26日的特色图片为台南市

台北捷运撤特有感

1.现下活跃的台湾维基人,请多关注旧条目;毕竟那是好不容易才创下的成果。2.斩旧之前,请看有没有拯救的机会。3.如果有选择性或有其他目的的撤特,请不要跟著瞎搅和。--Winertai (留言) 2010年9月26日 (日) 15:09 (UTC)

关注

最近都没人在关注这个讨论页的样子= =最后贴文居然是2010年的...年代会不会太久远!?ω奇犽ω·♥揍敌客♥ 2013年2月3日 (日) 01:51 (UTC)

各民航航路、限航区应建页

各航路,如M750, 及 http://eaip.caa.gov.tw/ 所列之 R- 开头之限航区, 都应建立页面。至少每几分钟听得到、看得到航路应有页面。 Jidanni留言2013年11月10日 (日) 02:17 (UTC)

“台湾岛”与“台湾本岛”在用法上有何差别?台湾岛加个“本”字变台湾本岛有何意涵?


过去曾在Talk:台风纳莉_(2001年)#新条目推荐讨论有讨论到,虽然经作者Tenbeens解释,既然地理概念上相同,但我仍然不明白为何将“台湾岛”多加个“本”字,变成“台湾本岛”呢?地理概念上,已知台湾岛就是不包括周边岛屿,为台湾条目中狭义而言的台湾,然而却没对台湾本岛去解释这个“本”字,那么为什么要叫“台湾本岛”呢?“台湾岛”与“台湾本岛”在各方面而言(不限于讨论地理概念),两者间使用上有何差别?会这么问,是因为混淆,这就好比“中国”、“中国大陆”、“中国内地”这三者间情况般混淆,当然我不是要讨论中国议题。--111.252.236.171留言2014年10月18日 (六) 15:39 (UTC)

在台湾“台湾岛”这种称呼方式并不常用。通常直言“台湾”时,习惯上是将澎湖、兰屿、绿岛等离岛包含在里面,因此为了作为区隔,如果特别要指排除所有离岛的状况,就会特别用“台湾本岛”这种称呼方式。您可以将这当作是约定成俗的习惯用语,不需太去计较理由何在,而且在台湾因为大家都用惯了,也没人会认为这种事会产生混淆。--泅水大象讦谯☎ 2014年10月18日 (六) 16:25 (UTC)
大家?我觉得这样不好,应该是说,所谓“大家”是指很多人知道,但没考量到也有很多人分不清,如果我这次没问,可能还是以后有人会有这问题吧!这就好比中文、华语还是常常让外国人分不清,又比如中华民国与台湾也是常让外国人分不清是谁治辖(有的误当成是中国、有的误当成是中共、有的只知道是台湾而不知中华民国),所以当条目在叙述时有提及时,最好应当与“台湾岛”、“台湾本岛”做区别,因为“大家”不见得真的是“大家”,可能像你说“大家”就是指那些人知道的。--111.252.236.171留言2014年10月18日 (六) 16:38 (UTC)
建议:如果可以,在条目叙述上能附注解,将你说那些话写在注解里,这样比较好,不会产生混淆。我说的条目不止是像台风纳莉_(2001年),其它条目也能比照加入注解,除非是写“台湾”,不然会因“台湾本岛”这词容易与“台湾”错乱。--111.252.236.171留言2014年10月18日 (六) 16:43 (UTC)
不需要。对于台湾读者来说这是常识,对于不是来自台湾的读者而言没有此用语习惯,所以如果真的介意直接用地区用语转换标签跟台湾岛互换就好。--泅水大象讦谯☎ 2014年10月18日 (六) 16:46 (UTC)
你不是说“为了作为区隔,如果特别要指排除所有离岛的状况,就会特别用“台湾本岛”这种称呼方式”那又为什么叫我用地区用语转换标签跟台湾岛互换?不一样就用标签换成一样,这不是很奇怪吗?台湾岛是排除所有周边岛屿,就像你说的一样,但不一样的是台湾本岛是为了区别,那这样一来,多加个“本”字不是多此一举?再说,台湾岛就已经让人知道是在说哪里了,这很像香港用法“本港”,明明就在香港,还要说成本港,有点奇怪。--111.252.236.171留言2014年10月18日 (六) 16:57 (UTC)
没听懂吗?台湾人不习惯称呼这座岛屿“台湾岛”,所以特别要指这座岛屿时会用“台湾本岛”称呼之,这是用语习惯不同导致,跟定义混淆无关。--泅水大象讦谯☎ 2014年10月18日 (六) 17:05 (UTC)
听懂还是觉得很奇怪,如果说台湾岛等于是台湾本岛,反而出现只有人叫“台湾本岛”而不见是叫“台湾岛”,那这说明地理概念上,是不是只有“台湾本岛”而不是叫“台湾岛”?如果是,为什么历史在介绍台湾时,会将首次发现叫福尔摩莎指的是看见台湾岛,而不是介绍说看见“台湾”或“台湾本岛”?--111.252.236.171留言2014年10月18日 (六) 17:13 (UTC)
我说的是平常沟通时的用语习惯,如果阁下要如此钻牛角尖就请自便。--泅水大象讦谯☎ 2014年10月18日 (六) 17:16 (UTC)
可是我说的是条目叙述上用语,并不是刻意要钻牛角尖,而是这部分你没解释,因为你是强调这是习惯用语,然而习惯用语也包括在台湾人日常生活上闲聊会提到,所以在维基百科有来自各方的读者,不见得看见条目叙述提及“台湾本岛”就知道说什么,因为那些各方的读者不见得是在台湾生活过,或者常接触台湾的朋友,这理当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钻牛角尖,并非没有缘故。--111.252.236.171留言2014年10月18日 (六) 17:25 (UTC)
那阁下看到“台湾本岛”会以为是哪座岛?如果不会误解,讨论这个有何意义?--Kolyma留言2014年10月19日 (日) 02:19 (UTC)
台湾人沟通时的确会加本,不过我想这边是维基百科,多了本,会不会有以台湾人为主的地域中心?IP君是想讲这个吗?--Liaon98 我是废物 2014年10月19日 (日) 06:36 (UTC)
但是这边的“本岛”并不是一定要解释为“这座岛”的意思,也可解释为是“主岛”之意,后者并没有地域中心问题,就好像各位提到“美国本土”时,并不一定需要是居住在美国那座陆地上的人才会这样使用吧?如果其他地区的读者并没有这样的用语习惯时,可以用转换标签把“台湾本岛”与“台湾岛”直接互换,二者意义相同,加上“本”字只是台湾这头的用语习惯而已。--泅水大象讦谯☎ 2014年10月19日 (日) 06:46 (UTC)
不是台湾独有的用法,请参考人民网的“海南本岛”、日语维基的“九州本岛”。--Kolyma留言2014年10月19日 (日) 07:21 (UTC)
@Liaon98:IP君的语气上不像是您所说的情况,而且刚才查了一下,这个IP位置是在台北。其实“本岛”、“离岛”是相对性的,例如兰屿固然是“台湾本岛”的离岛,但论及其离岛“小兰屿”时,就会说“兰屿本岛”(请参考兰屿乡公所官网)。生在岛国,这名词再熟悉不过了,IP君硬要消费大家的善意,实在是……Kolyma留言2014年10月19日 (日) 08:03 (UTC)
Kolyma君:一种米养百样人嘛!既然知道111.252.236.171是这种人,就当他胡闹别理会就是了,这种本来就不应该拿来问的问题,任谁也无法理解111.252.236.171自己明明是台湾人,却当自己不是台湾人来反过来问为什么,连我看都觉得好笑。--114.38.183.169留言2014年10月19日 (日) 08:10 (UTC)
同意并补充Kolyma君:本岛和大陆、内地一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单独一个岛无所谓本岛,必然是和离岛相对,才有所谓本岛。对于一组群岛而言,面积占大部分的几个岛就可以称呼为本岛,其他则是离岛。然而一个岛是不是本岛并不是绝对的,澎湖岛对于台湾岛而言是离岛,但澎湖岛对于望安岛而言则又是本岛;金门岛对于台湾岛而言是离岛,但金门岛对于烈屿而言则又是本岛。
所以若要问“台湾岛”与“台湾本岛”有何差别?很简单,“台湾岛”是一个纯粹的地理名词,“台湾本岛”则是地理兼政治名词,后者隐含了这个国家尚有很多离岛的意涵。克劳 2014年10月19日 (日) 11:09 (UTC)
准确来说,“台湾岛”是个由“台湾”及“岛”两个独立语素组成的“偏正式合成词”,是一个固有的地理名词;而“台湾本岛”则是一个由“台湾”及“本岛”两个词组成的偏正短语,是一个造句过程中的一组词汇,“台湾”是“本岛”的定语,严格来说是两个词组成的短语,不是一个固有名词。——♠白布¤飘扬§§ 2014年10月22日 (三) 08:44 (UTC)
  • 二年前的当时我(议题发起人:111.252.236.171)没继续讨论在这里有说明,因为某些原因以及基于特定的考量,故特此澄清。正如这里说明般,由于该议题的其中部分问题尚未被讨论,并且当时的讨论方向大多偏向议题中特定某些问题去厘清,待日后有机会再来另起新议题进行讨论,特此告知。--111.252.233.149留言2016年6月21日 (二) 00:54 (UTC)

台湾标志模板

大家好,敝人发现广东人模板:Top Cantonese,因此制作了相对应的模板:Top Taiwanese模板提供给大家于用户页使用。--Sunshine567留言2015年2月8日 (日) 14:06 (UTC)

如果能找到可含括澎湖金门马祖等台湾外岛(虽然可能看不清楚)的图更好!--WildCursive留言2015年2月8日 (日) 14:20 (UTC)

欢迎加入澎湖(?)疑问:以我的观点来看,金门马祖应当要算是Portal:中华民国的范畴吧?--Sunshine567留言2015年2月8日 (日) 15:10 (UTC)

(!)意见

金门曾为郑氏东宁王国领土,1949年后数度血战而与全台休戚与共,金门、马祖人赴台湾本岛就学工作,台湾人赴金、马服兵役。金门县政府的网址是www.kinmen.gov.tw 连江县政府的网址是www.matsu.gov.tw 福建省政府的网址是www.fkpg.gov.tw. 金门、马祖民众所拿的是加注Taiwan的护照,出国也会说是from Taiwan.

名义上管辖金门马祖福建省政府从1956至1996均在台湾办公,除军人出身者外,均由在台湾之金门籍立法委员行政院阁员兼任省主席,金马实际上都归在台湾的上级政府行政院节制。在六都体制下,台湾就是国家,金马是台湾的一部分并不稀奇,这许多年来的台湾国内外地图都标为“金门县,台湾”或“Kinmen,Taiwan”了,马祖亦然。制度认同使金门马祖主观客观都从属于台湾。

--WildCursive留言2015年2月8日 (日) 15:51 (UTC)

(:)回应:@Wildcursive君,法理上,金门与马祖所属的行政区是中华民国福建省,无论主观意识如何,这是目前存在的一个客观现实。举个例子,当美国在台协会发放免签时,同样手持中华民国护照,给台湾人与澎湖人免签、却不给金门人与马祖人,因为台澎(Taiwan)与金马(Fujian, China)在美方定义是不一样的。这个现象主要来自于《台湾关系法》,认定“中华民国不等于台湾”所产生的,间接影射台湾地位未定。不过,随著长期在一块儿,我想多数台湾人并不会理会这种无趣又冰冷的法理问题,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在下讲归讲,其实也不太认同。当然,如果维基百科不需要如此严谨,那我觉得“中华民国等于台湾”这种广纳四海的想法也没什么不好的。--Sunshine567留言2015年2月11日 (三) 17:00 (UTC)
@Sunshine567你所提美国在台协会的事,我以前听到的是有人写Kinmen, Fujian 或 Matsu/Lienchiang, Fujian 因而被误认。但现在外交部已澄清:只要是持有中华民国护照并且在台、澎、金、马地区设有户籍具备国民身分证统一编号,符合VWP相关规定即可以VWP赴美。 台美两国的现状应该都是对四区一视同仁。-- WildCursive留言2015年2月12日 (四) 06:28 (UTC)

(~)补充:目前已自动镶入于各维基百科:台湾维基人用户框的“台湾人”模板中。无须自动添加,较为方便。--Sunshine567留言2015年2月8日 (日) 15:23 (UTC)

有关Portal的模版

有关Portal国庆日的模版, 应该是在10月初加入的, 因为已经过了10月了, 想确认目前可以移除了吗? 谢谢--Wolfch (留言) 2018年11月2日 (五) 13:53 (UTC)

请问有谁会用利用"分类:农历模板"模板:Chinese calendar吗?有可能设计农历年到倒数板模吗?这个感觉更适合放在这...—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001:B011:E001:2693:989E:205F:B861:3D66对话)于2018年11月28日 (三) 10:39 (UTC)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