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公海舰队自沉事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公海舰队自沉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巴伐利亚号战列舰即将沉没
日期1919年6月21日
地点
结果 74艘德国军舰中有52艘沉入海底,包括11艘战列舰中的10艘和5艘战列巡洋舰全部。
参战方
 英国  德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英国 西尼·弗里曼特尔英语Sydney Fremantle 路德维希·冯·罗伊特
参战单位
第一战舰分舰队英语1st Battle Squadron 公海舰队
伤亡与损失
大多数战舰被凿沉;
死9人;
伤16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9年6月21日,德意志帝国海军公海舰队的水手们,在被扣留于苏格兰奥克尼群岛斯卡帕湾皇家海军基地期间,凿沉了舰队船舰。这群舰队当时受康边停战协定条款影响而遭英国扣留、而最终处置则还在谈判中。指挥官路德维希·冯·罗伊特害怕英方扣押船只、或德方谈判破裂导致舰队落入协约国手中,因此决定凿沉舰队。[1]

英国护卫舰抢救了部份船舰,但74艘中有52艘沉入海底。其中包含10艘战列舰与5艘战列巡洋舰。沉没军舰吨位为被扣押舰队总吨位的95%。大部分的沉船花了大约二十多年才成功打捞并报废。部份沉船则变成休闲潜水胜地或用于低背景钢[2]

背景[编辑]

康边停战协定签于1918年11月21日。协约国们一致同意德国U潜艇必须投降且不可返舰,但针对其他水面船舰则没有共识;美军提议将船舰扣押至中立港口、并在当地等候最终裁决。但是与美军接触的挪威和西班牙拒绝这项提议。海军上将罗斯林·威姆斯英语Rosslyn Wemyss, 1st Baron Wester Wemyss则提议把船舰连同期骨干人员扣押至斯卡帕湾、并由英军大舰队监管之。[3]

舰队投降[编辑]

加的夫号轻巡洋舰英语HMS Cardiff (D58)福斯湾领队
埃姆登号法兰克福号牛虻号前往斯卡帕湾

协定签署后,U潜艇首先投降、并于1918年11月20日抵达哈里奇、并移交176艘。希佩尔拒绝率领水面舰队投降,并将任务交给罗伊特少将。[3]舰队最后在11月21日清晨与加的夫号轻巡洋舰英语HMS Cardiff (D58)相遇、随后与大舰队等其他约370多艘协约国军舰会合。会合当时德军有70艘军舰,但国王号战舰德勒斯登小巡洋舰的引擎出了问题、而被抛在后面;驱逐舰SMS V30英语SMS V30则在航行途中误触水雷而沉没。[3]

德军舰队被护送到福斯湾并在当地下锚。贝蒂上将则再要求德军签署:

今天日落后,德军军舰必须降下德国旗帜,未经允许不得升起。[3][4]

舰队随后在25日到27日间,移动至斯卡帕湾。驱逐艇前往Gutter Sound英语Gutter Sound、战舰和巡洋舰则停在卡瓦岛上[5]最后港口扣押了74艘军舰:国王号和德勒斯登号在接替V30的SMS V129帮助下,于12月6日抵达。最后一艘抵达斯卡帕湾的军舰,是1919年1月9日抵达的巴登号战舰[6]

扣押舰队起初是由威廉·帕根汉英语William Pakenham (Royal Navy officer)中将、亨利·奥利弗英语Henry Oliver少将和罗杰·凯斯少将指挥的战列巡洋舰部队(后降为、战斗巡洋舰分遣舰队英语Battlecruiser Squadron)看守。1919年5月1日,亚瑟·莱维森英语Arthur Leveson中将率领大西洋舰队英语Atlantic Fleet (United Kingdom)第二战列舰分队英语2nd Battle Squadron接管看守任务。5月18日,改由西尼·弗里曼特尔英语Sydney Fremantle中将指挥的第一战舰分舰队英语1st Battle Squadron看守。[7]

扣留期间[编辑]

Symbols of ships are arrayed in a portion of water mostly surrounded by land.
1919年3月25日,斯卡帕湾的船舰配置
1918年11月,于斯卡帕湾停留的舰队

1919年,拟定凡尔赛和约的谈判并不顺利,英国政府最后向德国下达最后通牒,要求6月21日中午之前德国政府必须全盘接受和约条款,否则协约国将对德国政府发动战争。德国政府已决定接受和约条款,但是在斯卡帕湾的德国舰队军官们看到当地英国报纸报道“停战谈判濒临破裂”、“可能恢复军事敌对”时,以为双方谈判已经破裂,为防止舰队落入协约国手中,便开始预谋凿沉军舰。

凿沉舰队[编辑]

1919年6月21日,英国舰队离开斯卡帕湾出海训练。当日10点整,旗舰埃姆登号小巡洋舰发送信号旗,要求舰队准备待命。11时20分,埃姆登号发出的预先制定的信号旗—“致所有指挥官和鱼雷艇艇长。第十一条。确认。实习中队队长。”。[8][注1]、并信号灯再度发出。所有的德舰则重新挂上了被禁用的德国海军军旗。12点16分,“腓特烈大帝号”首先自左舷进水,而后所有德舰都开始沉没;此时驻守基地的英军乱成一团,试图阻止德国人自沉,还开枪射击。最终包括“藩侯号”战舰舰长舒曼少校等人共9位德国官兵被打死、16人负伤。整个自沉行动历时约6个小时。

船舰名单[编辑]

舰名 类型 命运 后续[10]
巴登号 战列舰 搁浅 转交给英国控制,1921年作为靶舰击沉
巴伐利亚号 战列舰 沉没于14:30 打捞于1933年9月
大选帝侯号 战列舰 沉没于12:16 打捞于1937年
腓特烈大帝号 战列舰 沉没于13:30 打捞于1938年4月
皇帝号 战列舰 沉没于13:15 打捞于1929年3月
女皇号 战列舰 沉没于14:00 打捞于1936年5月
国王号 战列舰 沉没于14:00 未打捞
阿尔伯特国王号 战列舰 沉没于12:54 打捞于1935年7月
王储号 战列舰 沉没于13:15 未打捞
边境总督号 战列舰 沉没于16:45 未打捞
路易·特波尔德摄政王号 战列舰 沉没于13:15 打捞于1929年3月
德弗林格尔号 战列巡洋舰 沉没于14:45 打捞于1939年8月
兴登堡号 战列巡洋舰 沉没于17:00 打捞于1930年7月
毛奇号 战列巡洋舰 沉没于13:10 打捞于1927年6月
塞德利茨号 战列巡洋舰 沉没于13:50 打捞于1929年11月
冯·德·坦恩号 战列巡洋舰 沉没于14:15 打捞于1930年12月
牛虻号 巡洋舰 沉没于14:30 打捞于1929年11月
丽蝇号 巡洋舰 沉没于13:05 未打捞
科隆号 巡洋舰 沉没于13:50 未打捞
德累斯顿号 巡洋舰 沉没于13:50 未打捞
埃姆登号 巡洋舰 搁浅 转交给美国控制,1926年击沉
法兰克福号 巡洋舰 搁浅 转交给美国控制,1921年作为靶舰击沉
卡尔斯鲁厄号 巡洋舰 沉没于15:50 未打捞
纽伦堡号 巡洋舰 搁浅 转交给英国控制,1922年作为靶舰击沉
S32英语SMS S32 (1914)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5年6月
S36英语SMS S36 (1914)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5年4月
G038G38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4年9月
G039G39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5年7月
G040G40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5年7月
V043V43 驱逐舰 搁浅 转交给美国控制,1921年作为靶舰击沉
V044V44 驱逐舰 搁浅 转交给英国控制,1922年击沉
V045V45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2年
V046V46 驱逐舰 搁浅 转交给法国控制,1924年击沉
S049S49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4年12月
S050S50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4年10月
S051S51 驱逐舰 搁浅 转交给英国控制,1922年击沉
S052S52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4年10月
S053S53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4年8月
S054S54 驱逐舰 沉没 部分打捞上岸
S055S55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4年8月
S056S56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5年6月
S060S60 驱逐舰 搁浅 转交给日本控制,1922年击沉
S065S65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2年5月
V070V70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4年8月
V073V73 驱逐舰 搁浅 转交给英国控制,1922年击沉
V078V78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5年9月
V080V80 驱逐舰 搁浅 转交给日本控制,1922年击沉
V081V81 驱逐舰 搁浅 在转交途中沉没
V082V82 驱逐舰 搁浅 转交给英国控制,1922年击沉
V083V83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3年
V086V86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5年7月
V089V89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2年12月
V091V91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4年9月
G092G92 驱逐舰 搁浅 转交给英国控制,1922年击沉
V100 驱逐舰 搁浅 转交给法国控制,1921年击沉
G101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6年4月
G102 驱逐舰 搁浅 转交给美国控制,1921年作为靶舰击沉
G103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5年9月
G104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6年4月
B109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6年3月
B110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5年12月
B111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6年3月
B112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6年2月
V125 驱逐舰 搁浅 转交给英国控制,1922年击沉
V126 驱逐舰 搁浅 转交给法国控制,1925年击沉
V127 驱逐舰 搁浅 转交给日本控制,1922年击沉
V128 驱逐舰 搁浅 转交给英国控制,1922年击沉
V129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5年8月
S131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4年8月
S132 驱逐舰 搁浅 转交到美国,沉没于1921年
S136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5年4月
S137 驱逐舰 搁浅 转交给英国控制,1922年击沉
S138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5年5月
H145 驱逐舰 沉没 打捞于1925年3月

相似事件[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被盟军击败。1945年的5月8日,德国向同盟国递交由海军元帅邓尼茨签署的无条件投降书,纳粹德国正式宣告投降。盟军通过广播要求所有在海上的德军潜艇浮出水面,并开到指定港口向盟军投降。德国海军潜艇部队水兵不顾不得破坏武器与自沉军舰的命令,先后有两百余艘德国海军潜艇在向盟军投降后又被自行凿沉。它们包括21艘II型潜艇、70艘VII型、5-6艘IX型、83艘XXI型、33艘XXIII型以及10艘XVII“瓦尔特”型潜艇,沉没的潜艇中,新型潜艇占了近60%的比例。

参考来源[编辑]

注解[编辑]

    注:

  1. ^ 十九世纪德国大学生社团都有各自的所谓“啤酒馆行为守则”,后来各民间社团广泛沿用流传,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十一条“继续畅饮”,此行动暗号将“没有节制地狂饮,仿佛要用啤酒把自己淹死”原意引申为“沉船”。

引用[编辑]

书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