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Oneam/Archive Room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存档区:2008年1月10日至2014年8月

Re:谢谢了[编辑]

很高兴认识你,作为一个新人,写这么有挑战的条目很不容易,加油!—木木 (发呆中) 2008年1月10日 (四) 19:58 (UTC)

邀请参加第七次动员令[编辑]

Oneam/Archive Room您好:

第七次动员令将在7月15日开始,8月31日结束,为期一个半月,欢迎您的参与。

本次动员令的六个主题分别是:优化工程体育地理节日人物计划页面翻译

详细规定参见Wikipedia:动员令/第七次动员令

请收到此邀请函的维基人,利用{{subst:动员令}},将此邀请函发给还没有接获邀请的维基人,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维基的品质。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

邀请人:——苏州宇文宙武之太阳殿 ♨迎仙宫 ★尚书省 2009年7月1日 (三) 07:31 (UTC)

授予维基助理编辑(B)荣誉[编辑]

恭喜!您现在已经符合维基助理编辑(B级)的最低要求;透过荣誉审核后现在授予 阁下:

感谢您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贡献。根据您的贡献,现授予您维基助理编辑(B)荣誉。欢迎您继续帮助改进维基百科。

特此授予。日后如果要申请更高级的荣誉请再到Wikipedia:维基荣誉与奖励申请与变更申请。

授予人:—LokiTalk 2009年7月2日 (四) 09:42 (UTC)

香港维基媒体协会成立两周年庆祝活动[编辑]

来自孙学的星章[编辑]

不倦星章
留言 感谢O君对军事-美国海军的大量贡献:)等我占领地球后,海军就交给你拉孙学 (留言) 2009年7月25日 (六) 00:29 (UTC)

请停止你的移动[编辑]

前次不是已经沟通过当时海军舰艇条目的命名?如果你希望使用另外一套,请先提出讨论。谢谢。-cobrachen (留言) 2009年7月27日 (一) 14:46 (UTC)

抱歉,这两天没有继续注意你的留言。这个命名要不要改变不是一两个人讨论就算数,所以我建议你拿到互助客栈先讨论,并且让过去几位有编写过航舰的用户,邀请他们来参与。而你现在的移动也暂时不必要,如果讨论出来要按照你加上编号的方式,不又要再移动一次?-cobrachen (留言) 2009年8月5日 (三) 02:02 (UTC)


2009香港夏聚[编辑]

现提名阁下以拓荒特别贡献[编辑]

现提名阁下以拓荒特别贡献,感谢你在海军条目上的贡献,实为我水浒传条目之不可比。窗帘布(议会厅)(为动员令加油) 2009年8月19日 (三) 03:51 (UTC)

动员令通知[编辑]

所有条目只要于动员令结束前(2009年8月31日23:59)开始提名DYK、GA、FA,即使在动员令后当选也算合格,所以千万不要忘记更新。窗帘布(议会厅)(为动员令加油) 2009年8月27日 (四) 03:53 (UTC)

动员令最佳条目[编辑]

动员令终于结束,辛苦大家这个多月以来的努力,也感谢你的支持,不知你愿不愿花时间到这里投出最佳条目呢?—Flame 欢迎泡茶 2009年9月2日 (三) 15:57 (UTC)

授予拓荒特别贡献奖及维基执行主编荣誉[编辑]

恭喜!现本人根据授奖提名投票之结果,授予阁下拓荒特别贡献奖之军事特别贡献以表彰阁下于军事范畴所作出的贡献。 同时您亦已符合获得维基执行主编的最低要求;虽然您未有申请荣誉但现在仍直接授予 阁下:

感谢您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贡献。根据您的贡献,现授予您维基执行主编荣誉。欢迎您继续帮助改进维基百科。

特此授予。日后如果要申请更高级的荣誉请再到Wikipedia:维基荣誉与奖励申请与变更申请。

授予人:—J.Wong 2009年9月4日 (五) 09:52 (UTC)

授于动员令勋章[编辑]

这位用户已完成 动员令 1



请阁下自行加在用户页上。—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9月18日 (五) 18:18 (UTC)

我也认同你的意见[编辑]

这场赛事随时被NBA明星赛的灌篮秀更为好看,不如你在此表明立场,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我也期望你的一票。—Flame 欢迎泡茶 2010年4月21日 (三) 02:14 (UTC)

给投中立票的各位[编辑]

希望你们能认为重新考虑中立票,因为你们这样是放弃代表自己的立场,现在离投票还有十多小时,冀能投(+)支持(-)反对票表达真正的意见。—Flame 欢迎泡茶 2010年4月21日 (三) 15:53 (UTC)

2010香港夏聚前聚会讨论[编辑]

邀请你的维基人是:Mayoamyo (留言) 2010年6月2日 (三) 09:36 (UTC)

邀请您参加第八次动员令[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 第八次动员令次动员令邀请函
查查资料,完善条目!
查查资料,完善条目!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Oneam/Archive Room您好:

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及品质,第八次动员令会于2010年7月1日开始,8月28日结束,我们竭诚邀请您积极参与。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中、小动员令,中动员令的四个主题分别是世界各地自然与自然科学最多语言待撰写条目基础条目,小动员令的二个主题分别是战争及军事武器以及侵权待拯救条目

  • 请收到此邀请函的维基人,利用 {{subst:动员令/8}} 指示,将此动员令转贴到其他还未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及品质!感谢您

邀请您参与ACG专题译名投票[编辑]

{{{1}}}您好:

邀请您到ACG专题/有关正式译名投下宝贵一票,因投票期限将于7/15结束,我们希望至少有25张有效票,但目前的有效票数仍然不足,希望所有维基人都能对于ACG专题投票发表您的宝贵意见。愿您能抽空参与^_^,再次感谢您。我是邀请您的维基人-Jack Tao(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07:17 (UTC)


“正式”与“官方”定义[编辑]

现时Wikipedia_talk:ACG专题/有关正式译名/决议投票,是指Template:Infobox animanga/name的字段名。现时该模板的字段名定义如下:

  • 官方译名:日本出版商提供的中文译名
  • 正式译名:各地授权代理商所取的译名

一般语境下“正式”包含“官方”,换言之“官方”的事物一定是“正式”的,但“正式”可以包含一些非官方的东西,而该模板把“正式”与“官方”并列,意味着“官方译名”并非“正式译名”之一,这跟日常用语的意义相差甚远,恐怕对一般非ACG迷来说会引起混淆和难以理解,所以有人提出以“授权版译名”取代现时称为“正式译名”的字段(含义、用法不变,旨在正名),由于维基百科并非ACG或任何专门领域的百科,个人认为条目内容中任何名称都应尽可能使用一般人容易理解(不需另外解说)的名称,请在投票前了解清楚定义再作决定,谢谢--Ws227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14:54 (UTC)


星章[编辑]

军事星章
阁下有军事特别贡献,岂能不配上一星章。另外,感谢阁下先前在印第安战斧的帮助 ATRTC 2010年7月16日 (五) 11:36 (UTC)

请参加关于战列舰(Battleship)和相关舰种译名的讨论[编辑]

互助客栈:关于战列舰(Battleship)和相关舰种译名的讨论望阁下不吝赐教。 米尔格拉姆 (留言) 2010年7月20日 (二) 08:08 (UTC)

动员令快将结束[编辑]

第八次动员令结束时间不到两星期,在此提醒各位参加者快将条目交上,让审核者进入评审。如果迟了不作计分。亦感谢你的参与。根据你的贡献,你已经完成是次动员令的目标,希望日后继续为维基作出贡献。--Flame 欢迎泡茶 2010年8月18日 (三) 07:01 (UTC)

离第八次动员令结束不到一星期[编辑]

第八次动员令将于下星期二结束,请大家将所有条目在8月31日23:59(UTC)前放在动员令页面,而所有条目进入候选的时间也必需在这个时候前提交,否则条目很可能只能成为达标条目,即使是评审中,也请大家将条目放上以供主持人评审。注意:主持人是不会从你的编辑贡献协助条目提名,但你们可以提名其他参加者的条目。--Flame 欢迎泡茶 2010年8月25日 (三) 01:27 (UTC)

动员令头衔及模板通知[编辑]

这位用户已完成 动员令 1


您好,Oneam/Archive Room!感谢你参与第八次动员令,经过部分点算,你可以在你的用户页中加入以下模板 (你也可因应个人风格,选择不加入):

{{User 動員令|1}}
  • 注:{{User 动员令}}中第一个参数为参与次数,由于部分用户的用户页未有标明参与次数,故作一次计算,可自行因应之前的参与次数更改次数。不过我已在用户页替你加上,如不适合可移除。

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参与维基百科的活动。--Flame 欢迎泡茶 2010年9月5日 (日) 15:24 (UTC)

关于海军[编辑]

阁下好,我想请教一下意见,目前因为那海军摆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我想整个重写过(目前进度:[1]),目前先把近代历史的部分处理完,在二场大战与冷战的部分我一时想不到还有什么可写,想参考阁下宝贵的意见,尤其是冷战的部分,我想段落挤长一点好再放一张图XD—Ai6z83xl3g (留言) 2010年9月11日 (六) 11:17 (UTC)

维基百科:特色条目复审/徐向前 (第2次)[编辑]

鉴于此条目中立性问题,本人特提出复审,请前往发表意见。--苹果派.留言 2010年9月12日 (日) 17:57 (UTC)

关于TOTW候选[编辑]

目前该页面仍有若干重要、篇幅不长但语文版本数目过少(少于十个)的候选只有提名人投票或反对票占总票数三分之一以上,如en:Bo (dog)en:Chemical databaseen:Star Wars sequel trilogyen:Lucifer Chuen:Consumer capitalismen:Deep sea miningen:Pet fooden:Glebe, New South Walesen:Kurganmashzavoden:Product certificationen:Chicken soup,希望你能参与TOTW候选投票,毕竟先前已经有一些这类的候选落选(如en:Fear of youthen:Fear of crimeen:Science educationen:British comicsen:United States of Africaen:Artistic licenseen:Customer experienceen:List of deadly fungien:Genna crime familyen:Go Ask Aliceen:Four Freedoms (Norman Rockwell)en:Sino-Albanian spliten:Physics and Star Warsen:CD-Texten:LGBT tourismen:Smart poweren:Second Superpoweren:Nomenclature codesen:Basketball (ball)en:Kick-Ass (comics)en:WoWWikien:Asian Centuryen:Tofurkeyen:Comparison of Star Trek and Star Wars等),我并不希望类似案例重演。--RekishiEJ (留言) 2010年9月17日 (五) 22:09 (UTC)

特别是消费者资本主义、深海采矿、宠物食品、产品认证、鸡汤等条目更有一定重要性,本身版本数却不多,恳请你的投票。--RekishiEJ (留言) 2010年9月17日 (五) 22:09 (UTC)

RE:[编辑]

善意的批判我是接受,恶意的可无视,我放DYK就是直接求别人订正,得到关注--Dragoon16c (留言) 2010年12月8日 (三) 05:54 (UTC)

回复[编辑]

你有心求好,也愿意询问,其他人看了也会明白,也会愿意从旁协助。不用想太多。至于那位用户的心态,你可以看他现在的用户页写什么,纯粹一个不成熟的小朋友在哭闹,就和他一被抓到错误就要高喊离开维基一样。-cobrachen (留言) 2010年12月8日 (三) 10:45 (UTC)

排序[编辑]

阁下好,我想请阁下关注一下[2]的讨论,用户历史研究长期关注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相关条目,也常维护国共内容,现在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顺序编辑一直被他撤销,还请阁下发表意见,谢谢。—Ai6z83xl3g (留言) 2010年12月9日 (四) 10:18 (UTC)

邀请您参与条目质量提升活动[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 条目质量提升计划邀请函
您好:
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数量及品质,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已经重新启动,相信您的支持与参与,将有可能会成为维基成长的重要助益,若您对于一些条目品质现况感到不满,或者对于某些条目需要关注提升,携手合作才能有效率地提升人类知识的品质!。您若支持该计划可先至 “报到处”签到,以便于其他人与您连络,再前往您有兴趣的各子计划签到并提出协作事宜,您可自由弹性规划。

总之,这是自由参与与发起条目协作的平台,欢迎任何人在该计划提出协作请求或者帮忙协作,亦欢迎您成为各子计划主持人,这比起在一两个同好之间对话或条目讨论页互动性更佳。

  • 也可帮忙散发此邀请函。根据过去经验,计划的成败关键在于消息是否散布开来,若要发邀请函,可以复制以下代码:{{subst:QA/邀请}}再转贴到其他维基人对话页上,感谢您

更多候选主题


邀请人:吟游诗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0年12月31日 (五) 13:35 (UTC)

感谢[编辑]

军事星章
感谢您这一年多以来在维基百科对军事条目的贡献。-- Jasonzhuocn (留言) 2011年1月3日 (一) 01:10 (UTC)

你的用心,大家都看得到[编辑]

军事星章
你用心建立条目的内容,让海军这个项目更加丰富,还希望继续努力。谢谢。
-cobrachen (留言) 2011年1月3日 (一) 14:35 (UTC)

香港条目提升计划开始起锚了[编辑]

条目提升计划已开始起跑了!目前主题提名中,预计2011年1月22日或23日产生,请爱香港朋友前往关注。--吟游诗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10日 (一) 03:55 (UTC)

台湾冲航空战[编辑]

因为你最近编写的条目,留意的这个名称。台湾冲航空战市把日文汉字直接拿过来用,刚看的时候还不知道台湾附近有什么海域或者是地名有个字,但是英文版的标题就很清楚:台湾冲绳,我想应该是要改个名字,清楚一点。问一下你的意思?谢谢。-cobrachen (留言) 2011年1月12日 (三) 13:09 (UTC)

既然讲的是空战,台湾冲绳空战或者是台湾冲绳作战都可以。-cobrachen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02:49 (UTC)


Talk:佛瑞斯塔号航空母舰快速删除通知[编辑]

您好,你创建的页面被认为符合快速删除的标准,已被提出快速删除。

若您认为这个页面不应被删除,可以将{{hangon}}放置到被提删页面的顶部(但请放置到快速删除模板的下面),并在讨论页阐明您的观点。但是,一旦条目被加入快速删除模板,只要条目满足快速删除的标准,它便可能立即被删除。请您不要自行移除快速删除模板,但也请您大胆改善条目,以使其尽量满足维基百科的方针与指引。如果您有疑问,可以使用IRC即时聊天与在线的管理员交谈。在该条目被删除后,您也可以联系管理员,询问他们是否可以将被删除前的条目通过邮件发送给您,便于您未来重新编写条目。 --今古庸龙DragonCube (留言) 2011年1月15日 (六) 10:22 (UTC)

海军[编辑]

请教下阁下的意见,请问阁下认为每艘军用船只的外部链接是不适合放上海军主题的连结?—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月16日 (日) 01:13 (UTC)

关于十字军东征[编辑]

感谢阁下的建言,鄙人也认为有必要写好历次十字军东征的条目!敝人手头的资料并不多,且时间有限,不知道阁下您是否能协助提升该条目?如果能参与,您能够扩充哪部分内容呢?唛贞灵Boris1567 (留言) 2011年1月16日 (日) 10:56 (UTC)

虽说您不能参与本条目,但这也没关系的,您的建言或许已对本段落大有裨益,我想把相关对话放到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古文明提升计划该条目下,不知可以不?祝您新学期学业有成,一切顺利!唛贞灵Boris1567 (留言) 2011年1月18日 (二) 09:30 (UTC)

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古文明提升计划有负责协调分工项目。--安可(居住地:酒馆-职业:诗与歌之演者) 2011年1月31日 (一) 15:06 (UTC)

关于贝劳森林号[编辑]

尽管Belleau Wood的实际意译为“贝劳森林”,但至今华语地区仍普遍对这艘航空母舰以“贝劳伍德 或 贝勒伍德”的音译称呼,而网络上除维基以外也搜索不到“贝劳森林号”航空母舰,阁下弃普遍名称不用而以“贝劳森林号”命名实有原创研究之嫌。--Alancrh (留言) 2011年2月2日 (三) 12:25 (UTC)

星章[编辑]

谢谢阁下赠予的星章,祝编安和新年快乐。Smile smile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2月3日 (四) 12:17 (UTC)

新春快乐[编辑]

感谢阁下授予的叙事勋章及鼓励,愿您新年愉快!唛贞灵Boris1567 (留言) 2011年2月3日 (四) 13:52 (UTC)

谢谢[编辑]

谢谢你授与的星章。-cobrachen (留言) 2011年2月3日 (四) 17:25 (UTC)

re.[编辑]

已紧急半保护一天,保护结束后如果情况持续,请通知。感谢。—ATRTC 2011年2月4日 (五) 02:42 (UTC)

已处理.。—ATRTC 2011年2月4日 (五) 02:53 (UTC)

邀请您参与条目质量提升活动:军武提升计划[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 条目质量提升计划邀请函
您好:
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数量及品质,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已经重新启动,相信您的支持与参与,将有可能会成为维基成长的重要助益,若您对于一些条目品质现况感到不满,或者对于某些条目需要关注提升,携手合作才能有效率地提升人类知识的品质!。您若支持该计划可先至 “报到处”签到,以便于其他人与您连络,再前往您有兴趣的各子计划签到并提出协作事宜,您可自由弹性规划。

总之,这是自由参与与发起条目协作的平台,欢迎任何人在该计划提出协作请求或者帮忙协作,亦欢迎您成为各子计划主持人,这比起在一两个同好之间对话或条目讨论页互动性更佳。

  • 也可帮忙散发此邀请函。根据过去经验,计划的成败关键在于消息是否散布开来,若要发邀请函,可以复制以下代码:{{subst:QA/邀请}}再转贴到其他维基人对话页上,感谢您

更多候选主题


邀请人:--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1年2月4日 (五) 03:08 (UTC)

如有兴趣,轻移玉步至: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军武提升计划

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军武提升计划#F-16有敝人的写作计划,还请前往指教。--安可(居住地:酒馆-职业:诗与歌之演者) 2011年3月3日 (四) 13:01 (UTC)

给你一个建议[编辑]

你最近花了很多时间编辑一些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的条目,在军事领域上,维基欠缺非常非常多的条目,从基础理论,战史,武器系统等等,不要说别的,就算是资料比较容易找到的近代武器都有很多条目不存在。

要完善一个条目,尤其是资料很多的条目需要很长的准备,撰写和润饰的时间,过去撰稿的年代,可以短时间之内冲很多字,可是那毕竟不是常态。在一个条目上琢磨许多固然可以提升品质,相对来说,就无法兼顾到建立其他的条目。我过去也是想说把一个写完再写下一个,可是,什么状态叫做写完呢?也曾经试过把一些内容和架构放上去,但是往往就是段落空在哪里很久,有些用户也不太赞成这种概念。

有感于你提到过许多条目还没有建立的意见,提出一点想法。或许你可以针对一个系列,大致上规划出一个简单的共通架构来撰写,但是,不需要详细,只要点出很基本的重点,加上照片,适当的参考资料,链接和分类。这样可以缩短条目建立的时间,同时把一些基本的资讯提供出来,以后有机会再回去一点一点补充。我的经验是这样的条目大概在5000位元以下,负担应该还不会太大。

因为时间的关系,所以我没有长期的作这样的试验,而且所谓的基本架构也不是很一致。或许你会有更好的想法和行动。我可能会陆续慢慢进行的,包括美国的导弹系列(去年试验性的开始循编号撰写),舰用雷达系列,空用雷达系列,陆基与海基的指挥管制系统(因为很冷门,写的不好也不太会被骂得很惨),德国二战冷门飞机系列(以前在论坛上写过这一个系列),二战的活塞发动机(前两年写过一些)和近代的喷射发动机。美国战斗机系列也可能会先写一些比较冷门或者失败的计划。或许过一阵子我们可以交换一些心得与调整方向。谢谢。-cobrachen (留言) 2011年2月23日 (三) 21:47 (UTC)

关于这些精辟的见解,敝人认为非常值得参考,可是如果其他人不认识您们,就不知道这些见解,因此敝人先采用内连方式于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军武提升计划做导引,并期盼在军武提升计划相遇您们,并将这些精辟写作方法整理并公开至该计划。--安可(居住地:酒馆-职业:诗与歌之演者) 2011年3月3日 (四) 10:48 (UTC)

时间的不确定性是始终存在,生活是第一优先,所以,能写多少算多少,尽心而以,但求无愧。至少当一些网络的同好觉得可以引用作为基本参考资料时,那也就达到目的了。另外,如果你有资料上的需要,我可以帮你把问题贴到我的论坛上,有些朋友看的是日文的来源,或许有补强英文的地方。-cobrachen (留言) 2011年3月3日 (四) 13:29 (UTC)

Re:[编辑]

虽然公开的留言,但由于您们皆未实际参与该计划,就此贸然张贴感觉不妥。--安可(居住地:酒馆-职业:诗与歌之演者) 2011年3月3日 (四) 12:11 (UTC)

该计划允许您采用自己的模式进行策划,也可将User:Oneam所列的写作计划直接张贴或用{{模板}}方式陈列,甚至是您的其他巧思,不一定要遵循敝人拙劣的设计,当然进行辟画之前,还是希望能表明参与意愿。--安可(居住地:酒馆-职业:诗与歌之演者) 2011年3月3日 (四) 12:33 (UTC)
老实说,本计划虽然提倡协作,但其实从未要求一定要协作才是条目质量提升的表现,这是敝人过去以及其他众人一开始对于维基协作的误解,当您对于接触社群愈多,将会对此有更深的体悟。而仍希望能将各做各的“个人贡献”公开,是希望能做到追踪查核之用,而且cobrachen能对您提出这么多指引,也是因为您至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上提出“各种条目质量提升方式探讨”,cobrachen其实对本计划也存在同样误解,但是却因为此讨论,而产生共鸣,基本上本计划也是持有这种精神,只是平台不同,操作模式也不一样罢了,说了那么多我还是知道您还是会持着观望态度面对本计划,但是这种观望态度其实对于计划本身极为不利,就好像是提倡革命却未见人响应同样道理,同声呼应并实际参与才能成为气候,共勉之。--安可(居住地:酒馆-职业:诗与歌之演者) 2011年3月3日 (四) 14:13 (UTC)

星章[编辑]

军事星章
对负责条目进行无上限的优化,感谢您的贡献。—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3月8日 (二) 13:44 (UTC)

re:再问问军武提升计划[编辑]

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前段将会另外撰写精简导引版,并将原文本至于后方。以前旧版也有FAQ,未来还会汇整相关QA作再作补充。

一:其实票选和进行有什么分别?貌似现在已经进行中了......

(:)回应票选和进行的分别取决于主持人的经营,若主持人可在票选期间都不作任何规划并限制不可提案与回报,等到进行后再通知并执行。看不出差别也是因为目前做法是先创建计划页面在招募票选,这种做法是为了希望能一边筹备一边招募人员,而且主持人为了能激励参与者而有偷跑情况亦可允许。如果日后把票选若改为如同子计划需先筹备并募集主持人与参与者,就可显示其差异。

二:假设我参与计划后什么特别事也不做,继续按原本编写计划行事(因为我的空闲时间是可以很弹性的),这样可以吗?因为一拖下去,可能到了计划结束后,我还未开始写也不定。

(:)回应举例说,在古文明提升计划User:Boris1601050607提案了十字军东征,此条目正好是敝人于2008年过去曾计划提升后来因故中断(2008年时候因感孤立无援而荒废该条目提升),因此在他提案之下,使得敝人想起过去对此条目的努力并得以延续,而双方也有所交流并改进条目。另外也可当成是提案后相约一些同好来进行,因此本计划与兴趣小组密切配合并经过票选方式作为协作意向调查且已得知其兴趣与研究,并方便互相联系。
因此计划参与者仍可按原本编写计划行事,并不需要特别去变更原本的写作计划。只不过希望头过能透过公布自己的写作计划,若其他参与者看到您的计划,或者您看到别人的计划,刚好与现在(或以前)相吻合,这时候双方可以互相协调写作步调(此可参见Talk:嘉义市有较完善的规划)。即使因为各种缘故无法同步协作,如果能因此互相交流,这也是美事一桩(可参见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生物学提升计划有较好的结果)。若无人参与就当成是公开的备忘记事,也许可以让别人依照您留下来的资讯,找到您继续完成,也可能是再若干日子后作为回顾。

三:如果我在计划页只是放置一直以来的编写进度、参考书目及注意心得等等,这样可以吗?当我没有资料在手编写时,我或许会有时间整理这一类的东西。

(:)回应同上,如同维基精神般借由公开方式来改善或交流写作计划,如同cobrachen给您意见一般。而且补充一点是,本计划可多样化进行,因此也可类似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今个礼拜大搞作这样针对许多有问题(如无来源)的条目加以改善亦可达到质量提升目的。目前这些积压的问题粗略估计已超过上万条,这非一人一朝一夕可达成。

--安可(居住地:酒馆-职业:诗与歌之演者) 2011年3月13日 (日) 09:47 (UTC)

“个人贡献”可回溯近期的贡献,这取决于您是否想公开审阅,这与动员令稍有不同。--安可(居住地:酒馆-职业:诗与歌之演者) 2011年3月14日 (一) 19:05 (UTC)

请教[编辑]

阁下好,我想请教一下,见[3]中,我想试试使用阁下在艾塞克斯号航空母舰使用的Citation此模板,但无论怎么用都一直是Template:Samuel,能请问原因?-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3月14日 (一) 09:03 (UTC)

非常感谢,已弄懂。另外我还有个问题请问一下,目前胡蜂号模板里的照片是那张俯瞰的小张照,那张不会太小了吗?还是有什么特别意义?阁下能考虑下换成[4]这张?这显得清楚多了。—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3月14日 (一) 11:58 (UTC)
阁下好,我刚参阅了阁下另一个作品碉堡山号航空母舰,这模板内的图我想请阁下考虑将它移到“建造与早年服役”的段落中,原因是,这张照片本身只有照到甲板下方,以一艘航空母舰来说颇难辨认,如[5]这张就可说是标准可辨认的航舰照片,希望阁下能采纳此意见。—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3月15日 (二) 12:27 (UTC)

你好[编辑]

你好!我刚才在这里检查条目链接的时侯发现到阁下。一看之下原来是校友。如有兴趣的话请找我,欢迎多多交流,谢谢。--武蔵 (留言) 2011年4月4日 (一) 15:54 (UTC)

照你这样说,我们有可能是认识的。以前有经常去DT室玩吗?--武蔵 (留言) 2011年4月5日 (二) 02:29 (UTC)

请阁下参与羟醛反应的同行评审[编辑]

阁下好,在下编写的羟醛反应已经进入了同行评审阶段,期望条目水平能够达到优特条目行列。请阁下能抽空前往移步参与,提出您的意见或者建议。感谢您的参与!Merphisto (留言) 2011年4月5日 (二) 10:20 (UTC)

清朝撰写计划[编辑]

你好,我们正在招募对清朝有兴趣,熟悉清朝历史或文化的你参与清朝条目的编写,以祈让清朝成为优良或特色条目。目前有五个人参与此计划,分工的细节详见于此。如果有疑问或是想讨论事情,可以到此发表意见--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1年4月10日 (日) 04:31 (UTC)

请求帮忙![编辑]

我对开放式协作和开放百科的相关研究非常感兴趣,请帮忙填写以下问卷。
只是耽误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却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

http://www.sojump.com/jq/693702.aspx

以上是一次预调研,希望能借此研究提高开放式协作内容的可信性,并推动维基百科的信任管理机制。
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来自 ~~~~

Re[编辑]

回来啦,谢谢哦:) 米尔格拉姆 (留言) 2011年4月11日 (一) 16:31 (UTC)

邀请出席2011年香港春聚[编辑]

拉叔(留言~) 2011年4月23日 (六) 16:49 (UTC)


清朝参选特色条目[编辑]

你好,清朝参选特色条目中,本条目内容丰富,架构完整,注解详细,图片也十分丰富,达到特色条目的下限,希望阁下能拨空评鉴,谢谢你。--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1年5月12日 (四) 14:39 (UTC)

邀请参加生物学提升计划[编辑]

生物学提升计划邀请函

Oneam/Archive Room,您好

诚挚邀请您参加生物学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本计划旨在提升生物学相关条目的质量,借由募求开放协作方式将更多的生物条目达到一定水准,提示您现在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生物学相关方面是严重缺乏的,期盼您能加入我们提升质量的行列,来改善或创建更高品质的百科条目。

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各领域的条目数量及品质,欢迎您参与其他子计划,请参阅主计划说明。谨祝编安。

收到此邀请函的维基人,可使用{{subst:生物学提升计划/邀请}}语法张贴至您认识的维基人对话页,将此消息广为推介来共襄盛举,谢谢。


{{subst:#if: |邀请人:

邀请人:靖天子~北伐抗战军统局/第二阶段开始 2011年5月14日 (六) 05:58 (UTC)

艾塞克斯号航空母舰[编辑]

相信阁下也注意到K氏为它添增的图片过多了,尤其是下面把资料来源都挤过去了,请阁下选择几张图片予以除去,谢谢。—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5月15日 (日) 09:48 (UTC)

邀请您参加第九次动员令[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 第九次动员令邀请函
维基娘,第九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维基娘,第九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Oneam/Archive Room您好:

首先,感谢你对维基百科的贡献!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第九次动员令将于2011年6月25日开始,9月3日结束,我们竭诚邀请您积极参与。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中、小动员令,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而中动员令的2个主题分别是人文与社会科学世界各地,小动员令的4个主题分别是最多语言待撰条目自然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外交

关于本次动员令的详细信息请您参见:第九次动员令,并欢迎您到动员令入门页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并请至报名页面报名参与是次动员令,唯报名仅于6月25日或之后开放

请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也请参考工具),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邀请你的维基人是:Will629 (留言) 2011年5月16日 (一) 08:59 (UTC)

re.[编辑]

在下全力支持。—AT 2011年5月29日 (日) 03:06 (UTC)

主题[编辑]

您好,冒昧请问阁下能否帮忙建构战车(坦克)的主题?有个基本架构就可以了,其他内容我会补上,算是换换口味……若不行的话也无妨。–Ai6z83xl3g 2011年6月10日 (五) 13:22 (UTC)

大致完成了,通知一下,请阁下看有没有哪里不妥的。—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6月12日 (日) 09:51 (UTC)

请到该页面回应[编辑]

Wikipedia:维基荣誉/授奖提名投票/维基内容专家/Oneam-cobrachen (留言) 2011年6月20日 (一) 00:45 (UTC)

Nimitz[编辑]

因为长时间的摆烂,加上注意到阁下前后两次希望扩充该人物的资料,目前我先试着完成尼米兹的条目编写(目前进度:[6]),也找到了Potter的中译版。但目前碰到一问题,虽写出其早年不难,该如何写该人在战争中的指挥?就战略上来写我觉得有琐碎,因其太平洋总司令职位,太平洋战争中大小战役都要牵扯他的战略决定并写出来固然不难,但会变成每场战役都仅有略为提到尼米兹的影响,毕竟他身坐办公室,真的前线打仗的就海尔赛那些人,个人对太平洋战争也仅知道个战略大概,希望阁下能提出一些意见,谢谢。—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7月24日 (日) 16:21 (UTC)

不好意思,我手边实在找不到Samue Morison那系列的书,到时候可能得请阁下协助增填了。—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7月25日 (一) 15:02 (UTC)
非常感谢您:)—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11日 (四) 06:52 (UTC)
恩……那本Samue Morison书的资料能否给完整些呢?—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11日 (四) 06:58 (UTC)
阿,不用了,我自己都糊涂了,之前就有书名了-.-—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11日 (四) 07:01 (UTC)
不好意思,能请您给该书的isbn码吗?—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12日 (五) 15:27 (UTC)
已增加了数个来源,方便的话,请帮我留意下有无尼米兹个人所获得的勋章资料,大部分都是只列出获得名称,没找到授勋时间。—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13日 (六) 15:03 (UTC)
(晚来的回复)战略指导部分真的有赖您的润饰与协助了,现在遂发枪行动结束后一直卡著,这里一直到雷伊泰之间的战略我是浑然不知(有些考虑自原子弹倒过来写到雷伊泰去)……不意外的话,这应该会是我第一个真的与人共同协作完成的条目XD。另外,关于史普隆斯那里Potter只提到“1942年7月25日星期六近傍晚时,三位资浅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参谋军官登上马卡拉帕山……(以下列出人名),正轮到要和司令在他的住处进餐。那是一栋装有护挡板的房子,尼米兹将军、史普隆斯(他的新任参谋长),以及舰队的军医坚卓上校三个人都住这里。”也就只有这样而已,个人觉得非常琐碎,所以只希望记述史普隆斯任参谋长一事……—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15日 (一) 13:04 (UTC)
(一次还说真多)关于战略描述部分我很支持您的想法,起初由于尼米兹位居高位的身份,本身可以较为简略地介绍太平洋的进程,但我现在发现可以将本条目修成一个迷你版的太平洋战争论述(有些类似隆美尔的情形),其中尤其重要的重点当然是尼米兹与其他指挥官的冲突,另一个很大原因是,这条目原先因为真的非常有限的资料(除了部分非常陇统介绍太平洋战争各战役的资料外,我手上能倚赖的就“波特的尼米兹传”、1972年出版的“太平洋反攻大战”(实在太旧了)、王帆的“海上骑士尼米兹”和各个网页,王帆的书我个人是不太想引用,因为大陆作者在撰写时感情成分很重,甚至吟吟作诗让我很反感)实在很难写将尼米兹推至GA等级,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没有意外的话,FA也有可能。—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15日 (一) 14:08 (UTC)
其实波特这本个人认为最大的价值是在补上尼米兹人生中的许多经历,要写指挥会逊于专门战史其实个人是不意外的……“其他人根本无从推敲尼米兹为何出色”,对,这也是我认为本条目可能无法同日文维基写评价的原因。我向来收集一堆战史PDF(多为轴心军...),这15本真的是非常难找,您能提供是再好不过了,谢谢。—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16日 (二) 03:41 (UTC)
请问,“由所罗门群岛到马绍尔群岛”一节的“特鲁克”与“通往菲律宾之路”一节的“特雷克”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吗?—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19日 (五) 06:24 (UTC)
已收到,扫描辛苦了,感谢。—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19日 (五) 06:40 (UTC)
了解,感谢阁下的帮助,稍晚我再整理一下,现在用的电脑太烂+手边没资料。─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22日 (一) 07:23 (UTC)
(冒号多到要把文字挤到底了)大致上合并调整完毕,阁下看看有没有什么要更正的地方。趁着波特书还书最后几天,把尼米兹的晚年资料补完,榨干它的仅存价值XD 也希望可借由网络上的资讯把资料来源数冲到150~_~—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22日 (一) 14:37 (UTC)
已进入最终阶段,剩下我把勋章、纪念来源找齐、外部链接不必要的砍一砍,就可以动手取代掉原来版本的条目,推至DYK了吧?(有点小在意的是,战史部分很大一段都没什么图......)—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24日 (三) 15:55 (UTC)
画图我不会画......虽然共享资源有类似的路线图(都不完整),但到时候都要面临图片汉化问题,仔细想想还是算了...—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25日 (四) 02:28 (UTC)
这个...这张图真的是很详细...虽然阁下常说解说栏要多下功夫,但我建议去掉说明框的日期(图上面其实就有写了),600px摆在右侧您看如何?(不得不说看到烟斗我笑了XD)—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25日 (四) 05:17 (UTC)
其实摆任何图都是会挤文字的,但不要挤到太框张的话,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只是放中间的话,我觉得左右空白处太多...颇为突兀就是。—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25日 (四) 05:32 (UTC)
真不错,图文并茂才真的看得出战略路线,变得一个相当精美的太平洋战争导读条目。—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25日 (四) 07:50 (UTC)
现在迸出一个新问题,最下面页面分类因为不明原因多了“Use dmy dates from August 2010”和“ Articles with invalid date parameter in template”....—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25日 (四) 08:06 (UTC)
(晚来的通知)已将尼米兹放上同行评审,还请密切注意,谢谢。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8月29日 (一) 00:27 (UTC)

客栈[编辑]

不好意思,请阁下看一下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先前那篇步兵战车与坦克的讨论我线在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可行,我很担心说继续这样没人理,讨论收掉了问题又继续存在着,谢谢。—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7月31日 (日) 00:42 (UTC)

道歉[编辑]

关于这则留话,由于我个人的问题造成大家的不悦,这完全是我的不对,已删除自己不当发言,并公开道歉。言归正传,关于用法,无论是阁下所言,或是另一方提议放在句号之前,然而我看到阁下这番话,我实在没什么话好讲,我也只能认了,因为问题还是一样没解决,我知道阁下与大家都持有相同看法,问题都归咎于我身上,但我也不逃避地接受任何人意见,所以我解决不了的事情,我只好退出,但不是因为不愿负责,只是无能为力,若要继续认为是我的问题,我除了用退出方式来承担之外,实在别无他法可以解决。总言之,毕竟阁下是局外人,事情看不清楚也是当然,所言之偏颇也是可想而知,但我还是接受下来,并愿意向阁下道歉。-yiken (留言) 2011年8月6日 (六) 17:00 (UTC)

事过境迁,过去的事就忘掉吧,该做的我会做,我只是做我自己该做的事。-yiken (留言) 2011年8月7日 (日) 12:39 (UTC)

请问是否有意参与优特条目改制讨论?[编辑]

如题。—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03:19 (UTC)

吓死了。好好休息,勿回。—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06:33 (UTC)

保重身体[编辑]

保重身体--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7日 (六) 14:11 (UTC)

尼米兹[编辑]

通知阁下,我已将尼米兹送至特色参选。—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28日 (三) 09:24 (UTC)

Aircraft Carrier[编辑]

希望阁下能给[7]一些意见,目前尚不知“航舰作战能力”一段如何撰写,谢谢。—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0月1日 (六) 13:50 (UTC)

感谢阁下的回应,虽然说航舰作战能力那段我是希望写航舰的应用法,像是美国于二战编入特遣舰队(集中航舰,或是根本没有航舰的组编法)、现代编为航舰战斗群(CVBG)和打击群(CVSG)、日本二战时则编成航空舰队(以航舰为核心的组编),不过我也仅知这样。阁下给的意见弥补了我另一个问题,“防御系统”的演进,本来是想叙述个基本武装而已,现在多了演进更为丰富,感激不尽O。^__^。O—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0月2日 (日) 03:42 (UTC)

飞龙[编辑]

你好。我看到阁下在客栈中提到“飞龙号航空母舰”的命名问题,阁下认为应该怎样为条目命名才对?--武蔵 (留言) 2011年10月5日 (三) 14:05 (UTC)

我同意,因“飞龙号航空母舰”只是条目名称,不等如条目内容。--武蔵 (留言) 2011年10月5日 (三) 14:19 (UTC)

给您一只宠物猫![编辑]

祝你2012年快乐!

2012快乐 (留言) 2012年1月1日 (日) 05:55 (UTC)

re.[编辑]

真的是好久不见,感谢阁下给予的资料,不过近来换我公事繁忙,近来不太有时间能编辑维基,而且前面还有其他条目作业等着我完成,橘色计划的修改要到很后面,到时还要请教阁下的意见,祝编安。—Ai6z83xl3g留言) 2012年5月3日 (四) 14:15 (UTC)

受限于环境,这些资料真的取得不易,再次表示非常感谢阁下的提供。—Ai6z83xl3g留言) 2012年5月10日 (四) 11:20 (UTC)

给您的星章![编辑]

勤奋星章
阁下在美国海军船舰的消红不遗于力,虽然只是小型条目,但连续50多条的战舰实在很辛苦,小小鼓励,不成敬意! Ai6z83xl3g留言) 2012年7月22日 (日) 15:45 (UTC)

提名十字路口行动为优良条目[编辑]

Oneam兄你好,我提名了十字路口行动为优良条目,特此通知作者,谢谢。--Jasonzhuocn留言) 2012年8月1日 (三) 09:48 (UTC)

改版了,辛苦你了。--Jasonzhuocn留言) 2012年8月3日 (五) 15:05 (UTC)

十字路口行动[编辑]

短期内急速改版该条目,真是辛苦阁下了。目前我想与阁下讨论该条目额外的部分,我注意到阁下于首段“核试背景:军种竞争”中写了相当的内容,但我觉得有些搅杂的感觉,实际上讨论军种的内容也仅到侯活一席言而已,下方是可以独立出来的“反核试验”,其内容涵盖美国国内科学家的观点、国内反核运动的人士、水兵的感情等。而另外我于德文版的试验前争议中看到关于苏联的外交指责、白兰地将军发表讲话安抚国内反对群众的讯息,以及“后续影响”局部方面与中文维基有些落差,诚然,条目于军事上和原住民迁居已分析的相当足够,但这个核试炸下去所引起的国际舆论、挞伐资讯却很薄弱,像是德文板揭示:白兰地受到相当的关注、意大利《前进报》将本次试验比喻为同德国纳粹时期的罪行、《团结报》则表示其为“怪诞可怕的悲剧”,现存的段落却使这个核试在美国军方和比基尼岛民外只留下泳衣的感觉……目前条目的内容个人认为是满足于维基的优良水准的,只是若要作为特色,须再行润色与补充。不是说非要样样与德文维基相比不可,只是本条目中,个人认为仅集中于一项军事上的分析,却很少当代社会对核试的观感和冲击社会文化之讯息,这部分是令人遗憾的。—Ai6z83xl3g留言) 2012年8月4日 (六) 17:45 (UTC)

香港胶灾[编辑]

  • 谁也不敢说这次胶灾是最后一次,最好以“2012年香港胶灾”命名。--Fxqf·留言簿 2012年9月4日 (二) 08:04 (UTC)
    • (?)疑问能不能用普通话解释一下粤语白话,在条目里用注释的形式。“执胶”是不是捡拾、清理聚丙烯颗粒?“派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毕竟是中文维基百科,不是粤语维基百科,“执胶”“派胶”出现在条目里,十个内地人估计九个看不懂,只有猜了。——Fxqf·留言簿 2012年9月4日 (二) 12:34 (UTC)
      • 我知道是香港报纸的原文,我没要求你更改原文,只是要求你用脚注的方式用普通话解释一下。--Fxqf·留言簿 2012年9月4日 (二) 13:18 (UTC)

已经添加图--围棋一级留言) 2012年9月9日 (日) 08:56 (UTC)

Re[编辑]

您曾经说到: 你好,近来看到你在美国航母各条目加上Template:美国航空母舰,但其实这有无必要...?感觉上与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列表完全重复了。Oneam 01:00 AM(留言) 2012年10月30日 (二) 04:02 (UTC) 我的回复是: 多数“Template”都有相应的“列表”或“一览”,并不是重复。词条后面附上Template更加方便阅读,它直接提供了全系列的相关链接,而且短小紧凑,我个人认为这是列表文件所不能比拟的。当然列表文件中可以增添各种属性列(比如服役时间、吨位等等),对所列之物进行更为详尽的描述、提供更为直观的比较,这又是Template所不具备的。所以我认为两者各有所长,同时存在并不矛盾。
另外,我刚刚在Template:美国航空母舰的标题上加入了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列表的链接。
还有,我在做Template的时候加了几个缺失的空壳子航母词条,但都给出了英文版的链接,希望带动有关人士对其翻译补充。这种带英文对照的空壳子很好用,我曾经加过一个小行星225088的壳子,两天之内就被充实成图文并茂的详尽词条了。
Haojian留言) 2012年10月30日 (二) 05:22 (UTC)

送给您一枚星章![编辑]

好主意星章
由用户选择显示内容实在太好了...但实行起来会有困难吗?因为可能有不少词语需要读者自己选择,做成麻烦。但至少的确不会造成社群之间的问题了。--卍田卐JC1 2012年11月8日 (四) 05:30 (UTC)

核试验条目[编辑]

Hi 我也是对核试验感兴趣的维基人 :)未来也计划撰写一些与核试验相关的条目。上周有翻译Template:美国核试验到中文维基,只是核试验的中文名没有参考,只好自己翻译,若您有了解还望指教。(上周亦有翻译结果-节孔行动)。-- Ericmetro留言) 2012年12月10日 (一) 05:07 (UTC)

非常感谢您的鼓励!:) 在下也十分钦佩您为十字路口行动条目所做的杰出贡献。其实结果-节孔行动听起来怪怪的,但检索得到的翻译多是这个,其它实在找不到的只好用自己的翻译了。 XD --Ericmetro留言) 2012年12月10日 (一) 16:13 (UTC)

航空军[编辑]

想请教阁下,美国陆军航空队的翻译是否有问题?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s该作者将其译作航空队,而United States Army Air Corps却译作航空军,应反过来吧?我对这领域不是很了解,而google一下的结果则是交互都有在使用。我个人看法是,Corps在中文界有“军”级单位(陆军)的翻法,但同时有存在队和团等等较小编制的说法,而force通常就是一支军(军队意)。总结上述,您认为是否应移动该条目?谢谢回答。—Ai6z83xl3g留言) 2013年1月1日 (二) 11:07 (UTC)

混用为多,那只能先到先得了,目前就以您提出的本书作为翻译标准好了 囧rz……。—Ai6z83xl3g留言) 2013年1月4日 (五) 07:19 (UTC)
那请问您书上“美国陆军航空兵”此一条目的原文译作什么呢?这和之后要移动的翻译有重叠。—Ai6z83xl3g留言) 2013年1月4日 (五) 07:36 (UTC)
囧rz……实在是颇复杂又无所适从的案子,我本来还以为名词翻译混乱的现象只出现在网络上,想不到连出版品都这样……整理一下,现在大致就是“兵”、“队”、“军”三种翻译选择,候补分别为Aviation Branch、Air Corps、Air Forces,从规模大小来看,现在Aviation Branch(8个旅)<Air Corps(15万)<Air Forces(240万),而“兵”<“队”<“军”,若照这样移动,您看如何?应该是争议最少的选择……—Ai6z83xl3g留言) 2013年1月4日 (五) 09:37 (UTC)

感谢您的星章[编辑]

感谢您的星章,日后希望可以合作。钢琴小子留言) 2013年1月25日 (五) 17:01 (UTC)

关于驱逐舰条目中的“她”[编辑]

刚才围观了阁下创立的驱逐舰条目,第一个看到用“她”来作为主语,以为是笔误,于是修改成了“它”。但随后发现阁下的条目中都是“她”。于是想起海员常常称呼自己心爱的舰船为“她”,不知道放在条目中是否合适(比如中立性?),于是恳请赐教——燃玉 留言 勇踏前人未至之境! 2013年2月6日 (三) 11:51 (UTC)

原来是这样~梅兰号驱逐舰 (DD-31)那次编辑我撤消了~谢谢~ ——燃玉 留言 勇踏前人未至之境! 2013年2月6日 (三) 12:00 (UTC)

感谢[编辑]

感谢阁下持续不断的编写美国海军舰艇系列条目。JuneAugust留言) 2013年2月9日 (六) 08:46 (UTC)

King's Own 4th Regiment of Foot/Secretary at War[编辑]

您好!多谢您的留言,“King's Own 4th Regiment of Foot”一般译作“英皇直属第四步兵军团”,参考殖民地时期香港政府的译作,一般都是以“英皇直属”、“女皇直属”一类的方式作译名。至于“War Office”历史上是对应“海军部”的“Admiralty”,鉴于“Admiralty”专管海军、“War Office”,专管陆军,故“Secretary at War”应作“驻陆军部大臣”,以区别后来的“Secretary for War”(即“陆军大臣”),多谢垂注!--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2月16日 (六) 17:08 (UTC)

李维[编辑]

您好,我偶然注意到该条目中您可能犯了一个小错,“在三年的外交生涯,李维先后获授意大利王国勋章的司令勋衔(Commendatore dell'Ordine della Corona d'Italia)及圣茂里斯及拉匝禄骑士团(Ordine dei Santi Maurizio e Lazzaro)的司令勋衔”,这应不是司令勋衔(一种如英国的地位、头衔等等),而是“意大利皇冠勋章”此一勋章的第三级别:司令级,以及“圣茂里斯及拉匝禄骑士团勋章”(若照您原文应同为司令级?),换句话说,这两者应是两种勋章。还希望您能指教讨论,感谢。—Ai6z83xl3g留言) 2013年2月23日 (六) 17:25 (UTC)

美国陆军航空队[编辑]

注意到您近日把大量军事相关条目中的“美国陆军航空队”改为“美国陆军行空军”,我不知道这使否是香港或是中国大陆地区惯用的称呼方式,但是台湾这头从早年起的军事杂志中就已习惯使用“航空队”的称呼方式,因此如果是地区用语落差的话请改用noteTA之类的转换工具维护而非直接更改内容,麻烦一下了。谢谢!--泅水大象讦谯☎ 2013年3月21日 (四) 04:04 (UTC)

我知道USA Air Force和USA Air Corps的不同,但是你们在讨论中提及的全是中国大陆的出版品,相对于中国大陆作品中各种译名版本皆有使用、比例较为平均的状况,台湾这头不管是AF还是AC全都是翻译为“航空队”,网络上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台湾的网站甚少使用“航空军”的称呼方式。虽然这可能有造成混淆的风险,但是我仍然认为中文维基的译名应该以最广为使用的译名版本为主,纵使它们会有混淆的风险,但可靠内容说明解决。因此建议至少在编辑时顺手帮忙添加一下noteTA吧!--泅水大象讦谯☎ 2013年3月21日 (四) 04:21 (UTC)
我的解读是,虽然两单位实际上的组织的确有异动且甚至有同时存在一段时间的纪录,但毕竟是过去的历史,台湾这头是把USAAC和USAAF视为同一个单位前后不同英文命名的时代,所以译名相同并不是个问题。相反的,以中文的角度来说,“美国陆军航空军”这个名字其实是个很别扭的名字(为什么一个“军”底下还有另外一个“军”?),所以我并不认为台湾这头会朝着与中国大陆与香港统一译名的方向前进。我不认为我们有资格替这两个名词决定该如何命名,那样等于是在进行原创研究了,但是如果在译名相同的两事物后面加上“USAAC”与“USAAF”的英文注释,纵使在zh-tw标签下中文译名相同,还是可以达到基本的辨别才对。--泅水大象讦谯☎ 2013年3月21日 (四) 04:52 (UTC)
如果不是地区用词差异的话,不论是用存在年份或英文原名/缩写来作为前后任单位的辨别注释,我都支持,主要还是单位的介绍条目本身要把状况说明清楚。除了少数如亨利·阿诺德这种因为实际担任部队主帅所以对于单位用名需要解说得比较准确的条目外,我相信对于大部分军事武器或战役的条目而言,提及“海军航空队”时实际上是指USAAC还是USAAF根本没有重大差别(反正都是指同一个单位,只是年份'41年之前是指AC、之后是指AF),只要连结正确、叙述本身没有特别解释也无碍阅读者的认知。稍早已经把美国陆军航空队改成消歧义条目,请阅读一下看看这样的解释方式是否好理解?或者还有需要调整之处也欢迎一起集思广益。--泅水大象讦谯☎ 2013年3月21日 (四) 06:19 (UTC)
我觉得你的建议很不错。就这样进行吧!--泅水大象讦谯☎ 2013年3月22日 (五) 02:44 (UTC)

邀请您参与认识世界计划第二阶段筹备讨论[编辑]

Oneam君台鉴:

认识世界计划第二阶段筹备讨论已重新启动(原来讨论在互助客栈(其他)进行,但是全程只有已被永久封禁的Edouardlicn提出意见,但是他的意见不实用;而计划的一些细节问题从未解决,后更被存档,我在几天后才挖掘出来,重启讨论)。我现就该计划提出运作流程方案,其中有几处有争议之处,是为计划的细节问题;倘若细节问题一旦解决,而又有人自荐或被推荐成为该计划的主持人,计划即可开始。由于该计划涉及层面广(世界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社会体制),已经可以和一个动员令相比(实际上,此前举行的动员令设有“世界各地”的小动员令,但是没有所谓“条目提升计划”和“任务组”的建制)。有鉴于 阁下曾于该计划的第一阶段筹备讨论提出建议,故鄙人诚邀 阁下参与“认识世界计划”第二阶段筹备讨论。您的宝贵意见、提议,将使该计划有机会为中文维基百科带来裨益,如果你对中文维基百科外国条目的品质问题感到不满,也可以透过这个计划,解决这种条目的品质问题。如果 阁下对该计划的运作程序有任何意见,或者愿意成为计划的主持人,请移玉步至此发表高见,或毛遂自荐。

(PS. 因为之前Edouardlicn和他的傀儡黑雪姬的意见都不实用,而且要求“未学行先学走”,有破坏计划之嫌,本人一时不能淡定,故在讨论区出言不逊,请 阁下不要在意。关于计划,若有其他问题,可直接到本人的用户讨论页联络本人)。--春卷柯南夫子 ( 茶寮 (茶聚) · 大兴土木 · 功勋 )2013年3月23日 (六) 11:54 (UTC)

送给您一枚星章![编辑]

原星章
感谢你对中国近代史 曾国藩, 曾荫权,俞正声 研究! --邓小平复制人黄鲁宏(user:cn223)()(★) 2013年3月26日 (二) 00:27 (UTC)

给您一杯茶![编辑]

感谢阁下授予星章,奉上一杯茶以表谢意。--Alvin Lee 酒逢知己千杯少 话不投机半句多 2013年4月5日 (五) 16:00 (UTC)

诚邀[编辑]

您好!关于高丽条目命名问题的争议,黑雪姬已经提出解决方案,请问您对这个方案有什么看法?欢迎到我的用户讨论页详谈,谢谢!——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5月18日 (六) 16:32 (UTC)

唉,现在也没什么共识啊,您有什么想法呢?——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5月20日 (一) 09:09 (UTC)
嗯,不急,我是怕有人急。——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5月20日 (一) 15:12 (UTC)

给您一杯茶![编辑]

多谢您赠送给在下的星章,这是给您的回赠。--雾岛诊所留言) 2013年5月19日 (日) 07:17 (UTC)

恳请建立一个美国专题[编辑]

我留意看了一下,现在中文维基上还没有美国专题,就是那个放在讨论页的,还有评重要度,评质量等级的东东。别的像电影、传记,好像人权、历史什么的都有。

从你收集的我才发现原来美国的特色条目已经有30个,占到了全部特色条目总数的14.7%,优良条目71吧,也要占8.16%,比例应该不算低了,感觉应该值得建立一个专题。不过我对维基的程序还不熟悉,每天只知道低头翻译,所以请问您是否可以考虑建立一个这样的专题?

王氏高丽[编辑]

您好!我有新的看法。名从主人的话,高丽王朝这个名字本身并不是属于现在的韩国或朝鲜的,不过您提醒了我一件事,我们理应从名从主人处考虑。稍后我会告诉大家,为什么要使用括号消歧义。——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5月22日 (三) 13:30 (UTC)

新的研究及建议[编辑]

鉴于苏州贴出的修改建议,我依然维持目前的高丽一词的修改建议:

  1. 高丽 (消歧义)移动至高丽,以解决搜索及读者感受。并加强说明前朝及后朝的区别。
  2. 现高丽的内容移动到高丽 (918年-1392年)高丽王朝王氏高丽做重定向
  3. 高句丽维持不变,但须详细说明高句丽又被称作高丽的来历。

排除各种个人感情因素,我不觉得高丽王朝是一个完全没有问题的表述方式,希望你不要因为分歧过大放弃真理,遵从命名规则三思。下附苏州的建议。--黑雪姬留言) 2013年5月25日 (六) 05:55 (UTC)

感谢你的回应,不过这次我不是与你探讨那些参考资料方面的歧义,我是来跟你探讨另一个问题,关于可供查证。

一直以来,我们都喜欢对比“高丽王朝”与“王氏高丽”二词的常用性,但我突然想到,高句丽灭国以后的渤海国时期,大家又是怎样称呼高丽呢?于是我以这两个字作为关键字搜索,结果: {{quote|

在罗香林的中国通史一书中提及现在所谓的“高丽王朝”为高丽。

类似的称呼也可以在

  1. 小说《萧太后》
  2. 韩国历史与现代韩国 简江作
  3. 高丽与宋金外交经贸关系史论
  4. 马扩研究
  5. 古代交通研究第11号(日语)
  6. 白村江の戦い・元寇・秀吉の朝鲜侵攻: 日本の対外戦争古代
  7. しまぬゆ 1: 1609年、奄美・琉球侵略(日语)
  8. 钦定续通志(古书)
  9. 満蒙民族志(日语)
  10. 国史大系: 日本纪略(日语)

中见到。这些书籍都可以从Googlebook处找到参考。


按照这些粗略的资料,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高丽均作为一个正式名称以用作称呼王氏朝鲜地区政权,而不是所谓的高丽王朝。所以我们可见,高丽本身也可被认为是视同与高丽王朝一样,甚至更为常用的名称。

我也只是在研究上与你作出讨论,我并不强求一定能说服每一个人,但依照目前维基百科的方针政策,不管是从名从主人角度还是歧义问题,两个四字名称均不适合,甚至可以被视作历史研究方面的一种消歧义方式。--黑雪姬留言) 2013年5月25日 (六) 06:52 (UTC)

鉴于以上乱象,我觉得对于维基百科来说,干脆使用其原国号“高丽”再做括号消歧义是最合理的。当然,四字名称绝对应该保留。--黑雪姬留言) 2013年5月25日 (六) 06:55 (UTC)
我的关键还是一个:不可以以韩国作为“主人”认定。这就如同古罗马,你拿今天的意大利作为其名字的主人去看待吗?虽然说两者均为同一地域类似民族(已经不是同一民族了),但实际上毫无继承关系可言。放眼现在的韩国,连国土都没有原高丽完整,何谈“主人”?所以说无论是高丽王朝,还是王氏高丽,都只是我们后人对一个外国的称谓。在这个出发点上,高丽王朝还是王氏高丽跟奥巴马还是欧巴马毫无二致。真正的名字,其实应该是高丽才对。--黑雪姬留言) 2013年5月25日 (六) 09:18 (UTC)
感谢你对名从主人的同意,这点我就不讨论了。但我觉得高丽王朝名字本身始终还是有歧义,不然后来的学者没有必要提出王氏一说,这点我是同意苏州的。高句丽“误称”高丽我就难以同意了。照我的感觉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名字的两种翻译,绝对不是误称。至于窃国,跟名字没什么关联,我不讨论此事。--黑雪姬留言) 2013年5月25日 (六) 10:13 (UTC)
这个我不敢苟同。尽管你说的神马工程统一称谓是中国特色,但是我在搜索上面列出的一大堆书籍的时候,也发现“高丽”同样在另一批书籍(注意,不限于大陆地区出版)用于称呼高句丽。当然,王氏高丽的来由是怎么回事,似乎无从考究,我姑且还是认为是用作解决歧义的。--黑雪姬留言) 2013年5月25日 (六) 10:32 (UTC)
请恕我冒昧提出这样一个想法,既然“中国中心的史观在各地都存在”,也就是说这样的历史学观点(先不说高句丽是否一种翻译)是不是已经被各地接受,而摆脱了地域中心问题?反观高丽王朝,已经有多人指出这个名字仅仅是大韩民国(算国土只有半个全境)多用。这又算不算是地域观点?当然我这样问不是追根究底,只是觉得这点相当的讽刺。--黑雪姬留言) 2013年5月25日 (六) 15:40 (UTC)

真是十分感谢你告知我如此多的信息,我整理后会告知苏州的。果然沟通才能让视野广阔啊。当然,我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黑雪姬留言) 2013年5月26日 (日) 00:09 (UTC)

谢谢[编辑]

感谢你的星章,很高兴有人看出我的编辑摘要的意思。多年不在中文维基活跃,现在看来许多基本条目的品质还是一样悲惨,而我曾经全面整治过的条目,有的则变成了垃圾桶,比如美国,实在惨不忍睹。我看你写了很多美国海军的条目,这个条目不错,可以考虑翻译。以后继续加油吧。Lecter 咖啡馆♨ 2013年5月30日 (四) 15:59 (UTC)

询问电邮[编辑]

您好,想请问您的电邮是什么,有问题想请教您。——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3日 (一) 15:54 (UTC)

多谢!——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4日 (二) 04:47 (UTC)
电邮已发,请查收。多谢垂注!——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2日 (六) 05:07 (UTC)
多谢!那就将这一点删除。——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6月22日 (六) 07:56 (UTC)
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存档/2013年7月#高丽条目命名问题解决方案。——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7月5日 (五) 07:41 (UTC)

特色条目评选和优良条目候选[编辑]

我的几个美国相关条目,华盛顿诉德克萨斯州案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七条修正案目前正在参加特色条目评选,同时蜘蛛侠系列电影野蛮人柯南300页iPhone账单网络观察基金会与维基百科也正在参加优良条目候选'。请抽宝贵时间给予审核,给出您宝贵的意见并投下你神圣的一票,谢谢。

另及,我发现美国专题那里,新条目推荐栏目好像是不会变动的,有没有办法让那个也变动,比如也像首页一样几小时一次?--ALIEN留言) 2013年6月6日 (四) 04:08 (UTC)

请补充档案File:Virgin Killer.jpg的版权或来源信息[编辑]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档案File:Virgin Killer.jpg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资讯,将作快速删除处理。请补充所需的所有资讯,包括填写上载页面的虚线方块内所有栏目,以及使用了适当的档案版权标志。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6月7日 (五) 03:33 (UTC)

已经填写来源了。Lecter 咖啡馆♨ 2013年6月8日 (六) 15:39 (UTC)

言论自由星章[编辑]

言论自由星章
本来考虑挺身而出,上传Virgin Killer.jpg这张图片,被你抢先一步了!如果你因为这张图成为众矢之地,我会毫不犹豫站在你这边的。--Lecter 咖啡馆♨ 2013年6月8日 (六) 15:38 (UTC)

请您参与投票。谢谢![编辑]

BNDS条目正在进行优良条目评选,请您关注。点击这里前往投票。(O.O)(o.o)(V.V) 2013年6月14日 (五) 09:15 (UTC)

给您一杯啤酒![编辑]

今天看了一下美国驱逐舰列表,真是敬佩……天热了送上一杯啤酒,不知道阁下什么时候有兴趣把英国驱逐舰也写一写啊--蓝色的顶夸克-对撞机·气泡室- 2013年6月16日 (日) 14:26 (UTC)

航空母舰[编辑]

虽然有点唐突,不过我想请教阁下对于那位在航空母舰条目执意要加入“日本间谍窃取英国机密来发展航舰”资料的ip用户的看法?—Ai6z83xl3g留言) 2013年6月19日 (三) 12:58 (UTC)

原想说简明的请求咨询可以避开预设立场问题,但现在重看上述留言实在很没礼貌,所以我重新整理一次,抱歉不是有意把阁下讨论页当涂鸦墙:
关于航空母舰的ip内容,我找过后发现确有此事,但对于要不要加入此内容很是犹豫,ip用户也在讨论页力争。关于日军的航舰设计由来,我觉得是无关紧要,因为除了英国自己,全世界的航舰设计都是抄自英国的,又何必写出如何取得本技术呢?(原本还参有“为何丘吉尔对此无动于衷”这种探讨阴谋论似的疑问)比起这部分的过程,日本建造了凤翔号、发明了用灯光助降、在海军限武条约中建立亚洲最大航空母舰舰队、美国发明拦阻索,这类内容更重要吧?可以的话,请阁下告知一下看法,谢谢。—Ai6z83xl3g留言) 2013年6月19日 (三) 15:48 (UTC)
了解,我还是回退好了。不过若IP用户持续加入又该怎办?这算是编辑争议,而非直接性破坏……Ai6z83xl3g留言) 2013年6月20日 (四) 03:25 (UTC)
了解,若有其他情况,我会继续请教您的意见,上次那个瓦良格争议自己一人处理结果乱七八糟、仍余悸犹存啊,先谢过了。—Ai6z83xl3g留言) 2013年6月20日 (四) 03:53 (UTC)
已阅读,不过我有点担心最后的“一,请提供可靠来源查证;二,请以中立手法描写”会让他错误解读,继续加上“日本很早就透过他们在英国的间谍William Forbes-Sempill爵士等人取得大量英国航空母舰的发展技术与海军航空兵的技术”并附上来源的资料,毕竟已符合上述两个前提,但与前面考虑到航空母舰一条目的整体性有所冲突,所以我还是认为这句话其实不该存在于本条目之中,写在日本帝国海军倒是挺适合的。—Ai6z83xl3g留言) 2013年6月20日 (四) 04:21 (UTC)
已阅读,就先等待吧,这IP用户蛮有耐性的 囧rz……,总之非常感谢阁下。—Ai6z83xl3g留言

回归讨论[编辑]

你好,关于中国历史列表,想要征求你的意见,讨论四个项目:是否添加年代?是否按照疆域或实力大小排版?是否加注“中华民国(台湾)”?唐朝排版,唐 连结显示一次还是在 武周 前后显示两次?,可以去发表意见吗?谢谢你--118.165.162.120留言) 2013年6月25日 (二) 15:36 (UTC)

两个问题[编辑]

阁下好,我目前碰到两个问题,希望您能提供些帮助……

  1. 绘图:看到您日前一直使用SVG图绘制战地局势图,我想请教您,如何使用inkspace绘制如万里长城这种(_︱ ̄|_︱ ̄|_)线段,以及如何设定箭头的颜色?(我怎样调整都是黑色的),地图专题已死很久了 囧rz……
  2. 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于Daniel V. Gallery,该人参与了海军上将起义事件,因此仕途就此不顺,连当16年少将,明眼人都知道起义事件和他的仕途关系有直接关系,但我手头没有这类的来源,翻过网络也没有资讯讲的这么明白,不知您是否能提供这部分的来源?
感谢您。—Ai6z83xl3g留言) 2013年6月29日 (六) 08:13 (UTC)
箭头部分已获得解决,长城型格线网址我没法进入 囧rz……加莱瑞的部分我就继续找找来源吧 囧rz……感谢回应—Ai6z83xl3g留言) 2013年6月29日 (六) 16:40 (UTC)
感谢您--Ai6z83xl3g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03:54 (UTC)

勋章与奖章[编辑]

又一个关于统一用词的问题 囧rz……想问问阁下的意见,在中文界翻译外国勋章奖章时常搞混“Order”、“Medal”与“Badge”三者的不同,目前见您设计的{{美国海军部勋奖}}中,“海军十字勋章”与“海军杰出服役勋章”原文皆属“metal”,{{美国空军勋奖}}也差不多如此,请问阁下,我是否能做相关条目的移动?将尾部属“metal”者移至“奖章”?谢谢您。—Ai6z83xl3g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7:03 (UTC)

了解,稍后就整理意见后发条目探讨。—Ai6z83xl3g留言) 2013年7月1日 (一) 02:59 (UTC)

巴顿[编辑]

刘嘉君已大致完成了巴顿条目,可以的话,还请您补上关于勋章的部分,谢谢(校阅中)--Ai6z83xl3g留言) 2013年7月16日 (二) 13:31 (UTC)

已见得,感谢。Ai6z83xl3g留言) 2013年7月17日 (三) 03:41 (UTC)

8月7日[编辑]

唔使害羞啊~如果你有时间,非常欢迎你来。而家报名嘅香港资深用户都唔多,如果可以我宁可少放几个无名看热闹嘅人,都希望多来本地资深用户。--Zhxy 519留言) 2013年7月29日 (一) 04:37 (UTC)

哪里哪里,欢迎都来不及啊。虽然内地人来很多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这次聚会的目的是促进交流,能有越多不同地区的人来越好啊。--Zhxy 519留言) 2013年7月29日 (一) 14:20 (UTC)

re[编辑]

(作为纳粹二号人物,会有这样的篇幅也是理所当然没有办法的事……)您在修整时我每个修订差异都有看过,没问题

关于“后来调查委员会得出结论,认为戈林的氰化钾入手管道与其遗书的说法”,这我没把它写完全,其实就是“委员会采信其遗书的说法”意思没错,在我参考的几部比较旧的来源,也都只认定遗书上的说法。美军士兵那个,想必是更新的戈林传记才会采用,您尽管修订便是--Ai6z83xl3g留言) 2013年8月8日 (四) 03:31 (UTC)

请您参与投票古琴的优良条目评选。谢谢![编辑]

近一个月来,古琴条目改进很多,正在进行优良条目评选,请您关注。点击这里前往投票。打扰了。非常感谢Topliuchao留言) 2013年8月19日 (一) 06:01 (UTC)

关于特色上的红字[编辑]

想请问阁下,就您所见,目前在FAN上有无“首段”必须消红的要求或风气?—Ai6z83xl3g留言) 2013年8月20日 (二) 10:22 (UTC)

恩……我在想是否该把戈林丢上FAN(赶快把参考书还了= =),不过,它第一段的内容有些不易消红,所以,您是说特色候选条目即使首段有红字也无妨,只是当选后,复制首段文字于存档时会把红字连结摘除,是这样的意思吗?--Ai6z83xl3g留言) 2013年8月21日 (三) 06:59 (UTC)
了解了!非常感谢--Ai6z83xl3g留言) 2013年8月21日 (三) 07:09 (UTC)

秦朝参选优良条目[编辑]

你好,得知阁下对历史很有兴趣,现在秦朝参选优良条目中,如果阁下有意愿的话,不知道能否前往评定呢?谢谢你--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3年10月13日 (日) 10:13 (UTC)

Re:感谢贡献![编辑]

谢谢,我尽量,可是这会花一些时间才能改完。-Howard61313留言) 2013年10月14日 (一) 00:46 (UTC)

送您一枚星章[编辑]

自由星章
送您一枚自由女神,感谢您为美国专题以及军事专题所做的贡献。--Šolon留言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Oneam/Archive Room,您好![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 监管会的邀请函
维基娘
维基娘

中文维基百科监察管理人员协会(Supervise Administrator Council,简称SAC), 监管会 会章 可解作监管会。名称灵感来自香港的监警会。我们的职责是监察管理员、回退员和巡查员的行为有否违规和覆检管理员的决定。


我们希望您也能够参与到中文维基百科监察管理人员协会中来,为维基百科与监管会的发展都贡献出一份力来!(若有打扰,敬希见谅!)



邀请你的维基人是:Šolon留言) 2013年11月8日 (五) 12:38 (UTC)

给您的星章![编辑]

勤奋星章
感谢阁下对军事类条目的贡献。 CHEM.is.TRY 2013年11月21日 (四) 10:14 (UTC)

独裁者条目编辑争议[编辑]

我对于hanteng博士的编辑内容没有动,还增加了他所列书中的哈菲兹·阿萨德,加了许多内部链接[8],他却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儿的回退[9],真让人无语。想请问您的看法。——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11月21日 (四) 10:23 (UTC)

早已看不惯他的横行了,希望您继续仗义执言。——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11月21日 (四) 15:05 (UTC)

tb[编辑]

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签名档--❦维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1月24日 (日) 03:35 (UTC)

美国主题页已经更新[编辑]

更新了特色条目和优良条目项,DYK那个还是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没动。--刘嘉留言) 2013年12月1日 (日) 07:11 (UTC)

邀请您参与独裁者条目编辑争议的解决方案讨论[编辑]

您好!有关独裁者条目编辑的争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本人提出了一个方案,请阁下移步这里发表宝贵意见,谢谢!——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12月8日 (日) 01:54 (UTC)

您好!谢谢您的关心!您可以在各个意见下面回复附议,如果您的意见与别人的意见距离较大,主持人(应该不是我)会整理为单独的意见,保证会整理排版,但不会修改任何人的意思。。——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12月8日 (日) 02:26 (UTC)

回复通告[编辑]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Oneam。您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消息有新的留言或与您有关的消息。
此回复通告添加于2014年1月10日 (五) 07:48 (UTC),您可以通过移除{{Talkback}}随时移除本通知

维基vs百度来源专题 hanteng 2014年1月10日 (五) 07:48 (UTC)

优良条目评选通知[编辑]

Oneam您好,我已将您所主编的条目富兰克林号航空母舰提名参选优良条目的评选,特此前来通知。但是条目中有两处内容我无法理解:

  1. “神风自杀攻击”一段中,“富兰克林号的舰艉升降台先被自杀飞机撞毁,其所携炸弹爆炸,点燃舰艉飞行甲板及机库的飞机、燃油及武装,随即引起大火。”请问“其”是指谁呢?是富兰克林号抑或是日机?
  2. “战后与结局”一段,“由于保养良好,美国海军曾打算为富兰克林号作SCB-27A改建,”SCB-27似乎是一个对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改装提升工程,按照原文的说法,乍看之下可能会被误以为是改建成其他舰只。

希望能对以上内容进行完善。另外,可以的话,我以后可能会将阁下所主编之条目提名参选评选,如果阁下不希望这样做的话请告诉我,我会停止提名。最后感谢阁下一直以来对军事类条目的编写,倘若没有您的工作,这些条目很可能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不会得到提升和完善。再次感谢阁下对维基百科的贡献。--SCA3580 (提出意见|查阅飞行记录) 2014年3月19日 (三) 11:49 (UTC)

邀请[编辑]

首先感谢您对独裁者是否加入列表问题的意见,但是事后Hanteng“博士”不顾社群共识,两次建立现代独裁者及独裁政体列表(第一次被删除后又重建),请您移步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4/03/19#现代独裁者及独裁政体列表发表看法,谢谢!——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3月24日 (一) 09:10 (UTC)

这些都是Hanteng“博士”的杰作呀。希望您能秉公处理此事,谢谢!——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3月24日 (一) 15:59 (UTC)

问一位美军将领的香港版译名?[编辑]

William C. Westmoreland

是这样的,之前我在越战时期驻越美军司令William Westmoreland的条目里加了繁简转换,不确定香港部分的译名,因此想问一下,通常是怎么翻译这位人物的呢?(中国大陆确定翻“威斯特摩兰”、台湾确定翻“魏摩兰”,港版译名来自1968年社论,但又不知道今天是否已有改变),感谢。--Howard61313留言) 2014年3月25日 (二) 00:48 (UTC)

再次邀请[编辑]

Hanteng“博士”不顾社群共识(见Talk:独裁者#处理),两次建立现代独裁者及独裁政体列表(第一次被删除后又重建),这次又故伎重演,使用同一不可靠来源建立新的类似列表,请您移步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4/03/27#独裁政体列表发表看法,谢谢!——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3月27日 (四) 11:34 (UTC)

感谢您的意见!另外此被提删条目独裁政体列表正在参加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而被删除条目提交新条目推荐是很可笑的事情,您如果愿意可以去发表一下意见。再次感谢!——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4月2日 (三) 06:48 (UTC)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编辑]

感谢您帮我回答了User:Panzer VI-II的疑问,也根据您的建议加入了“根据李平的回忆”。“扯皮”因为是原文,应该指的是推卸责任,但我不好臆断原文,所以加了引号,让读者自己去琢磨吧。我觉得“扯皮”那一段介绍的是背景,不是有关条目的最核心内容,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希望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一战海军技术?[编辑]

想请教阁下几个问题……近期稍微关注著意大利语维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史,注意到技术章节上提到:

  • 所谓的“前无畏舰”有“排水量两万吨以下、18节以下”的标准吗?
  • 用google翻译机来看,还提到“Molte navi erano ancora dotate di rostri per speronare le avversarie, e di complessi, costosi e pesanti tubi lanciasiluri posti sotto la linea di galleggiamento: entrambi, alla prova dei fatti, si dimostrarono sempre più inutili nel combattimento tra navi maggiori.”,“许多海军仍以冲撞角作为海战的武器,另外还有复杂、昂贵又笨重的水下鱼雷发射管,两者在舰对舰战斗中的作用日趋衰微。”前者我还能理解,后者的原因是?--Ai6z83xl3g留言) 2014年5月11日 (日) 04:21 (UTC)

请教[编辑]

您好!我想请教一下类似于香港保卫战条目里的那样子的脚注(好像叫做哈弗脚注)是怎么弄得,若阁下有空烦劳指教一下,谢谢!-- 上海复活  传奇再现  2014年6月19日 (四) 09:08 (UTC)


参考星章
感谢指教!望以后在战争条目里可以合作! 中华爱国阵线留言) 2014年6月21日 (六) 08:04 (UTC)

授予维基资深主编荣誉[编辑]

恭喜!您现在已经符合维基资深主编的最低要求;通过申请荣誉审核后现在授予 阁下:

感谢您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贡献。根据您的贡献,现授予您维基资深主编荣誉。欢迎您继续帮助改进维基百科。

特此授予。日后如果要申请更高级的荣誉请再到维基百科:维基荣誉与奖励/申请与变更申请。

授予人:— 上海滩悍将复活  守望者再现  2014年6月22日 (日) 11:07 (UTC)

优良条目评选[编辑]

您好,在下将威廉王子 (格洛斯特公爵)条目再次参与了维基百科:优良条目评选,此条目于上次提名时,因关注度不高而未能选上,诚挚邀请您给予关注,感激不尽!--Age317留言) 2014年8月2日 (六) 14:51 (UTC)

您好,想请教个问题[编辑]

有没有什么资料可以说明一战爆发前除了英国与德国两国外,其他国家进行海军军备竞赛的情况呢?英德两国出于霸权国与崛起国之争,而其他如俄、法、义、奥就很难说明此现象....我在《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一书中有看到海外贸易与帝国主义、美西战争这些促成当时国际上有股海军热,但我觉得仍很难说明如俄罗斯(无海外领地)、奥匈帝国(只有一小块天津租借)、土耳其(无海外领地)积极重建海军的雄心...恳切求兄指教。 Ai6z83xl3g留言) 2014年8月16日 (六) 00:48 (UTC)

优良条目评选[编辑]

本人推荐了条目“实证史学”参与维基百科:优良条目评选,不知先生是否有空加以评审?谢谢!Banyangarden留言) 2014年8月17日 (日) 15:34 (UTC)

给您一个星章![编辑]

友善星章
想不到先生竟然为了条目评审而特地到图书馆翻查资料,实在有劳了;这鼓舞我也要好好改善条目。 Banyangarden留言) 2014年8月18日 (一) 06:59 (UTC)

打扰了,见谅!条目“实证史学”已略作扩充,如先生有空,请再加审阅和指正。经先生提点,我才注意到兰克史学在德国持久的影响力,远比在法国的更为深远。谢谢!(唯“证”和“证”是异体字,二字都是繁体字,见《商务新词典》页641,就不作繁简转换了。)Banyangarden留言) 2014年8月20日 (三) 16:05 (UTC)

回应[编辑]

抱歉晚回复,感谢您的资讯,回去之后我再根据该论文补充,详细见子页面(又一填不完的大坑 囧rz……)也希望您不定时给些意见,谢谢--Ai6z83xl3g留言) 2014年8月19日 (二) 05:19 (UTC)

找到--Ai6z83xl3g留言) 2014年8月22日 (五) 18:19 (UTC)

Usurpation confirmation[编辑]

I confirm that I request to usurp the username Oneam on the English Wikipedia. Oneam 01:00 AM留言) 2014年8月26日 (二) 20:51 (UTC)

Kweilin incident[编辑]

Thank you so much for starting the article! WhisperToMe留言) 2014年8月28日 (四) 05:49 (UTC)

The footnotes are now in the English article, so the Chinese article is ready for them WhisperToMe留言) 2014年8月29日 (五) 11:43 (UTC)

King Sonom and Western sources that incorrectly say he is Hmong (Miao)[编辑]

Hi, Oneam!

Thank you for the work on the Kweilin incident. Oftentimes I try to start stubs of some articles that may need expansion, but I thought I would ask a different thing as a request. Some Western sources claim en:Sonom was a Hmong (Miao) king but this seems to be an error in scholarship. Is it okay if you add the information on Sonom in the "Hmong" section to 索诺木朋楚克?

Thank you WhisperToMe留言) 2014年8月30日 (六) 18:56 (UTC)

感谢您的热心提供![编辑]

热心星章
阁下动作好快,太感谢您了XDD(维基友爱有点故障,手动编辑)。--Ai6z83xl3g留言) 2014年9月8日 (一) 01:17 (UTC)

已提名阁下获得原创奖[编辑]

维基百科:维基奖励/授奖提名投票/维基原创奖/OneamGz deleted留言) 2014年9月9日 (二) 06:03 (UTC)

香港供水‎[编辑]

您好!察觉到阁下删去了香港供水‎一张图片,我知道阁下乃那图片图片作者,想问阁下因什么原因删去图片呢?-日月星辰【留言簿】 2014年9月10日 (三) 16:06 (UTC)

呵呵!原来是我理解错误,不过不一定要主坝相片,只要是船湾淡水湖也行。-日月星辰【留言簿】 2014年9月10日 (三) 16:17 (UTC)
以我所知雅虎长期没有登入的,只要再登入就能解封(我就曾试过 囧rz……),不管怎样,非常感谢您的帮助!-日月星辰【留言簿】 2014年9月10日 (三) 16:52 (UTC)

黑卫士[编辑]

(小声说下)注脚与来源放在一起会被投反对票啊……--Ai6z83xl3g留言) 2014年9月11日 (四) 00:56 (UTC)

The Royal Regiment of Scotland[编辑]

您好,再看过您的黑卫士兵团条目,留意到“The Royal Regiment of Scotland”译作“皇家苏格兰兵团”,好奇一问应否译作“苏格兰皇家军团”?多谢垂注!--Clithering200+ DYK 2014年9月11日 (四) 14:27 (UTC)

原来如此,明白了!--Clithering200+ DYK 2014年9月12日 (五) 14:58 (UTC)

客栈讨论引言[编辑]

稍微瞄了一下客栈阁下的城邦比喻发言,我觉得还蛮妙的,颇有画成维基入门四格漫画的潜力请问介意我将它加入用户页内容吗?--Ai6z83xl3g留言) 2014年9月20日 (六) 18:31 (UTC)

求问[编辑]

不好意思厚个脸皮想问问看……您手头有这本的电子档吗?这个鲜为人知的行动就我所能找到的资料快要到极限了……要补详细的战斗过程只能靠专书了……--Ai6z83xl3g留言) 2014年9月21日 (日) 13:32 (UTC)
不好意思麻烦您了,画质稍低无妨,有书就是莫大的帮助了,真的很感谢。--Ai6z83xl3g留言) 2014年9月22日 (一) 16:00 (UTC)
辛苦了,真的很感谢,不过不知怎么的,进入Drive后按下载一直显示“很抱歉,您目前无法查看或下载这个档案。”……--Ai6z83xl3g留言) 2014年9月24日 (三) 18:25 (UTC)
找到方法下载了,看过,没问题,感恩承蒙帮助。--Ai6z83xl3g留言) 2014年9月24日 (三) 18:34 (UTC)

Request: Chinese version of File:Seatmap of Air China Flight 129 (en).svg[编辑]

Are you interested in making a Chinese version of File:Seatmap of Air China Flight 129 (en).svg? It is on en:Air China Flight 129.

All you need to do is give the Chinese translations for any of the English words/terms. Then I can give the information to Fred the Oyster so he can make the Chinese versions.

Thanks WhisperToMe留言) 2014年10月22日 (三) 08:54 (UTC)

P.S. are the characters on the airplane File:N671US_B747-451_Northwest_Airlines_NRT_22MAY03_(8458184514).jpg 中国之友? WhisperToMe留言) 2014年10月22日 (三) 09:17 (UTC)

Thanks, Oneam! I'll let you know if I need more stuff! WhisperToMe留言) 2014年10月23日 (四) 16:07 (UTC)

Please compare File:Seatmap of Air China Flight 129 (zh).svg and File:Seatmap of Air China Flight 129 (zh-tw).svg to the English version. Fred used Google Translate to translate the English to Chinese for the other things. Also, what is "Seat plan of Air China flight 129 showing sitting positions of passengers and crew and which seats held survivors and non-survivors" in Chinese?

Thanks WhisperToMe留言) 2014年10月25日 (六) 08:11 (UTC)

Thanks again! See: Commons:User_talk:Fred_the_Oyster#Korean_and_Chinese_translations_for WhisperToMe留言) 2014年10月27日 (一) 01:52 (UTC)

Fred updated the Chinese images:

How are they? WhisperToMe留言) 2014年10月30日 (四) 16:09 (UTC)

长须鲸[编辑]

你好!条目“长须鲸”被人提出特色条目重审,投票期即将结束。先生如有空,可否加以评审呢?谢谢!Banyangarden留言) 2014年10月27日 (一) 03:15 (UTC)

Oneam君,感谢垂注!投票期昨晚结束了,结果12票支持,1票反对,幸保不失。我其实希望特色条目可以多元化一点,不会集中在一两个领域。谢谢!Banyangarden留言) 2014年10月28日 (二) 13:37 (UTC)

What is the Chinese text in this map?[编辑]

I found a map of China Airlines Flight 642. What is the Chinese text in this map?

As for the key down below, what are the Chinese words for:

  • Legend
  • Dead (3 [passengers])
  • Burn or Scald (21 pax, 3 F/A)
  • Head injury (10 pax, 1 F/A)
  • Other injuries (18 pax, 2 F/A)

Thanks WhisperToMe留言) 2014年10月30日 (四) 16:30 (UTC)

Thank you so much! I sent the info to Fred! Anyway, is it okay if I get the Chinese for File:Seating plan CAAC Flight 301 (en).svg so Chinese maps may be made for this one too? WhisperToMe留言) 2014年10月31日 (五) 09:10 (UTC)

Thank you! The first request (for China Airlines in Hong Kong) is done and the second is here: Commons:Commons:Graphic_Lab/Illustration_workshop#Requested_translation_of_aircraft_map_into_Chinese WhisperToMe留言) 2014年11月1日 (六) 05:17 (UTC)

优良条目评选[编辑]

你好!本人最近对韩流一文做了大幅度的提升并提名参与维基百科:优良条目评选,如果阁下有空,不知是否可以投票支持下?谢谢!螺钉留言) 2014年11月1日 (六) 07:06 (UTC)

史普隆斯[编辑]

有个ip用户加入了雷蒙德·斯普鲁恩斯晋升为五星上将的资料,其他也有资料如这个提到类似资讯,但英文维基也没更著改动这部分,所以想请教阁下此事是否为真?谢谢--Ai6z83xl3g留言) 2014年11月4日 (二) 15:50 (UTC)

了解了,感谢。--Ai6z83xl3g留言) 2014年11月4日 (二) 16:28 (UTC)

新泽西州起义与及客栈的讨论[编辑]

Oneam你好,请问可以说明你是如何准备然后才一次将大段内容放进条目内,又地图是如何制作的? -- Cybercavalier留言) 2014年11月27日 (四) 01:09 (UTC)

Chinese text request for China Airlines Flight 140[编辑]

Hi, Oneam! Here is an English version of the map of China Airlines Flight 140. Is it okay if the English items ar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That way maps in Chinese may be made.

BTW there is a typo - it should be "coat stowage" not "coal stowage"

Thanks WhisperToMe留言) 2014年11月30日 (日) 07:40 (UTC)

It's fine! As for "bustle" I can ask at the WikiProject Aviation forum: en:Wikipedia_talk:WikiProject_Aviation#What_do_these_labels_on_a_plane_crash_map_mean.3F WhisperToMe留言) 2014年12月5日 (五) 08:43 (UTC)

I'm sorry for not getting back. I think the best translation is "A cover to protect and hide the back panel of a computer or other office machine." (From en:wiktionary:bustle) WhisperToMe留言) 2014年12月30日 (二) 05:20 (UTC)

Are you still available? I am still interested in the China Airlines Flight 140 translation. WhisperToMe留言) 2015年6月2日 (二) 19:16 (UTC)

译名参考[编辑]

您好,我想请教您的意见,认为美国设计的“All or nothing英语All or nothing (armor)”方法,中文条目名译成什么比较好?谢谢。--Ai6z83xl3g留言) 2015年1月16日 (五) 16:31 (UTC)

问题[编辑]

Portal:美国/特色条目不能正常显示了,怎么办?--7留言) 2015年5月8日 (五) 08:11 (UTC)

有关香港重光纪念日事宜[编辑]

Oneam兄: 你好,我们一班朋友正在密锣紧鼓地筹备本土派的‘香港重光纪念日’活动,以期盼能从土共和特区政府手中抢回香港历史的真正话语权,缔造属于香港人的抗争历史。由于所涉及资料繁多,所需要的准确性也极高。有见你在中文维基撰写香港保卫战和相关条目质量皆甚高,所以希望熟悉香港史的你可以提供协助或参与其中!如果有其他对香港历史有兴趣和有研究的朋友,也非常欢迎叫他们帮忙。

非常感谢你的关注!希望大家能够一尽历史人对这个社会的责任!

如有需要,可以电邮kennywaihin@gmail.com或者直接打电话找我(98101955),谢谢!--围棋一级留言) 2015年6月21日 (日) 07:59 (UTC)

邀请您参加第十三次动员令[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 第十三次动员令邀请函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Oneam/Archive Room您好:

首先,感谢你对维基百科的贡献!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第十三次动员令会于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间进行,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来积极参与动员活动。

详细动员事项请参见第十三次动员令,让您从动员令说明书中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并请参考主页的报名指引报名参与本次动员令(报名处现已开放)。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动员令及小动员令,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而小动员令主题有:地球科学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欧洲历史地理以及多于15种外语版本的条目

请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或参考推广工具),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邀请你的维基人是:Carrotkit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条目DIY 2015年6月29日 (一) 14:03 (UTC)

Active?[编辑]

Are you still active? WhisperToMe留言) 2015年9月11日 (五) 11:30 (UTC)

Ok. I understand. Do what you need to do. Please let me know if/when you are ready to be more active :) WhisperToMe留言) 2015年9月12日 (六) 03:45 (UTC)

有关北高加索战役[编辑]

我整理出的大概是,一开始德军先攻,白军打退同盟国军队,苏俄打退一部分白军,白军在英法协助下北上打退苏俄,英法守高加索山脉,南高加索三国开始在南方互相战斗,凯未尔在进行土耳其独立,与苏俄合作制衡协约国在南高加索的军队,俄国此时专心攻破白军及反抗势力,最终南下打退英法军队,结束该战区战事。但是,仍然有够复杂的,毕竟也是四个阵营,十四队军队的大混战。--看来是如此留言) 2015年11月28日 (六) 16:06 (UTC)

  • 在下虽整理出大概,可是却没理清其中脉络,包括某些部队到底是奥斯曼军队还是土耳其军队,高加索军队到底哪队亲苏,哪队反苏(著名例子是阿列克塞·勃鲁西洛夫,此人身为帝俄高级贵族、共和俄国军事最高指挥,但仍率众投苏。)加上当中有些军队转换阵营多次(北高加索酋长国利用同盟国独立,之后亲英法,最后受苏俄庇护)。所以我谨慎再三,小心查证理解。并用树状图拟好架构,开始写作,感谢阁下的热心解答。--看来是如此留言) 2015年11月30日 (一) 17:00 (UTC)

If you have time... United States v. Shi[编辑]

Hi, Oneam!

If you have time, an interesting potential article for ZHwiki would be en:United States v. Shi. I hunted down the Chinese names of the people and ship related to the case. WhisperToMe留言) 2015年12月13日 (日) 16:26 (UTC)

特鲁克岛页面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特鲁克岛”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Naughty Jeffrey留言) 2016年7月7日 (四) 04:00 (UTC)

红印花邮票[编辑]

刘嘉对红印花邮票第三度提删,请教看法Chinuan12623留言) 2016年10月11日 (二) 09:15 (UTC)

中途岛战役[编辑]

中途岛战役
很久不见,很高兴阁下仍活跃的编写维基,且终于彻底清理这个陈年老垢了。只是在下鉴于对阁下以往的编写风格,想请赐教,是否能加入日文维基的一些资料呢?在下也知道阁下尚未完成该条目,只是想先行提出,事实上,日方在情报的失误上绝非只有著名的“淡水问题”,阁下可见日文版“情报収集と分析”一章节末。对于其它方面的批评,日本方面也较西方文献来得丰富,如舰队的配置问题、引航专家南云指挥航舰舰队问题等等。您若同意,在下也希望能自行翻译一些日文版相关内容以添其多方观点和细部、不适合分割条目之讯息,也会鉴于各舰主条目之于本战役之内容分量进行拿捏取舍和尽可能维持阁下条目之编写风格,还请您允可,多谢。
Aizag留言) 2016年11月20日 (日) 10:41 (UTC)
(因为原名实在太中二所以改了)感谢阁下的同意,没当在下是各种条目都要参一脚的沽名钓誉者,甚感欣慰。对于中途岛此一命题,在下并非称得上专家,但会尽可能使其观点完备,作为一场争议性堪比日德兰的决定性海战,确实不能以单纯的时间性流水账记述。在下亦不会日文,但我会去搜集资料考察其翻译正确性,亦有多位朋友能指教日文问题,相信出错几率极低,只是因为工作甚忙,这条目完成时间可能会拉得很长……首先会做的,应会是开战日军接连攻势至选定中途岛经过之补强,与失败之原因分析和直接影响;战斗过程想必是最花时间选择取舍的,谢谢。--Aizag留言) 2016年11月20日 (日) 11:54 (UTC)
有个小问题想请教您的意见,如您所知,日本方面将船舰受损程度分成大破、中破、小破三种级别,但在中文里直接照搬就太过日文化了,中文里常见到是“重创”、“轻损”,但难以“中破”不知该以何者代替。以我手边的“战史丛书”中文版来说,将其翻作“大毁”、“中毁”,但个人认为这种用词中文界也甚为少见。我想日后翻译相关文献时也会有同样的疑虑,还请问您的意见?--Aizag留言) 2016年11月24日 (四) 02:05 (UTC)
中度受损也许不错。根据日文版“海战术日语海戦術”条目中的定义:
  • 小破:整备部队可以短时间处理的损害(如甲板防空炮被打坏了)
  • 中破:整备部队需要几小时处理的损害(如主炮被打到故障无法使用、进水船速减缓)
  • 大破:整备部队无法处理的损害(如进水倾斜、无法攻击或移动)

--Aizag留言) 2016年11月24日 (四) 10:25 (UTC)

如果您的疑问是指那张图应标记日军哪种规模的单位,我会建议第一机动部队,因为虽然重点是一航战,但利根扮演了重要的角色。--Aizag留言) 2016年11月30日 (三) 11:57 (UTC)
我想请问下,阁下手边有无断剑那本书的电子档?我校图书馆有2007年的实体书,可是您目前本文用的是2005年的脚注,同时也因为我读原文读的不够快的缘故,我也订购了中文版,到时势必还是要参照原文。如果您有2005年版的,可否方便给我一份?届时我以其为基准修订参考,如果您没有,我再从图书馆借2007年版的拍照寄给您,不知您意下如何?--Aizag留言) 2016年12月1日 (四) 14:32 (UTC)
时间倒不是什么问题,这一借可以借半年,图书证也是永久有效的,640页是多了点(上次那本Operation Albion两倍厚),但我认为实在很需要这本大部头参照,近来应是没有英文界的书考究的如此详细、揭开那么多迷思了,日文书籍我找了几本讲述日军在太平洋战争的错误的著作(以及战史丛书的中途岛中文版),但我也怕其论点被断剑推翻(我还没读过),要交叉阅读、比对过。我另外还会补点其他语言版中引用的资料,像意大利版其实还算不错,至少较英文版多了不少批评。--Aizag留言) 2016年12月1日 (四) 16:42 (UTC)
说个题外话,刚才我确认了《Revolt of the Admirals: The Fight for Naval Aviation, 1945- 1950》的图书馆购书进度(这个事件也是日后预计挖的坑之一),然后忍不住翻一下英文条目,发现下方有引用到波特的博克传记来源,我依稀记得您好像曾写过博克的传记,但不知您为何至今没放上来……?--Aizag留言) 2016年12月1日 (四) 16:51 (UTC)
台湾时间凌晨3点,在下交代一下近期状况。尽管在下厚著脸皮的插手了进来,但仍必须再厚脸皮的说:需要更多时间。英文版的断剑,内容极为庞杂,在下实在没有这种语言能力消化,故我依旧在今天入手了被指称翻译得很差的中文版作参考,一边以英文版交叉比对(遽闻多为军事用语上的外行而非意思曲解,我自信有能力脑内补正)。还记得当年的香港战役条目吗?当年我曾在GAN出面说过应以论点来评断,而非以作者判断,如今经过一番查阅之后我自己也陷入这个迷思中,断剑作者自己就已引用大量日文专著分析!这是重造轮子质量还比人差的窘境。就我所找到的“日本海军失败的本质”、“日本海军的战略发想”、“海军与日本”等书内容都相当令人失望,虽然毕竟是总体分析类,但实在有感不够深入,特别是关于南云的功过,有的也是提过无数次的传统观点。我手上还有一本日本战后军史部的一至二段作战,很厚,但在诸多观点被断剑推翻的情形下也难从苦手。几本关于推翻渊田观点或中途岛战役的专著则不知道购入日程(图书馆的建议购买作业,在下提出的书单很多都没有下文有生之年系列),现状来看,实在难以下笔,故目前在下只得将本条目编写顺位下调,望兄谅解,实在不好意思。--Aizag留言) 2017年1月16日 (一) 19:05 (UTC)
阁下所言甚是。--Aizag留言) 2017年1月17日 (二) 15:24 (UTC)

2017年2月15日消歧义内链通知[编辑]

您好,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贡献。机器人检测到您最近加入了消歧义内链。一般来说,条目内链不应该通向消歧义页,所以以下内链可能需要修复:

若不想收到此机器人的通知,您可用这里的方法来屏蔽。常见问题的解答请见这里。 --白磷的机器人给主人留言) 2017年2月15日 (三) 13:00 (UTC)

RE[编辑]

谢留言,最近很忙,写条目时间也不多,刚刚看到,一时只有肤浅的意见。我以前有注意过英军的“皇家战车军团”的规模“略小”(对,当初看到就是这翻译,我也忘记到底这是台湾还是大陆看来的)。虽然我没真的细心考证过,以“Corps”来说,我认为大陆应该是把英军冠有此名称的都译作“军团”了,原因就是在其军事用词上作直译,像是大陆的“集团军群”对应台湾的“集团军”(Armygroup)、大陆的“集团军”对应台湾的“军团”(Army),大陆的“军团”对应台湾的“军”(Corps)一样(香港我不清楚)。

以我个人命名法观点,条目最重要是找对条目,如果没有出版物提供中文翻译(让知道“黑卫士兵团”的人直接输入此名),自然是我们自己发挥(一般的搜寻者,比方只知道“Corps”译作“军”的台湾用户),哪怕是直接把“Corps”译作“军”而不译作“兵团”、“军团”也无妨(发现有中文出版物有翻译再更名也无妨,甚至我个人是支持“科尔德斯特里姆卫队”的译名的,因为对大陆用户来说,“科尔德斯特里姆”不会联想成“冷溪”或“高士廉”,他们只会用这词起头作搜寻)。不过这种“名从主人法”在出现出版物有两种以上命名法时就会失准,所以还要再想想。一些浅见,谢谢。--Aizag留言) 2017年3月6日 (一) 15:35 (UTC)

  • 部队名称中的地名(如“科尔德斯特里姆”、“冷溪”、“高士廉”)基本上用繁简转换解决即可,这问题大概没有若干军事编制用语(尤其是“军团”)来得大。像上面提到的Corps,若是美军单位的话,其简体译法里大概都为“军”,英军Corps的简体翻译真的是“军团”吗?对这有点好奇。——Howard61313留言) 2017年3月6日 (一) 17:42 (UTC)
  • 额外发现一种译法:“部队”(亚历山德拉王后皇家陆军护理部队(Queen Alexandra's Royal Army Nursing Corps))。--Aizag留言) 2017年3月6日 (一) 18:36 (UTC)
  • @Howard61313Aizag我同意地名基本上用繁简转换解决即可,只是Coldstream那个本身没有明显的繁简/地区词分别(科尔德斯特里姆-冷溪在简体都有用),高士廉又可以名从主人(另一种看法是香港地区词)。我觉得没有不能用的译法(这点我是同意Aizag的),但还是要解决怎样判断名从主人的问题。
  • 军事编制方面,我非常怀疑香港根本没有通用的Corps翻译,完全视乎引用的外来著作(香港本地的军事出版不多)。在英军语境中,Corps和Regiment都是以部队身份或兵种为本的编制,反之Army和欧陆国家的Regiment/Corps主要建基于部队规模。虽然英军组织经历两次大战后也受到欧陆作风影响,但Regiment和Corps依然是相提并论的。“亚历山德拉王后皇家陆军护理部队”其实正好反映大陆翻译也留意到英军的Corps与别不同,因为Nursing Corps属于Service/Departmental Corps,把这些部队配上“军”/“军团”会显得突兀,只是大家都没有深究英军的系统。这做法不限于简体或繁体。繁简转换并不能解决英军Corps的问题。比如,特种空勤团其实是个Corps,下面有三个Regiment,硬转换的话会非常混乱。Oneam 01:00 AM留言) 2017年3月7日 (二) 01:50 (UTC)

十分感谢您发起这个讨论,由于我早前身处外地,未能及时回复,深感歉意。我会尝试在未来数天发表我的看法,谢谢。--Clithering10 years of service since 2006 2017年3月14日 (二) 15:48 (UTC)

请教翻译[编辑]

您好,久不见,想请教您一个翻译问题,德意志帝国海军的executive officer(seeoffizier)是应该翻成中文的什么?看来看去翻成google来的“大副”、“副长”都不太正确,根据Holger所著的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1987年版)第111页所载,海军军官大致可分为:

  1. executive(Seeoffiziere):?
  2. Marineinfanterie:步兵科
  3. Marineingenieurkorps:工程兵科
  4. Torpedo-Ingenieurkorps:鱼雷工程兵科
  5. Feuerwerks Zeug:炮术科
  6. Torpedoffiziere:鱼雷科
  7. Sanitätsoffizierkorps:医疗科

这样看来,这位executive是在船上除了那些专门兵科外职掌的所有科目者,像是操舰、战斗指挥等等,译作“执行官”是个懒人方案,但“1914年,德国海军有8万名官兵,其中执行官为3000位”觉得很奇怪(意义不明),想请教您有没有更适合的解?谢谢!--Aizag留言) 2017年5月17日 (三) 09:57 (UTC)

这主意不错,就它了,多谢!--Aizag留言) 2017年5月17日 (三) 14:27 (UTC)

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导论[编辑]

您好,想向您再请教一个问题,坦白说我近期看了太多的德国帝国海军的资料,有点资讯超载,能就首段导论方面请教一些意见吗?帝国海军在“大陆政策”下无足轻重17年之久(威廉二世即位,1871-1888),但又因为威廉二世公众舆论能力粗糙,对海军指挥权掌权不足而空转了十年(从即位到铁必制被任命为国务秘书(1888-1897)),然后爆发性成长17年(1987-1914),在最后的四年闹哗变,可算是不战而溃(1914-1918)和悲壮的集体自沉,如此短时间内(47年)大起大落、命运多舛的近代海军真的前所未见,变得我无从下笔起…… 囧rz……--Aizag留言) 2017年5月22日 (一) 14:46 (UTC)

(刚送出就收到您的留言了 囧rz……)对于凡尔赛的限军与纳粹海军影响我看也许不便加入首段了,现阶段长度勉勉强强在一般人的接受范围上限 囧rz……。--Aizag留言) 2017年5月23日 (二) 07:17 (UTC)

维基百科奖励纸本授奖机制调查[编辑]

邀请您参加第十五次动员令[编辑]

第十五次动员令邀请函
维基娘——第十五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维基娘——第十五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Oneam/Archive Room您好: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贡献。第十五次动员令正在2017年7月1日至9月3日期间举行,目的为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现诚邀阁下参与,共襄盛举。

详细动员事项请参见第十五次动员令主页,您也可以从动员令说明书中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参加动员令前,请先参考主页的报名指引(用户可在即日起报名)。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中、小动员令三类。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中动员令的主题包括中国大陆行政区划音乐南营国家,而小动员令的主题则包括基础条目传统百科全书条目工程及应用技术文物遗产化学

希望各位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能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或参考查询联系),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此讯息是由大量讯息发送功能发送给您,您可以至这份名单中表达您对此讯息的偏好。

邀请您的维基人是:Zest2017年6月30日 (五) 03:45 (UTC)


扎拉级重巡洋舰[编辑]

Oneam大神您好,我前几天编写的扎拉级重巡洋舰正在进行同行评审,希望专业的您能多提宝贵意见,多谢。打扰了。--Medalofdead留言) 2017年7月8日 (六) 04:07 (UTC)

维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实践策略调查[编辑]

您好。身为一个较新使用者具备更多经验的的维基百科社群成员,您可能已经了解到中文维基百科一直以来都有许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参与贡献的状况,而为寻找优化中文维基百科使用者与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们举办了一场调查,希望利用调查取得的结果作为研究及策略规划参考之用。这个调查不会花费您太多宝贵时间,经过测试,完成调查所需的时间约为2到3分钟。这一调查的有效时间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们由衷期待您的参与。

[-现在就参与调查!-]

十分感谢您的参与! ——Aotfs2013 留于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8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执行)

《维基百科政策公报》2017年12月号(创刊号)[编辑]

致 《维基百科政策公报》读者:

我们想要让您知道,以2017年11月15日至12月14日为期,共有针对方针与指引的新提案25项,已通过4项。谨就通过者加以介绍:

  • 特色图片标准已经修订,图像最少大小放宽至1000像素并订下例外条款。
  • 翻译指引已经修订,增加翻译注意事项。
  • 勇于提问指引已经确立,提醒用户要勇于发问,以达致减少争议。
  • 签名指引已经修订,提醒用户毋须于结构讨论页签署。


编撰小组

R96340
Aotfs2013
J.Wong

2017年12月21日 (四) 11:57 (UTC)

借由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所发送

《维基百科政策公报》是第一份关注于维基百科政策建设的刊物,由R96340Aotfs2013J.Wong等编撰小组共同编撰,帮助社群成员掌握方针与指引的脉动。《维基百科政策公报》将以月为周期,于每月15日定期发刊,欢迎任何感兴趣于维基百科政策的维基人订阅《维基百科政策公报》。若您没有主动订阅《维基百科政策公报》而收到《维基百科政策公报》,是因为您被编撰小组认为是应掌握维基百科政策脉动的使用者,您可以将您的使用者名称从公报发送名单订阅清单中移除,并在您的使用者页面添加特殊分类以停止透过《维基百科政策公报》掌握维基百科政策脉动。

十年[编辑]

编辑星章
恭喜OneAM先生已在维基百科编辑达十年,实在佩服阁下的毅力和知识。祝先生生活无忧。JC1 2018年1月10日 (三) 06:35 (UTC)

《维基百科政策简报》政策异动通知[编辑]

我们非常重视使用者对于接受《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的感受,在2017年12月号(创刊号)的发送后,我们注意到一些使用者对于简报的发送感到不适,对此我们感到万分遗憾,并且已于第一时间自相关清单中移除不愿继续收受简报发送的使用者。经过编撰小组审慎地评估与考量,我们决定在2018年1月号中取消对于引发一些使用者不适的List B的发送工作,为了在政策异动下维护您的权益,我们借由此则讯息向您通知相关政策异动;如您希望继续借由《维基百科政策简报》掌握中文维基百科之管理人员及方针指引变动,您可以将自己加入一份全新的专属清单以保持对于《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的订阅。

感谢各位读者对于《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的支持,我们希望能与您共同努力使中文维基百科更加美好。


此则讯息由《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编撰小组借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发送于 2018年1月14日 (日) 16:16 (UTC)。


给您一个星章![编辑]

不倦星章
感谢阁下多年孜孜不倦撰写条目 For Someone's Glory 2018年7月24日 (二) 13:14 (UTC)

因不活跃而取消巡查豁免者权限的通知[编辑]

Information icon 您好。根据解除权限方针,任何超过六个月没有任何编辑活动用户可被除权,因此如果您在1个月内没有任何编辑纪录,您的巡查豁免者权限将被移除。如果您希望保留权限,请开始编辑(您也可以在您的用户页或沙盒做任意的编辑)。如果您已被解除权限,您可以重新申请A2093064-bot留言) 2019年2月13日 (三) 22:45 (UTC)

Template:美国主题页面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美国主题”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 viztor 2019年6月2日 (日) 09:21 (UTC)

因不活跃而取消巡查豁免者权限的通知[编辑]

Information icon 您好。根据解除权限方针,任何超过六个月没有任何编辑活动用户可被除权,因此如果您在1个月内没有任何编辑纪录,您的巡查豁免者权限将被移除。如果您希望保留权限,请开始编辑(您也可以在您的用户页或沙盒做任意的编辑)。如果您已被解除权限,您可以重新申请A2093064-bot留言) 2019年10月10日 (四) 20:4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