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中文维基百科/存档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文问题移动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日文.--Menchi 01:58 2003年11月26日 (UTC)

中文维基落后其他语言的原因

关于这个可以讨论吗?-未注册的宅男

这个应该讨论的。个人觉得最大的原因还是参与的人太少了。Fugu 05:13:28 2005年10月22日 (UTC)

这是由于中文维基的历史比较短,加上很多很普通的条目也没有,例如不少足球员的资料极为匮乏。--中华文化五千年 14:36 2005年10月3日 (UTC)

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那么我个人的看法是继续匮乏下去也无妨。--学习第一|有事找我:P 03:29 2005年10月22日 (UTC)

中文维基百科被中国大陆封锁三次,是影响中文维基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特作如下建议,大家看是否可行:

  1. 将条目分置于位于两处的服务器。
  2. 将主服务器移到中国大陆。需要保障从世界各地连接的速度可接受。个人经验是百度使用的服务器属于从大陆以外连接速度较好。所有中国政府可以接受的条目都由这台服务器提供服务。
  3. 同时在韩国也设一台服务器。敏感内容条目留在这台服务器上。
  4. 用户在大陆服务器上输入的条目,在输入后自动扫描,如发现内容敏感,则将条目移到韩国的服务器上。用户在韩国服务器上输入的条目,如内容不敏感,则移到大陆的服务器上。

不知技术上有多大的困难? 辞洋 19:15 2005年12月6日 (UTC)

反对阉割,这样只会上维基变成中共继续愚弄人民的工具

因为维基已经在大陆人民心中有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维基的影响来推广突破封锁的软件。如果搞两个版本,大陆版的一定成为中共的一言堂!—以上未签名的留言于(UTC)加入。

你的意思是维基只能接受台湾同胞的阉割,绝不能接受大陆人民的阉割么

不管由谁来阉割,都是一样的,维基迟早要受阉割,何况早已经断了那物蓝色秋叶 2007年6月1日 (五) 12:29 (UTC)

关于大事记

那条大陆2004年6月试图封锁所有wikimedia的大事是怎么来的?到底是封锁了还是没封锁,如果没有封锁,怎么知道是试图封锁?没有发生的事情总不该出现在大事记上吧?(唐僧一次,不好意思)--蓝色理想 18:38 2005年1月22日 (UTC)

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是封锁了,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不写清楚。 如果封锁了我又是怎么在单位的电信宽带上看到这个的。 希望有人可以给出解释啊。--[User:Guerilla=>Beautiful.V<Nxued>] 15:32 2005-1-25

封锁的原因是什么谁知道?只是后来经过MountainShizhao等人的努力,向有关方面递交解除封锁的申请材料,最后才解除封锁了的。--Formulax 08:39 2005年1月25日 (UTC)
2004年6月15日递交解除封锁申请的,好像一两天后就完全解除了。见网络杂志上的记载:[1]。--Formulax 08:42 2005年1月25日 (UTC)
“Mountain和Shizhao向有关当局递交了申请解除网站封锁的材料。几天后中国大陆解除了对维基百科的封锁。”,不知道内容是什么。--用心阁 09:34 2005年1月25日 (UTC)

根据我使用大陆代理服务器测试从大陆到我个人的几个网站的连接的经验,大陆的用户是否能访问某个国外的网站,跟ISP有关。有些网站是彻底封锁了的,但那些没有彻底封锁的,比如BBC和CNN,则因ISP的不同,有人能访问,有人不能。怀疑有些ISP为配合国家政策,自觉又严加了一层限制。辞洋 19:20 2005年12月6日 (UTC)

请教一下,记得看过中国大陆的一项法律规定就是各ISP不得私自架设出国专线,必需要透过中央提供的统一出入口。是否真有此规定?还是各ISP是各走各的线路出国呢?--Ellery 16:47 2006年5月17日 (UTC)

我是大陆用户,现在维基百科中文好像已经解封了?我没用代理也能上来了,只是如果访问一些敏感页面,就会出现无法连接到情况,其余的都一切正常。对 2006 11 9

访问wiki的方法:(大陆地区)
把如下文字加到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里面
145.97.39.155 wikipedia.org
145.97.39.155 en.wikipedia.org
145.97.39.155 zh.wikipedia.org
145.97.39.155 ja.wikipedia.org
145.97.39.155 de.wikipedia.org
145.97.39.155 zh-classical.wikipedia.org
引用自nkbbs

中文维基条目数突破两万的日期,到底是2月6日还是2月7日???

我在北京时间2月7日早晨近8点时看到的是20005条,我想应该是在北京时间的2月7日,随后便这么写了。

不过最近发现en:Wikipedia:Multilingual statistics上最后一个表格上写的是6 February, 2005。

是不是时区问题??即使是那应该按照什么时区呢??--枫难寻 12:25 2005年2月16日 (UTC)

按照UTC来算咯^_^ --蓝色理想 12:47 2005年2月16日 (UTC)
如果按照UTC来算的话,应该是2月6日,按照北京时间(东八区)时间来算应该是2月7日。枫难寻 00:41 2005年2月26日 (UTC)

注册用户最好不要用“人”这个量词

因为一个人可以有两个甚至更多的用户。用“人”这个量词容易让别人认为真的有这么多的“人”。实际上维基也没有能力去统计“人数”,有的只是“用户数”,为什么不能和英文“user”一样,叫“用户”呢?布尔费墨 08:22 2005年7月13日 (UTC)

账户。Tratra22395768 (留言) 2009年9月3日 (四) 16
35 (UTC)

中文维基百科的历史

各位好,这个条目是新手认识维基社群很重要的一个页面,目前的列表不足以表达维基百科社群的发展。小弟我想大幅改写与补充中文维基百科这几年来的介绍,但又怕篇幅太长让新手没办法轻松的阅读这个页面的介绍,能否给些意见呢? --jasonzhuocn 22:08 2005年7月23日 (UTC)

"计划"和"计画"

本文中大量出现“计划(计画)”,而简繁转换还没有解决,建议使用“计划”,毕竟这个词简繁中都有,而简体中只有“计划”。--四5VI㈣⑤Ⅵ 02:29 2005年10月4日 (UTC)

重点

现在的重点是"中文", 而没有谈及"维基百科"。 应否谈谈"维基百科"的特点, 以及何为"维基"(Wiki)? Peterpan 19:29 2005年10月11日 (UTC)

关于维基百科,可以参看维基百科,在这里重复不是上策。 --用心阁(对话页) 09:25 2005年11月1日 (UTC)

自吹自擂,谀声如潮

“言论自由可以骂总统,但几乎没有人敢公开骂自己的老板”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看看中文维基百科这个条目就知道了,自吹自擂,谀声如潮,没有批评,更没有自省。--211.152.33.116 10:01 2006年2月26日 (UTC)

看见不完善的条目请动手修改,不要只出一张嘴,伤害别人的劳动成果。--Jasonzhuocn...._交流 13:03 2006年2月26日 (UTC)
楼主很可笑,对维基百科的批评这个条目早就有了,你对自己的文笔有信心,你还可以创立对中文维基百科的批评条目,若没有信心就不要龟缩在讨论页里只批评别人“没有自省” by Usaroc 07:20 2007年4月6日 (UTC)
是呀,连对维基百科的批评这种条目都有, 又怎么能说维基百科自吹自擂呢? wtywty2006 15:01 2008年10月17日 (UTC)
审查严重,知错不改,完全无视—时势造英雄 2009年3月12日 (四) 02:20 (UTC)

危机这个特质本身就是中瓮封锁的理由

危机这个特质本身就是中瓮封锁的理由--218.161.0.49 10:02 2006年6月1日 (UTC)2100

中文维基百科?汉语维基百科?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中文维基百科刚突破了70000条目,看着刚更新的各语言条目数量比较,我忽然想到有个问题。为什么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是叫做“X语维基百科”,但只有zh的叫“中文维基百科”?这似乎很不统一。解决方法有两个,第一是将“中文维基百科”改为“汉语维基百科”。但维基百科是以文字而非言语划分,所以应该用第二方法,将“X语维基百科”全部移到“X文维基百科”,如“英语维基百科”移到“英文维基百科”,以解决称谓不统一的问题。大家有什么意见? -- Kevinhksouth (Talk) 06:17 2006年5月30日 (UTC)

我认为一概都改用“~文”。因为语是指声音及口语,显然跟这里的主要内容不同。 -- Toytoy 06:24 2006年5月30日 (UTC)
那粤语维基百科怎么办?叫“粤文”?那明明是用“中文”写的“粤语”啊。--鸟甲 06:43:28 2006年5月30日 (UTC)

我不认为“维基百科是以文字而非言语划分”,以不同文字纪录同一语言的维基百科至少有中文维基百科)和塞尔维亚语维基百科一种另一种)两个。--mingwangx (talk) 07:02 2006年5月30日 (UTC)

维基不是我开的。苍天明鉴,小的当年彻底反对粤语跟用教会罗马字书写闽南语的所谓维基百科。因为语≠文。而且汉语各方言有统一,但带有各地方风格的书写格式,就是文言文与后来的白话文。我手向来不是写我口。然而这个网站的参与者大部分跟我意见不同。所以他们同意开设很多这种毫无票房的所谓维基百科。 -- Toytoy 07:04 2006年5月30日 (UTC)

“粤语”这个特例也使我哑口无言。无论如何,支持使用“语”的,可以研究一下“zh维基百科”应使用“汉语”、“华语”还是“中国语”。 -- Kevinhksouth (Talk) 07:53 2006年5月30日 (UTC)

中文维基、汉语维基,这种小细节何关紧要?达意就好。--百楽兔 08:14 2006年5月30日 (UTC)

个人感觉,真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名称而已,如果还要吵的话干脆全部改用英文来说明算了

再说,这种只是形式不代表内容的东西,不要让这些分散精力处理

--翔风Syaoran有事找我*^-^* 08:41 2006年5月30日 (UTC)

我不算是吵吧?我只是指出了这个不统一之处,看看大家觉得应该怎样解决。假如不解决,将来肯定会继续有人问为何“中文维基百科”这个名称这样与众不同。 -- Kevinhksouth (Talk) 08:52 2006年5月30日 (UTC)

我看就叫汉语维基百科吧,好跟其他维基百科统一。而且我认为维基百科就是以语言来划分的。--Mukdener|留言 15:12 2006年5月30日 (UTC)
支持一律用“文”,除非没有正式的书文语才用“语”,例如粤语。因为维基百科的内容主要是文字(文),不是声音(语)。--minghong 17:09 2006年5月30日 (UTC)
既然汉语中文都是一个意思,你凭什么说文是文字语是声音?--Mukdener|留言 17:46 2006年5月30日 (UTC)
参见语文:“人类利用语言作为表达意念的方法,使得个体间能够沟通交流;而使用文字作为纪录的形式,使得人类的思想文化能够传承延续。”其实汉语应该是“Chinese spoken language”(中国有很多种方言,官方的方言是普通语)而中文应该是“Chinese written language”(繁体字和简体字),不过现时没有这细分而已,因为对于其他语文的使用者,语和文是分不开的。--minghong 07:49 2006年5月31日 (UTC)
那么language应该怎么翻呢?至于统一的好处嘛,我想在搜索的时候就会体现出来的--Mukdener|留言 23:02 2006年5月31日 (UTC)
有必要统一吗?与众不同有何不好?--百楽兔 01:15 2006年5月31日 (UTC)

问题是“中文”、“华语”和“汉语”是否等同?--Hello World! 09:02 2006年6月1日 (UTC)

前者是"Chinese written language",后两者分别为"Chinese spoken language"和"Han spoken language"。我反而认为问题的另一重点是维基百科是用“语”(spoken language)还是用“文”(written language)来作不同版本的区分。我认为是后者。 -- Kevinhksouth (Talk) 12:53 2006年6月1日 (UTC)

难道language的意思不是语言吗?英语维基上的分类都是Wikipedia languages然后是德语日语汉语什么的,怎么突然就多了spoken language和written language的的区别?如果中文维基百科是wikipedia of Chinese written language,那么英文维基百科又是什么?我想英语里应该没有语和文的歧异。我觉得语文这个条目内容不正确,而且连跨语言链接也没有,说明其他语言并没有相应的概念。--Mukdener|留言 16:04 2006年6月1日 (UTC)

并非所有条目都应该有跨语言链接,而无法对应到其他语言中的概念也依然值得写成条目。不过,这个问题我反而想倒过来想:
如果有“语”和“文”是“spoken language”和“written language”的区别,那“language”的中文应该是啥?--mingwangx (talk) 00:05 2006年6月2日 (UTC)
语文,不过现时的跨语言链接都错就是了。--minghong 03:40 2006年6月2日 (UTC)
那涵盖中文这种文字和汉语这种语言的语文是什么?不过,我不大赞成这样钻牛角尖。--mingwangx (talk) 05:35 2006年6月2日 (UTC)
中国语文,简称中文。有那么难理解吗?--minghong 06:06 2006年6月2日 (UTC)
我还能说什么,跨语言链接明明是中国的语言,而条目本身也说的是中国境内的各种语言。这和“中文”的意思完全不同啊。还有,中国语文这个词我闻所未闻,不知道是谁发明的。--Mukdener|留言 22:29 2006年6月2日 (UTC)
闻所未闻??全香港小学中学的中文科都叫作中国语文科?例子1香港理工大学中国语文教学中心、例子2小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学会、例子3台湾大学中国语文组,大陆把这个都简化到没有了吗..大惊...不可思义...中文的全写就是中国语文,那个重定向是绝对错误的。--Onsf 00:03 2006年6月3日 (UTC)

:::::::你在搞笑吗?香港的中国语文课难道讲全中国所有的语言?我说的闻所未闻是指把全中国的语言叫做中国语文。我简直都没脾气了。--Mukdener|留言 02:24 2006年6月3日 (UTC)

中文没有所谓全称。中文就是中文,是汉语的俗称。中国语文在学科称谓上作为中文的又称,我认为无须强制百科全书条目重定向跟随。英文(English)的全称也不是“英格兰语文”(England Language)吧。-- tonync (talk) 00:43 2006年6月3日 (UTC)
我没听过“英格兰语文”,但在香港,我们把英文全称做英国语文。--minghong 16:19 2006年6月3日 (UTC)
我知道,而这也荒谬之极了,像台湾把美式英语称作“美语”一样。“英国语文”应该是Language(s) of the United Kingdom。-- tonync (talk) 11:39 2006年6月4日 (UTC)
没有什么荒谬不荒谬的。中文早已在中国之外的地方使用了,那是不是应该叫做“中华语文”呢?--minghong 16:35 2006年6月4日 (UTC)
中国语文之前一直重定向到汉语,不知为何改到语言那里了,由于是中国的语言+文字=中国语文,所以定向到语言是不正确的,我巳经修正了重向,跟中文一样定向到汉语,汉语条目内包含了说话与书写的文字,不过我认为更正确的应该是汉语跟中文定向到中国语文才是。参考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来重新修订才对。--Onsf 00:29 2006年6月3日 (UTC)
我做的修改在相关讨论页有所解释。-- tonync (talk) 00:43 2006年6月3日 (UTC)
我承认确实从来没有听说过中国语文这样的说法,onsf提供链接的那篇文章还确实就是讲的全中国的语言,那么中国语文可以理解为“中国的语言和文字”的简称,可是你又说中国语文是指汉语,而且香港确实也有中国语文这样一门课讲授汉语。我本来还以为中国语文是无中生有的词,看来我错了。不过它到底含义是什么,我却真的糊涂了。--Mukdener|留言 03:07 2006年6月3日 (UTC)
台湾这边很少人称“汉语”,大多数称“中文”。在大学里面的科系几乎是称“中文系”(中国语文学系)。不过近年来有的人(特别是一些泛绿人士)改以“华语”或“华文”取代“中文”之称。--Ellery 02:12 2006年6月6日 (UTC)

优良条目评选

以下内容从Wikipedia:优良条目评选搬至

维基半新手,提个或许是菜鸟的建议

大陆国土这么广大,像台湾和香港一样经常定期聚会很难做到。建议每季在每省或每一个地区组织一次(如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东北等),这样或许比较容易做到。--左图右史(2500维基开讲) 14:06 2006年9月19日 (UTC)

“中文维基百科”不妥,也不可用“汉语维基百科”,应为“普通话维基百科”

我认为“中文维基百科”,“汉语维基百科”都不妥,应为“普通话维基百科”。 因为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是叫做“X语维基百科”,是“语”而不是“文”,而且“粤语维基百科”,“文言维基百科”,“吴语维基百科”,都用中文书写自己的语言。所以不宜用“中文维基百科”。 由于粤语,吴语都属于汉语,所以为与之区分,不宜用“汉语维基百科”,而应该用“普通话维基百科”。--Cowboy 12:54 2006年12月3日 (UTC)

什么“普通话维基百科”?以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的观点,应该叫做“国语维基百科”才对……,还真是“自相矛盾”哩!--影武者 23:25 2006年12月3日 (UTC)
哈哈!如果大家还在这种没有价值的论题上面讨论,讲什么“普通话维基百科”或“国语维基百科”。我看看只怕会出现其他如“天津话版维基百科”、“四川话版”、“湖南话版”等等……。我提议我们关于维基名称的问题就此停止,相信管理员们已经看到我们的讨论,我们就把这难题交给他们吧!--Harlin 22:06 2006年12月7日 (UTC)
同意。小弟来这儿最主要是想要获取知识和翻查资料。基本上华文世界的使用者四百年来都已经有一套规范化的书写系统,可以用来彼此沟通交流。对小弟实际翻察理查三世、潮汐力、fleur de lis 与克洛维斯的关系上,压根儿也不会想说那是粤语版、闽语版、普通话版,只要能找到我要的资料就成了。想要搞汉语方言网站的,可以尽情地去维持其版本的 wiki,而不是搭前辈们建立起来的顺风车、利用目前已经有相当规模的《中文维基百科》,去搞自己个人的意识形态争辩。请诸网友别再这里吵这个话题了吧!多多充实百科里的专业内容才是最重要的。tglin09:54 2006年12月12日

第二次优良条目评选

以下内容由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移至

  • 中文维基百科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分类:电脑资讯-网页及互联网 -- 刚完成了清理工作,把一些章节重新整理,填补空白章节的内容,更新已过时的资料,并加入参考文献及注释。我认为以其内容详尽程度,可以挑战优良条目评选了。欢迎提供意见。 -- Kevinhksouth (Talk) 11:57 2006年12月10日 (UTC)
    • (+)支持--桃子娃 & Neversay 16:48 2006年12月10日 (UTC)
    • (+)支持--Iflwlou 18:42 2006年12月10日 (UTC)
    • (=)中立--内容详实,但需要频繁更新。Sherman 10:05 2006年12月11日 (UTC)
    • (-)反对,同意Sherman的意见。而且部分内容有自参考现象,违反政策。而且批评的方面也都没有--百無一用是書生 () 14:28 2006年12月11日 (UTC)
    • (+)支持--沙田友 09:12 2006年12月15日 (UTC)
    • (+)支持,中立地表述了中文维基百科。--孔明居士 09:17 2006年12月16日 (UTC)

有关“充斥大量未完成作品”

在此段充斥大量未完成作品
“据统计,中文维基百科每篇条目长度仅为约2,900多字节(3字节等于1汉字),比德语、日语等主要语言短少”
其实想想,中文字很短已经表达到一个意思,当一个中文字2个字元计,一个十只字的句字也是只有20只字元。可是,英文一只字也可以长过10个字元呢,例如:“incredibily,这些我认为须在该段中提出这些差异,免他人被误导。”
(其实我也误导了,在床上想了一想就发现这可是不同的。)—Bananasims (留言) 12:41 2007年4月10日 (UTC)

对中文维基的一点看法

维基的普及是以所有人都可以编辑维基内容为最大特色,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所以一群人有一群人的哲学。更不用说一个地区,或者说一个共用一种语言的地区了。所以这就是维基的最大的特点:它的某一内容得到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的普遍认同,那么它的改变使之不能容忍。所以我认为:中文维基只能广泛的代表台湾同胞的政治观、价值观等等。因为美国人几乎不可能更改中文维基的内容,因为他们几乎都不怎么懂汉字;大陆RPC人们不好更改,因为只能用代理服务器登录。所以,我认为中文维基乃是台湾同胞和中国大陆持不同政见者加上患政治幼稚症者的乐园。 怪不得维基要被封禁,可知矣。 此外我在英文维基上,看到的是对一些问题,全都是漏洞百出的见解与幼稚的理论,却从没有人站出来指出,更谈不上改正。故趋于意识形态与语言的隔阂造成了维基百科的致命硬伤,使维基百科成为人们聊以自慰和娱乐的绝妙手段。“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真不知其待到猴年马月了。蓝色秋叶 2007年6月1日 (五) 12:21 (UTC)

Image:2008年1月中文维基百科汉字自动转换-zh-cn.png

我刚刚做了这张照片!谁能帮我放他在最适合的地方 ? 谢谢你! 小禹


无论是字体、字号还是颜色均与原版有较大出入。比起截图来,此图片意义不大,比起文字来,又过于臃肿。使用价值不大。— 吃死  Talk  2008年9月4日 (四) 12:19 (UTC)

自然科学·人文科学

由于维基在大陆封锁,建设的速度太慢了。 建议把百科全书条目分成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大分类,然后至少争取自然科学分类不要被封锁。 至少大家可以集中努力建设自然科学的条目阿。 不知道是不是可行呢? 大傻 (留言) 2008年3月27日 (四) 21:33 (UTC)

优良条目重审

~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重审~(最后修订

中文维基百科

条目中含有大量无参考来源的内容(例如部分人认为,有些人说等),而且条目有严重的自我参照。另外一大弊病是内容过于臃肿,需要适当的精简--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4月8日 (二) 06:57 (UTC)

移动完毕木木 (发呆中) 2008年4月15日 (二) 07:2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