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胡容卿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这个條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关于未注册用户124.244.208.109消除各来源请求模版[编辑]

取消来源请求模版时请确实加入可作为例证的网址或文献资料。谢谢。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8月31日 (三) 10:56 (UTC)[回复]

关于编辑摘要中的“已在其履歷部分提及胡於09年4月接任,再問「何時」,這是很多餘的問題。”的回应:在人物的简历中提及多个时间点,对于不了解情况的读者而言,原文字“在上任”时会引发歧义,所以加入模版,以期回答此“上任”究竟为何时。同时也感谢您的回答,只不过希望您下次回答时最好是直接替换模版处文字。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8月31日 (三) 11:01 (UTC)[回复]
加模板前的理由也失據,下面已詳述你們的問題,但你連自圓其說都很困難,甚至有最少三個媒體的相關報道,都被你在主觀而又沒理據之下「認定」是「不中立不可靠的報道」,恐怕條目本身並無中立問題,最不中立的應該是對報章和網民都抱有強列不信感的閣下身上,這個新的「討論」無疑也是有人企圖再開的小猜。另外,關於「上任時間」,原本的文字有起承時序的,人物简历亦已言明胡接任徐小明的日期,但搞不懂你為何要將原文斬件點列兼要來個「大兜亂」,連所謂的「時序關係」都搞不清楚,讓這個條目淪為斷截禾蟲。可見閣下之前那個大刀闊斧根本多此一舉,再加上粗心大意的編輯,你做出來的只是讓讀者感到困惑。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8月31日 (三) 18:17 (UTC)[回复]

POV[编辑]

该条目大部分内容都是负面评价,正面评价几乎没有。条目当前版本有失中立。--铁铁的火大了20.00000000000 words 2011年8月26日 (五) 22:18 (UTC)[回复]

本人撰寫本條目前,有參考過各大報章,網民反應以至是作為觀眾的第一身感覺,如之前所言,條目即使只有負面評價,若然是如實記事就沒有問題,你不可能僅僅因為「沒有正面評價」而強言「負面部分」是「不中立」,如果你知道某人的正面之處,你可以加入條目中,但閣下沒有這樣做,反而是加上「不中立的模板」,這種單純的掛板行為無異於抹剎,為實話實說的編輯者扣上不盡不實的帽子;再者,如果在網上網下都難以找到此人的「正面評價」,是否就要放棄記述「相對負面」的章節?還是編輯者「有責任」去想辦法「煲大」其好人好事?要是這樣又會否有貼金的味道?不公平地面對事實才是欠缺中立和理據的,正如我們不可能要求巴士阿叔條目正負面評價都各佔50%一樣。—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24.244.208.109對話貢獻)於2011年8月26日 (六) 22:56加入。
倘若这段内容不会导致条目比重失调或出现偏袒,则应该表现出对主角的批评和赞扬(wp:BLP#批评和赞扬),对,我就因为“没有正面评价”挂POV模板了。--铁铁的火大了20.00000000000 words 2011年8月27日 (六) 05:18 (UTC)[回复]
「倘若这段内容不会导致条目比重失调或出现偏袒,则应该表现出对主角的批评和赞扬」是不切實際的,我不知道撰寫此「方針」的人是甚麼背景又有甚麼理據基礙,但如果這句是成理的,恐怕維基有更多人物條目是有待閣下去修理,再者,「比重失調」和「偏袒」的指控是很片面,如果有人甚或是條目的主角不願意見到自己的所作所為被記載,相信作為公眾人物應該謹慎言行才是,將責任放到如實記事的編輯者身上是反智的,負隅頑抗地要求「彈之餘也應該讚幾句」也是不客觀的,因此,閣下言明自己僅因為「沒正面評價」而掛pov的同樣也是不公允的,你也不應該僅以pov去無視生者傳記的細節條文,基本上條目已經滿足3.1 可靠來源和3.2 移除無來源或少來源的爭議性內容兩點,[[1]],難道你認為編輯者又沒有找過條目主角的正面評價嗎?若然真的找不到你又豈能強言條目不中立?希望閣下不要再混淆視聽。如果閣下認為本條目是有需要加入所謂的正面評價,作為一個盡責的維基人「查找不足」同樣是閣下應負的責任,僅僅掛個模板「要求別人」去增補資料,無論是想要「假手於人」還是打算以「掛模板」這些「容易做到」的手段去滿足編輯數都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8月27日 (六) 11:48 (UTC)[回复]
本人在此并没有否定增加的负面资料不合规范,但现时文章负面评价高达两节,正面评价几乎为0,这会让读者以为“该人没有任何正面评价”,因而我只是依据正负评价文字数量差距过大这个事实挂模板,该模板挂到找到足够数量的正面评价(或证明此人确实没有对应比例正面评价)为止,仅以“没找到”而否定“事实”是不正确的。维基百科是“自由的百科全书”,本人挂模板等待他人增补资料并无错误,擅自编辑不熟悉内容反而是不负责任。如果阁下坚持认为我加入的模板有错误,请移步Wikipedia:互助客栈,请社群来探讨,我不希望打编辑战。如果的文章很明显没有中立性争议,应该不会在乎一个模板的对吧,挂该模板的文章可是不少
还有,请注意该模板是“中立性有争议”,而不是“社群(或维基百科)认为此文章不中立”。现在就我们两人讨论,目前争议率高达50%,而阁下的话至少到目前还没能让我信服,谢谢。--铁铁的火大了20.00000000000 words 2011年8月27日 (六) 13:25 (UTC)[回复]

1.觀閣下以上所言,似乎你對生者傳記和何謂中立存在很嚴重的錯解,你的所謂「論據」還是「因條目沒有正面評價,所以不符合中立」,你所謂的「正負評價數量差距過大」是「事實」,但這和條目是否中立並無必然關係。

2.如我早前所言,你所掛的是「中立爭議」模板,但既然條目記述的已經廣被報章報道以及被網民評論,即使是你認為這是「負面評價」,但這確實基於事實,並不存在對條目主角的砌詞抹黑,閣下堅持掛上「不中立」模板似是在「質疑」這些事實,誤導讀者條目所言都是「不中立」。

3.已經說過,如果你覺得有需要加上「正面評價」,閣下也可以為完善本條目作出貢獻,可是閣下沒有這樣做,僅掛上「不中立」模板,這種企圖假手於人的訓令式要求,絕非熱心維基人的表現。

4.關於閣下所說的「僅以'沒找到而否定事實不正確的」,我不知道你所認定的「事實」到底是指甚麼,但在下有感閣下所言有點小人之心,「認定」別人的「沒找到」是刻意的。對於別人在網上網下'都找不到當事人正面評價,閣下卻以一句「僅以沒找到」去矮化別人的努力,就像質疑別人「辦事不力」一般,這種口吻實在涼薄討厭。

5.但閣下卻要以「自己不熟悉內容」為由為自己開脫,聲稱自己因為「不熟悉」所以不能去增補,但閣下卻又能夠「定論」條目所陳述的「負面內容」都是「不中立」的,閣下的表現完全是自相矛盾,如果閣下真是那麼堅持須要加入「正面評價」在條目之內,閣下即使是「不熟悉」也可自行Google,即使是我也不見得對這胡女士「很熟悉」,我寫條目之前也是要做資料搜集的,所以我真的很懷疑閣下到底是「不熟悉」還是「不願意主動去查找不足」。

6.閣下所堅持的那套「中立的定義」完全是錯的。而且我也不明白你「否定事實」當中的事實是指甚麼,還是你是想要為本條目的當事人平反?對不起,本條目現在所見的完全是基於條目主角實實在在的言行,這都是事實,正如葉繼歡張子強兩個罪犯條目,以及一些公眾人物或政治人物的「正面評價」都可以是0%,閣下是否又有需要去為他們去「討公道」? (應該問,閣下又何曾修理過這些條目?) 他們的條目是否都要加入所謂的「正面評價」以滿足閣下所認為的50:50?根本,任何公眾人物,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也好,條目如實撰寫就沒有「不中立」的問題。

7.閣下言到「如果的文章很明显没有中立性争议,应该不会在乎一个模板的对吧」,這也是叫人莫明其妙的邏輯,文章本身既無不中立之處,但你就不打算以道理去說服別人、但又要為此扣上不中立的帽子(掛板),懶花唇舌以硬手段去否定別人的努力編輯,難道別人不應該介意?在乎和介意是因為閣下的扣帽子行為是在抹剎別人和不尊重別人呀!

8.「现在就我们两人讨论,目前争议率高达50%」,我不懂閣下想要表達甚麼,「爭議率」又是甚麼東西?50%?高達?是指甚麼?我完全不明閣下所意。

9.「而阁下的话至少到目前还没能让我信服」,對不起,先生,我想你有必要搞清楚,編輯和撰寫條目都是以事實為根據,用不著在乎閣下或任何人的個人喜惡,請不要誤會別人編輯條目是要先過閣下的關卡。

10.再說,閣下對本人提出質疑,本人都直接作出回應,並沒有左右言他,但閣下對本人的質疑卻是沒有回應,如閣下對方針如生者傳記的條文細節作出有選擇性的解讀,這些都是閣下的不負責任,如果閣下並非刻意誤導大家,希望閣下不要再惹人懷疑了!

11.基於以上,本條目並沒有閣下所認為的「中立成疑」問題,我個人也不喜歡編輯戰(只有堅持己見幼稚小朋友才會玩這種玩意兒),更怕與一些堅持已見的人糾纏,泥漿摔角更是沒有興趣,我不認為這個討論要延伸到別處(如互動客踐),顯然是閣下掛板的理據不足卻又不願謙虛接納別人意見,再說將一件明明很簡單的事去拖得冗長,這種「拉布」手段本人是很不屑的,我想閣下好應該以理服人才是,希望閣下也懂得自重。 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8月27日 (六) 18:48 (UTC)[回复]

抱歉:首先对于本人之前不友好的语气在此表示歉意,本人也只是想协助维护好维基百科而已,我相信这点,双方的目的是一致的。
首先声明一下个人挂模板的原因:
根据wp:DUE,每个观点要显著的成比例。而当前行文里没有引入正面评价,这样,读者很可能以为此人“任何正面评价都没有”。按照合理推断,没有一件事物绝对全是负面评价,因而这就是本人挂POV模板的原因,希望有人能补充相关的正面评价(这个人可以是你、我以及任何有权编辑维基百科的人)。
而且当前版本负面评价参考资料“翔实”,正面评价+个人简介都没负面评价字多,如果不挂中立模板,很容易让人以为维基百科在(潜在)诋毁此人。而模板也只是针对当前版本的现状,而并非针对阁下本人,亦非不尊重阁下的贡献。基于此本人(:)回應阁下:
  1. 本人的论据确实为“因條目沒有正面評價,而且负面评价段落占文章超过1/2,导致读者以为此人没有任何正面评价,且维基百科在诋毁当事人。因而文章有违中立。”我认为仅这条已经足以提删条目。
  2. 本人已经明确声明没有质疑负面评价的真实性,否则本人会挂改善来源的模板。
  3. 因本人无法完成条目,而挂上此模板,希望由他人完善内容。若该文章确实中立,则也希望得到共识后移除。
  4. 本人对阁下的冒犯表示抱歉。此处的事实指“文章没有正面评价”,本人只是基于此挂模板。全是正面评价的文章,纵使全部引用可靠来源,阁下是否也认为有自我宣传之嫌?
  5. 本人并非香港人士,亦不懂粤语,且无法判断哪些香港媒体的信息较为可靠,擅自加入不熟悉的文字才是不负责的行为。
  6. 我不认识此人,亦没有必要为期“平反”。反而是阁下是自己不理解wp:DUE而将其强加给别人?而且阁下认为的所谓“0%正面评价”的人的条目有大肆负面评价否?
  7. 请问阁下既然自己都在行为中书写了“但外界反應毀多於譽”,即承认有“譽”,却为何使用“「凈化」改革惹劣評”这种标题,而不是“对‘净化’改革的评价”这种中立性语调?
  8. 我挂模板,阁下移除,我再次挂模板,阁下再次移除。目前讨论者有两人,其中1/2的人对当前条目有争议,有如此高比例的人保持争议,阁下却认为条目几乎没有争议?(阁下若认为仅有2人的观点不可信,劳烦到wp:VP讨论)
  9. 挂该模板的目的即为需要编者间协商,既然协商未果,阁下为何不尊重本人,却反复私自移除争议模板?
  10. 我强调wp:DUE,阁下却反复避重就轻的谈wp:V。而阁下强调生者传记的来源可靠性,这点我没有提出质疑,而我反而质疑为何当事人生平资料没多少字,负面评价反而写的那么长?
  11. 双方已经回退条目多次,如果你我依然无法在编辑条目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则劳烦移步到社群讨论。
以上 --铁铁的火大了20.00000000000 words 2011年8月27日 (六) 21:10 (UTC)[回复]
只回應你的1.和10.,其他的,你都是在繞圈子,要不你還是以自己「不熟悉」為由去拒絕做資料搜集,以自己不是香港人不懂粵語也不成「不去增補」的理由,因為香港的報章都是以白話文而非廣東話行文,沒理由「不懂」。
閣下的「條目沒有正面評價,因而文章有違中立。」想法不但單純,而且閣下完全沒有綜觀全視,只著眼於你強調的「比重問題」,閣下的論據根本站不住腳,還想要「提刪條目」,野心太過。
至於閣下聲稱的自己所強調的「不合理比重」,即wp:DUE,然而,觀乎閣下一直所堅持的一套,明顯與以下細節有所出入── 根據吉米·威爾士在2003年9月於英語維基百科的郵件列表里給出的解釋:
一、如果是多數觀點,那麼提及普遍接受的參考文字便可很容易地證實它。本人的編輯已經滿足此點;
二、如果是重要少數觀點,那麼很容易找到一批知名的擁護者閣下認為現在條目的負面評價比重佔多數,這是因為『重要的少數觀點』在網上網下都難以找到,因此我才建議閣下都幫忙查找,一同為完善條目作出貢獻,但閣下卻又諸多推搪;
三、如果是極少數(或極有限)觀點,那麼它並不屬於維基百科,無論它是否真實,無論你是否能夠證明它,除非它出現在一些補充條目中 所以我很不明白閣下為何要對本來屬於『大多數的觀點』存在『不中立』的偏見。
請記住,我們是根據觀點在可靠來源中的流行程度來確定合理比重的,而不是靠支持它的維基百科編者來確定的。重點是「以流行程度來確定合理比重」,你看清楚沒有?
任何人只要細閱條文,都可以發現你所強調的「不合理比重」根本和本條目現時的情況掛不了邊,也不見得現行的編輯版本有問題!閣下只在於解讀標題,但卻沒有細嚼箇中條文,閣下是不是又再一次在混淆視聽誤導大家?
再者,阁下說本人「却反复避重就轻的谈wp:V」,說穿了根本就是閣下企圖無視種種可靠來源!就是要跟你談你所舉出那個「中立的觀點」頁面,你著眼的只是區區「不合理比重」,但就完全漠視同一個頁面當中也有被列出的「中立性爭議及其處理」,閣下的做法完全和「讓事實自己說話」一點相違背!
是誰在避重就輕,顯然易見。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CIV,已由Gakmo (留言)於2011年9月5日 (一) 07:24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8月27日 (六) 22:06 (UTC)[回复]
OK,阁下违反了3RR方针,可以被封禁24小时,你不回复,我也不会主动和你纠缠了吧?
「凈化」改革惹劣評,一个人的话就让改革劣评了,还写到标题上?麻烦想说劣评也要多找几个独立的可靠二手来源好吧?
顺便问下和宗教的语句,资料来源在哪?
by the way, “如果对主角的批评和赞扬与主角所受到的关注有关,能从可靠的第二手来源中获取,且倘若这段内容不会导致条目比重失调或出现偏袒,则应该表现出对主角的批评和赞扬,应以中立和百科全书式的语调负责及谨慎地表达。”,请注意是先不会偏袒,然后再写评价和赞扬,OK?--铁铁的火大了20.00000000000 words 2011年8月27日 (六) 22:39 (UTC)[回复]
(~)補充:什么叫“錄得零收視點”?请注意措辞。阁下口口声声声称自己中立,居然还把这种情感用词带进文章,足见阁下的诚意。--铁铁的火大了20.00000000000 words 2011年8月27日 (六) 23:00 (UTC)[回复]
像你這種人在維基我見不少,甚麼你不回我我也不會回你如是,你強加我移除也如是,所謂的3RR也如是,你就是設局想要封禁別人,但卻面對不到自己道理失據,我覺得你這種言行真是很無謂,然而,閣下還不是在強詞奪理(最少你到現在都未能回應我對你的質疑)以及亂用模板,反問一下,如果閣下沒有如此橫蠻的堅持,我又需不需要糾纏?另,「更錄得零收視點」等描述是引自報道所指的「匿名信」,即是引述自寫信人,我不認為閣下以此可以有空間去大做文章挑剔本人,再講,你覺得文字描述有問題可以提出,又或者是閣下可以試試修飾字句,但就不是用上這種態度──自己立論也有問題,但就從來不反省,不願意「讓事實說話」,反而強詞奪理「負面評價那麼多=不中立」,又不斷挑剔出新的問題,閣下的措辭也不見得很慎重,對維基方針也不是有很深了解,要不然就是斷章取義地解讀方針企圖蒙混過去,也再一次看得出你對別人不怎樣有善意推定。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8月27日 (六) 23:50 (UTC)[回复]
OK,我承认我不擅长辩论,也承认自己的论点或许不合适。不过模板只是表示有争议而已,如阁下认为我的争议没有道理,既然我多次加上模板,意味着问题在我们两人间无法解决,阁下为什么不请求于社群呢?这点我已经反复提醒阁下了,而阁下却依然反复执行回退。貌似我挂模板也不是明显的没有道理吧?
“请牢记于心,我们只采纳可靠的出版物发表的观点”,请问阁下的“外界反應毀多於譽”是哪来的,哪个可靠的出版物上明确写这句话了?希望不是仅凭参考资料自己推断出来的。
“会否对在世人物造成伤害是进行编辑判断时应考虑到的重要因素。”请问您是否考虑了这点?该条目是“胡容卿”,不是对“对胡容卿的批评”,阁下用了1/2以上的篇幅想说明什么,一个人的年龄会比对他的批评还多?基于此,我已经很难善意推定为阁下试图中立的表述对生者的看法了。
至于我“橫蠻的堅持”,阁下为什么不让社群来说服我,非要违反3RR做出第四次回退呢,这点看来 到底谁更坚持?我不止一次的说过请阁下有意解决问题请去wp:VP了吧。
生者传记的评价要谨慎,我当然有理由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至于“更”字,这里只要记叙收视率为0的事实而已,阁下用个“更”是不是有意或无意的说明此人收视率本来就是低呢?文章有问题是要指出,难道这有错?
还有,我觉得有问题,既然能修改,为什么不能挂模板等待别人修改呢?没错,说难听些我就是想推给别人,wiki本而就是协同协作,既然能让我修改,为什么不能让别人修改呢?阁下不要把自己找不到可靠来源的责任推给我,OK?
至于我所谓的“强词夺理”,我也可以认为阁下的“只要满足一两个要求,文章既无问题,而不用管是否违反其他要求”亦是强词夺理。如果你愿意,咱们这样交流也行。
说实话,没错,我就是希望阁下把'没有已经出版的高质量的文献支持的评价尽数删除,只保留没有争议的人物简介。如果有哪个生者传记条目跟开批斗会一样,一个优点没有,全是缺点的,而且还没挂模板的,请您找出来,不然这点上至少您永远也说服不了我。(是的,你说服不了我,又不能让社群说说服我,我当然可以挂模板)
阁下对正面评价只字不提,还把劣评写到标题上(虽然现在标题比以前稍微好些),试问这是不是来推销的“此人没有优点”的观点?如是,慢走不送;如不是,烦请考虑“会否对在世人物造成伤害”,因为与全是负面评价的文章相比,只有个人简历的文章相对更没有有争议。不要再把你的那套“只要有参考资料什么的”再拿出来了,您的文章现在连一个已经出版的高质量的文献也没有
综上所述,阁下文章存在着中立性问题,以及不可查证的生者传记,并非完全没有问题。(请不要指责我为什么不亲自修改,因为我没有义务来修改)阁下只放负面评价的行为的确可疑,因为你完全可以只写生平,这样我也不会挂模板。
最后,阁下不要把所有责任全推给别人,而且还以一副自己完全没有错误的口气来说话,至少阁下仅凭自己的理论,在没有社群支持的情况下就私自移除争议模板让人很不爽。(我发起争议,所以挂模板,争议没解决前继续保留模板,这点我并无错误)至于我“對維基方針也不是有很深了解”,怕是阁下连维基的协作理念都不知道吧?--铁铁的火大了20.00000000000 words 2011年8月28日 (日) 08:13 (UTC)[回复]

基本上,我並沒有興趣跟閣下進行「辯論」,我也只是在講道理,一直按這裡的規則寫條目,我的理論絕非「憑自己」而來,我所說的都是合乎法理情,反而,見閣下一直以偏概全,甚至是強詞奪理甚麼「條目不中立」,本人不得不提出質疑。再者,閣下還要多番以小人之心質疑是編輯者「对正面评价隻字不提」,建議閣下都去增補資料,你又這個不願那個不願的,連你自己都不為或不能,但又要質疑別人,此為閣下的矛盾,如果你認條目字眼是有問題,你也可以嘗試改的比較中性,但闊下還是不願動手去做,只在這裡質疑別人怎樣不中立,但永遠沒有為條目付出,只懂掛板又不願編輯,只懂批評而沒有建樹,莫過於此,閣下也沒有資格說甚麼「協作理念」。

一如我早前對閣下的批評──閣下不願意讓事實。明知存在於頁面,根本就是「阻止事實說話」,將維基方針以偏概全的解讀,狐假虎威,卻又刻意不提個別方針,實在令人髮指。至於閣下說到的「我就是希望阁下把'没有已经出版的高质量的文献支持的评价尽数删除」,閣下企圖憑自己的喜惡去定論文獻「高質」與否,這種自我中心實在叫人不寒而慄所引的都是多份香港報章,但閣下偏偏對此抱著強烈的不信,現在還要端出「会否对在世人物造成伤害」,閣下對個別人士的袒護是否太過份?另外「外界反應毀多於譽」一句是綜合報章、觀眾和坊間討論的意見而來,這句完全有事實根據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CIV,已由Gakmo (留言)於2011年9月5日 (一) 07:24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公眾人物的所作所為被記錄下來,這些都並非生安白做而來,就不能算是「傷害了某某」,本來公眾人物就應該謹慎自己的言行,自己做出來說出來的有問題被紀錄下責任絕對不在記者、報章、網民以及維基編輯者身上!正如我們寫曾蔭權張子強陳水扁巴士阿叔都不會因為「擔心傷害某某的心靈」而先作自我審查,維基絕對不是這樣的一個地,如果還是對何謂「生者傳記」和「中立」都還是搞不懂,恐怕要「慢走不送」的,是閣下!

p.s. 有關「批評」的那個標題已經修改為「被指以個人宗教喜惡『凈化』有線」,希望不會再給人口實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8月29日 (一) 09:21 (UTC)[回复]

两位请少安毋躁,也请容我插一句嘴。
就加中立性争议模版,以及加模版的理由来看,我觉得铁铁的火大了同学应该是相对正确地理解了WP:DUE里的内容,出发点也没有大问题。虽然我也和他一样不是香港人,不清楚当地人评价该位人物是褒多还是贬多,但是就目前正文内容来看,似乎编辑者想传达出的观点是“贬占绝对多数”。并且第3和第4段都是属于对其本人的批评,一般情况都是放在一个大段内,但是成文却是独立成段,也感觉编辑者似乎倾向于批评该人物。以这两点怀疑来看,这个条目应该算是有“中立性争议”的。
如果要改善条目的话,我觉得:
  1. 可以引入其他艺人或媒体对于批评的观点,再多找些人物本人对这些批评的评论。
  2. 将批评的两段合并为一段后在该段内再分节书写,减少批评文字所占的篇幅(但不能避重就轻,仍需保持原先的主要内容不变)。最好是能同时再精练语言并调整谴词造句的风格。
  3. 将批评部分的来源再细化一些,目前批评的资料来源基本上就来自两个网站。有些指责看起来更像是利益相关方的话语,并且娱乐圈新闻多为博眼球,所以再细化一下资料来源可能会有助于减少对中立性的质疑。
  4. 该人物不可能只存在被大众批评的事情,找一些褒扬的资料加进条目吧。
至于中立性争议模版,还是先加上吧。待到条目被改善以后再行去除为佳。谢谢。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8月29日 (一) 18:53 (UTC)[回复]

路人甲君,我想你也須要了解清楚一點,就是「改善條目人人有責」,如果見到字眼句語可以給改善的,鐵鐵君也可為此貢獻幫忙,而不是出來掛個模板「宣判」條目是「不中立的」,但這個「不中立」的指控卻是對編輯者的誣告,是不是太不公道了?鐵鐵君要強調「要中立」,但他所堅持的「中立」卻很有問題,旨在乎條目「毀多於譽」,強言這是「比例失衡」,但卻沒有親身去了解清楚事情,只基於「都是負面評價」就認定這是「不中立」,這種思路無異於無視事實,而這些事實都是引是香港各大報章以及觀眾、藝人的反應,完全沒有問題,鐵鐵君堅持對這些資訊「不信」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NPA,已由Gakmo (留言)於2011年9月5日 (一) 07:24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8月29日 (一) 20:06 (UTC)[回复]

您说“改善条目人人有责”,但是为条目作贡献应出于个人自愿,不应成为强制性要求,这一点还请您谅解。您说铁君他也可以为条目作贡献,那我要提醒您的是,挂模版也对条目的改善,一样是贡献。也许您会不理解,但是的确就是如此,比如:有一个人对于条目没有作任何编辑,但是只要他促成了百科对该条目的奖励,在奖励中也可以提及那人的名字,因为是他促成了奖励。
其次,挂模版并非是对编辑者的“诬告”,这一点毋庸质疑。至于您认为铁君他也需要找出正面评价才能判断条目是否中立,那我只能说,请您去读一下鲁迅的《看书琐记》,其中对于作者和批评家关系的精辟评论,在我们当前的讨论中颇为适用。
第三,铁君在上面已经发过相关的链接了(即WP:DUE),我之前的回复也说过他“是相对正确地理解了WP:DUE里的内容,出发点也没有大问题”,而从您的观点来看,您似乎并没有理解该说明的内容。贬褒内容各自所占内容的比例的确会影响读者对条目的感受,所以成为了中立性的评判标准之一。如果您站在编辑者的角度,可能会认为这一点很可笑,但是如果您站在读者的角度看,也许就会有确实的感受了。
第四,您既然说了,您是“引是香港各大報章以及觀眾、藝人的反應”,但是在您给出的资料来源网站中,只有yahoo hk和hkheadline(sina当前服务器似乎出问题,但在我印象里,其内文内容似乎与yahoo hk的报道大同小异),并且hkheadline两项链接中的一项还是属于对于相关利益方的采访,很难说这个是引各大报章的报道;观众评价目前也只引用了“一家之言”;艺人也似乎多为利益相关方。并且娱乐圈新闻其起点多属于“博眼球”,所以很难说娱乐版报道其本身绝对客观公正,这一点也还请您谅解。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04:11 (UTC)[回复]

我說不想糾纏就是這個原因了,我說出甚麼原因,還是可以端出種種方針,但我在上面有提到的幾點方針呢?卻又可以被無視,你們的著眼點還是只放在「比例的問題」,反而「真正的中立性」和「可供查證」這些卻又輕輕帶過甚至無視,我引的有來是頭條日報、香港雅虎、新浪、頭條日報、明報等報章網站,可算是綜觀全視,如果你人在香港,更能夠搜尋到更多,但兩位似乎既看不到,但又要質疑,所以我說這是自相矛盾之處,明明自己看不到又不去找」,但又要強言別人所找到的資料是「不中立」的,還打算用上硬手段去「掛板」,這種動作才會影響讀者對事實的認知、引導讀者對中立錯解吧?方針言明要讓事實說話,但你們種種手段卻是在質疑這些事實,這種是不是負隅頑抗和強詞奪理?現在路人甲君你還要質疑「報章的報道是不中立的」、「屬利益方的採訪」,我想問誰是利益方?司徒法正?還是胡容卿本人?誰又是最大的利益者?曾展章作為繼任的人說出胡的「問題」又會為他帶來什麼利益?這些「誰有利益」問題又對條目重要嗎?難道你又可以質疑說「有線被基督徒凈化」那一句又是因為「利益」而說的評論,說出這句的人是個疑似佛教徒/回教徒,報紙作出這類疑似對基督教的負面評論又旨在幫別的宗教「撈取利益」嗎?根本每個被訪者都是有線娛樂台的一份子,我們需要理會誰有利益誰又沒有利益嗎?有利益又不可說話嗎?維基就不應該引述各人的意見嗎?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CIV,已由Gakmo (留言)於2011年9月5日 (一) 07:20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8:05 (UTC)[回复]

关于您提到的您的方针
>>>一、如果是多数观点,那么提及普遍接受的参考文字便可很容易地证实它。本人的编辑已经满足此点;
就两种消息来源不算普遍接受。
>>>二、如果是重要少数观点,那么很容易找到一批知名的拥护者。阁下认为现在条目的负面评价比重占多数,这是因为‘重要的少数观点’在网上网下都难以找到,因此我才建议阁下都帮忙查找,一同为完善条目作出贡献,但阁下却又诸多推搪;
若批评是多数观点,您的给出的来源也不算多,列出的也不算一批拥护者,更何况其中亦多为利益相关方。
>>>三、如果是极少数(或极有限)观点,那么它并不属于维基百科,无论它是否真实,无论你是否能够证明它,除非它出现在一些补充条目中 所以我很不明白阁下为何要对本来属于‘大多数的观点’存在‘不中立’的偏见。
对于人物的批评,您亦没有证实其为“大多数”观点。并且按照编辑方针来怀疑,应该是合理的。
>>>请记住,我们是根据观点在可靠来源中的流行程度来确定合理比重的,而不是靠支持它的维基百科编者来确定的。重点是“以流行程度来确定合理比重”,你看清楚没有?
即便批评极多,但若到达了100%,这比重绝对不能说是合理的。
您质疑铁君漠视“中立性争议及其处理”,那么我觉得您并没有理解该段文字。
中立性与可查证性:即便您声称“某项事实是可查证且可列明来源的”,但您书写下的文字的确不够中立,铁君已指出。
分列观点:这个做起来很容易,而且您俩也并没有提到这个问题。
让事实自己说话:同中立性与可查证性。
归属并证实有偏见的声明:铁君已指出。
>>>我引的有来是头条日报、香港雅虎、新浪、头条日报、明报等报章网站,可算是综观全视
yahoo引用明报,只可视作明报观点。头报两条链接中又一条为访问利益相关方。sina亦有引用他人文章之嫌。在下之前已经指出。
>>>如果你人在香港,更能够搜寻到更多,但两位似乎既看不到,但又要质疑,所以我说这是自相矛盾之处,明明自己看不到又不去找
看不到一样可以怀疑,您若不同意的话可以出示反驳的证据,而您列出的反驳证据我们亦作出相关反应,这有什么问题?我们均非港人,不熟悉相关情况,不能妄作断言,只能怀疑,您为港人,理论上比我们两人有资讯上的优势,您如果不能出示令人信服之来源,难道该怪别人多舌指出么?
您可以不去理解wp:V,您可以不去理解WP:DUE,您可以拒绝他人的意见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CIV,已由Gakmo (留言)於2011年9月5日 (一) 07:20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但是在下必须提醒您一点:如果您不愿意遵守维基百科的规则,不愿意按照维基百科的要求行事,那么也没有人会来尊重您和您的权利。如果您觉得在下和铁君的观点和要求不合您的心思,不让您“为所欲为”,那您可以选择寻找管理员帮助、去互助客栈向其他维基人咨询或者索性离开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CIV,已由Gakmo (留言)於2011年9月5日 (一) 07:20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以下的問題,你還是沒有給回應。

路人甲君你還要質疑「報章的報導是不中立的」、「屬利益方的採訪」,我想問誰是利益方?司徒法正?還是胡容卿本人?誰又是最大的利益者?曾展章作為繼任的人說出胡的「問題」又會為他帶來什麼利益?這些「誰有利益」問題又對條目重要嗎?難道你又可以質疑說「有線被基督徒凈化」那一句又是因為「利益」而說的評論,說出這句的人是個疑似佛教徒/回教徒,報紙作出這類疑似對基督教的負面評論又旨在幫別的宗教「撈取利益」嗎?根本每個被訪者都是有線娛樂台的一份子,我們需要理會誰有利益誰又沒有利益嗎?有利益又不可說話嗎?維基就不應該引述各人的意見嗎?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NPA,已由Gakmo (留言)於2011年9月5日 (一) 07:20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自己既然「不熟悉相关情况」,既然明白「不能妄作断言」,但你為何又「能怀疑」別人寫的?先是將「比例不均」說成是「不中立」,混淆視聽的拙劣「道理」被質疑了,又來端出甚麼「報章都是中立成疑的」、「利益方接受訪問」的、現在還多加一句「您如果不能出示令人信服之來源,難道該怪別人多舌指出麼?」,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NPA,已由Gakmo (留言)於2011年9月5日 (一) 07:20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衷心希望你還是不要詞窮也不要理屈,我本人呢,就沒有要求別人去順從著我的性子,而且一直都是按著方針去做,相反你們的表現呢?

維基當然不是屬於我一個人,但也不會是屬於你倆,得罪講句了,你們不斷的歪理連篇,說到自己怎樣懂維基方針,但偏偏卻又忘了一句「善意推定」,都將編輯者都看成是惡意,甚至把不同的媒體報道都看成是惡意!試問兩位可以憑此去說維基應該怎樣又不應怎樣嗎?,面對質疑卻是一而再三的淡化,結果,也不過是同一樣的話語,實在令人失望。老實說,如果你們還是只有這些不能服人的所謂大道理,我真的不想回了。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NPA,已由Gakmo (留言)於2011年9月5日 (一) 07:20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8月31日 (三) 09:45 (UTC)[回复]

>>>路人甲君你還要質疑「報章的報導是不中立的」、「屬利益方的採訪」,我想(下略)
司徒法正是利益相关方,对他的采访不能说是客观中立的(涉及到节目被停播的才是比较明显的利益相关方)。曾展章作为后继者,有可能会有打压前任抬高自己,不过我倒没有质疑他是利益相关方。“有線被基督徒凈化”一句出在用词而非利益相关。至于“总是提出新问题”,我想是您自己误会了吧,大多数都应该是编辑中的“老问题”。
>>>自己既然「不熟悉相关情况」,既然明白「不能妄作断言」,但你為何又「能怀疑」別人寫的?先是將(下略)
我的确不能妄作断言,所以我只是怀疑,怀疑“批评过多,是否算是中立”。而且现在的问题不是比例不均,而是完全没有正面评价,请参照相关方针,不要夹带个人感情。至于报章是否中立,我只能说很可能不,报纸的编辑自有其观点和价值取向,甚至报社本身也可能会有利益集团控制,所以大多数报纸都不能说是完全中立,而且您引用的新闻来自娱乐版,香港娱乐新闻负面报道即便连内地都有所耳闻,我实在不想再多费口舌。因此,引证需要多方来源互相均衡,而您给出的资料来源范围狭窄,所以才怀疑条目的中立性问题。还有,您说我不信新闻那还算有根有据,但是说我不信“事实”就太过可笑,事实与否不是您或两个来源就能下定论的,所以说别人傲慢前最好先反省一下自己,比如您自己先前的言行、您随意认定的“事实”和您自己的知识面。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CIV,已由Gakmo (留言)於2011年9月5日 (一) 07:20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8月31日 (三) 10:40 (UTC) 沒有新意的不打算回,但閣下上面提到「曾展章作為後繼者,有可能會有打壓前任抬高自己」閣下這句,足以概括閣下一如以往的不了解和道聽途說和主觀,曾氏只是講出自己沒宗教信仰和尊重傳統,這樣幾句就給你看成是「打壓前任抬高自己」,但你的理據也只是「有可能」,很多你所認為的卻又被你捍衛到底又被你視為「事實」,實在奇怪。香港娛樂新聞是炒作時有發生 (不過閣下也有搬弄是非的能耐),但既然引述了三個以上的媒體報道就足以平衡事情的中立性,這就是比較可信的事實,比閣下的「我覺得」、「我看不到」、「但我可以質疑」要可靠得多。難道三份報章都要對當事人「不中立」嗎?作為付費的有線電視用戶在香港的討論區發聲抗議,這是人所共知又可以自行搜尋看到,又要因為僅僅你老哥「看不到」[回复]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NPA,已由Gakmo (留言)於2011年9月5日 (一) 07:20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便給否定掉,報紙你不信、網民的意見你又看不到,總之任何來源都是不可靠的。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CIV,已由Gakmo (留言)於2011年9月5日 (一) 07:20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8月31日 (三) 11:43 (UTC)[回复]

应该移走的内容[编辑]

曾展章在訪問中表示自己並無宗教信仰,亦尊重演藝圈的傳統習俗,又表示有線過去做出很多受觀眾歡迎的節目,因此「毋須作出大變動」,曾的回應與胡過去的改革動作明顯唱反調,亦意味被胡停掉的靈異風水節目將會回歸,而新一輯的《怪談》亦已在8月13日復播。以上-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日 (四) 04:05 (UTC)[回复]

為何應該要移走?閣下在破壞條目!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9月1日 (四) 05:30 (UTC)[回复]

請路人甲君勿引發編輯戰及破壞條目[编辑]

本人已重寫條目,相信已滿足維基對條目的收錄準則,而閣下所謂的「有中立性爭議」只屬閣下一直以來的偏見,對於閣下的質疑本人亦已於條目討論區等地作出反駁。然而閣下必須留意,維基亦有一條方針如是說──如果你不希望你提交的文字被修改,請你不要提交。原本是好端端的一段文字,事實上那是引述報章內文,即使內文雷同但已提供相關來源,因此不能算是抄襲,也不見得應該因為被冠以「抄襲」就要被埋沒,閣下為此扣上各項「罪行帽子」也是不切實際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NPA,已由Gakmo (留言)於2011年9月5日 (一) 07:00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另,正如其他有關電視行業的條目,本條目所述的是關於香港電視歷史文化的一部分,香港觀眾對此亦有印象,而那位來自國內的編輯者對此條目不見得很了解,再者條目本身有引香港多份報章作來源支持此人仍要堅持「來源不中立」,以此去掛板或提議撤銷本條目乃無異於對文化記事的保育的破壞,「沒有來源」或「來源不中立」等理由均屬個別編輯者一人的主觀偏見,再者,藉掛版濫竽充數去換取成為維基編輯的行為也應杜絕,錯用模板必須移除。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17:44 (UTC)[回复]

跟您没什么好说的了。
>>>本人已重寫條目,相信已滿足維基對條目的收錄準則,而閣下所謂的「有中立性爭議」只屬閣下一直以來的偏見,對於閣下的質疑本人亦已於條目討論區等地作出反駁。然而閣下必須留意,維基亦有一條方針如是說──如果你不希望你提交的文字被修改,請你不要提交。
我不只提出有中立性争议,还有其他内容,希望您能睁大眼睛看清楚,不要只在一件事情上反复拉锯,毫无意义。同样,如果您觉得您自己的文字不希望被修改,一样请不要提交。
>>>原本是好端端的一段文字,事實上那是引述報章內文,即使內文雷同但已提供相關來源,因此不能算是抄襲,也不見得應該因為被冠以「抄襲」就要被埋沒,閣下為此扣上各項「罪行帽子」也是不切實際,
首先,抄袭不是我的观点,是别人的。其次,百科文章不能单纯引述内文,需要进行改写,去除报章文字中有违百科方针之内容。您先前强行要将违反方针之内容回退,到底是谁扣谁帽子!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NPA,已由Gakmo (留言)於2011年9月5日 (一) 07:15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若编者按的确违反百科方针,您可修改此处,为何将其他内容一并回退(而且回退理由又“站不住脚”)?!而且究竟是谁替谁修正?您违反方针,我替您修改,您竟然还能说是您帮我修改?我再声明一次:如果您不希望你提交的文字被修改,請您不要提交!如果您认为我对百科方针的理解有误,那为何您先前不向管理员及其他编辑者求助?我去求助了,您又自以为是地前去抱怨,而其他编辑者作出修改并给出意见,您又不于认可,您的行为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可理喻。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CIV,已由Gakmo (留言)於2011年9月5日 (一) 07:15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NPA,已由Gakmo (留言)於2011年9月5日 (一) 07:00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另,正如其他有關電視行業的條目,本條目所述的是關於香港電視歷史文化的一部分,香港觀眾對此亦有印象,而那位來自國內的編輯者對此條目不見得很了解,再者條目本身有引香港多份報章作來源支持此人仍要堅持「來源不中立」以此去掛板或提議撤銷本條目乃無異於對文化記事的保育的破壞,「沒有來源」或「來源不中立」等理由均屬個別編輯者一人的主觀偏見,
来源中立与否自有百科方针指引来判定。请您不要认为报纸说什么,事实就一定是什么!维基百科就一定该照报抄报纸!
以上!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9月5日 (一) 06:33 (UTC)[回复]

感謝各位對此條目的關注,請大家讀一讀维基百科:在编辑白热化的时候保持冷静,或者多用用维基百科:维基友爱扩展,謝謝。--Gakmo (留言) 2011年9月5日 (一) 07:00 (UTC)[回复]

关于2011年9月5日 (一) 03:42版本的问题[编辑]

  • 需要详述来源:

“胡容卿在掌管有线娱乐平台后,开展一系列调整与改革,有杂志指娱乐节目主播的装束较已往保守。”资料来源为《忽然1周》第 831 期报道,我下到了pdb版的该期杂志,但是内文中似乎并无相关内容,望能于脚注中明示所在。有同样问题的还有第571期《快週刊》的脚注,我只找到了官网给出的当期标题“娛樂無間:《怪談》改革 有線賺少二百萬梁思浩過檔無铫搞「鬼」”,但是无法阅读内文,希望能在脚注中加入报道标题,若能给出可以免费阅读该篇报道内文的链接则更佳。


  • 需要缩写的内容:

胡容卿#有線任內爭議一段中“信中力數胡容卿斥鉅資改革娛樂台令收視不升反大跌,該員工指出重金聘請張達明主持的《Johnny B Good》比其他節目高出5倍以上資源,平均收視只得3、4千觀眾,卻搞收視祝捷,6月24日及7月13日更錄得零收視點,另一節目《當地球人遇上詹瑞文 》更於7月26日同樣錄得零收視點;”,该段文字过于详细,可以进行缩写,举例点出哪些节目曾被提及录得过零收视率,而无须详细记载有哪几天(因为与条目人物无直接关系),读者可以自己看脚注中的连接了解相关信息。

  • 需要增加的内容:

关于胡对于告密信的回应的一段,与上文内容的观点相背,需单独成节。建议恢复“===回应===”3级标题。

  • 3级标题“改革還原基本”非中立描述,其意为“胡的行为是错的,所以恢复了”,而维基百科应该让读者在阅读条目后自己确定观点,而非引导他们产生观点,所以这个标题的描述方式有问题。而此节内容中的来源文章里也只是写了继任者章的一些看法,并没有直接说是“恢复到改革前”,故建议修改成“继任者的评论”或类似标题。该段落中的“曾的說法跟胡早前的改革明顯有別”也属于您或报纸的观点,不应该成为维基百科的观点,所以建议删除或使用其他词句进行描述。
  • “胡容卿在掌管有線娛樂平台後,開展一系列調整與改革,有雜誌指娛樂節目主播的裝束較已往保守。”并没有相关报道或直接证据指出是胡开展了一系列调整,可能有违中立性方针,建议修改为“有線開展了一系列調整與改革”。开展调整在怎么说也应该是以公司的名义进行,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一个人促成了一系列调整的情况发生,更何况是在一个企业内。

以上。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9月5日 (一) 07:17 (UTC)[回复]

对于“需要缩写的内容”的补充:关于脚注“新浪香港转载《明报》:胡容卿澄清”一文中,其内文怎么看都是胡“辟‘谣’”的内容多,为什么引入条目后反而会变成批评文字多过“辟‘谣’”?即便是参考了被轰滥用资源 低收视搞祝捷 有线胡容卿不信张达明无人看一文,但条目内文对批评的文字详细到几近照抄,而对于胡的回应却只有寥寥几行,甚至对“收视率计算各电视台均有不同”等内容更是略去不提,这是为何?依照我个人计算结果,hkheadline的链接中涉及到改编成条目内文字的告密信内容约有240字或略多,而sina链接中胡的回应约有250字(而且还没有算上被提及零收视的节目的主持人的回应);条目内提及告密信内容的段落约为240字,而条目内胡回应的内容仅有120字。难道胡的回应内容中有一半以上是需要省略的“废话”么?因此,我认为条目中涉及于批评的内容很可能存在描述或编辑方式不够中立的问题。希望能够予以改善。
又及:恢复“===回应===”标题后勿忘将脚注11也同样复制一份到上方的告密信段落(或参考<ref name=XXX ></ref>语句)。并且各大媒体收到告密信的时间并非09年8月,而是09年7月31日,脚注10和脚注11的发文日为8月1日,文中提及告密信送达的日期是“(发文日的)昨天”,即7月31日;即便考虑从记者写文到提交印刷有时间差,那也只是让告密信送达的日期更加提前,依旧是7月,而不是8月。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9月5日 (一) 09:17 (UTC)[回复]

誰應該走?[编辑]

我再重申,對於一個經常說自己「找不到」或「不中肯」的人,長篇大論但態度依然,經常強調方針的他其實才是最不尊重方針的人,基本上我已經不想再理他,因為我不想維基給這種人造成內耗。而我本人對於這些政治化的爭拗早已表明沒有興趣,但就是有「路人」一直繞圈子不正視自己的問題所在,甚至指鹿為馬將自己的問題當沒了件事,反指都是「別人的錯」,對此,我已經沒有興趣去跟這種不講道理的人去說下去。請路人甲君不要再滋擾本人的對話頁。

另,GAMKO君對爭論雙方擺出的是兩種態度,此君常給我留言要求甚麼甚麼,可是此君並沒有留言勸阻另一方人一直在做的違反方針行為,甚至任由他路人甲君口出狂言企圖「趕走異已」,反而對苦主如我卻是以「隱屏」這種粗暴的手段讓別人的意見無從見天。如果留言是有問題的,大可由公眾定奪誰是誰非和孰真孰假,但奇怪是,我發現不但「路人」不但在我這個討論頁留下滋擾性的說話,更有人愛自把自為,將在討論頁或對話頁的留言,以「他認為有問題」、「違反甚麼方針」為由留言都給隱屏,但到底是「甚麼留言不能被公開」維基的任何人除非特意參看討論頁的編輯歷史,要不被「封口」的人就是被人打壓。希望GAMKO君你能自重,停止這種偏頗不中極不公平的做法。

本人覺得你們一直在這個題目打轉,一如我早前所說這根本是對維基的「負貢獻」,我不想臭美,但本人一直有創建新條目和為舊條目盡善盡美,當然我一直都是基於維基方針行事,路人甲君,不是你說別人怎樣別人就是怎樣,不要當大家是傻瓜,我想你也沒有資格去說誰應該離開,因為你本人也沒甚貢獻又其身不正,問責起來,如果你是一個負責任的人 (我說是如果,『如果你是一個負責任的人』,但顯然你不是。) 你應該懂得自省、羞愧和無地自容、自動消失才是。

另外,是誰界定這是「低重要度傳記條目」並將本條目歸類?關於這個操作,在此之前並無任何討論,亦不知道是誰人去界定,事實上本條目主角對香港電視業生態不無影響,強言此為「低重要性」,如果不是議決者自身對條目或知識面的不清楚,就是別有居心繞過討論,企圖淡化事情,這是很卑鄙的行為。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24.244.208.109對話貢獻)於2011年9月5日 (一) 12:01加入。

關於「路人甲」對本人的纏擾及破壞維基條目的回應[编辑]

是誰界定這是「低重要度傳記條目」並將本條目歸類?所謂的「評級模板」請問是誰自把自為強加上去?關於這個操作,在此之前並無任何討論或表決,亦不知道是誰人去界定,事實上本條目主角對香港電視業生態不無影響,強言此為「低重要性」,如果不是議決者自身對條目或知識面的不清楚,就是別有居心繞過討論,企圖淡化事情,這是很卑鄙的行為,我對做出這種行為的人也忍無可忍!

另外,是誰將維基方針作出有選擇性的解讀?是誰在曲解維基方針?是誰不能為自己的問題開脫?本人只是指出你的問題,但閣下連自圓其說的能力都沒有就不要責怪於他人!所謂的「評級模板」被不法地加上,而路人甲君的理據又非常可疑,將之移除絕對理所當然,是誰在破壞和添煩添亂,是誰一直沒有貢獻只熱衷於這種沒建設性的爭拗,是誰又氣粗地打算「趕別人走」,呼之欲出,路人甲君如再對維基條目作出破壞 / 對本人繼續作出纏擾行為,我會要求對你作出封禁。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9月6日 (二) 16:50 (UTC)[回复]

对我的做法有意见的话,请先去互助客栈向其他用户咨询;如果您已经忍无可忍,则可以向管理员通报或直接去wp:破坏寻找相关链接。还有,您上面的文字已经属于诽谤——我已经列出了您编辑中的问题以佐证我认为您的编辑违反了相关方针的观点,您呢?最后,请不要在条目的讨论页发表您对他人的不满,这与条目本身无关,这一行为也可能涉嫌骚扰他人,一样违反百科方针。谢谢。
另:如果您对我发起投诉或提报,这些文字也许可以转移到投诉或提报处以作为佐证的一部分。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03:13 (UTC)[回复]
為何你可以發表對他人忍無可忍之論,別人就不可以?又是誰一直無中生有的安插罪名於他人身上、抵毀別人?先生你還不是再一次的律己以寬,至於其身不正的你要說是別人在騷擾破壞,也實在可笑。
另外,我不論那個模板是你還是別人所加,沒有討論和表決的情況下強加模板企圖為本條目定性都是無理據的行為,閣下要「捍衛」這樣沒有法理根據的一個板,也顯出你的不負責任。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5:52 (UTC)[回复]

共識版本討論[编辑]

主理有線娛樂
胡容卿接管有线娱乐平台后,有线進行了一系列調整與改動,引起傳媒關注。

有線電視一些靈異風水節目如《怪談》、《峰生水起精讀班》獲較多廣告贊助和較高收視,不過在胡任內被停播[1],此举在社会上引起讨论,《怪谈》前主持人亦對停播感到可惜[2][3]。另有報道指節目開鏡的傳統拜神儀式改為牧師帶領的祈禱會,而拜神上香畫面亦不播出[4],更有雜誌稱娛樂節目主播的裝束也受影響。[5]2009年8月,有報道指一有線員工向傳媒發匿名電郵,指胡推出的節目投入高但收視不佳,又叫停高收視節目。[6]

胡容卿回应指出“节目不可能得“零”收视”,可能是因为“计算收视率的方法不同”所致[7];她又指《怪談》的停播是因為節目已經做了10年,「是時候需要尋新出路」,停播並不涉及個人宗教信仰,自己很「冤枉」。她还建議員工有意見可以向她直接反映。[8]

【2011年3月,胡容卿退休,曾展章接任。】→移到「簡歷」

注释

  1. ^ 第571期《快週刊》報道
  2. ^ 司徒法正官方博客︰心痛的決擇
  3. ^ 《頭條日報》︰批有線高層摺埋《怪談》 司徒法正:罔顧觀眾喜好!
  4. ^ 雅虎香港轉載《明報》:有線胡容卿退休曾展章頂上
  5. ^ 忽然1周,第831期(2009-07-03),有線斬靈異風水節目 梁思浩 蘇民峰過檔無綫:「一上場就下令男主播要斯文大方,杜絕V領露肌;女主播則要端莊保守,禁止袒胸露臂。所以自今年四月開始,一眾主播上鏡時已收起性感打扮。」
  6. ^ 被轟濫用資源 低收視搞祝捷 有線胡容卿不信張達明無人看
  7. ^ 太陽報:胡容卿否認節目零收視
  8. ^ 新浪香港轉載《明報》:胡容卿澄清

--以上是我提議的版本,希望大家能在此討論,達成共識,謝謝。--Gakmo (留言) 2011年9月9日 (五) 16:40 (UTC) (※)注意傾向不加入論壇意見,因通常較極端和有特定立場而欠客觀。--Gakmo (留言) 2011年9月9日 (五) 17:19 (UTC)[回复]

意見[编辑]

(&)建議
>>>胡容卿在掌管有线娱乐平台后,开展一系列调整与改革,引起传媒关注。

  • 掌管一词可能会让读者觉得有潜台词,暗示一系列调整均由胡一人说了算,但这很可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一般情形相背。现代大企业的调整很少是一人说了算,做出决定前往往还需要听取其他高管的意见或与股东进行商讨,所以这系列调整正常情况下理应以企业的名义进行;再者,也没有任何来源明确指出这些调整是胡一人决定。所以我个人建议将此句改为:
1、胡容卿在接任有线娱乐平台(此处填职业名,需另外调查)后,有线开展了一系列调整与改革,引起传媒关注。
2、胡容卿在接管有线娱乐平台后,有线开展了一系列调整与改革,引起传媒关注。(较推荐,因无须再多作调查)
完成--Gakmo (留言) 2011年9月12日 (一) 03:53 (UTC)[回复]

>>>“有线一些灵异、风水节目如《怪谈》、《峰生水起精读班》虽然在社会上引起讨论,获较多广告赞助和较高收视,不过在胡任内被停播,有前主持人感可惜。”

  • 此句是支持胡停播灵异、风水节目么?“虽然引起讨论,但获广告赞助和高收视”的语感是虽然获得高赞助和高收视,但是该节目是否应该获得如此赞助/收视、节目内容等是否合适、etc引起了讨论,与批评毫无关联,反而是赞扬胡停播有理,并与脚注文章中的事实相背。其次,“有前主持人”用词有些摸棱两可,前主持人一词无法让人确定该人是否与停播节目有关,并且资料来源中仅提及《怪谈》的主持人表示可惜,已指明是谁,不适合作模糊处理。建议改成:
1、有线一些灵异、风水节目如《怪谈》、《峰生水起精读班》获较多广告赞助和较高收视,不过在胡任内被停播,此举在社会上引起讨论,《怪谈》前主持人亦对停播感到可惜。(似乎更符合原意,较推荐)
2、有线一些灵异、风水节目如《怪谈》、《峰生水起精读班》,虽然这些节目在社会上引起讨论,并获较多广告赞助和较高收视,不过在胡任内被停播,《怪谈》前主持人亦对停播感到可惜。(在社会上引起议论一段似与原意不同)
完成--Gakmo (留言) 2011年9月12日 (一) 03:53 (UTC)[回复]

>>>“胡容卿回应指自己被“冤枉”,有关批评是‘宗教歧视’

  • 首先,在来源中提及的对节目低收视的回应全无提及,应当在胡的回应中加入对低收视的解释。其次,经过缩写的上文并未提及所谓“宗教歧视”,而“宗教歧视”的评论是对匿名信指责她以个人信仰及喜好停播灵异风水节目的回应,在您提议的版本中放错了位置,可能会导致误解,个人建议:
1、在上文中补上有关“宗教歧视”的指责,将“有关批评是‘宗教歧视’”移至“并不涉及个人宗教信仰”之后。
2、索性删除与“宗教歧视”有关的回应,上文不提及则下文也不提及。
完成--Gakmo (留言) 2011年9月12日 (一) 03:53 (UTC)[回复]

>>>“2011年3月,胡容卿退休,曾展章接任。”

  • 条目的早期版本中,提及曾某人接任是为了强调胡任期中的调整与继任者的观点不同,试图强调“胡有错”,而您的这个版本中既然删除了曾某的观点,那这一句放在与“批评”有关的段落中似乎就与段落无关,可以移至“简历”段落或索性删掉它。
完成--Gakmo (留言) 2011年9月12日 (一) 03:53 (UTC)[回复]

以上。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06:15 (UTC)[回复]

修改了部分建议。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09:16 (UTC)[回复]
  • 我先前的建议中提及“应当在胡的回应中加入对低收视的解释”,不过Gakmo同学您在修改中似乎并没有加入,我想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讲明理由,所以请允许我补充理由:
>>>在告密信一段中,有“(前略)...向传媒发匿名电邮,指胡推出的节目投入高但收视不佳,又叫停高...(下略)”。
关于对胡的批评中涉及到胡推出的节目的收视率低的问题,而胡也的确回应了此事,见来源7和来源8:来源7,“首先,對信中個別內容不會置評。電視台無論是收費或免費,節目不時需要改革或每3個月就會Review收視成績。至於被指是『零』收視,當然沒有可能,可能是每個電視台的收視計算方法不同,我們是整體計不是個別,亦交由專責的收視調查的公司負責,你問我也計不到個別節目成收視。對於被人指我浪費資源在達明的《Johnny B. Good》,我只會講並沒有側重在某一節目上。”;来源8,“如果收視係零,張達明都殺咗我啦!收費電視同免費電視嘅思維唔同,收費電視係睇整體!”;胡回应的核心是“不可能是零收视”和“各台计算收视率的方法不同”。而目前版本的回应一段中并无提及对收视的回应,即便是该段第一句中的“被冤枉”也是对其“宗教信仰”批评的回应,这样来看的话胡等于是“没有回应”低收视的批评,因此我才提议加入对低收视的回应。
我试写了该段,请多指教:

胡容卿回应指出“节目不可能得“零”收视”,可能是因为“计算收视率的方法不同”所致[太陽報:胡容卿否認節目零收視];她又指《怪談》的停播是因為節目已經做了10年,「是時候需要尋新出路」,停播並不涉及個人宗教信仰,自己很「冤枉」。她建議員工有意見可以向她直接反映。[新浪香港轉載《明報》:胡容卿澄清]

说明:
  1. 关于零收视的回应应该有其他更好的写法,欢迎修改。
  2. 太阳报的外链中只提及对低收视的回应,所以移到了目前的位置,如果觉得没有必要这么做的话可放回段尾。
  3. 分号前为对低收视批评的回应,分号后是对高收视节目被停播的回应,两句各成一句但又有所关联,所以改用分号区分为前后两句。
  4. 原句自己被「冤枉」的双引号加得有点怪,无论是反对胡的观点,还是为了强调“事实”,被字都应该加进双引号内,所以这边改成了自己很「冤枉」。如果您觉得还是被冤枉比较合适,那这边可以用自己「被冤枉」了来替换。
  5. 建议员工可以反应”一句与“对批评的回应”并无直接关联,不合适用逗号连接前文,所以把这边的逗号改成了句号。为了与上句有明显区分,以及避免重复使用“又”字,把又字改成了还。
  6. 此处用references标出注释后会出现我没办法处理的的问题(或者说是我懒得用ref group分组),所以用[]代替ref语句来标示来源。(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03:53 (UTC)[回复]
最后,虽然我们在讨论页修改完善有争议的段落,但是条目中那个争议段落仍旧放在那里没有做任何变动,是否需要用<!---->或{{hide}}暂时隐藏那个段落以避免其他人看到有争议的版本?以上。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03:43 (UTC)[回复]

完成,如無其他意見將使用此版本--Gakmo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02:15 (UTC)[回复]

(-)反对,閣下「改了」的版本原意與沒改大意一樣,但前文後理鋪排卻見劣化,個別章節猶如斷截禾蟲,不好閱讀;但一些無關重要、改不改也沒關係的地方如「她(又>還)建議員工有意見可以向她直接反映」,坦白說這種狂熱濫改的行為實在有點不知所謂。可是「改革還原基本」這一段卻又被你刻意移除,實在不明白你的用意何在。所以本人也「斗膽」對閣下的整理再作整理。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10月14日 (五) 10:14 (UTC)[回复]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NPA,已由124.244.208.109 (留言)於2011年10月14日 (五) 19:14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读起来感觉差这个问题我只能表示抱歉,这个应该算是我的中文水平“还欠火候”,因为我写出来的东西只让Gakmo君读懂了内容,却没让您没读懂。真是抱歉。但是改革还原基本这一段自从开始讨论共识版本之始起就已经没有了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10月14日 (五) 12:54 (UTC)[回复]

共識版本[编辑]

請在此討論共識版本。--Gakmo (留言) 2011年10月14日 (五) 10:30 (UTC)[回复]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NPA,已由124.244.208.109 (留言)於2011年10月14日 (五) 19:14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这共识若由我开头进行讨论,很可能会变成如同先前的讨论过程一样,变成争论“百科方针为何”,所以我还是等124.244.208.109发送完他的草稿,由Gakmo您检阅并定下初稿以后我再参与吧...恩,我真的不是觉得某人麻烦想推卸责任,真的不是...大概吧...(¯﹃ ¯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10月14日 (五) 12:54 (UTC)[回复]
顺便再提醒一句,请注意本讨论页最上方的“本条目必须遵守维基百科生者传记方针。缺乏来源或来源不可靠的负面内容必须立即移除,尤其是可能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的内容。在移除这些资料时不受到回退不过三原则的规范。”一段并请记牢...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10月14日 (五) 13:00 (UTC)[回复]
Gakmo君你且看這個路人甲的態度有多不良,我不評論此人的言詞的細節。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10月14日 (五) 19:09 (UTC)[回复]
我創建任何條目包括本條目一直遵守方針和加上來源,事實上要不是有閣下在強詞甚麼甚麼,這條目一點問題也沒有,你的所謂「共識」只是強求將條目改至你的版本,但就如我早前所說,你的版本不見得比原來的好,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NPA,已由路人甲™_I.Y. (留言)於2011年10月18日 (二) 19:36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另外,路人甲君在此對本人有涉的NPA文字已被移除,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NPA,已由路人甲™_I.Y. (留言)於2011年10月18日 (二) 19:36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10月15日 (六) 05:11 (UTC)[回复]
一直遵守方针?一直加上来源?我建议您可以回头去看看您的编辑,比如(无来源不中立)本条目(无来源)其他条目
关于“共识”的问题,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8.1 意见”一段的讨论内容已经表示得很明白了。至于各版本孰优孰劣,我原话奉还:“您的版本不见得比我的好。”——也正因如此,所以才需要得出共识。您还是没能从头条娱乐速删一事中学到点什么吗?“您自己对方针的解释不是维基百科方针的本意”,以及“问题的存在不会因为您的个人理解及个人理由而消失”这两点您为什么就是没能明白呢...最后,关于NPA的问题,我就说一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最后还有一句:这里不是“您的自留地”,胡乱删除他人留言会导致什么结果,我想您应该是懂的。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10月18日 (二) 19:3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