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優良條目/2016年2月17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颶風費伊1987年颶風艾米莉之後首場登陸百慕達的颶風,也是2014年大西洋颶風季第6場獲得命名的風暴和第5場颶風。系統源於10月10日小安的列斯群島數百英里外的廣闊擾動天氣區,起初屬亞熱帶氣旋,擁有廣闊的風場和不對稱的雲系,然後在轉向北上的同時逐漸發展出熱帶天氣系統特徵,於10月11日清晨轉變成熱帶風暴。雖然存在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受到破壞性的風切變影響,但費伊還是得以穩步增強。氣旋轉向東進,於10月12日登陸百慕達期間短暫達到一級颶風標準。接下來風暴因風切變而減弱,於當晚降級成熱帶風暴,再於10月13日退化成開放式低壓槽。風暴來襲前,百慕達接到多份熱帶氣旋觀察預警和警告,所有公立學校全部停課。雖然強度不高,但費伊還是在該島引起大範圍破壞,時速超過160公里的陣風颳倒了許多樹木和電線桿,導致多條道路堵塞,島上大部分人失去供電。風暴還令百慕達國際機場候機大樓的屋頂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受損,室內洪水泛濫。海岸沿線有大量船隻被氣旋扯脫錨系並摧毀。颶風過後,百慕達團的200名軍人立即出動清理垃圾並協助初步修復工作。正當島上進行災後清理時,力道更強的颶風貢薩洛又迫使人們開始投入防災準備工作中,這場颶風在費伊過去不足6天後吹襲百慕達,令災情大幅加重,2014年大西洋颶風季也成為有紀錄以來第一個有兩場颶風登陸百慕達的颶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