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討論:蘇州宇文宙武/存檔5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RE : 請參與討論[編輯]

謝謝您的提醒,許多線上維基人及管理員都注意到這件事了,目前傾向有共識再行動,因為即使馬上回退,亦只是增加無謂的筆戰,這種問題每隔一陣子就來一次,如果不能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我想只是大家在虛耗資源而已—天上的雲彩 ส่งข่าวสาร 2009年2月27日 (五) 06:59 (UTC)[回覆]

Re : 繁簡破壞[編輯]

已處理—天上的雲彩 ส่งข่าวสาร 2009年3月6日 (五) 03:06 (UTC)[回覆]

簽名[編輯]

閣下的簽名長度會不會是長了點點呢?在下是沒惡意的,只是想提醒一下。— Jazecorps Nekivaryやめて2009年3月7日 (六) 02:03 (UTC)[回覆]

希望閣下不要怪我如此多事吧。^^— Jazecorps Nekivaryやめて2009年3月7日 (六) 02:12 (UTC)[回覆]

對了,你在維基也算是重量級的一人呢,請問閣下有沒有即時通裡似的東西,談談維基也不錯的唷— Jazecorps Nekivaryやめて2009年3月7日 (六) 02:19 (UTC)[回覆]

那沒有東西了,打擾了你不好意思,閣下通常寫什麼的?— Jazecorps Nekivaryやめて2009年3月7日 (六) 02:23 (UTC)[回覆]

原來是這樣,閣下對跆拳道歷史有興趣麼?— Jazecorps Nekivaryやめて2009年3月7日 (六) 02:29 (UTC)[回覆]
沒關係的說,在下要走了,明天在說,編安— Jazecorps Nekivaryやめて2009年3月7日 (六) 02:44 (UTC)[回覆]

評選[編輯]

Re:比西聖馬丹[編輯]

沒關係,工作上的事情最重要。下次再合作。—木木 (發呆中) 2009年3月17日 (二) 16:44 (UTC)[回覆]

Ovda[編輯]

抱歉,書上沒有找到,你可以試試Template:阿拉伯語譯音表。—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3月18日 (三) 03:58 (UTC)[回覆]

淘寶上花100大洋買的實體書……—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3月18日 (三) 06:06 (UTC)[回覆]

關於「聖荷西國際機場」[編輯]

雖然「諾門•峰田聖荷西國際機場」是官方全名,但「聖荷西國際機場」是最常用名,類似爭議已在英文維基討論過,請勿移動到全名。—Will74205 (留言) 2009年3月19日 (四) 06:06 (UTC)[回覆]

關於維齊爾[編輯]

非常感謝閣下指教,已將條目名稱及內文的維奇爾轉為維齊爾。—黑暗魔君 (留言) 2009年3月20日 (五) 12:03 (UTC)[回覆]

忠烈祠再次被提名優良條目重審[編輯]

你好,忠烈祠再次被提名優良條目重審,請到Wikipedia:優良條目重審發表意見,謝謝--Ws227 (留言) 2009年3月25日 (三) 07:11 (UTC)[回覆]

討論頁的內容閣下應該先認真回應。--KEGNS 2009年3月30日 (一) 10:44 (UTC)[回覆]

我用Vidalia訪問的。--farm (talk) 2009年3月31日 (二) 00:24 (UTC)[回覆]

致謝[編輯]

感謝閣下對「科學可視化」條目的關注和支持!—Linforest留言2009年4月1日 (三) 13:50 (UTC)[回覆]

優良條目候選[編輯]

小弟的拉里·奧布賴恩冠軍獎盃正在進行優良條目候選,歡迎閣下前往發表意見。—AT 2009年4月3日 (五) 10:43 (UTC)[回覆]

承你貴言。—AT 2009年4月5日 (日) 08:54 (UTC)[回覆]

您好,依據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關於移動頁面請求的討論之討論,未來移動請求需要在提出一周後才進行處理(取消原本的「五天內」處理之原則),並將會在完成移動後進行保護一個月;如有任何意見,也歡迎提出意見一起討論。—Alberth2-汪汪 2009年4月8日 (三) 13:01 (UTC)[回覆]

我是見到您對廣東流行音樂的移動處理,如果依據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關於移動頁面請求的討論之討論,未來可能需要等到提出七天後才可進行移動;也是因為目前參予此討論的人不多,所以擔心有人沒有注意到此項的討論存在。因此特地通知您這件事情,以避免之後大家的做法不一致。-Alberth2-汪汪 2009年4月9日 (四) 01:43 (UTC)[回覆]
這沒關係啦,反正也才準備開始要實施,過去的事就不管他,大家未來能夠一致就可以了。-Alberth2-汪汪 2009年4月9日 (四) 02:46 (UTC)[回覆]

請問你覺得這條目能不能提名優良?--Ws227 (留言) 2009年4月13日 (一) 05:01 (UTC)[回覆]

沒圖片會不會不太好?--Ws227 (留言) 2009年4月13日 (一) 05:05 (UTC)[回覆]
請問你可以代我提名嗎?自己投自己支持票始終不太好意思--Ws227 (留言) 2009年4月13日 (一) 05:17 (UTC)[回覆]

的確很久沒見了[編輯]

那時大家也知道我因什麼事離開,之後這一兩年有時會想念這裡和這裡的人(當然包括你^^),又來編輯編輯,但現在總歸現在,是比從前忙了許多,加上落後了一年多,也不敢隨便再投入社群了,不知我走了之後有沒有什麼大變動?

很久沒認真寫好一個條目了…—Chaplin 討論貢獻 2009年4月13日 (一) 12:58 (UTC)[回覆]

話說起來,為什麼你會留意到我的一點點小動靜?—Chaplin 討論貢獻 2009年4月13日 (一) 12:58 (UTC)[回覆]

對啊,「高調復出」會更容易重新融入,但常常又怕復出之後又沒上來,這樣就不算什麼復出了。

記得鳥甲兄是我在維基第一天就認識的,他人其實跟大部分相熟(好像你)的維基人一樣很好的,不過他比我更早離開,再也沒能找到他了……記不起我們上一次合作是何時了,第五次動員令嗎?不過你現在的興趣有沒有改變?以前我對生物的興趣很濃,現在沒有了,倒是很喜歡化學,但維基的化學人才多的是,這方面也無從插手,看來即使重回維基,我也得繼續編生物的條目,或是找找歷史還是音樂什麼的…—Chaplin 討論貢獻 2009年4月14日 (二) 07:45 (UTC)[回覆]

始終如果不熟悉的話是很難下筆的(也不用筆了,我用速成輸入法xD),有機會還是該跟你合作編編條目,我一向都很享受寫條目的,那時更喜歡翻譯,不過有一陣子沒譯過東西了,希望素質比從前高。但至少我該仔細再觀察一下再重新回來,原來這裡真的多了很多規距,以前想也沒想過的,剛才發現我的簽名原來剛剛好255位元組,要不就犯規了…—Chaplin 討論貢獻 2009年4月14日 (二) 08:14 (UTC)[回覆]

我最近也是偶爾作點小修改的,雖然這樣的幫助不及寫條目的大,但我想也可以有助提高一點條目的素質吧。說來慚愧,原來我真的有很久一段時間沒認真編輯過條目了……不過說上寫手呢,我只算是普通的一個吧……倒是如果我遲點有空重回維基的話,我想我該會有興趣再舉辦一次動員令—Chaplin 討論貢獻 2009年4月14日 (二) 13:22 (UTC)[回覆]

由第三次動員令開始,在維基已有參加動員令的習慣,但第六次動員令舉行時我已不在維基,所以一樣沒參加到,太久沒有「動員」,有點蠢蠢欲動的說……如果沒有其他維基人主持的話,我猜想到了暑假會有多點時間辦一個,那時如果你也行的話,我們再合作舉一個的確是個不錯的建議。—Chaplin 討論貢獻 2009年4月15日 (三) 09:46 (UTC)[回覆]

你的簽名違規了[編輯]

最近一項方針標示,簽名不得長於280位元組,而你的簽名則有720位元組。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4月18日 (六) 07:59 (UTC)[回覆]

上公告版了,應該是硬性。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4月18日 (六) 08:13 (UTC)[回覆]

候選[編輯]

小弟的白俄羅斯共和國青年團正在進行特色條目候選,歡迎閣下前往發表意見。—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4月19日 (日) 02:48 (UTC)[回覆]

應該沒有吧,可能是網絡問題吧,晚點再試吧。—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4月19日 (日) 03:28 (UTC)[回覆]
白俄羅斯也被阻礙,有夠奇怪的說。—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4月19日 (日) 04:00 (UTC)[回覆]

修復重定向[編輯]

這是pywikipedia的官方腳本,用來清理wiki code。重定向的修理並不影響頁面文字閱讀上的改變,而且直接連接目標頁面要比通過重定向轉接更有效率--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4月20日 (一) 02:45 (UTC)[回覆]

我不知道維基百科有原作者一說。清理後,重定向也有存在價值,方便搜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4月20日 (一) 03:28 (UTC)[回覆]
參看維基百科:條目的所有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4月20日 (一) 03:46 (UTC)[回覆]

請問可以再幫我提名嗎?[編輯]

你覺得二龍村龍舟競渡能不能上優良?如果你認為可以的話,請幫我提名,謝謝--Ws227 (留言) 2009年4月20日 (一) 16:06 (UTC)[回覆]

有關元氏[編輯]

偶爾經過看到閣下所創的元氏條目,本想投票支持,但再看過宣武靈皇后條目後,卻發現「元氏」又有「敬哀公主」之稱,但這一稱號卻沒有於條目內交代,原因為何?而「敬哀公主」又應否作為條目的名稱?此外,有關靈太后先立後廢「元氏」的原因,閣下條目指是因為見「大局已定」,但是「宣武靈皇后」條目卻指是因為「事跡敗露」,未知哪一個才是正確版本?多謝垂注,恭候閣下解答本人疑問!—ClitheringMMIX 2009年4月20日 (一) 17:23 (UTC)[回覆]

您好,非常感謝閣下答覆,本人最初其實是因為看過各有關條目後,發現內容皆有所出入,擔心對一般讀者構成不便,故提出請教。各條目經閣下統合及理順後,請況已大大改善。觀乎有關條目的超然水準,再加上善意推定原則,本人定當投下支持票。另外,雖然中文版維基的有關問題已見改善,可是其他語言版本的問題似乎仍待解決,希望閣下能注意一下。最後預祝條目評優成功!敬祝編安!—ClitheringMMIX 2009年4月21日 (二) 11:16 (UTC)[回覆]

轉移名稱問題[編輯]

你好,本人得知你已經把「澳門特區區旗」移至「澳門區旗」;其實,以「澳門特區區旗」為簡稱方為正確;因為在任何場合,包括政府立場報會以「澳門特區區旗」以代替「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作為簡稱,而從不會說「澳門區旗」作為簡稱;有建於官方都是如此說法,希望你回退有關轉移(也包含「香港特區區旗」)。--V1VA AG0ST1NH0! (留言) 2009年4月22日 (三) 10:11 (UTC)[回覆]

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之間[編輯]

  • 蘇州宇文宙武:
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之間,僅需要一個轉換過程而已。這不成問題。我隨後照辦。 # Philinwiki (留言) 2009年4月22日 (三) 11:03 (UTC)[回覆]
  • 蘇州宇文宙武:
謝謝回應!但我想想還是放棄較好。因為依您說 [原文既有繁體又有簡體],我現已無力回歸那些文字本來應是簡或應是繁了。 # Philinwiki (留言) 2009年4月22日 (三) 16:06 (UTC)[回覆]

關於移動請求[編輯]

提醒您,在提出移動請求的同時,應至請求條目之討論頁加上{{move|建議之名稱}}模板,才算是完成移動請求之程序。—Alberth2-汪汪 2009年4月23日 (四) 02:34 (UTC)[回覆]

由於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為無其他編輯紀錄之重定向頁面,並非一般用戶無法移動之狀況;因此澳門區旗暫先移動至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如後續討論有不同意見,將依後續之討論處理。-Alberth2-汪汪 2009年4月23日 (四) 09:49 (UTC)[回覆]

請支持Kelu成為管理員[編輯]

首先,感謝你參與這裡,我希望你能夠更新波蘭新聞。因為我的右鍵菜單不好使,所以在填新聞所在網頁的時候要花很多時間。所以,我需要一些人幫忙。你只要在Google新聞中輸入波蘭,查找新聞就行了(由於右鍵菜單的原因,恕我沒直接給你地址)(你應該知道如何更新Portal的內容)。

其次,請幫忙尋找「你知道嗎」中的關于波蘭的新條目推薦。

依然感謝你參與Portal:波蘭。—TBG To Be Great 2009年4月24日 (五) 08:40 (UTC)[回覆]

建議存檔。—TBG To Be Great 2009年4月24日 (五) 09:32 (UTC)[回覆]
很好,以後你就幹這個工作吧。感謝您的參與。—TBG To Be Great 2009年4月24日 (五) 13:54 (UTC)[回覆]
喂?在嗎?為什麼不更新新聞動態啦?難道新聞動態只要更新一次便可一勞永逸了嗎?希望下次別這樣了。—TBG To Be Great 2009年5月3日 (日) 10:04 (UTC)[回覆]
同上。—TBG To Be Great 2009年6月7日 (日) 14:07 (UTC)[回覆]

那麼快舉辦?[編輯]

動員令那麼快舉行?忙得很耶,我預期這是暑假的事……咦,你的簽名怎轉了抄我的…xDD—Chaplin 討論貢獻 2009年4月25日 (六) 01:36 (UTC)[回覆]

知道我的厲害了吧哈哈!我的簽名……設計了足足半個小時,看上也夠簡潔啦~話說回來,請看該頁的「主持人」一欄,已加以回覆。(其實我希望藉舉辦動員令高調重回)—Chaplin 討論貢獻 2009年4月25日 (六) 01:44 (UTC)[回覆]

動員令[編輯]

綜合費勒姆、J.Wong等老維基人的意見,似乎他們是想在條目的方面舉行動員令,他們建議只從現有重要條目中擴充。後來我加以構想,動員令可分為兩部分:

  1. 是一個存有大量條目卻極需優化的方面(如體育、演員),只有至優良、特色才有分。
  2. 基礎差勁條目,由主持人挑選(如新朝等),至優良、特色再加上底分才有總分。

所以我認為大量優良、特色創立會是本動員令之一大特色。

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4月25日 (六) 01:55 (UTC)[回覆]

已設立維基百科討論:動員令/第七次動員令跟進討論。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4月27日 (一) 10:49 (UTC)[回覆]

同行評審[編輯]

本人創建的國家格言列表正在進行同行評審,請移步發表您的意見。—星光下的人留言 2009年4月25日 (六) 02:12 (UTC)

漢字文化圈君主命名方式討論[編輯]

你好,漢字文化圈君主條目命名方式正在討論,請前往此處發表意見,謝謝--Ws227 (留言) 2009年4月27日 (一) 09:42 (UTC)[回覆]

檔案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上傳的文件File:Google Bahrain International Airport.jpg已列入Wikipedia:檔案存廢討論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則文件一定會被刪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維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請參考相關的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資訊#圖像指導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謝謝!--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4月29日 (三) 03:35 (UTC)[回覆]

512[編輯]

Sorry, I can't type Chinese. Just start the vote, I don't care about it. But I don't understand what is your question.... Can you ask it in a better way or something else? Sorry for these, thank you, — Jazecorps Nekivaryやめて2009年4月29日 (三) 12:57 (UTC)[回覆]

Re: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紀念標誌投票[編輯]

已收到通知及發表意見,謝謝通知。—ArikamaI 這個世界沒有神,因此顛倒了名字 2009年4月30日(四) 14:14 (UTC)

  1. 謝謝通知!!也謝謝閣下的力挺!!不過現在計票規則貌似還不夠完善,我怕到時候會產生問題啊—人神之間擺哈龍門陣 2009年4月30日 (四) 07:15 (UTC)[回覆]
  1. 謝謝老蘇通知!投票了,願512大地震死難者在天國平安。Ibekolu (留言) 2009年4月30日 (四) 10:33 (UTC)[回覆]
  2. 哎...沒想到這個事鬧得這樣,真的是有些無奈,而且更無奈的是反對的人各自的理由都不一樣,為著幾個不同的目的來反對一件相同的事情。作為管理員,看著社群被這樣硬生生的撕裂,著實有些不忍。現在真的有點搞不懂究竟民主好還是專制好了。呵呵,到閣下對話頁嘮叨半天請不要見怪!—人神之間擺哈龍門陣 2009年4月30日 (四) 16:44 (UTC)[回覆]
    取消投票到不必了吧,不要讓那麼多贊成的維基人寒心了,不過拉票活動也不是那麼需要了,該來投票的人,自然會來的。其實管理員也不是都沒有人文精神,幾個管理員投的反對票基本上也是因為對相關方針或後續問題的質疑,和政治掛鉤的議題也很少和管理員有關了。只是維基的中立性在兩岸四地的問題上本來就有問題,矯枉過正就是現在的實際情況,這一點,也只有我們大家盡力改變了。另外想想那些在天之靈,也不會希望我們因為這一些小事而傷和氣吧,所以無論這次的投票成功與否,我們能夠多完善一些和地震相關的條目,也是很有意義的!—人神之間擺哈龍門陣 2009年5月1日 (五) 04:16 (UTC)[回覆]
    再一次收到通知及發表意見,謝謝通知。另外,我相信我比你更遲成為「維基人」,所以我認為「多謝兄支持」這句之中可以去掉「兄」字。—ArikamaI 只有我理解得到黑暗的極端,是不可能照亮ArikamaI的24小時通訊裝置2009年5月8日 (三) 17:00 (UTC)[回覆]

達拉斯-沃思堡國際機場[編輯]

有位名為Shuoh的維基人回退閣下的編輯,希望閣下可以注意一下。

煩請幫忙[編輯]

動員令快至投票期了,為免僅數人投票,煩請幫忙開展用戶頁攻勢。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5月2日 (六) 07:49 (UTC)[回覆]

關於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紀念[編輯]

蘇州宇文宙武,您好,其實我的那個選項更應該重新設立成一個新的投票的,但當初考慮到時間不夠(因為至少要兩個星期,討論和公示一個星期,投票一個星期,而離汶川大地震的周年紀念日只有11天時間),所以才用了這種方式。看來這次投票難有什麼結果,下次大家早點準備了。

另外,對於投票規則,我認為至少要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通過才合適,理由可見Wikipedia:共識。—長夜無風(風過耳) 2009年5月4日 (一) 19:59 (UTC)[回覆]

閣下的投票中方案一期限4月30日至5月6日,但方案二卻又說從5日開始,是筆誤嗎?此外「截止至6日」是至6日24時為止嗎?—Ben.MQ 2009年5月5日 (二) 08:58 (UTC)[回覆]

候選[編輯]

小弟的白俄羅斯國徽正在進行特色條目候選,歡迎閣下前往發表意見。—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5月5日 (二) 09:54 (UTC)[回覆]

對於閣下對小弟如此看重,著實感激,盛情難卻,只要閣下認為小弟符合資格的話,請盡管去提名吧。—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5月6日 (三) 08:33 (UTC)[回覆]

re: 3RR[編輯]

我在編輯紀錄中看到你們雙方目前都是24小時內各回退三次,都還沒有人進行第四次回退,因此暫時還不需要封禁。不過,我還是建議請冷靜點,這種事情沒什麼好吵的。-Alberth2-汪汪 2009年5月6日 (三) 02:31 (UTC)[回覆]

動員令[編輯]

你在動員令不限主題中投了支持,但請重新考慮你的票,因為不限實存在太多斃病

  1. 不限主題因火力不集中便會失去了動員令「一個令一類型條目短期內質量俱得到大量提升」的原意,把原本極有意思用以拓荒或完善的動員令變得一個尋常寫條目的機會,令這維基盛會成為一文不值的活動,最後甚至可能被認為無用而關閉
  2. 優化工程本是是次動員令的核心計劃和主要目的,用以對應社群要求以動員令來寫高質優特條目的要求,如不限主題則較難完成之優化工程將無人問津,令情況似第五、六次動員令的翻譯任務,只貢獻出三數條條目,失去優化之作用。
  3. 多主題曾有失敗例子,第四次動員令中有共五主題,結果因火力不集中而每題只貢獻出二十多條創建條目,暗黑動員令更只貢獻出三條創建條目,可見火力不中之斃,但該次只有主題五個,今次現已有十三項並可能再加的主題,每主題可以如何被優化我便「拭目以待」了。
  4. 不限主題跟大動員令有何別,令早前經商討本次動員令是小動員令或令中令,以大動員令作單一種類和如何改進社群希望改進的項目。
  5. 如此分明是為難主持人,照舊而人太少便管理不善,為應付而人太多則亂,就似第六次動員令中我和Dragoon17c二人因分工不善而令開始時各做各的,之後因糾紛令我單人於頁面編輯500次,後來我家電腦壞掉又令後理差,不限主題令管理大亂。
  6. 再加上另一投票,動員令要持續一月半又要處理達十三個主題,原來維基人是超人

請留意Wikipedia:拉票[編輯]

選擇性向Wikipedia:投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紀念標誌第一階段方案一投票支持更換的用戶發送通知,已構成Wikipedia:拉票所指的「堆積票數」,請停止此種拉票做法,謝謝。--Mewaqua (留言) 2009年5月9日 (六) 12:13 (UTC)[回覆]

請協助編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紀念頁面[編輯]

請移步到Portal:四川,編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紀念頁面,謝謝!!!—5·12中國愛 2009年5月10日 (日) 02:08 (UTC)[回覆]

提醒一下,目前的處置可能引發新一輪爭議:

  1. 計票不考慮中立票,可能遭人質疑;
  2. 投票期限寫著5月7日至5月11日,依照在下的理解,應該是5月7日0點到5月11日24點,相信其他大部分人也是這樣理解的。

基於以上兩點,在下不能認同閣下的投票結果。//Rafo[m] 2009年5月11日 (一) 00:48 (UTC)[回覆]

既然投票的結束時間已有註明,那麼即使之前投票時間再長,未到期限就結束投票,必定會有人反對。而閣下所說的,因為方案一的投票提前(在下認為)結束未受到反對,所以方案二提前結束也不會受到反對,本身有邏輯問題。首先方案一的情況,明顯不會通過,即使增加一天也不會改變,但方案二則不同。其次,既然閣下認為可以方案一的計票方式,又為何不如方案一一樣將中立票計入總票中?//Rafo[m] 2009年5月11日 (一) 01:07 (UTC)[回覆]
抱歉,在下把投票期限中的第二階段錯看為了第二方案。也就是說此方案並未設定期限。但因為目前投票處於臨界狀態,所以在下認為對於終止投票的方法應該慎重考慮。//Rafo[m] 2009年5月11日 (一) 01:15 (UTC)[回覆]
閣下似乎認為在下想要希望投票不通過而對在下抱有敵意,如果在下真的希望不通過,是不會在您的用戶頁上留言的。我謹提醒您,目前投票確實處於臨界,您的行為很可能引發爭議。不妨採取25萬條目的不限期計票方式,待時間到自動按照結果進行更換或不更換即可。//Rafo[m] 2009年5月11日 (一) 01:19 (UTC)[回覆]
既然如此,也只好這樣了。希望其他人不要提出質疑。以後還請避免這種可能落人口實的行動。//Rafo[m] 2009年5月11日 (一) 01:28 (UTC)[回覆]
在下以為您對中立票的理解有誤,中立票是有效票,請垂注—Ben.MQ 2009年5月11日 (一) 11:19 (UTC)[回覆]
本次投票共收到有效票64張,其中支持票42張,反對票18張,中立票4張,支持率為65.6%,若記入中立票,則支持率為72%,出現臨界情況,請行政員核實並裁決—Ben.MQ 2009年5月11日 (一) 11:21 (UTC)[回覆]

關於汶川地震紀念專欄[編輯]

在哪裡編輯?我找不到這個專欄的頁面。--Gilgalad 2009年5月11日 (一) 17:09 (UTC)[回覆]

已經從首頁拿下了。我記得長夜無風的意思是放5天,但是投票里並沒有明確這麼寫,於是給人很「程序正義」地拿掉了,放了還不到24小時。呵呵。--Gilgalad 2009年5月12日 (二) 19:31 (UTC)[回覆]
很多人是支持這次投票的,包括一些沒有投票的人。PS.打個廣告。我們南京的幾個人在做南京條目的提升計劃,歡迎友情加入!如果有蘇州條目的提升計劃,我也很樂意參加,江蘇的名字就是江寧加蘇州麼。以後有條件的話可以成立一個江蘇的portal,畢竟單個城市的條目太少了,南京只有800+,蘇州也只有300+。PPS.如果你在蘇州的話,能不能給江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表補幾張圖?現在已經比較全了,但還差幾張。謝謝:)--Gilgalad 2009年5月13日 (三) 01:06 (UTC)[回覆]
謝謝。--Gilgalad 2009年5月13日 (三) 16:17 (UTC)[回覆]
雖然我投下了反對票,但按結果,是否應掛五天?-張子房 (煮酒論英雄) 2009年5月17日 (日) 18:31 (UTC)[回覆]

關於SXF機場的中文譯名[編輯]

看到您從「柏林-舍內費爾德機場」移動到「柏林-舍訥費爾德機場」,不知道譯名來源取自哪裡?根據我的查找,無論是德語譯音表,還是新華網,都作「內」而非「訥」。以完全匹配方式在google上搜索的結果,前者也是後者的數倍。--Teekkari (留言) 2009年5月13日 (三) 07:06 (UTC)[回覆]

又查了一下《外國地名譯名手冊》,你是正確的。我上次查過,不知道什麼原因沒留意到,後來便參考了譯音表。--Teekkari (留言) 2009年5月13日 (三) 07:17 (UTC)[回覆]
當然有興趣,主要看那時有沒有空。現在還沒確定下日程,估計要到7月底才會有空,那樣也算是剛好趕上動員令吧。--Teekkari (留言) 2009年5月13日 (三) 07:36 (UTC)[回覆]

關於您的用戶頁上 港台維基百科等句子[編輯]

你好,蘇州宇文宙武 兄,老兄,你發現沒?中國大陸人跟幾乎所有大陸之外人的觀點都不一樣,別只是港台,我們還處在一個幾乎集體無意識的世界裡,無論正確與否的觀點。

回覆:非洲官方語言圖[編輯]

圖片已修正…謝謝指出錯誤!-Qingdou (留言) 2009年5月18日 (一) 07:44 (UTC)[回覆]

[編輯]

雖已投出主持人數隨主題數,但以上次之經驗要有一後備,否則一人病則一題死,豈不哀悲?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5月18日 (一) 09:49 (UTC)[回覆]

本人也認為兩者可以視為同義詞,因為朝鮮半島一直被視為單一民族。 而對比多民族的越南,其主體民族在越南被成為越族,在中國被稱為京族,而中亞的個別穆斯林民族和境外他們的民族國家的民族稱呼也不太一樣,如柯爾克孜族. 所以稱其為朝鮮民族也比較合適,而表明朝鮮族是中國大陸政府按照約定俗成定義的少數民族名。況且蓋字條中的名人中涵蓋了古代中國籍的高句麗人和高麗人,而他們嚴格地講不屬於朝鮮族,但可以視為廣義的朝鮮民族。

不知道閣下怎麼定義的。謝謝。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5月19日 (二) 20:19 (UTC)[回覆]

朝鮮民族或者朝鮮族,我認為關係不大,但是有讀者執意移動,可能還是要仔細溝通,我認為唯一不妥當的是: 』名人中涵蓋了古代中國籍的高句麗人和高麗人,而他們嚴格地講不屬於朝鮮族『。如果改為朝鮮族,那麼就該把高句麗人和高麗人這些古代族群從朝鮮族中拿掉。 還有請幫忙看下權知高麗國事中日文對照是不是內容相當,還是出入較大。 謝先。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5月20日 (三) 00:31 (UTC)[回覆]

從民族上來講,朝鮮族韓民族是不是可以視為同義詞?權知高麗國事舊五代史 中就有表述,也不單是指代李成貴一人,是不是閣下在改寫的時候也可以注意到這個細節。---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5月20日 (三) 00:54 (UTC)[回覆]

新五代史/卷74,內容已經發你email了,請查收。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5月20日 (三) 01:18 (UTC)[回覆]

朝鮮民族[編輯]

你在維基中能找到韓語韓國語這樣兩個不同的文章了嗎?你是不是思維邏輯有問題?KEIM (留言) 2009年5月20日 (三) 01:24 (UTC)[回覆]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6%96%B0%E4%BA%94%E4%BB%A3%E5%8F%B2/%E5%8D%B774#.E9.AB.98.E9.BA.97 維基中沒有區分韓語韓國語,而且只有韓語wiki,沒有韓語wiki。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5月20日 (三) 01:40 (UTC)[回覆]

三國遺事和金富軾著《三國史記》中太伯山 註解是妙香山。但是太伯山無一例外的指向了長白山。 請參看 三國遺事/卷第一。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5月20日 (三) 01:52 (UTC)[回覆]

是了,我想說一下,扶餘族與朝鮮民族沒直接關係,因為扶餘人亡國後,人民多往漢人與商句麗,女賁,而高句麗亡後,人民有95%成為女真人與漢人,只有5%人入新羅,因此說扶餘人是朝鮮人直接祖先是說不過的 user:哲里

我覺得扶餘人象一個吉林歸漢四郡的藩屬

請看此頁[編輯]

在下不想加入討論,謹為閣下提供一個材料:[1]

及:朝鮮駐華使館無官方網站(整個朝鮮政府都沒有官方網站),因此無法知道他們如何自稱。//Rafo[m] 2009年5月20日 (三) 05:06 (UTC)[回覆]

你好[編輯]

從昨天的朝鮮族的編輯戰中,與另一名維基人爭持不下,而且雙方都沒有讓步的餘地,到底是不是要將維基做成永無止境的爭吵才好?我不想看到這樣的編輯戰,我真的很難過。--御景柚季 (留言) 2009年5月22日 (五) 13:54 (UTC)[回覆]

究竟你讀過條目沒有[編輯]

讀過再來討論 —Mokaw (留言) 2009年5月23日 (六) 02:31 (UTC)[回覆]

我請你認認真真的閱讀一下新舊中國的內容,如果以你的思路,應將中國重定向到中華人民共和國。—Mokaw (留言) 2009年5月23日 (六) 02:35 (UTC)[回覆]
新中國的意思是指新社會,不是新國家,不要胡來。—Mokaw (留言) 2009年5月23日 (六) 02:42 (UTC)[回覆]
要搜內容的話,用GOOGLE台灣搜台灣網頁,看有幾個新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Mokaw (留言) 2009年5月23日 (六) 02:45 (UTC)[回覆]
兩位都已經違反3RR了,所以還是請保持冷靜,先討論再編輯吧。我已經在Talk:新舊中國發起了相關討論。—長夜無風(風過耳) 2009年5月23日 (六) 03:34 (UTC)[回覆]

第七次動員令[編輯]

公開給人報名三天了,卻只有三人報名,請多宣傳一下。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5月23日 (六) 05:34 (UTC)[回覆]

宣傳不等於拉票,年會、季聚、活動都有上千個宣傳的先例,拉票則是有投票才可能犯,報名是宣傳跟投票扯不上關係。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5月23日 (六) 06:06 (UTC)[回覆]
那便連主持人發出了。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5月23日 (六) 09:07 (UTC)[回覆]

叫停[編輯]

費勒姆道:「不知道是不是參加者很想動員令早點到來,現在才5月23日就已經收到了宣傳離7月15日還有五十多天的時間,建議在兩星期前進行宣傳,否則反而有很多維基人都忘記了。否則的話我只好叫停。」,似言也有理,便停吧。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5月23日 (六) 09:47 (UTC)[回覆]

請問[編輯]

Re:第七次動員令[編輯]

我參考Template:welcome把他加上去了,可以測試看看。Frankou (留言) 2009年5月24日 (日) 14:55 (UTC)[回覆]

那麼就節日吧。—Ben.MQ 2009年5月25日 (一) 07:16 (UTC)[回覆]

請教一個跨語言版本引用圖片的問題[編輯]

我想引用英文版的這個圖片,但總是不成功,具體地為:Mao_Statue_at_Zhong_Shan_Guang_Chang.jpg自己感覺語法應該是準確的,不知道出問題的原因是什麼,不知道你碰到過這樣問題沒有?—象風一樣自由地去快樂!青春的紀念 2009年5月25日 (一) 08:45 (UTC)[回覆]

動員令頭銜[編輯]

我想多加一個在良將、軍師等以上的一頭銜,指得到兩個或以上頭銜的一個最高奬,如此可取代「得到n次xx頭銜」之煩舉。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5月25日 (一) 10:52 (UTC)[回覆]

保持二字似較佳,便「元帥」吧。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5月26日 (二) 08:29 (UTC)[回覆]

請幫忙[編輯]

維基百科:動員令/第七次動員令/第七次動員令優化工程條目中加上你以為之基礎條目再交我審視吧。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5月26日 (二) 10:26 (UTC)[回覆]

re[編輯]

閣下最好詢問下該條目的創建者User:Douglasfrankfort。--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5月27日 (三) 07:44 (UTC)[回覆]

食用菌說錯了。最早那些克利奧帕特拉(比如最後一個)不是我翻譯的。後來我建立新條目時,實際是在遵循「先到先得」,也懶得去查新譯名了。如果嚴格按照古希臘語譯音對照表,最好的譯名是克勒俄帕特拉。到底用哪個,等我去查查相關工具書。不過我覺得一般是譯為克婁巴特拉的。最開始那個人為什麼譯為克利奧帕特拉我也不知道。--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9年5月27日 (三) 08:49 (UTC)[回覆]

請閣下前往互助客棧參與討論[編輯]

我已將某問題提交至互助客棧討論[2] 請閣下前去參與討論,予我解惑。佳佳和莉莉 (留言) 2009年5月28日 (四) 08:32 (UTC)[回覆]

多謝!!對此類種族歧視分子不能姑息。佳佳和莉莉 (留言) 2009年5月29日 (五) 03:24 (UTC)[回覆]

優良條目侯選[編輯]

本人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正在進行維基百科:優良條目候選,請到此提出意見,做出投票。—TBG To Be Great 2009年5月29日 (五) 01:25 (UTC)[回覆]

波蘭Portal中,新聞欄目改到新條目推薦之上,波蘭團體之下。請注意。—TBG To Be Great 2009年5月29日 (五) 03:07 (UTC)[回覆]

科舉正進行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科舉正進行優良條目評選,相關頁面發表意見,謝謝--Ws227 (留言) 2009年5月29日 (五) 20:03 (UTC)[回覆]

我正在與其他管理員確認此慣例,在確認無誤後,我或是其他管理員會盡快完成移動。—Alberth2-汪汪 2009年5月30日 (六) 03:38 (UTC)[回覆]

以下幾個月的工作日程來看我肯定是沒工夫參加動員令了,只好默默地向參加動員令的朋友們加油吧。--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9年5月30日 (六) 04:12 (UTC)[回覆]
目前我確認的結果是,有維持創建條目時字體的慣例,但是對於移動為不同名稱後,是否還有維持字體的做法我仍然無法得到肯定的答案。由於我等會要準備去搭飛機,下次上線可能是24小時甚至更久之後了,我建議你看看要不要直接去互助客棧上徵詢更多人的意見,以確認這件事情;這樣我們也可以加快處理這件事情的速度。—Alberth2-汪汪 2009年5月30日 (六) 18:54 (UTC)[回覆]
我也找了很久,目前看到有關的大概就是:Wikipedia:命名原則#各地漢語差異Wikipedia:投票/命名爭議的臨時解決辦法這兩個......—Alberth2-汪汪 2009年6月1日 (一) 01:37 (UTC)[回覆]

需要您的意見和建議[編輯]

漢字文化圈語言專有名詞的中譯規則的草案剛剛完成,尚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討論以獲得社群的共識。如果可以的話,懇請您閱覽一下這個提案,我們非常需要您的意見和建議以讓它更完善。非常感謝!--서공・Tây Cống・セイコゥ (相談 / / ) 2009年5月31日 (日) 07:27 (UTC)[回覆]

很遺憾的,這可能已經辦不到了,看起來其編輯歷史已經被併入拿破崙·波拿巴的編輯歷史,已經無法分辨了。-Alberth2-汪汪 2009年6月1日 (一) 02:13 (UTC)[回覆]

根據最早編輯版本顯示,Formulax 使用的的是拿破崙·波拿巴,而且我在移動之前,看見的也應該是以拿破崙·波拿巴為最早頁面—Ben.MQ 2009年6月1日 (一) 03:17 (UTC)[回覆]
那麼就無法分辨了,在堅持「原作者使用的標題」時是否可以看一下可否應用其它的命名規範—Ben.MQ 2009年6月1日 (一) 03:39 (UTC)[回覆]
我早就表態了—Ben.MQ 2009年6月1日 (一) 03:47 (UTC)[回覆]

名稱正確與否或是內容是否中立客觀,這需要大家一起討論,但是我是覺得這種事情沒什麼好執著的;只是,我必須提醒你,你今天的編輯也已經違反了Wikipedia:回退不過三原則,建議你未來務必注意這一點。-Alberth2-汪汪 2009年6月2日 (二) 04:53 (UTC)[回覆]

帕夏[編輯]

帕夏雖是稱號,但一般會把帕夏納入名字裡,放在名字的後面,故亦應視為名字的一部分。—黑暗魔君 (留言) 2009年6月2日 (二) 10:53 (UTC)[回覆]

感謝解惑。—黑暗魔君 (留言) 2009年6月3日 (三) 08:52 (UTC)[回覆]

感謝幫忙。—黑暗魔君 (留言) 2009年6月5日 (五) 09:20 (UTC)[回覆]

回復[編輯]

好的,謝謝先,其實很多條目的確是比較難搞,而且手上資料有限。可以的話還是去圖書館多找點資料來填補缺失的部分,不能歪曲事實,也不能被別人說是中國中心論。 還是提醒下不要意氣用事,對方還是比較有經驗的角色,凡事小心。還是寄希望wiki有更多的中文用戶來關注,這樣信息來源和準確度才可以得到保證。 謝謝了,加油。 他大概去睡覺了,到明天北京時間7點應該不會有變化,我會關注的。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2日 (二) 20:29 (UTC)[回覆]

公用的場所有的時候就懶得登陸了,呵呵。其實有點遺憾的是從現在開始往後的10個小時內,那位用戶一般不會上線,而中國將會有大量網友可能看到被歪曲的信息,而很多人是覺得wiki算是個權威的場所的,所以提出質疑的反而是少數。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3日 (三) 15:36 (UTC)[回覆]

請你收斂些[編輯]

請你在朝鮮半島及朝鮮民族的文章中收斂些。你要是想宣揚你的民族精神,請到漢族的相關文章去弘揚。請離朝鮮和韓國遠點。KEIM (留言) 2009年6月4日 (四) 02:46 (UTC)[回覆]

儘量不要散發過多的留言。WP:拉票Ben.MQ 2009年6月4日 (四) 06:56 (UTC)[回覆]
少量通知幾位還是可以的,但是可能部分用戶會覺得厭煩,不如在QQ Skpye討論組中提醒各位參加討論可能會更好一些—Ben.MQ 2009年6月4日 (四) 07:06 (UTC)[回覆]

編輯戰[編輯]

以下頁面:朝鮮族漢四郡征東等處行中書省發生了多次編輯戰,似乎已經無法進行溝通,我暫時把它們保護一段時間--Advisory 2009年6月4日 (四) 16:13 (UTC)[回覆]

你在Template:朝鮮半島歷史暫時被一個管理員回退保護,不標明你的看法不正確。我正在和他溝通。歡迎到該模板的討論留言。--蒙人 ->敖包相會 2009年6月4日 (四) 17:14 (UTC)[回覆]

蒙人 兄所關於東丹國的例子是你加入的,我給他留言說明東丹國的主體在現今中國境內,而且在朝鮮半島的領土涉及當時的爭議地保州,而這片爭議從明初開始變不再存在,所以東丹國的南部涉及當今朝鮮國土。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4日 (四) 20:07 (UTC)[回覆]

東丹國應該算是遼朝國土的一部分吧?具體土地的範圍按照現在是朝鮮國境線是過了十分之一,但是請關注高麗契丹戰爭,我個人認為鴨綠江東部很大一片當時主權屬於遼國或者女真,與高麗並無直接關係,高麗及朝鮮後來獲得。[3].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6日 (六) 00:28 (UTC)[回覆]

邀請您加入中文維基百科QQ討論群[編輯]

中文維基社群中,有許多人申請了Skype與各地的維基人共同討論。因為大陸多數網民(包括大陸維基人)都更適應即時通訊工具QQ,所以一些老維基人創建了這些QQ討論群:
快快入群吧
快快入群吧
  • 新手群推薦) 25169201 主要通過一些老維基人在群回答維基新手的疑問,如編輯方針、經驗、編輯技巧等;
  • 大群 41992671 用於聊天、討論等;
  • 技術群 33697389 主要討論與維基百科及MediaWiki等相關的技術問題。

在下誠邀蘇州宇文宙武/存檔5您一起入群,一同成長,為維基計劃添磚加瓦。同時請您加入大群。大群那討論政治的比較多吧。

如果有所打擾,希望您能見諒。祝您編輯愉快。——Fantasticfears (留言) 2009年6月5日 (五) 01:25 (UTC)[回覆]

skype的話,Wikipedia:即時聯繫維基人/Skype公開討論室Ben.MQ 2009年6月5日 (五) 02:46 (UTC)[回覆]

繁體萬歲[編輯]

你說:這個用戶深愛繁體中文。你會不會寫繁體中文? --123.195.18.152 (留言) 2009年6月5日 (五) 09:42 (UTC)[回覆]

我所謂會不會寫繁體中文,不是指正規場合簽字和書法用繁體中文。那是小兒科的繁體中文。我的意思是,如果我隨便拿一篇古文,不論是誰寫的:賈誼的也好;司馬遷的也好;歐陽修的也好;甚至黃宗羲的也好;由我口述,你能不能一字無誤的以繁體中文寫出來? --123.195.18.152 (留言) 2009年6月6日 (六) 07:40 (UTC)[回覆]

能看繁體中文,和能寫繁體中文,是不一樣的,是不同層次的。我也能看簡體中文,可是我承認我不會寫簡體中文。你的各個外文名字很有趣。 --123.195.18.152 (留言) 2009年6月6日 (六) 08:19 (UTC)[回覆]

編輯戰[編輯]

中國大陸條目有人搞編輯戰,請前往處理

關於端古·米贊·扎伊納爾·阿比丁的更名及移動請求[編輯]

報告大元帥,我記得這裡是中文維基百科,不是中國維基百科,在翻閱過Wikipedia:命名常規後,我認為自己的建議符合中文維基百科的方針,詳細請見Wikipedia:命名常規#名從主人,以上。-phoenixislander talk 2009年6月7日 (日) 13:46 (UTC)[回覆]

偉大的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簡稱馬新社)是馬來西亞內閣新聞部屬下的官方新聞發布中心,馬新社屬下的中文組針對馬來西亞國內一些較長使用的人名、地名、物名提供了偉大的大馬統一譯名(馬來西亞華語規範理事會編匯),不過它不提供間隔號就是了。[4]所以我又翻閱了偉大的格式手冊後,認為理想的命名是端姑米占·再納·阿比丁,原因在上次提過了。-phoenixislander talk 2009年6月7日 (日) 14:16 (UTC)[回覆]

Re:團隊比賽[編輯]

只是允許團隊比賽而已,沒有強制。說明暫時無人願意作為團體報名。再者報名人數也就這麼一點點。—Ben.MQ 2009年6月8日 (一) 04:54 (UTC)[回覆]

re:邀請討論[編輯]

抱歉,由於在下先前並未有參與該兩項的討論,加上對命名規則並不太熟識,所並未能參與表決,不過在下深信閣下任何決定都是有理據,在下打從心底支持閣下。—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6月8日 (一) 11:11 (UTC)[回覆]

發起投票可以,但是不應該針對內容進行投票,不管你的理由多麼充足,多么正確,都不應該通過投票的方式來改變條目內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6月9日 (二) 06:58 (UTC)[回覆]
我還真的不知道有維基百科:投票/「澳門科技大學」條目應否移除「批評」一節的爭議內容這件事情。但是總共才有三個人投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6月9日 (二) 07:20 (UTC)[回覆]

土耳其的介紹麗也沒有敘述突厥汗國[編輯]

http://en.wikipedia.org/wiki/Turkey

而關於土耳其先民突厥人的介紹是在http://en.wikipedia.org/wiki/Turkic_migrati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the_Turkish_people 土耳其人的移民中,其地圖還是很突出現今土耳其(也就是小亞細亞)。 是不是可以類比應用到朝鮮相關議題中?我認為大多朋友是認同我們是有確據的,但是我對一些個別人的留言感到極其厭惡,故而我的表態暫時先改為全部支持。看看最後他們最後在以什麼理由拒絕修正。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7日 (日) 15:02 (UTC)[回覆]

我就是怕形成共識了,還是有人會有種種理由不去執行,keim其實並不是麻煩製造者,真正麻煩的還在後面。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9日 (二) 00:33 (UTC)[回覆]

國內對自由民主錯誤理解的人真是太多了,呵呵。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9日 (二) 00:41 (UTC)[回覆]

keim是自以為事,完全妄顧其他人的編輯,應和管理員舉報──Yaishilton (留言) 2009年6月9日 (二) 13:34 (UTC)[回覆]

土耳其人其實是突厥化的希臘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庫德人,很多人是因政治原因突厥化,不是真正的突厥人,文化上也與突厥汗國有差異

個人以為中國境內的所有民族政權和高句麗渤海也應該加入中國歷史模板,特別是高句麗,渤海,吐蕃;而二十六史的王朝加上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中國歷史的主線。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9日 (二) 00:57 (UTC)[回覆]

渤海國滅亡於926年,而遼國正式於907年建國,且遼國不是渤海國的後繼國,故而遼國不是簡單的承接渤海國。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9日 (二) 01:37 (UTC)[回覆]

關於朝鮮半島歷史列表[編輯]

如果書籍有類似完整的列表條列式的朝代關係,就如中國朝代列表,可以直接引用他的說法。不過,大陸和南韓的書都要看一下,這兩方的歷史觀大多是對立比較多,可以做為互補。日本、台灣等第三者的書籍也需要參考。最後,我之所以反對是因為我們都不是研究韓國史的專家,實在是沒有資格作直接作表決。這是他們的歷史,我們不能憑辯論就決定。現在比較沒時間,有空的話我再去圖書館查一下。--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09年6月9日 (二) 15:47 (UTC)[回覆]

最後,我覺得要表明納入那個列表的條件,是要屬於文化性質相同的國家、還是地域性,在那個範圍內的國家--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09年6月9日 (二) 15:50 (UTC)[回覆]

那個人建立的一個新模板,朝韓歷史,想借這個模板擺脫漢四郡等的束縛。而朝韓對於歷史朝代的看法也是不同的,是不是在分成朝鮮歷史和韓國宣稱的歷史朝代呢? [5]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9日 (二) 21:03 (UTC)[回覆]

好太王是諡號,而好大王是王號,在好大王頁面上都有寫,不是他們宣稱的太王就是皇帝,就是英文中的the great。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10日 (三) 00:57 (UTC)[回覆]

此人重複投票,且在投票並未結束的時候混淆投票結果。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10日 (三) 01:12 (UTC)[回覆]

  • 恩,沒發現這個BUG,我把重複的部分換成中立票。
  • 我當初建立只是仿照中國朝代列表,其實應該叫做韓國朝代列表。但是韓國在大陸被視為南韓,用朝鮮也不對,被視為北韓。所以參考朝鮮半島歷史,稱為朝鮮半島歷史。實際上要叫韓國朝代列表。
  • 另外,我是支持漢四郡列入歷史的,你可以看列表的編譯歷史,我沒有反對。我是看到連唐朝、元朝都要列入;朝鮮王朝和大韓帝國改成李氏朝鮮,所以投反對票--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09年6月10日 (三) 15:44 (UTC)[回覆]

wiki中關於朝鮮王朝滅亡的一段話:『1907年,高宗因向海牙和會派遣秘使,尋求國家獨立而被日本要求退位。1910年,朝鮮王室被迫與日本簽訂《日韓併合條約》,成為近代日本帝國的一部分,朝鮮王朝正式覆亡。』 是不是可以認為朝鮮王朝包括朝鮮國和大喊帝國兩端歷史呢?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10日 (三) 22:31 (UTC)[回覆]

渤海與高句麗不能混為一談,因為渤海是一以女真人為主體的國家,而且與新羅人對抗,不能說它是朝鮮半島的構成(雖然它有一部分高句麗故地)-user:哲里

諸事[編輯]

1.移動沒意見 命名的話 歐巴馬來說 英文版應該是貝拉克 歐巴馬 但是在首段第一句會有英文全名 同時也有完整的重定向和消歧義,歐巴馬應該是II吧 我記得沒用Jr的寫法 去英文版看過 不知道改過沒 反正麥凱恩的III是記得很清楚

2.朝鮮 以朝鮮來說 隔壁半島上有兩個國家 1南1北 以38線分割 但是民族只有一個 朝鮮民族(部分民族主義者可能用大韓民族)人根據所屬國家不同 分別是朝鮮人和韓國人 朝鮮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生活習慣等很多地方都一樣 可能1千年前同祖同宗同源 但現在是兩回事 準確說是48年之後應該就是兩回事 有明確記錄 主席當年為了支援金胖子(不是二胖子 老子還是好的 很多地方來說) 把東北抗聯的朝鮮族部隊 整建制給他的(中國出人) 自此也就從中國人(少數民族)變成了外國人(朝鮮指戰員) 很多人在此之後犧牲了 也有不少人在國防委員會吧 隔壁的先軍政治不是明白的很麼 抗聯老戰士及其第二第三代 有部分特權的吧 也就是朝鮮的高幹子女了。

有關朝鮮 還和越南 俄羅斯情況不同 別人都不存在整建制支援人家 然後變成了外國軍隊,冰熱海風、Jiupingzi2、Msuker都是這分明的專家,特別是M君(雖然還在和Jack戰)和冰兄

我就不去客棧寫什麼了 看著足夠累死我,況且我是不適合去投票的,我是左憤 在涉及棒子族人的問題上 反日反美我啥也不是 唯獨堅決反棒子。—我是火星の石榴 (留言) 2009年6月10日 (三) 12:43 (UTC)[回覆]

關於一些議題的爭議是三國遺事的wikisource版本中的注是古注,還是今人說加。 還有李朝實錄中一些議題還是先找原版記載,拿到證據在提比較合適。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11日 (四) 00:10 (UTC)[回覆]

這是個被加入的歷史頁面。在下也認為是古註解,因為很多地名在註解里也是使用高麗時期的古名。 [6]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11日 (四) 00:19 (UTC)[回覆]

感謝閣下去聲援在下,鑑於在下是您口中所言『一百步』,我還是要請管理員解封我的傀儡,以免下次再成為『一百步』了,呵呵。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11日 (四) 01:59 (UTC)[回覆]

在下目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無法了解情況啊。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11日 (四) 02:07 (UTC)[回覆]

checkuser,是不是可以請行政人員去搞定呢?[7]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11日 (四) 02:07 (UTC)[回覆]

Re:請辭[編輯]

只是個人原因,不代表離開社群:D—Ben.MQ 2009年6月11日 (四) 03:31 (UTC)[回覆]

用戶頁待刪了再重建,清爽一些—Ben.MQ 2009年6月11日 (四) 03:37 (UTC)[回覆]

請求全保護[編輯]

蘇州宇文宙武,這個條目中正紀念堂,開始出現編輯戰,需要立即加以全保護,THANKS

討論[編輯]

已回覆。—Iflwlou [ M {  2009年6月11日 (四) 05:33 (UTC)[回覆]

編輯戰[編輯]

您好,希望您在遇上編輯爭議時,請多利用討論溝通模式去解決而不是直接回退,這樣會更有效地解決雙方的爭議,謝謝!--Advisory 2009年6月11日 (四) 09:24 (UTC)[回覆]

[8] 在下已經將有關編輯站的緣由在keim先生的對話頁面上公布,希望閣下也可以與其溝通,試圖緩和或者化解這種局面。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11日 (四) 20:59 (UTC)[回覆]

謝謝關於哈夫斯王朝的修改[編輯]

蘇州好,謝謝關於哈夫斯王朝條目的修改。Ibekolu (留言) 2009年6月12日 (五) 05:04 (UTC)[回覆]

re:邀請討論 (移動請求和命名常規相關討論)[編輯]

謝謝邀請。小女不才,只能針對中文流行文化與本國事項提想法。其他一概無能為力。samanthalee (留言) 2009年6月12日 (五) 09:29 (UTC)[回覆]

我覺得這個條目在取得命名共識前先刪除比較合適,要不要移動的太恐怖了。[9]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13日 (六) 00:31 (UTC)[回覆]

感謝問候。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14日 (日) 00:31 (UTC)[回覆]

更名通知[編輯]

在下已經更名為Gzhao,非常感謝閣下在一些問題上給予的支持,但是有些經常會破壞的用戶過段時間可能會認為您也是為在下的傀儡了,呵呵。

他懷疑Mokaw是我的傀儡,請兄提請Wikipedia:當前的破壞。我用ip登陸給你留言,以公開在下的ip。keim先生可能認為所有的與他意見不一的都是我了,呵呵。


在下已經完成更名,對於一些領域的關注度會下降,似乎看到這些議題已經回到可以商議,走向中立的趨勢。但是如果再有『過』的趨勢的話,在下將一如既往的盯緊。有些移動討論在無關緊要的情況下,還是尊重大家討論的結果,但是模板問題,行文措辭導向 還是要有理有據的更正的。感謝近日來閣下的努力和支持。謝謝。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15日 (一) 20:26 (UTC)[回覆]

留言頁面兩個帳戶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差別,隨便往哪裡都可以留言。對於還沒有通知到的朋友,我本周還會用georgezhao留言,但是不用此號參與任何編輯。 Gzhao (留言) 2009年6月15日 (一) 23:51 (UTC)[回覆]

我發現在線四月份有幾次編輯被加上tag,疑似人身攻擊,一直不太明白,您對於這方便了解嗎?謝先。[10] Gzhao (留言) 2009年6月15日 (一) 23:57 (UTC)[回覆]

你的破壞[編輯]

請你不要再破壞我的Message頁面。我是有權利進行懷疑的,如果管理員認為我的懷疑是錯誤的,管理員是會將模板去掉的。KEIM (留言) 2009年6月16日 (二) 00:03 (UTC)[回覆]

你也消停一下,不要去提報到WP:VIP。有必要直接去聯繫管理員,免得WP:VIP爭議再起—Ben.MQ 2009年6月16日 (二) 02:24 (UTC)[回覆]

KEIM[編輯]

在討論頁刪除留言是允許的,但刪除警告等留言是違反規定的,謝謝您的恢復。--Advisory 2009年6月17日 (三) 04:21 (UTC)[回覆]

送星章[編輯]

原星章
感謝你對維基的貢獻 ゼータ・Z・ガンダム (/資歷/ゼータ) 2009年6月17日 (三) 06:23 (UTC)[回覆]

한족是漢族還是韓族[編輯]

[11]. take a look. Gzhao (留言) 2009年6月19日 (五) 03:57 (UTC)[回覆]

疑似傀儡[編輯]

因為無更多證明是否KEIM繞過封禁作出編輯,為免錯殺一人,由他吧。--Advisory 2009年6月20日 (六) 05:46 (UTC)[回覆]

首先非常感謝您在波蘭主題中的波蘭新聞欄目的辛勤工作。現在我再將另一個神聖的任務授予你,希望您能喜歡。

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了本主題的同行高標欄目,這個欄目是希望各位維基人能夠翻譯其他語言的維基百科關于波蘭的特色條目和優良條目。現在我已經完成英語和德語(我不會德語)的任務了。希望您能夠補充法語、西班牙語等等的。方法就是你儘可能用一切辦法搜羅到關于波蘭的特色或優良條目。之後按照我的格式去做就行了。(我補充英語的特色與優良條目是依靠英文維基百科的Category,而德語維基百科在他們的主題首頁上就有關於此的情況)。

見到您這樣的朋友真是榮幸。—TBG To Be Great 2009年6月20日 (六) 14:12 (UTC)[回覆]

關於Metawiki上的每週翻譯[編輯]

可以請你去m:Translation of the week/Translation candidates看一下並參與相關投票嗎?那裡還有好多項目沒有決定是否正式成為TOTW項目或移除,有的甚至三年多了都還沒有決定,如熱河群。也請你通知其他維基人一同參與TOTW投票。--RekishiEJ (留言) 2009年6月20日 (六) 18:52 (UTC)[回覆]

條目「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的命名[編輯]

Talk:穆罕默德·阿里帕夏#Title。--Mewaqua (留言) 2009年6月21日 (日) 12:31 (UTC)[回覆]

此人在各維基計劃上的行為已經被揭發。[12]Zhxy 519(聯繫) 2009年6月22日 (一) 06:20 (UTC)[回覆]

我想是的,他及各個傀儡均已驗證。另外上面的話也許不夠精確,如有請見諒。—Zhxy 519(聯繫) 2009年6月22日 (一) 06:57 (UTC)[回覆]

[13]非也。據其歷史來看,他自去年9月即以用Aueak的名義進行爭議性的編輯。之後雖偶有間斷,但自今年以來一直在堅持,只是規模不大。另外元維基的所做的判斷他本人還不一定知道,所以難以保證其不會繼續興風作浪。

如果他再做過分編輯,大可不必多費口舌,尋其過失提請管理員下手即可。—Zhxy 519(聯繫) 2009年6月22日 (一) 07:19 (UTC)[回覆]

誠邀討論[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