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Lovewhatyoudo/b1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偉大的導師(Great Teacher)、革命導師,是蘇聯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對一些領袖的尊稱,有些是死後追授。其中文化大革命時毛澤東將對他的「偉大的導師」稱號改為教員,沿用至今。

列寧[編輯]

蘇共尊稱[編輯]

1949年12月蘇共總書記史達林71歲生日,出席生日慶典的有蘇聯元帥布爾加寧(左五)、中共總書記毛澤東(左二)、德國統一社會黨第一書記烏布利希(左三)、蒙古人民革命黨總書記澤登巴爾(最右)

史達林將列寧稱為"the great teacher of the proletarians of all nations" [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 and subsequently identifying himself with the proletarians by their kinship as mutual students of Lenin.[1] However, eventually the two figures merged in the Soviet press; Stalin became the embodiment of Lenin.

中共尊稱[編輯]

1960年4月22日人民日報「全國各地正在廣泛舉行各種活動,隆重紀念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誕生九十周年」,[2]北京市中蘇友好協會舉辦的以「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為主題的圖片展覽,已在中蘇友好館王府井西單大街北京車站頤和園北海公園等展出。[2]

史達林[編輯]

蘇共尊稱[編輯]

中共尊稱[編輯]

史達林逝世當年,中國工人畫刊社出版圖輯《史達林同志永垂不朽,偉大的革命導師[3]

孫中山[編輯]

中共尊稱[編輯]

1956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副主席朱德人民日報撰《紀念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導師孫中山先生》.[4]

國民黨尊稱[編輯]

孫中山死後,不少唁電稱他為各種各樣的導師。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唁電說:「國喪慈父,人失導師,川沸山崩,莫可比況,哀痛同深。」國民黨員范迪林唁電稱:「從此,民失國父,黨失導師[5]其他唁電稱呼,既有稱「總理」「大元帥」「帥座」「大總統」等實際職務的,也有稱「先生」的。其中也有相當多的一部分稱孫中山為「國父」「元勛」「元良」「元首」「慈父」「導師」「革命領袖」「革命之父」「柱石」「長城」「革命鼻祖」「國民革命領袖」「中國革命領袖」。[5]

朝鮮半島[編輯]

大韓革命黨臨時代表李天民、李社隱等的唁電稱:「中山先生逝而中山先生主義不逝,應由諸位先生之熱誠而重為之倡明矣。復懇諸位先生加寬抑,節哀省悲,努力前途,到達目的,豈非東亞幸甚,世界幸甚耶?……今不幸遭革命導師中山先生之逝世,在強權、公敵雖雲萬幸,於吾等則實如喪考妣也。」[5]

毛澤東[編輯]

文革初期,林彪陳伯達康生提出用「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作為毛澤東的稱號,之後《人民日報》社論和《紅旗》雜誌評論員文章也採用了「四個偉大」的口號,但毛澤東本人並不接受,曾在文件和新聞稿中刪去「四個偉大」[註 1],並多次表達對此口號的厭惡之情[註 2],在1970年12月18日,毛澤東與埃德加·斯諾會談時稱「崇拜得過分了,搞許多形式主義。比如什麼『四個偉大』,『Great Teacher,Great Leader,Great Supreme Commander,Great Helmsman』(偉大導師,偉大領袖,偉大統帥,偉大舵手),討嫌!總有一天要統統去掉,只剩下一個『Teacher』,就是教員。因為我歷來是當教員的,現在還是當教員。其他的一概辭去。」這個口號遂停止使用。[6][7][8]

note[編輯]

  1. ^ 1966年12月1日,周恩來報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革命師生進行革命串聯問題的補充說明》。2日,毛澤東在審閱時,將文中「毛主席」之前的定語「我們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刪去。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第二天,毛澤東在具體談到關於氫彈爆炸的新聞稿時說:昨天氫彈公報我就把偉大的領袖,偉大的導師,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統統勾掉了。[6]
  2. ^ 1967年2月3日,毛澤東在接見阿爾巴尼亞卡博巴盧庫時說:「又給我封了好幾個官,什麼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我就不高興。但是,有什麼辦法!他們到處這麼搞。」1967年7月至9月,毛澤東視察大江南北時,又一次強烈批評「四個偉大」的提法。他對隨行的楊成武說:「我現在很不喜歡『四個偉大』,討嫌!」[6]

ref[編輯]

  1. ^ 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 Reply to the Greetings of the Workers of the Chief Railway Workshops in Tiflis. www.marxists.org. [2019-02-03]. 
  2. ^ 2.0 2.1 大中城市机关工厂部队学校开展各种活动 隆重纪念革命导师列宁诞辰. 人民日報. 1960年4月22日: 第3版. 
  3. ^ 斯大林同志永垂不朽,伟大的革命导师. 中國工人畫刊社. 1953-04 (中文(繁體)). 
  4. ^ 纪念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导师孙中山先生. 南方網——轉自人民日報. 1956-11-11 [2005-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8).  後來選入《朱德選集》 ,人民出版社.
  5. ^ 5.0 5.1 5.2 張學繼. 孫中山歷史地位再探討. 民革中央. 2017年02月16日. 
  6. ^ 6.0 6.1 6.2 閻長貴. “四个伟大”是谁提出来的. 黨史博覽. 2006, (8): 49 [2014-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4). 
  7. ^ “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 人民網. [2014-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8. ^ 会见斯诺的谈话纪要.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三册.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8年1月: 163–187. ISBN 7-5073-0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