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2020年中國大陸停電限電事件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中國專題 (獲評未評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能源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能源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能源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中立性問題[編輯]

部分引用資料的準確性存疑,個人在翻查相關數據後,發現引用的三立新聞([1])中提到的「外界認為此停電跡象,恐怕跟中國澳洲的貿易戰有關,由於中國主要火力發電為主,澳洲煤炭就約占70%進口」有問題。根據1-11月煤炭進口數據2.6億頓來看,1-11月澳洲進口煤炭7000萬,只占26%,和新聞中「占70%進口」不符。而看2019年數據,全年進口2.65億頓,澳洲占28%。都不過30%,三立的數據來源和相關說法存疑。--Nostalgiacn留言2020年12月29日 (二) 09:15 (UTC)[回覆]

不明原因的分類[編輯]

@Walter_Grassroot解釋,為何本條目被閣下歸為 Category:陰謀論 和 Category:台灣反中情緒。條目之參考來源足以無疑問地證明「停電限電」確實存在,而非妄想。而全篇正文中提到台灣的,只有一句自由時報的論述和一件相關事件,與台灣反中情緒何干?Yangwenbo99討論 2020年12月28日 (一) 04:24 (UTC)[回覆]

  • @Yangwenbo99愛中共愛中國者加上此類分類並不奇怪,習慣就好。--Googol19980904留言2020年12月28日 (一) 08:28 (UTC)[回覆]
  • 添加這兩個分類並沒有問題。至於原因為何,其他評審已在DYKC給出答案——「被台灣政論節目名嘴說成是與澳洲外交惡化、煤不能進來有關,容易流於道聽塗說」。--DavidHuai1999Talk 2020年12月28日 (一) 09:43 (UTC)[回覆]
  • 首先,陰謀論是一種理論,而本文論述的是一個事件,依照這一點,陰謀論分類就不成立。再者,「台灣反中情緒」與此事件本身毫無關聯,僅僅可以用於描述部分人士對此事件的部分評論。其他評審所言,「被台灣政論節目名嘴說成是與澳洲外交惡化、煤不能進來有關,容易流於道聽塗說」,是與條目分類無關的觀點推測,除非有來源支持,否則不應左右條目內容。題外話,認為個別「台灣名嘴」便可以左右所有新聞報導,更像是陰謀論。Yangwenbo99討論 2020年12月28日 (一) 09:54 (UTC)[回覆]
    • 你所謂的「認為個別「台灣名嘴」便可以左右所有新聞報導」並不存在,因為評審沒有這麼說。他們的出發點是要努力尋找更好的來源,不應強塞某些評論員或者網民沒有事實依據的評論、拉低條目中立性和準確性。再者,證明「被台灣政論節目名嘴說成是與澳洲外交惡化、煤不能進來有關」的來源多的去了,條目當中引用的一些台灣綠媒正好反映這一點。--DavidHuai1999Talk 2020年12月28日 (一) 10:05 (UTC)[回覆]
      • 請正面回覆在下問題,而不是回應「題外話」。閣下是否認同在一個闡述事實(而非理論)的條目當成一種理論是合理的?又是否認同將一件與台灣完全無關的事件歸為「台灣情緒」是合理的?如果閣下不認同「個別『台灣名嘴』便可以左右所有新聞報導」,那麼便是承認台灣人的意見並沒有對此事產生主導性的影響,即台灣人情緒並非本文主要內容,那麼這個條目就顯然不可以作為「台灣反中情緒」的一個例子。Yangwenbo99討論 2020年12月28日 (一) 14:47 (UTC)[回覆]
一來和台灣無直接關係(由於台灣反對導致中國大陸斷電,遠程拉閘?(笑)),二來僅僅引用了主要來自台灣的報導?基於前述,我移除 Category:台灣反中情緒。至於 Category:陰謀論,我有保留,因為陰謀論的定義就是官方給出一套「合理的」解釋,但有人不信服,從報導來看,是存在這樣的描述。——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12月29日 (二) 01:23 (UTC)[回覆]
本文所討論者,為事件,而非理論。另外,閣下對於陰謀論的理解,似乎與中英文維基百科敘述有異。「A conspiracy theory is an explanation for an event or situation that invokes a conspiracy by sinister and powerful groups, often political in motivation」,一個理論必須認為「必須有人在背後操控一切」,纔可以被稱為陰謀論。Yangwenbo99討論 2020年12月29日 (二) 05:29 (UTC)[回覆]


未通過的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 2020年12月下旬,中華人民共和國多地發生了與電力領域有關的哪些事件,使人民生活大受影響?
    2020年12月中國大陸停電限電事件條目由Joe young yu討論 | 貢獻)提名,其作者為嘉傑討論 | 貢獻),屬於「news」類型,提名於2020年12月26日 09:39 (UTC)。
    • (+)支持。--Sun8908 怯就輸一世 2020年12月26日 (六) 16:30 (UTC)[回覆]
    • (-)反對:我很少投反對票,除非我認為很令人詬病、或會誤導他人。1. 此事件跟上次三峽大壩變形說一樣,被臺灣政論節目名嘴說成是與澳洲外交惡化、煤不能進來有關,容易流於道聽塗說,建議參考來源要找中國大陸的新聞。2. 參考的1、2、4都填錯title;9的作者與日期都填在一起[2]。--Outlookxp留言2020年12月26日 (六) 23:43 (UTC)[回覆]
    • (-)反對:採用之來源多以網民評論做為內容報導,可靠性有嚴重問題。此事件為電力供應問題,關鍵字為拉閘限電、十三五、十四五,應有相關內容報導。--A.K. 留言簽名 2020年12月27日 (日) 01:26 (UTC)[回覆]
    • (!)意見:地方政府發布的命令,是否可以查到?總感覺來源沒能達到中立性原則……--TheLonelyPather留言2020年12月27日 (日) 05:59 (UTC)[回覆]
      • @TheLonelyPather:中立性原則指的是平等地論述可靠來源中的所有主要觀點。現時條目中可靠來源所之事實與對事實的解讀都已大致有所描述。而當局回應稀少,是其不願在可靠來源上發表觀點,未收入此等內容,並不違背中立性原則。Yangwenbo99討論 2020年12月27日 (日) 17:19 (UTC)[回覆]
    • (-)反對:意見在編輯摘要里。 --安憶Talk 2020年12月27日 (日) 06:37 (UTC)[回覆]
      • 為方便其他編輯者,現將U:AnYiLin之理由抄錄如下:「加入POV標記:一篇大陸相關的條目,一個大陸的來源都沒有,還一股大陸人吃不起「PEI陵榨菜」的語調,可真行」。Yangwenbo99討論 2020年12月27日 (日) 17:19 (UTC)[回覆]
      • @AnYiLin維基百科不會對關鍵字審查,請使用漢字書寫理由,毋須混雜拼音。在下已刪除 POV 標記,因為閣下並未在討論頁講明理由。對閣下觀點之意見見後文。Yangwenbo99討論 2020年12月27日 (日) 17:19 (UTC)[回覆]
        • @Yangwenbo99您在說什麼?建議您搜索一下,那裡就是「PEI」,您讓我用漢字,這真的很難做到。 --安憶Talk 2020年12月28日 (一) 02:07 (UTC)[回覆]
          • 之前只知榨菜事件,而不知黃世聰發音錯誤。閣下用詞實屬合理,在下放棄對用詞的建議。但是使用漢字亦非不可,可參照涪陵榨菜條文中作法,寫作陪陵榨菜——尤其是在考慮到大量熟練使用漢語人士並不通曉拼音後。Yangwenbo99討論 2020年12月28日 (一) 15:28 (UTC)[回覆]
    • (-)反對:理由如下
      • 1.來源全在說官方回應XXX,但從來沒表明在哪回應甚至連圖片都沒,這種來源能讓人信服?
      • 2.網民的反應來源不是三立就是自由時報或者大紀元,寫來寫去都那幾句話?
      • 3.坐標廣東省東莞市我甚至沒聽過有大規模停電,既然發生這麼大的事情都影響生活問題了連個大陸的新聞來源都不貼找一個,條目來源說描述的大陸網民都炸開鍋應該不難找吧?(貼個自媒體都好吧?不會真就14億外星人?難不成中國真就火星了?)——他人が悪い。自分は悪くない。他人だけが悪い。自分だけが??🧡X-SHLIED 2020年12月27日 (日) 07:09 (UTC)[回覆]
        • @X-SHLIED1. 有公信力媒體所發佈之內容,除非有證據證明可疑,否則一律視為可靠來源,為何不可信服?2. 三立和自由時報毫無疑問是可靠媒體,大紀元尚有爭議,而這三家媒體「寫來寫去都那幾句話」恰恰印證「這幾句話」是有代表性的觀點。如沒有可靠來源提供其他觀點,則只論述這些觀點定然合乎維基百科原則。在下不知有何其他來源提及網民觀點,如閣下知曉,懇請補充。3. 第一,新浪新聞屬於大陸新聞網站。第二,閣下大概是不是中國國籍吧,否則連「以新華社通稿為準」這一句話都不知道?第三,自媒體通常不是可靠來源,三立、自由時報,甚至是大紀元都較為可靠。Yangwenbo99討論 2020年12月27日 (日) 17:19 (UTC)[回覆]
          • (:)回應1.我指的「不信服」是來源裡面的內容而不是來源本身,例如條目中12月21日凌晨,廣州市白雲、越秀、荔灣等多個地區,東莞市、深圳市、中山市、佛山市、惠州市、珠海市等,爆發大規模停電所引用的【13】來源裡面是這樣寫的:緊接著21日凌晨,一線城市的廣州、東莞、深圳、佛山及珠海部分地區也突然無預警停電,導致廣州白雲區街道漆黑一片,部分地區至凌晨3時仍未恢復供電,斷水斷網,令不少居民難以應變。下面還給了個廣東、上海電力輪番出狀況的標題緊跟著今日頭條某用戶發的停電通知的截圖然後就扯到澳洲的話題,請問這個能論證大規模停電嗎?2.這個確實如您所說,鄙人也在努力尋找不同的可靠來源帶來的觀點以求中立。3.鄙人好像從未提及「新浪新聞」,我想表達的是既然這次限電導致人們生活大受影響是否有更多一二手來源來證明?而不是一個來源裡面中隨便提的一句話就能反應?我在中所提及的「自媒體」等言論是一種反諷,過度將網民評論作為內容報導,這點從#各地情況##廣東省可以看出。至於您在黑不溜秋裡面的言論,我只能回應一個¿。鑑於條目目前有一絲絲改善,什麼時候能把{{POV}}的問題解決前暫時不會考慮劃票。順便提一嘴,停電限電是事實,條目標題應該將「爭議」改為「事件」不是更好?「爭議」部分再另起段落歸納到條目裡面。——他人が悪い。自分は悪くない。他人だけが悪い。自分だけが??🧡X-SHLIED 2020年12月28日 (一) 07:17 (UTC)[回覆]
            • (:)回應1. 閣下所舉例之 Rti 報導,似乎並非「官方回應XXX」。對有公信力的媒體的內容提出質疑,應當有相應證據。但似乎閣下是對頁面對來源的轉述方式有所質疑。就「大規模」一詞而言,似乎也非完全不可接受,因為「多地」出現狀況,自然就規模較大;若閣下可以改進原文的說法,則是更加值得鼓勵。2. 若無法取得其他來自大陸的可靠來源,則以此為由提出POV問題,不合適。(請參照我對User:TheLonelyPather的回覆)3.1. 閣下原題問「連個大陸的新聞來源都不貼找一個」,鄙人回覆條目中參考資料有「新浪新聞」,依在下拙見,已證明問題不成立。3.2. 恕在下愚拙,實在難以理解以此等語氣作出的反諷。4. 條目已移動。再有類似事件時,閣下不妨自行移動。Yangwenbo99討論 2020年12月28日 (一) 15:28 (UTC)[回覆]
    • 條目實際上主編是user:Universehk(中維活躍用戶逃到粵維去了),嘉傑只是翻譯。不過限電中國官方也承認了,見我增加的來源。--Googol19980904留言2020年12月27日 (日) 08:22 (UTC)[回覆]
    • (+)支持 維基百科近年來因自己觀點而對特定類型條目吹毛求疵,甚至編造問題的風氣甚囂塵上。此條目明顯合乎標準卻招來衆多反對,其中最多人講述的是「中立性」問題。難怪原作者逃難。清楚表明「不是來自編輯者或公眾的所有意見」,而是可靠來源中出現的所有主要意見。這意味著,如果有地方因為任何原因使所有媒體對特定事件避而不談,那麼維基百科就不需要引用這些地方的媒體;而如果對特定事件或觀點只有少量來源,而無法支撐和其他同等重要之事件或觀點等量之論述,則維基百科毋須保證此觀點和其他觀點的論述等量。Yangwenbo99討論 2020年12月27日 (日) 17:19 (UTC)[回覆]
    • (-)反對:已有多名用戶詳細指出條目問題所在。請Yangwenbo99不要在條目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不顧多人意見單方面移除pov模板。--DavidHuai1999Talk 2020年12月27日 (日) 17:43 (UTC)[回覆]
      • 如閣下認為此文章的中立性有問題,請加入中立性模板,而非回退在下對中立性模板的刪除。請注意,在加入模板時,必須在討論頁寫明原因。在下刪除中立性模板之直接原因是加入時並不符合要求(即未在討論頁解釋原因)。除此之外,在討論頁中對中立性無任何實質性討論。故刪除並無問題。Yangwenbo99討論 2020年12月27日 (日) 18:01 (UTC)[回覆]
        • {{POV}}「何時移除」第三點原文為「沒有任何討論,或者討論已經進入休眠狀態」。DYKC已經有多名用戶指出條目的中立性問題,雖然不是在條目討論頁上發表,但亦可視為對中立性的討論。--DavidHuai1999Talk 2020年12月27日 (日) 17:56 (UTC)[回覆]
    • (-)反對:請找更多的一二手資料,而不是三手四手五手六手資料。
      • 起因參見中澳關係就是有錯誤暗示的,即便不引用大陸媒體,諸位編者也可以參考許多做出一二手報導的中文媒體知道這是錯誤的,甚至自己去查一下數據就知道了。
      • 另外,「北京為了報復澳洲在國際社會聲援香港、新疆和台灣」屬於對觀點的揣測內容,沒有人能夠證實或者證偽,故而不屬於可驗證的事實,請指出這種論斷的來源,並充分說明這一論斷的可信程度。對於當事人立場的論斷,毫無當事人本身的表態是完全不科學的!
      • 此外,「中國新聞媒體『今日頭條』報導了部分停電通知」令人貽笑大方,因為今日頭條不是新聞媒體而是訊息集成和推送的平台,其自身內容來源於傳統媒體和自媒體(所以其它新聞核實過了嗎?)。
      • --34Unionist留言2020年12月27日 (日) 19:29 (UTC)[回覆]
      • @34Unionist:依在下對WP:可供查證WP:SOURCE的理解,條目不需要第一手資料,也不可以依賴於第一手資料。現時條目主要來源自二、三手資料。在下不明白何謂「四手五手六手資料」,閣下是否可以解釋?
        • 而閣下認為「起因參見中澳關係就是有錯誤暗示的」,並且表示「自己去查一下數據就知道了」,相信閣下已有數據來源,不妨直接加入本文參考文獻以改善文章。
        • 對禁運澳洲煤炭的動機,已經有參考來源。「對於當事人立場的論斷,毫無當事人本身的表態是完全不科學的」這種說法本身就是不科學的。閣下是外賓嗎?在此舉一典型例子,中國樂隊對中共當局和習總書記的的批判、諷刺如雷貫耳,而當局並沒有對此發表任何評論,反而大面積刪除評論。
        • 對「今日頭條」的論述,已有編輯者改善。Yangwenbo99討論 2020年12月28日 (一) 09:09 (UTC)[回覆]
    • (!)意見,反對票太多了我就不補充了。電煤矛盾其實每年都有,2008年中國雪災應該是最嚴重的時候,那個時候整個華南都受到問題。當時我大四正從北京返回山西,之後大雪起來後導師就讓我們幾個同學留守各自地區然後進入到一線,我當時和一個教授去的是西山煤電調查;另外一組正好被凍在京廣線上,他們就直接申請特批從武漢下車去當地發電廠。調查的情況是那年天氣確實是極端寒冷,但核心的問題是電廠存煤量過低(國際慣例是40-50天,中國規定是15天警戒線,但當時湖北各個電廠幾乎都打到3天存煤量了)、運輸鐵皮被鐵道部壟斷(鐵老大的問題)。最後2月我們返回北京寫好論文上交的。應該是義憤較多,當年3月全國人大通過機構改革方案成立交通運輸部時,很多人就主張撤掉鐵老大(鐵道部)。但阻力過大(當時我們報告裡面提議是撤併鐵道部,後來我導師還被小人穿了幾年小鞋),直到五年後習大大上台後才徹底把這塊頑疾嚼碎。為什麼2008年中國雪災沒有人黑,可能是因為08年當時西藏、新疆、四川汶川地震、奧運會等等,槽點太多所以台灣忘了黑了吧?至於今年被黑,其實澳大利亞也背黑鍋的。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存煤量問題(過去兩年煤價一直跌,所以電廠不願主動存煤);還有就是交通線環保要求(今年各省要求國五標準的運輸車,而之前國二、國三、國四標準的運輸工具都沒辦法使用,等於運輸線不如往年的60%)。當然這些僅僅是補充,我不會寫這個條目,因為煤電矛盾尚未真正爆發。Walter Grassroot留言2020年12月28日 (一) 03:28 (UTC)[回覆]
    • (-)反對:可靠性存在問題。許多論述只有單一、外部的來源。有些省市的限電有不少內地新聞報導,為什麼不引用一下呢?至於提到北京、上海等地停電,若真有此事,我應當早已經歷或者聽說才對。lilydjwg 交流 2020年12月28日 (一) 04:35 (UTC)[回覆]
    • (!)意見:理由同outlookxp和WG等,但條目已有所改善所以就不投票了。這條目比起「爭議」,更應該寫成「事件」,停電限電是事實,可詳細描寫,至於對停電限電原因的不同解讀可另開段落,集中寫在「爭議」部分,當然我強烈反對將明顯不靠譜的名嘴(KOL)或網民的各種「高見」寫進去,這些亂七八糟的來源寫在粵維就算了,在中維就免了。--No1lovesu2留言2020年12月28日 (一) 06:58 (UTC)[回覆]
    • (+)支持:同意拉哪一次不同意。140.112.211.227留言2020年12月28日 (一) 15:04 (UTC)[回覆]
      ↑該用戶不符合資格,投票者必須在本討論發起時已為自動確認用戶,所以投票無效,但意見仍可供參考。--ca-s 留言 2020年12月28日 (一) 15:11 (UTC)[回覆]
    • (!)意見:條目可能誤將一些關聯度不大的停電事件聯繫在了一起。據我所知,中國每天都有地方在停電。但我人不在國內,無法及時提供相關資料證明。Itcfangye留言2020年12月28日 (一) 16:50 (UTC)[回覆]
    • (-)反對:1.「使人民生活大受影響」這個問題就很迷惑,比如中國大陸31個省和直轄市有多少個受到了影響?2.條目里沒有提境內的煤炭運輸,也沒有提及「北煤南運」等內容。比如日照港是北煤南運的一個重要節點,近幾年也涉及到煤炭進口,這個文章配圖提到了日照港,但是只提了進口沒有出口。3.對高耗能企業限電是傳統的常見操作,比如[3][4]。不過受到限電影響的大多是南方城市,北方城市似乎沒怎麼被提及過。——ClayM300(留言討論) 2020年12月29日 (二) 06:01 (UTC)[回覆]
    • (!)意見,參考文獻需要整理。如來源16的標題「國際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並非其原始新聞標題,另外來源16還同時出現www.setn.com及last參數的三立新聞網兩個一樣的網站,建議在website參數填寫三立新聞網即可。其他還有多個參考資料有類似問題(似乎是直接使用VE填充導致)。--人人生來平等ドラえもん50周年!🔔 2021年1月1日 (五) 05:27 (UTC)[回覆]
    • (-)反對台灣資深媒體人黃創夏就指,中國可能正發生一場「電力政變」,這種純粹是臆測的觀點竟然可以寫成「起因」,而不是什麼「評論分析」,編者該不會把觀點當成事實了吧?拜託寫條目之前查證一下吧。--百戰天蟲留言2021年1月1日 (五) 10:00 (UTC)[回覆]

後續的報道[編輯]

在編寫美國德州大停電的過程中,發現大陸將國內限電和德州大停電作對比,文章:https://www.yuanben.io/article/05630425-e728-4af6-874a-f912d6209566,應該對改善條目內容有幫助。

《中國電力報》的文章沒有具體提到時間,只是說是年初寒潮的國內情況,有提到一些情況:

和德州一樣的風力發電機停機現象:「年初我國寒潮過程中,國家電網經營區多地風機受凍減發,最大停機容量2457萬千瓦,其中平衡緊張的湖南、江西風電機組受凍停運容量分別達349萬千瓦、217萬千瓦,約占各自風電裝機的一半。華北錫盟地區多達79%的運行機組因低溫保護動作脫網。」

跨省輸電:「寒潮期間,經營區最大組織跨區跨省輸送電力1.59億千瓦,占當日最大負荷的16.6%。各省結合負荷特性差異,充分利用跨區跨省通道實現按需調用、多能互補、餘缺互濟。以浙江為例,最大受電電力達2321萬千瓦,占當日最大負荷的26.5%,極大支撐了高峰電力供應。」

有序用電、需求響應或調休移峰:「為應對寒潮導致的平衡緊張局勢,國家電網經營區採取了有序用電、需求響應或調休移峰等需求側管理措施,削減高峰負荷最大達2500萬千瓦,其中調休移峰、需求響應總措施量達到有序用電的4.4倍,有力緩解了網內的平衡緊張態勢,最大程度降低了對社會影響。例如,江蘇由政府主導採取非連續生產企業調休移峰,最大移峰負荷1143萬千瓦;浙江採取有償需求響應,削減高峰電力需求650萬千瓦。」

風力發電機停機和調休移峰,解釋了現在條目中所指湖南省限電,浙江省要求工廠要求間歇性停工,以控制用電量等情況。--Nostalgiacn留言2021年3月11日 (四) 08:37 (UTC)[回覆]

有用戶提議拆分條目[編輯]

在telegram群中,有用戶提出2021年9月的限電事件並非明顯的2020年12月事件的延續,因此應將兩事分開建立條目。 Itcfangye留言2021年9月27日 (一) 13:27 (UTC)[回覆]

建議將條目名改為「2020-2021年中國大陸停電限電事件」[編輯]

條目中明確指出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在內的中國大陸多個地區的本次限電潮持續到了2021年1月上旬,認為以「2020-2021年中國大陸停電限電事件」作為標題更為妥當。 列寧格勒郊外的護林員留言2021年10月14日 (四) 05:4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