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趙今麥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關於人物傳記中戶籍地和出生地的問題[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的傳記格式指引中並無關於應當優先標記現代中國人物的出生地還是祖籍地的明確規範,我的觀點是應當以前者為優先,理由如下:

1. 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維基的傳記格式中均提到了出生地而未提及祖籍地,其中在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維基中出生地是人物傳記開頭部分應列出的信息之一。這完全可以證明在世界範圍內的維基社群中出生地被視作比祖籍地更基本更重要的信息。

2. 對於古代中國而言,祖籍地對人物的自號、別稱、家族及政治與社會關係均有影響,因此在條目中應當被體現。但是現代社會與基於農業和鄉村生產、人口流動性較低的前現代社會完全不同,工業與服務業活動在地域上的集中與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不可避免地使大多數人口進入城市定居。如果一個人在城市定居和工作,通過所得稅、消費稅等方式提供了所在城市的一部分財政收入,那麼難道他不應當在法律上被當作所在城市的市民對待,享受與該城市的其他居民同等的福利與公共服務,擁有同等的政治與社會權利嗎?如果不能這樣做,那麼這種制度和南非的種族隔離有什麼區別?中國人在自己的國土上和外國移民又有什麼區別?如果富人和國家機關雇員可以入籍而低收入勞動者不可以,那麼這難道不構成對窮人的壓迫?既然戶籍制度是一種歧視性、壓迫性的制度,那麼我們即使不能在現實中推動它的廢除,至少也應當首先從自我的觀念和態度做起,拒絕用「本地人」、「外地人」的標籤來區分同樣在為城市做出貢獻的人們。 130.88.226.26留言2022年1月21日 (五) 20:46 (UTC)[回覆]

你成功的讓我發笑,快被封禁了你,哈哈哈哈——星辰之嘆留言2022年1月21日 (五) 20:53 (UTC)[回覆]
我回退共計三次,未違反相關原則。你除了「中國人用中國人的方法」這種不構成有效論證的訴諸民族主義之外拒絕建設性討論並直接使用嘲諷與威脅性語言,足以證明你才是對社群更有破壞性的那一方。--130.88.226.26留言2022年1月21日 (五) 20:5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