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炎黃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中國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神話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神話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神話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定調[編輯]

炎黃子孫已改寫為該此的意義來源及歷史轉變, 也因此條目描述的是關於這詞的文化內容及政治使用, 見以下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含媒體)到中華民國教材的各種角度, 可見「炎黃子孫」的意義及使用是依時空及立場有所不同, 而此條目應該真實並中立的比較同異之處。Hanteng留言2012年10月26日 (五) 01:05 (UTC) [1][2][3][4][5][回覆]

來源[編輯]

  1.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海內外中華兒女」提法的由來炎黃時代沒有文字,也不可能有「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這樣的名詞,但卻為後世此類名詞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炎黃子孫」稱謂與其說是一個血緣符號,不如說是一個文化符號。海內外華人自稱「炎黃子孫」實際上是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是「文化尋根」和「文化自覺」的需要。因此,祗要這種認同心理繼續存在,「炎黃子孫」稱謂就會繼續使用下去。(作者單位:寶雞文理學院歷史系)。」
  2.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海內外中華兒女」提法的由來「炎黃部落」集團是漢民族的主源,漢族世代自稱「炎黃世胄」、「炎黃子孫」。……宣傳中華文明史要多提『中華民族』的概念,慎用『炎黃子孫』的概念,注意表明是各民族共同創造了中華文明。」
  3. ^ 見「炎黃子孫,復興中華」的說法 黃復興黨部
  4. ^ 見:黃帝神話的流傳與 「炎黃子孫」的美好想像: "辛亥革命前的十幾年,中國各大報章雜誌處處可見黃帝的各類論述,例如將黃帝事蹟作為歌謠以供兒童唱誦,一時「炎黃子孫」、「軒轅世冑」的說法風行草偃;又如光緒三十四年(1908)同盟會人士在東京遙祭黃帝陵寢,說到:「是我皇祖在天之靈」,默默保佑革命事業。....民國二十四年(1935),中國國民黨致祭「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之靈」,民國二十六(1937)中共的陝西蘇維埃政府則代表蘇區人民致祭黃陵,也說:「赫赫始祖,吾華肇造。」到了今天,各地華人的日常生活、自我意識,依然有「炎黃子孫」這樣的重要組成要素,例如錢穆肯定「我們自稱炎黃子孫,是很有道理的。」"
  5. ^ 《〈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3 :583-62》: 作者:王明珂 出版社: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