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歡樂頌 (電視劇)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電視專題 (獲評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電視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電視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中國專題 (獲評未評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歡樂頌》的主題與中心思想[編輯]

《歡樂頌》描述了五位青年女性的真實自我,五人在思想、性格、要求、理想等方面各不相同,從而出現了五個中心思想。真不知這部作品到底「歡樂」了什麼?「歌頌」了什麼?這像是是一部主題不明確的多中心思想作品,與人類文學史上的偉大作品《歡樂頌》鳳牛馬不相及。德國詩人席勒的《歡樂頌》,歌頌了人類的理想天國或理想社會,在這樣一個理想社會中,大家都是弟兄姐妹,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地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是歐洲人民幾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所以,後來貝多芬創作了《第九交響曲》,歌頌了人類的理想 - 共同富裕和歡樂。所以,歐盟把這首交響曲的當作了歐盟的盟歌。如今,丹麥王國已經進入了馬克思心目中的理想社會,那兒家家戶戶都是百萬富翁,馬路上賣鮮花的攤位無人管理,扔下錢拿了就走,在這個理想社會每一個人中,除了攤主之外,沒有人去拿走顧客放下的錢。歐盟的盟歌歌頌了這樣一個理想社會。而電視劇《歡樂頌》歌頌了什麼呢?我們只能說:歌頌了nothing!既然這樣,為什麼要用「歡樂頌」這樣一個神聖的名字呢?簡直令人難以理解!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74.64.123.102對話貢獻)加入。

戲精──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607:FEA8:3EE0:F3F0:C064:E2A0:7BFB:7CAD討論)於2021年6月17日 (四) 18:52 (UTC)加入。[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歡樂頌 (電視劇)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8年7月14日 (六) 19:4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