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二次互反律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二次互反律屬於維基百科數學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數學專題 (獲評未評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數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數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優良條目候選[編輯]

以下內容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訂版本
  • 二次互反律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數論-數學 Snorri (留言) 2008年8月9日 (六) 07:01 (UTC)[回覆]
    • (+)支持章·安德魯留張紙條美好的仗飛鴿傳信 2008年8月10日 (日) 08:32 (UTC)[回覆]
    • (-)反對,理由如下:
      1. 該條目表面上有37000位元組,但列表和表格占了文章的很大篇幅。
      2. 該文章似乎是從英文維基百科翻譯而來,但en:Quadratic reciprocity#Jacobi symbol一節未完成翻譯,en:Quadratic reciprocity#Hilbert symbol則完全沒有翻譯。在#提名者請注意中,明確規定了「如是翻譯條目,則未翻譯完成的條目,或者該條目翻譯進度未達成「100%」者,不能獲得推薦」。
      3. 相關術語以及最初敘述一節中沒有列出任何參考來源。
      4. 存在錯別字,例如推廣一節中「高斯曾考察過四次互反」。
      5. 有些地方翻譯不通順,例如費馬一節中「證明費馬的這類定理導致了對於二次互反律的發現」(原文為「Proving these and other statements of Fermat was one of the things that led mathematicians to the reciprocity theorem」)。
      6. 5的情況一節中,有一句「對於一般的情況是否有類似的規律呢?答案是肯定的」。這句話的語調有點不適合維基百科,不如改成「對於一般的情況,也有類似的規律」。--Maxwell's demon (留言) 2008年8月10日 (日) 17:32 (UTC)[回覆]
      • (:)回應
        1. 在取出了所有列表後,仍剩下超過21000位元組(見條目歷史)。
        2. 我並沒有完全照著英文維基翻譯,這是一個半翻譯條目。之所以沒有翻譯那兩個章節是因為覺得與主題關係較遠。不過現在已經譯好加入。
        3. 相關術語以及最初敘述一節中,相關術語的出處是在外部連結中,是我補上的。之後的圖表以及幾種簡單情況都是簡單的計算與核對,不需要來源。高斯和勒讓德的敘述可以在參考文獻提供的書中找到,但我還沒有找到中文的版本。
        4. 錯別字和譯得不通順的地方歡迎指出,你指出的那處我已做修改。
        5. 關於那句「對於一般的情況是否有類似的規律呢?答案是肯定的」,我認為百科全書的語氣不一定要很死板,活潑一點難道不行嗎?不過還是按你的要求改了。Snorri (留言) 2008年8月11日 (一) 08:32 (UTC)[回覆]
    • (!)意見:暫時不敢投票,因為我只看了第一個大分節 (即相關術語以及最初敘述) ,但裏面似乎已有幾句需要維基化。而當中第一個表 (50以內的質數的二次剩餘表) 出現得相當突兀。似乎整條條目的內容有重新編排的需要。另外,有一件事不知是數學條目的通病還是這條條目做得有不足之處,就是分節數目多得實在太誇張了。 --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08年8月11日 (一) 15:00 (UTC)[回覆]
      • (:)回應:希望能說明哪幾句需要維基化。至於50以內的質數的二次剩餘表的出現原因,現在已經添加了鋪墊,不知是否滿意。至於分節數目多,是因為需要分不同數學家來介紹。我不覺得分節數目過多,相反這樣顯得較有條理。不知你認為分節數目多少是比較適合的呢?--Snorri (留言) 2008年8月12日 (二) 03:59 (UTC)[回覆]
        • 重編後確有顯著改善,但還有兩處想提出。第一,減少用第一人稱 (即是少用一點「我們」之類的字眼) 。第二,有些概念如果需要釐清的 (例如「模」、「平方模」),即使維基沒有這個條目,也可以先加紅字連結。以閣下才幹,稍後抽空補充那些條目應不太難。 --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08年8月12日 (二) 14:28 (UTC)[回覆]
          • (:)回應:我不知道為什麼百科全書裡不能出現「我們」這樣的字眼。我認為這樣會讓讀者有親切感,如同與編者一起來了解概念。不過現在已經刪掉「我們」。其次對於「模」以及「平方模」的問題:「某某為模某某的二次剩餘」的概念定義可見於條目「二次剩餘」,我已經在「相關術語」一節第一行的「模」字上加了連結。至於「平方模」的概念則不存在,是我行文過簡導致的問題,實際上斷句應為「它/與/某個整數的平方/模n 同餘」。現在加了「關於」二字,應該不會有歧義。至於「某某與某某關於模n同餘」的概念定義,可見於條目「同餘」中。--Snorri (留言) 2008年8月13日 (三) 03:46 (UTC)[回覆]
移動完畢。 —長夜無風(風過耳) 2008年8月18日 (一) 06:06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