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中國運載火箭發射列表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列表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航天專題 (獲評列表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航天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航天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列表級列表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列表級
 未知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中國專題 (獲評列表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列表級列表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列表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火箭技術專題 (獲評列表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火箭技術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火箭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列表級列表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列表級
 未知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國運載火箭發射列表中的4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9月8日 (五) 22:14 (UTC)[回覆]

是否考慮拆分列表[編輯]

實在是太長了,無論是閱讀還是編輯都很困難。--鏡音鈴留言2018年5月4日 (五) 12:26 (UTC)[回覆]

2021年已經發射失敗兩次,為什麼不計入?[編輯]

2021年已經發射失敗兩次,為什麼不計入?──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Mikezang討論貢獻)於2021年10月26日 (二) 11:43 (UTC)加入。[回覆]

@Mikezang(:)回應因為不是長征系列的,條目里已經清楚表明了成敗統計是針對長征系列的。截止到2021年10月24日,中國宇航2021年共發射39次,長征36射36成功,雙曲線一號2射2敗,快舟1射1成功。希望你持續關注!——Zzhtju留言2021年10月27日 (三) 04:34 (UTC)[回覆]
標題是《中國運載火箭發射列表》,覺得這種做法讓人費解,WIKI是給一般讀者,大家關心的是中國成功發射了多少,失敗了多少,發射都是那四個基地,至於是不是長城系列並不重要,應該統計全部發射成功失敗,沒必要掩人耳目!如果要保留長系列,也應該有其他系列成功率才比較全面!--Mikezang留言2021年10月28日 (四) 08:58 (UTC)[回覆]
@Mikezang(:)回應:其他系列的都是部分統計,資料不全,見諸報端媒體的資料亦或是愛好者的總結都不能有效的包含所有的發射,我舉個例子【風暴一號和開拓者系列的具體發射次數和時間至今也不完全清楚】。
另外其他系列的到底是宇航發射還是其他100km以上入軌的發射也無法辨明,本條目收錄的全部是宇航發射,不包括其他發射,我再舉個例子【長二丙火箭至今已經第79次發射了,可是實際列入宇航發射只有58次,因此其他的21次發射不列入本條目有據可循,那麼請問像其他系列這種沒有官方報導的怎麼辨明到底是不是應該列入】,難道你所說的「WIKI是給一般讀者,大家關心的是中國成功發射了多少,失敗了多少」就是要本條目基於一個不確定的數據再統計出一個不確定的結果嗎?一個不可靠的數據有意義嗎?
另外,你所說的「沒必要掩人耳目」,我想說的是,條目已經把儘可能準確完整的數據和信息列出來了,沒有去掩飾什麼,中維這麼多編輯者,你就僅僅查查本條目的編輯歷史看看編輯者有多少人,也不會說出如此不負責任的話。
我個人認為,維基百科是對所有人開放的,本條目也理所當然的歡迎所有人關注,但是我覺得與其上來就指責「讓人費解」「掩人耳目」,不如先仔細調查一下;僅就你被我回退的那批更改,即使按你的看法一同加上其他系列的發射,請問你的數據正確嗎?明明39次發射,你寫37次;明明37次成功,你寫35次;而且你也並未更改表頭。你不覺得你的錯誤數據才是「讓人費解」的嗎?你就是這麼編輯「給一般讀者」?讓「大家關心的是中國成功發射」是錯誤數據嗎?
根據維基假定善意的基本原則,有充分理由認為你是「基於善意做出的編輯」,希望你持續關注!祝編安!——Zzhtju留言2021年10月28日 (四) 13:48 (UTC)[回覆]
你說了一大堆理由,正是你自己矛擊破了你自己的盾!你強調把失敗包含在成功率不滿足某些條件,你一覽列出的數據不是一樣不滿足這些條件?如果按照你的邏輯推演,一覽裡面的失敗也應該不要登載,因為也不符合你說的條件。
沒有人要求你完全無誤,你在上面一欄列出的全部發射就應該對應下面的成功率統計,如果你上面分開,或者上面只列出長系列,那下面也只有長系列的成功率還能說服人,否則現在這樣內容,雖然你擁有否決權,卻不能以理服人!
道不同不相為謀,不想再與你無謂的討論,討論到此為止!
你按照你喜歡的方式顯示就行!上面明明顯示今年兩次失敗,下面卻故意只列出長系列,不管你的動機是啥,令人費解,只不過很少有人提出來罷了!--Mikezang留言2021年10月30日 (六) 04:51 (UTC)[回覆]
@Mikezang(:)回應第一,我首先澄清一點,這不是「我」一覽列出的數據,這是所有編輯者列出的結果,你盡可以查詢編輯記錄,可以看到這不是我個人的貢獻,這裡不是我的私人博客,不存在「我」「列出的數據」如何如何。
第二,你所謂「你強調把失敗包含在成功率不滿足某些條件,你一覽列出的數據不是一樣不滿足這些條件?」原諒我實在難看懂你在說啥,我姑且按照我理解的意思來答覆你:我強調的是只有長征系列的發射統計才有清晰可靠的來源佐證,本列表統計的是「中國運載火箭發射」沒有錯,但是本條目的第一欄「中國運載火箭發射列表」因為種種原因我們無法從公開媒體報導獲得消息從而有缺漏,有些沒有統計上也沒有關係;但是第二欄「逐年發射成敗統計」請問你如何統計,這是有關數據的準確性,如果是錯誤的那有意義嗎,「逐年發射成敗統計」統計了自1970年到2021年的所有長征系列發射,最後的成功率是完全準確的;試問如果要加上其他系列的發射,並給他冠以「中國運載火箭逐年發射成敗統計」,你覺得合適嗎?請問缺少部分數據的統計結論能叫「中國運載火箭逐年發射成敗統計」嗎?與其給大家呈現一個錯誤且沒有來源佐證的結論,為什麼不提供給一個準確的結論並清晰說明這是僅針對某一系列的結論呢?
第三,「如果按照你的邏輯推演,一覽裡面的失敗也應該不要登載,因為也不符合你說的條件。」,我建議你重新看我說的話,我沒有說「一覽裡面的失敗也應該不要登載」,我再強調一下,本列表儘可能統計所有可靠的發射結果。只要是宇航發射,並且目標軌道在卡門線以上均被收錄,這在本條目一開頭已經說的清清楚楚了,不知道你是如何得出「失敗也應該不要登載」如此結論的。
第四,「你在上面一欄列出的全部發射就應該對應下面的成功率統計」,我再次重申,不是「我」列出的,本條目有近1500筆編輯記錄,建議你去調閱一下,這是所有參與維護的人共同貢獻的,我只不過是近兩年比較關注而已,不存在「我一人」就列出了所有發射,我願再次表示,第一欄列出的諸次發射可能是不完整的,是大家盡力列出列出的,所以你可以看到表頭只有「長征序號」一欄。而不是「序號」一欄,就是因為沒有人能具體搞清楚「序號」到底是多少,但是「長征序號」卻是清晰準確無誤的,因此在其他系列的發射的序號欄里都會註明【xxxx運載火箭一般不計入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射次數中】。
第五,「雖然你擁有否決權」,我並沒有否決權,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參與者,我只不過是把你的錯誤編輯回退了而已。
第六,「道不同不相為謀,不想再與你無謂的討論,討論到此為止!」我不認為你是在討論,你只是在控訴和指責我把你提出疑問的地方一一做出了答覆,並闡明了我的觀點以及為什麼這麼做,請問你對我的提出的問題做出答覆了嗎?
我們現在就來好好展示一下你的那批更改——你的那批更改,我問你截止你做出本條目最後一次編輯的UTC+82021年10月25日 (周一) 14:49‎ 時間,中國本年度到底進行了多少次發射?是你編輯中所聲稱的「37次發射,35次成功,總計394次發射,375次成功」嗎?你自己做這種非常不負責任的編輯,竟然還來指責別人「令人費解」,而且明明表頭已經寫明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逐年發射成敗統計」,你這種僅對某年度的編輯(更別說還是錯的)難道不會誤導讀者嗎?
第七,「你按照你喜歡的方式顯示就行!上面明明顯示今年兩次失敗,下面卻故意只列出長系列,不管你的動機是啥,令人費解,只不過很少有人提出來罷了!」這不是「我」喜歡的方式,搞得好像我專斷獨裁,我對你提出的疑問一一做出了解答,對條目的編輯我只是回退了你的錯誤編輯,這僅僅是對本條目的維護,根據維基守則,有充分理由認為你是「基於善意做出的編輯」,所以我不想將你的編輯認為是破壞
「上面明明顯示今年兩次失敗」是我做出的編輯,因為那是有確切來源的真實情況;「下面卻故意只列出長系列」也是真實情況,只不過並不是我做出的編輯,但我支持這麼統計並一直在維持修改這個「只列出長系列」的統計,因為這樣也才是準確的,為了避免誤解,本條目已經在多處註明了這個統計結果僅僅針對長征系列,至於為什麼只針對長征系列,相信我之前已經說的足夠明白了。如果有一天能拿到所有的公開發射資料,當然為中國所有的發射做出統計是再好不過的了,可問題就在於沒有準確數據,沒有準確數據就不能做出統計。
「不管你的動機是啥,令人費解,只不過很少有人提出來罷了」,我沒有任何動機,雖然近3年的發射情況大半都是我維護的,但整體上是我還有其他許多維基人一同維護的,我想做的就是真實的列出事實,並根據準確資料進行統計,不知道你想指責我什麼動機,你看到的失敗發射抑或是成功發射都是真實情況,你看到的逐年發射統計,也是真實情況,我不是不想做全部發射的統計,只是沒有準確資料做不到。
最後我還是想說,希望你多參與維基百科做出貢獻,也歡迎你多關注本條目。假使有一天我國航天部門真的能清晰回顧報導歷次的宇航發射,我相信我會第一個來本條目對中國全部的發射進行統計,這也是我的希望。——Zzhtju留言2021年10月30日 (六) 11:06 (UTC)[回覆]

純讀者。為何表格格式做了修改,感覺查閱不如以前方便了。Xinxi09留言2021年11月13日 (六) 14:46 (UTC)[回覆]

你指的不方便具體在哪方面?--Mikezang留言2021年11月28日 (日) 02:37 (UTC)[回覆]

為什麼以1996位分隔[編輯]

請教為什麼以1996位分隔,把1990-1999合併為1990年代,既與前後一致又可簡化。--Mikezang留言2021年11月6日 (六) 06:22 (UTC)[回覆]

how to set y max value for #invoke:Chart | bar-chart?[編輯]

Does anyone tell me if it is possible to set y axis max value so that the chart can created in compact. How can I ask wiki team to add y max value attribute for #invoke:Chart | bar-chart? 請教如何讓Wiki開發組追加這個屬性?--Mikezang留言2021年11月7日 (日) 06:56 (UTC)[回覆]

關於長征序號30[編輯]

長征序號30沒有計入失敗次數,請教原因。--Mikezang留言2021年11月8日 (一) 14:06 (UTC)[回覆]

分列其他頁面不利於查閱[編輯]

@Mys 721tx: 把各個年代都分頁的話,不利於查閱,利用摺疊可以讓版面縮短很多,用戶只需要展開需要的部分。--Mikezang留言2021年11月28日 (日) 02:41 (UTC)[回覆]

關於開拓者一號運載火箭的問題[編輯]

根據官方媒體消息,開拓者一號運載火箭在2002年、2003年各進行了一次發射。而有些頁面卻說開拓者一號運載火箭還有其他發射,比如本條目就寫了開拓者一號在2005年又發射了一次,卻又沒有列出可靠的消息來源。我查了很多當年的報導,查不到可靠的消息證實這些發射記錄,因此這些記錄的真實性存疑。那麼是否應該刪除這些未被證實的發射記錄? 開拓者一號2003年那次發射的結果,不同的頁面有「成功」和「失敗」兩種不同的記錄。當年官方的報導是「按照科研摸底試驗的標準,此次飛行試驗取得了成功」。航天愛好者之間流傳的說法是「火箭上面級發生故障,衛星未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失敗。但衛星勉強進入了一條極低的近地軌道,官方厚著臉皮玩文字遊戲宣稱成功。」於是就有了兩種記錄。我認為應該將兩種記錄統一,算部分成功比較好。 Red002017留言2021年12月8日 (三) 09:22 (UTC)[回覆]

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可以修改成《部分成功》,不過統計發射成功率只統計成功數,應該不受影響。--Mikezang留言2021年12月12日 (日) 08:00 (UTC)[回覆]

長征三號甲和三號丙退役問題[編輯]

@Mikezang:雖然長征3A和3C都已經很久沒有執行任務了,但是你有證據證明它們已經退役了嗎? --Timothytyy留言2022年10月12日 (三) 02:1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