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韋昶 (晉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韋昶(4世紀?—410年代?),字文休,一作文林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人,東晉官員。

生平[編輯]

韋昶是韋誕哥哥涼州刺史韋康的玄孫,官至潁川郡太守、散騎常侍。韋昶擅長書寫古文大篆草書,字形極古拙,就好像人返樸歸真保持淳樸的本質,又好像木頭讓冰凍而枝條硬挺,他的筆鋒奇異遒勁。東晉太元年間,晉孝武帝司馬曜改建宮室以及宗廟的各個門,想讓王獻之用隸書草書題寫匾額,王獻之堅決推辭,晉孝武帝就讓劉瑰八分書題寫,後來又讓韋昶改用大篆題寫。有人問韋昶:「王羲之父子的書法,您認為怎麼樣?」韋昶回答說:「二王自以為書法可以,我不知道他們那些字是不是真正的書法作品。」韋昶還會製做一種絕妙好筆,王獻之得到他製做的筆後,驚嘆地認為是絕世之作。義熙末年,韋昶去世,虛齡七十多歲[1][2][3][4]

參考資料[編輯]

  1. ^ 《書斷列傳·卷二》:晉韋昶,字文休仲將。兄康字元將,涼州刺史之玄孫,官至潁川太守、散騎常侍。善古文大篆及草,狀貌尤古,亦猶人則抱素,木則封冰,奇而且勁。太元中,孝武帝改治宮室及廟諸門,並欲使王獻之隸草書題榜,獻之固辭。乃使劉環以八分書之,後又使文休以大篆改八分焉。或問:「王右軍父子書,君以為云何?」答曰:「二王自可謂能,未是知書也。」又妙作筆,王子敬得其筆,嘆為絕世。義熙末卒,年七十歲余。文休古文大篆、草書併入妙。
  2. ^ 《法書要錄·卷九》:韋昶,字文休,誕兄涼州刺史康之玄孫官至潁州刺史、散騎常侍。善古文、大篆,見王右軍父子書,云:「二王未足知書也。」又妙作筆,子敬得其筆,稱為絕世。
  3. ^ 《太平廣記·卷二○七·書二》:晉韋昶字文林,仲將兄康字元將,涼州刺史之玄孫,官至潁川太守散騎常侍。善古文大篆及草,狀貌極古,亦猶人則抱素,木則封冰,奇而且勁。太元中,孝武帝改治宮室及廟諸門,並欲使王獻之隸草書題榜,獻之固辭。及使劉瑰以八分書之,後又以文休以大篆改八分焉。或問王右軍父子書名,以為云何,答曰:「二王自可謂能,未知是書也。」又妙作筆,王子敬得其筆,嘆為絕世,義熙末卒,年七十餘。文休古文、大篆、草書併入妙。
  4. ^ 《太平御覽·卷七百四十八·工藝部五》:又曰:晉韋昶,字文休。太元中,孝武帝改治宮室及廟諸門,並欲使王獻之隸書題榜。獻之固辭,乃使劉瑰以八分書之。後又使文休以大篆改八分焉。或問:「王右軍父子書,君以為如何?」答曰:「二王自可謂能,未足知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