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 (兵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圖片中的是兩支護手鉤

是外來的中國傳統武器,由演變而成,有單鉤、雙鉤、鹿角鉤以及撓鉤等,是一種多的兵器。在春秋時期,鉤與戈、並用。鉤夾雜於以前北方的武術,但現在用於在南方的武術。

清朝愛新覺羅·允祿等所編的《皇朝禮器圖式》收錄有清軍所用的三鬚鉤,鐵為之通長一丈五尺七寸,鉤各長七寸,分置三面下曲如雞距,竹柄長一丈五尺,圍一寸八分,髤朱束藤八道。

參見[編輯]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鉤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編輯]

  • 愛新覺羅·允祿等《皇朝禮器圖式》
  • 茅元儀《武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