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崗戰國女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郭家崗戰國女屍又稱郭家崗女屍戰國女屍[1],出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紀山鎮郭店村郭家崗一號楚墓,是中國考古發掘所見年代最早(中國戰國時代中期或早中期)的古屍,比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女屍江陵鳳凰山168號漢墓古屍還要早約200年[2],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屍」、「中國第一古濕屍」。郭家崗一號戰國楚墓是紀山楚墓群中的楚國貴族墓葬之一。[1]古屍出土後保存在荊門市博物館。[3]

出土[編輯]

1994年初,郭家崗一號楚墓被盜墓者盜掘,墓中戶體及一大批文物被盜走。屍體被盜挖出來後,盜墓者將古屍身上的絲綢衣物全部撕掉,將其毛髮也全部拔光,並在屍體的頸部套上繩索,將其從古墓中拖出,掩埋在距郭家崗一號墓約10米處的另一盜洞中。1994年4月14日,荊門市公安幹警、文物考古工作者從盜洞中找到了古戶。此時,古屍已被移位掩埋達45天。古屍被發現時赤身裸體,四肢彎曲,毛髮以及頭髮無存[4],頸部套有繩索,並留下一勒痕。[1]臀部小腿、右手、踵部等處的皮膚大面積破損,關節、頸部骨骼已被拉脫。[5]頭部有個4釐米長的傷口[6]

女屍[編輯]

郭家崗戰國女屍死時年齡在65—70歲(一說70-75歲),AB血型,身高1.60米(一說1.62米)[7][2],內臟器官及各部軟組織則全部乾癟。皮膚呈暗褐色(一說黝黑)。在古戶腸內容物中,檢測出華支睪吸蟲卵和鞭蟲卵。卵內的幼體均已死滅崩解。古屍體內支撐各臟器和組織的結締組織膠原纖維仍有留存。[1]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李柏武著,人文荊門叢書 荊門楚文化,中國三峽出版社,2009.10,第396-397頁
  2. ^ 2.0 2.1 [1]武忠弼,官陽,周澤斌.湖北荊門郭家崗一號墓戰國古屍研究(綜合報告)[J].電子顯微學報,1995,14(4):312-316
  3. ^ 郭沫勤,張二虎,孫若風主編,中國新時期優秀文化設施圖典 下,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09,第799頁
  4. ^ 一群可恨盗墓贼,让战国女尸成谜团. 極目新聞. 2023-08-04 [2024-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31). 
  5. ^ 中国古尸第一案:珍贵战国古尸惨遭毁坏(图). 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2024-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31) (中文). 
  6. ^ 中国第一古尸案解密 战国女尸惨遭毒手.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5-11-03 [2024-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31) (中文). 
  7. ^ “郭家岗一号墓”劫难_女尸. 搜狐. 2020-01-23 [2024-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3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