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那森達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那森達賴(1869年—1932年)蒙古族內蒙古準格爾旗安定壕村人,中華民國初期鄂爾多斯蒙古執政王公。[1]

生平[編輯]

那森達賴出身台吉。曾任準格爾旗衙門筆帖式、加克爾齊,後來升任協理。在珊濟密都擔任扎薩克期間,那森達賴獨掌準格爾旗旗政。任內,他曾派軍追剿河套的慣匪劉三、四林子等人。記名扎薩克賽春嘎與那森達賴爭權,乃被那森達賴以勾結土匪的罪名處決。阿勒騰扎布本來可以遞升準格爾旗西協理,那森達賴卻將西協理的職位交給自己第二個兒子奇子俊,並派兵夜襲阿勒騰扎布。[1]

中華民國初年,那森達賴贊成共和,反對帝制,並且反對民族分裂。那森達賴曾經和伊克昭盟各旗王公發表公開聲明,反對外蒙古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引誘內蒙古王公從中國分裂出去。那森達賴在內蒙古王公綏遠會議上帶頭拋棄了頂戴花翎,並剪掉辮子,象徵著同清朝決裂。那森達賴出資建設了沙圪堵、納林等小鎮,並支持兒子奇子俊創辦新式學校「同仁學校」。[1]

1932年2月9日,那森達賴被奇壽山等槍殺。[1]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