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彥逾(1130年—1207年),德老[1]兩浙東路鄞縣(今浙江寧波)人。

生平[編輯]

建炎四年(1130年)出生。紹興三十年(1160年)進士,知秀州。累遷太府少卿,以資政殿大學士出知慶元府,築趙大資「重樓」,中層藏書三萬卷[2]。官至工部尚書。

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由於皇后李鳳娘剽悍,使光宗與其父宋孝宗不睦,且光宗生病,不能主持孝宗喪禮,趙汝愚聯合韓侂胄、趙彥逾、葉適徐誼郭杲大臣不滿光宗與李鳳娘,在獲得隆慈太皇太后支持下,強迫光宗禪位予其子寧宗,史稱紹熙禪位

慶元黨禁時,與趙汝愚反目,「遂與侂胄合」[3]。晚年提舉萬壽觀兼侍讀,進觀文殿學士。開禧三年(1207)卒,年七十八。

家庭[編輯]

七世祖魏王趙廷美
六世祖潁川郡王趙德彝
五世祖廣平侯趙承矩
高祖父吉國公趙克紹
曾祖父崇國公趙叔寓
祖父贈武德大夫趙識之
父贈太師趙公照[4]

注釋[編輯]

  1. ^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
  2. ^ 《鄞縣通志》
  3. ^ 樵叟:《慶元黨禁》
  4. ^ 宋史·卷二百三十五·表第二十六·宗室世系二十一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247》,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書目[編輯]

  • 《寶慶四明志》卷九
  • 萬曆刊《萬姓統譜》卷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