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屬西非國民大會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25年威爾斯親王訪問黃金海岸殖民地時與英屬西非國民大會婦女分會成員握手。

英屬西非國民大會(英語:National Congress of British West Africa,簡稱:NCBWA)是西非的民族主義組織之一,成立於1920年的英屬西非殖民地。它主要由英屬黃金海岸受過教育的精英組成[1],主張允許非洲人選舉代表參加立法議會、廢除歧視非洲人的法令、創辦西非大學等[2]。英屬西非國民大會還是首個以建立包含整個英屬西非的獨立國家為目標,並且在英屬西非的四個組成部分(甘比亞、獅子山、加納和奈及利亞)同時展開了活動的組織。[3]

背景[編輯]

成立的構想[編輯]

1914年,來自加納的律師J·E·凱斯利·海福德英語J. E. Casely Hayford與來自奈及利亞的醫生理查·阿金萬德·薩威治英語Richard Akinwande Savage在一次對話中首次提出了建立英屬西非國民大會的構想[4]。英屬西非國民大會成立的另一個原因則被認為是在泛非主義運動愈演愈烈的時代背景下,出於對該運動範圍過於寬泛、未能切實關注到西非人民利益的擔憂,以及希望有一個更集中、更統一的目標來推動民族主義的發展[5]

區域因素[編輯]

在英屬西非國民大會成立前,英屬西非殖民地便存在有抵抗運動與民族主義運動。不論是1860年代首個挑戰英國殖民者權威的海岸角國王約瑟夫·阿格格雷[6]和19世紀因與英國抗爭而被流放的奧波博國王賈賈英語Jaja of Opobo,還是英屬西非國民大會成立前已成立的民族主義組織黃金海岸原住民權利保障協會英語Gold Coast Aborigines' Rights Protection Society芳蒂邦聯英語Fante Confederacy[7]等,亦或是阿非利加努斯·霍爾頓英語Africanus Horton愛德華·威爾莫特·布萊登約翰·佩恩·傑克森英語John Payne Jackson等非洲民族主義學者的著作,都成為了英屬西非國民大會成立的重要因素[8]

國際因素[編輯]

放眼國際視角,國際民族主義運動的影響也推動了英屬西非國民大會的成立。20世紀初,為非洲人及其後裔,乃至全球受壓迫民族謀求平權的民族主義運動在全球範圍內掀起,1911年第一次世界種族大會英語First Universal Races Congress和國際黑人會議的召開,1917年非洲進步聯盟英語African Progress Union和非洲裔學生聯盟在英國的成立、乃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都促成了英屬西非國民大會的成立。[8]

內部因素[編輯]

在整個十九世紀,由於英國殖民領導者認為受過教育的精英是殖民政府必要的盟友,受過教育的西非精英被允許在英屬西非擔任政府官員。然而,殖民政府姉1902年起實施了一系列歧視政策,如由「西非醫療服務」發布的一項政策規定,只有「有『歐洲』血統」的受過教育的非洲人才能享受該服務,英國殖民領導者之前給予受過教育的非洲精英的利益開始減少。除了歧視政策外,殖民政府還開始以「保護傳統權威」為藉口逐漸排除西非人擔任地方政府職務。殖民政府的這些行為使得受過教育的非洲精英與英國殖民領導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西非的精英們也產生了對殖民者疏遠他們的不滿。[8]

成立[編輯]

在諸多因素的影響與推動下,1920年3月,來自黃金海岸奈及利亞獅子山英語Sierra Leone Colony and Protectorate甘比亞英語Gambia Colony and Protectorate4處英國殖民地的50多名各職業的知識分子、商人和酋長在阿克拉召開了「西非知識分子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了英屬西非國民大會的成立。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決議,如要求非洲人參政、不得歧視非洲籍公務員、建立西非大學、驅逐敘利亞人、廢除限制新聞自由的法律等,並派遣以J·E·凱斯利·海福德等10人赴倫敦向女王請願[2][8]。這些請願在司法改革方面提出了徹底改革的倡議[9],亦是西非首例關於讓更多當地人擁有接受高等教育機會的請願。[10]

英屬西非國民大會成立後,在四個殖民地建立了分支機構。該機構在甘比亞的支部稱為「巴瑟斯特委員會」,基於原來的甘比亞土著防禦聯盟(Gambia Native Defensive Union)而建立[11];在奈及利亞的支部「拉哥斯委員會」則在理查·薩威治等創會成員召開幾次面向當地精英的會談後逐漸發展[12];獅子山的支部則對大會數次的召開起到了重要作用,且成為了英屬西非國民大會存在最久的分支,直到1940年代才正式解散[4]

活動歷史[編輯]

1920年9月,英屬西非國民大會派遣代表團赴倫敦,意圖獲得英國女王對會議決議的承認[8]。然而,殖民地總督阿佛烈·米爾納聲稱這個組織既沒有存在的必要,也無法代表西非當地人民,不允許這些代表與內閣大臣見面[13][14]。此後,英屬西非國民大會於1925年、1927年、1930年先後在弗里敦、巴瑟斯特和拉哥斯召開會議,多次重申他們的訴求,卻依然遭到英國當局以他們沒有代表權為藉口的拒絕[2]

在英屬西非國民大會的同一時期,還有一個由馬科斯·加維領導的泛非主義組織聯合黑人進步協會英語United Negro Improvement Association,同為泛非主義的兩個組織卻在路線上存在分歧,且相互競爭。相較於希望在英國殖民統治下謀求西非精英獲得更多代表權的英屬西非國民大會,聯合黑人進步協會則更希望在非洲大陸上建立獨立統一的黑人共和國。聯合黑人進步協會在西非亦建立了分支機構,並嘗試取得英屬西非國民大會的西非精英們的支持。英屬西非國民大會曾指責聯合黑人進步協會是非法且危險的,且認為後者的思想來自於美洲(因為馬科斯·加維是來自美洲的牙買加人),並不符合非洲人民的實際情況。[15]

衰落[編輯]

在嘗試獲得英國的承認失敗後,英屬西非國民大會開始逐漸走向衰落[4]。在衰落後,位於各地的分支仍在廣泛運作,但逐漸受到領土民族主義運動的影響,不再尋求建立整個英屬西非地區的代表大會,而將活動的地域與目標集中在本國。這一思想在1920年代後對西非產生了一定的政治影響[2],其後甚至啟發了法屬西非地區,使得法屬西非國家也衍生出了一些具有領土民族主義色彩的、意圖建立屬於本國「代表大會」的組織[16]

參考文獻[編輯]

  1. ^ Michael, R. Doortmont. The Pen-Pictures of Modern Africans and African Celebrities英語The Pen-Pictures of Modern Africans and African Celebrities by Charles Francis Hutchison: A Collective Biography of Elite Society in the Gold Coast Colony. Brill. 2005: 29. 
  2. ^ 2.0 2.1 2.2 2.3 英属西非国民大会.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2022-01-20 [2023-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2). 
  3. ^ Eluwa, G. I. C. Background to the Emergence of the National Congress of British West Africa. African Studies Review. 1971, 14 (2): 205-218. 
  4. ^ 4.0 4.1 4.2 Wyse, Akintola J. G. The Sierra Leone Branch of the National Congress of British West Africa, 1918-1946.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ical Studies. 1985-01-01, 18 (4): 675–698. JSTOR 218802. doi:10.2307/218802. 
  5. ^ Adi, Hakim. Pan-Africanism and West African Nationalism in Britain. African Studies Review. 2000-01-01, 43 (1): 69–82. JSTOR 524721. S2CID 144479508. doi:10.2307/524721. 
  6. ^ Okyere, Elicot Nana Kweku. King Joseph Aggrey Essien of Cape Coast (1809 – 1869) [海岸角國王約瑟夫·阿格格雷·艾辛 (1809—1869)]. The Cultural Encyclopaedia. [2024-06-02]. 
  7. ^ 芳蒂语.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2022-12-23 [2024-06-02]. 
  8. ^ 8.0 8.1 8.2 8.3 8.4 ELUWA, G.I.C. The National Congress of British West Africa: a Study in African Nationalism. Présence Africaine. 1971-01-01, 77 (77): 131–149. JSTOR 24349586. doi:10.3917/presa.077.0131. 
  9. ^ Gocking, Roger. The Adjudication of Homicide in Colonial Ghana: The Impact of the Knowles Murder Case. The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 2011-03-01, 52 (1): 85–104. ISSN 1469-5138. S2CID 159722065. doi:10.1017/S0021853711000089. 
  10. ^ Brown, Godfrey N. British Educational Policy in West and Central Africa. The Journal of Modern African Studies. 1964-01-01, 2 (3): 365–377. JSTOR 158646. S2CID 154925012. doi:10.1017/s0022278x00004328. 
  11. ^ Langley, J. Ayodele. The Gambia Section of the National Congress of British West Africa. Afric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frican Institute. 1969-01-01, 39 (4): 382–395. JSTOR 1157383. S2CID 145501164. doi:10.2307/1157383. 
  12. ^ Olusanya, G. O. The Lagos Branch of the National Congress of British West Africa. Journal of the Historical Society of Nigeria. 1968-01-01, 4 (2): 321–333. JSTOR 41856752. 
  13. ^ Du Bois, W. E. Burghardt. Worlds of Color需要付費訂閱. Foreign Affairs. Vol. 3 no. 3. 1925-04-01. ISSN 0015-7120. 
  14. ^ DuBois, W. E. B. The Negro Mind Reaches Out. Locke, Alain LeRoy (編). The New Negro: An Interpretation 1927. Albert and Charles Boni. 1925: 400. LCCN 25025228. OCLC 639696145. 
  15. ^ Gershoni, Y. Common goals, different ways: The UNIA and the NCBWA in west africa - 1920-1930. Journal of Third World Studies. 2001, 18 (2): 171–185. ProQuest 233189966. 
  16. ^ Coleman, James S. Nationalism in Tropical Africa.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54-01-01, 48 (2): 404–426. JSTOR 1951203. S2CID 145457751. doi:10.2307/195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