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老君殿 (大理市)

座標25°41′16″N 100°09′21″E / 25.68791°N 100.15579°E / 25.68791; 100.15579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老君殿建築群
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市
坐標25°41′16″N 100°09′21″E / 25.68791°N 100.15579°E / 25.68791; 100.15579
分類古建築
時代清代
編號8-3
認定時間2023年10月23日

老君殿建築群位於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市大理鎮一塔公園內、弘聖寺塔東南,是一座一進兩院的道觀建築群,依次為聚仙樓、玉皇閣、老君殿。聚仙樓為五開間懸山頂式;玉皇閣三開間,面闊12.7米,進深10米,抬梁穿斗式結合,單檐歇山頂;老君殿三開間歇山項式。[1][2][3][4]

弘聖寺(又名一塔寺、王舍寺)及弘聖寺塔大理國時期建築,後弘聖寺毀,改建為武侯祠、蒼山書院、大觀堂等,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重建聚仙樓和玉皇閣,民國五年(1916年)建老君殿[3][1]。後被部隊占用,1986年移交政府,由大理市園林局管理。1992年維修並重新彩繪。[4]

玉皇閣大門兩側分別立有《岣嶁碑》《張思叔座右銘碑》。《岣嶁碑》為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楊慎謫滇時摹刻,高1.60米、寬1.44米、厚0.15米,青石質,圓首。《張思叔座右銘碑》為明萬曆八年(1580年)太和縣令孔宗海依原碑翻刻,高2.26米、寬1.14米、厚0.20米,青石質。[3]原有楊慎《禹碑歌》碑,現移存大理市博物館[5],以及李元陽《大觀堂修造記》,已毀[6]。院中尚有兩株古李樹[2]

1985年9月20日,弘聖寺塔(含老君殿等建築及座佑銘碑、岣嶁碑)被公布為第一批大理市文物保護單位[7]。2023年10月23日,老君殿建築群被公布為第八批大理州文物保護單位[8]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尚榆民, 和生弟主編. 大理丛书·建筑篇·卷二.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15: 80–81. ISBN 978-7-5367-6753-9. 
  2. ^ 2.0 2.1 寶洪峰編著. 神奇美丽的大理. 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1995: 34. ISBN 7-80093-726-7. 
  3. ^ 3.0 3.1 3.2 國家文物局; 雲南省文化廳. 中国文物地图集·云南分册. 昆明: 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210. ISBN 7-5416-1120-4. 
  4. ^ 4.0 4.1 大理州文化體育局編. 大理州文物保护单位大全.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16: 31. ISBN 978-7-5367-7247-2. 
  5. ^ 陳廷樂. 杨慎在云南的遗迹考. 杨升庵诞辰五百周年学术论文集. 成都: 四川大學出版社. 1994: 225. ISBN 7-5614-0712-2. 
  6. ^ 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編. 大理丛书·金石篇·卷二.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10: 666–668. ISBN 978-7-5367-4793-7. 
  7. ^ 大理市文化叢書編輯委員會編. 大理市文化志.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1996: 320. ISBN 7-5367-1268-5. 
  8. ^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大政发〔2023〕22号). 大理州人民政府入口網站. 2023-10-23 [2023-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6). 

參見[編輯]

  • 鄭天挺. 1944年赴大理考察记.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六辑.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9: 74-76. ISBN 7-201-00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