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紫荊山交流道橋

座標34°45′54″N 113°40′33″E / 34.764922°N 113.675938°E / 34.764922; 113.675938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紫荊山交流道橋
座標34°45′54″N 113°40′33″E / 34.764922°N 113.675938°E / 34.764922; 113.675938
承載東西向:金水路
北向:花園路
南向:紫荊山路
西南向:人民路
地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
設計參數
橋型圓環型
寬度16公尺 (3層主線)
車道雙向4車道 (3層主線)
歷史
開工日1994年6月10日
完工日1994年12月28日
地圖
地圖

紫荊山交流道橋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紫荊山,為鄭州市「四橋一路」工程的組成部分。紫荊山交流道橋東西向連接金水路,南北向連接紫荊山路花園路,西南方向接人民路,為鄭州市內的一處轉運站。

設計[編輯]

紫荊山交流道橋為環形加直通式三層交流道橋,最上層為金水路方向的高架橋,橋面寬16公尺,設雙向4車道。第二層為解決相交轉彎的圓形環道,並設匝道連接各個方向。其中連接金水路、花園路和紫荊山路的匝道均各為兩條寬8.5公尺的單向雙車道,連接人民路的匝道為雙向4車道。地面層為圓環[1]

歷史[編輯]

為改善市內交通,塑造都市形象,1994年初,中共鄭州市委、鄭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在市區金水路上修建四座交流道橋及一條高架道路,包括紫荊山交流道橋、新通橋交流道橋大石橋交流道橋河醫廣場交流道橋以及新通橋和大石橋之間的高架道路,合稱為「四橋一路」。「四橋一路」於1994年6月10日開工,當年12月28日全線通車,開創了鄭州市大型重點工程當年決策、當年施工、當年竣工的先河[2]。工程總投資3.7億元人民幣,採用貸款修建,建成後對鄭州市的機動車收費還貸[3]

2016年5月,紫荊山交流道橋的橋面瀝青層進行更新維護[4]

參考資料[編輯]

  1. ^ 《鄭州大辭典》編纂委員會. 郑州大辞典. 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2. ^ 鄭州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郑州市志(1991-2000). 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3. ^ 车主凑钱建成的“四桥一路” 23年后仍是郑州“主动脉”. 河南商報. 2018-11-07 [2020-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9). 
  4. ^ 郑州“四桥一路”近期夜间封闭施工. 2016-05-25 [2020-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