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祁縣王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祁縣王氏,乃太原王氏之分支,另一分支為晉陽王氏。祁縣王氏始祖為漢司空王允。

現代學者將祁縣王氏的房支歸納為王秉支、烏丸支、文中子支、王玄起支、王忠嗣支、河東王氏支等。此外,在唐朝時還有諸多自稱「太原祁人」,但房支不可考的人士。近代以來,姚薇元在《北朝胡姓考》中考證,唐朝時自稱為祁縣王氏第二房支的烏丸支實為冒姓烏桓人(烏丸氏)。亦有學者反對這一觀點[1]

王允[編輯]

東漢司徒、尚書令。

家庭[編輯]

[編輯]

  • 王宏,字長文[2]

子女[編輯]

  • 王蓋,王允長子,侍中,與王允同被誅滅。
  • 王景,王允次子,與王允同被誅滅。
  • 王定,王允子,與王允同被誅滅。

侄兒[編輯]

  • 王晨,王允兄長之子,王允被誅時逃回家鄉。
  • 王淩,王晨弟,與王晨一同逃回家鄉。後被曹操賞識,最終在曹魏官至太尉,但是在後來圖謀推翻司馬懿失敗,最終自殺。被誅滅三族。
  • 王氏,令狐愚母。
  • 王氏,王凌妹,嫁郭淮

[編輯]

  • 王黑,安樂亭侯。

王軌 (北周)[編輯]

王軌(6世紀-579年),小名沙門,太原郡祁縣人,南北朝北周官員。受周武帝宇文邕重用,王軌曾進言殺楊堅以免後患。鄭譯與楊堅、長孫覽等有私交。王軌多次提醒武帝說太子宇文贇品德低劣,不能繼承皇位。一日宇文贇問鄭譯:「我腳上的杖痕該怪誰啊?」鄭譯稱:「都怪王軌和宇文孝伯!」王軌遂被殺,宇文孝伯賜死於家。

王思政[編輯]

家族[編輯]

  • 父親:王佑,州主簿。[3]
  • 兒子[4]
    • 王元遜
      • 王景,隋朝時任汴州刺史
    • 王康,或稱王秉、王柬,王思政被東魏所俘,西魏下詔以因水城陷,非戰之罪,增食邑三千五百戶,以王康襲爵太原郡公
    • 王揆,公爵
    • 王邗,西安縣侯
    • 王恭,忠誠縣伯
    • 王細,顯親縣伯
  • 女兒
    • 王氏,王康姊封齊郡君

有孫王祇玄。王祇玄生王師古。王師古生王承業。王承業女嫁唐朝秘書丞攝御史朱某,封太原郡君。

王維[編輯]

  • 4世祖:王儒賢
  • 曾祖:王知節
  • 祖父:王胄
  • 父親:王處廉

兄弟[編輯]

王忠嗣[編輯]

王忠嗣(706年-750年),初名訓,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唐朝名將,封清源縣公。

  • 父親:王海賓,驍勇聞名,官至太子右衛率、豐安軍使。
  • 女兒:王韞秀,嫁元載,生元伯和。

注釋[編輯]

  1. ^ 和慶鋒. 第三节 祁县王氏. 《隋唐太原王氏的变迁与影响》 (PDF) (博士論文). 上海師範大學. 2013-00-00 [2020-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5) (簡體中文). 
  2. ^ 《後漢書 郭符許列傳 郭泰傳》注引 謝承《後漢書》曰:「太原郭長信、王長文、長文弟子師、韓文布、李子政、曹子元、定襄周康子、西河王季然、雲中丘季智名靈舉。子師位至司徒,季然北地太守,其餘多典州郡者。」
  3. ^ 《周書·卷十八·列傳第十·王思政傳》
  4. ^ 《周書·卷十八·列傳第十·王思政傳》
  5. ^ 《新唐書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五十九 王鉷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