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白馬青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馬和青牛可能是指:

白馬青牛傳說[編輯]

契丹始祖的兩則起源神話。其一,白馬青牛傳說,見下所述;其二,奇首可汗傳說。[1]

傳說在遠古的時候,有一位神人騎白馬由馬盂山老哈河(土河)順流而下、一位天女騎青牛由平地松林西拉木倫河(潢河)順流而下,兩人在木葉山(兩河合流之處)相匯,結為夫婦並誕生八子,成為契丹八部落。

遼史》記載,遼朝凡有隆重大典必以青牛、白馬為犧牲以祭祀天地。

青牛對白馬[編輯]

青牛和白馬在中國文化裡面,是對仗的兩個文化符號。其一,代表的是「道家」和「佛家」,唐詩《題焚經台》曰:「青牛謾說函關去,白馬親從印土來。」《二刻拍案驚奇》曰:「道家青牛騎出去,佛家白馬馱將來。」其二,代表的是「道家」和「名家」,馮友蘭《賀金岳霖八十八歲生日聯》上聯曰:「道超青牛,論高白馬。」

青牛代表「道家」,典故來自「老子騎青牛」。相傳道家創始人——老聃為周守藏室任吏,因見周王室日漸衰落,於是騎著青牛西出函谷關,途遇關尹子而著書五千言,其後不知所蹤。

白馬代表「佛家」,典故來自「白馬馱經」。相傳東漢明帝劉莊夜夢丈六金人自西方飛至殿廷,大臣傅毅告知這是來自西方的佛,於是明帝派使中郎蔡愔等人遠赴天竺求取佛法,使者在西域大月氏遇見竺僧攝摩騰竺法蘭,求得佛經與佛像,相偕同行。永平十年(67年),一眾行人以白馬馱經返洛陽,明帝為兩位竺僧修建翻譯經文的住處,以寺相稱,為紀念白馬馱經之功,命名為「白馬寺」。

白馬也可以代表「名家」,典故來自「白馬非馬」。東周戰國公孫龍在著作《公孫龍子》中有述〈白馬論〉,指出「白馬」不等於「馬」的辯論。

丑午相害[編輯]

中國傳統婚禮習俗有項「問名」(合八字)的儀式,舊時民間迷信屬相丑(牛)午(馬)結合為「地支相害」,對六親有不利影響,俗稱之為「白馬犯青牛」。

化解方法是結婚擇日選擇寅(虎)巳(蛇)酉(雞)戌(狗)的吉日;或者,屬牛的當事人以屬蛇或雞的伴郎/伴娘為貴人、屬馬的當事人以屬虎或狗的伴郎/伴娘為貴人。

另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楊軍; 李冬彤. 从神话传说看契丹族起源之谜.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7-08-08 [2019-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