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甲州八珍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葡萄(甲州市
桃畑(笛吹市
掛在屋檐下的柿子(甲州市)

甲州八珍果,又名甲斐八珍果[1][2][3],是江戶時代甲州(後山梨縣)的八種特產水果的總稱[1][2][4]。也就是說,它指葡萄桃子柿子日本栗蘋果石榴胡桃銀杏八種水果[1][2][3][4][5]。山梨縣自稱「水果王國」[6],但是「甲州八珍果」這個詞在很久以前山梨縣廣泛栽培果樹的時候就已經流傳甚廣[7]

山梨縣和水果[編輯]

山梨縣的土地中耕地面積的占比僅為5.9%,但由於其大規模栽培果樹,其土地生產力高達3217萬日元/公頃2001年),在日本全國都名列前茅[8]。此外,水果占山梨縣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高達58%(2003年),並已成為山梨縣的主要作物,支撐著山梨縣的農業[9]。然而,早在1925年時,水果在山梨縣農業總產值中占的比重僅為2.9%,相比日本全國2.0%的占比並沒有較明顯的差異。事實上,當時農業的核心為水稻家蠶[10]。而在20世紀60年代後,隨著血吸蟲對養蠶業造成的日漸的不景氣,果樹栽培逐漸替代之並成為了山梨縣農業的核心產業[11]。由於屆時快速發展的交通網絡、京濱地區市場對水果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國民休閒熱潮的來臨以及對觀光果園的渴求,山梨縣的水果產業迅速發展了起來[12]

該縣一直自稱「水果王國」,其葡萄、桃子、李子的栽培面積和生產量都在日本位居第一[6]。其水果栽培十分發達的背景是,沿著釜無川笛吹川桂川除了細長的平地以外多是伴隨著複雜地貌、有著高達800m海拔落差的傾斜地形[13],此地降雨量[13][14]日照時間[13]、晝夜溫差大[13]。此外,由於此地四面環山,不易受到季風影響,氣候較為乾燥[14]。再者,由於被沖積層洪積層大規模覆蓋,此地土壤極其肥沃[14]

木簡上記載,奈良時代已經開始種植胡桃,平安時代的「延喜式」上[4],甲斐國(今山梨縣)的特產中也有當地生產的種類豐富的梨,獻上的特產也十分珍重、種類繁多[4][15]。然而,當時果樹的主體為落葉樹[13]柑橘並沒有被種植[7]

到了江戶時代,由於甲斐國與江戶集市通過甲州街道連接了起來,以及考慮到水果種植促進甲斐國的經濟發展,果類種植成為了甲斐國的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4]。在甲州八珍果中,葡萄、梨和柿子尤其被珍視,並作為貢品被獻到江戶幕府去[3]。這種情況下,針對葡萄的課稅方法在正德(1711年 - 1716年)期間從針對葡萄樹棵數變為面向葡萄園面積的方法,從此可以看出葡萄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收稅對象與經濟元素[4]。在另一方面,針對梨的稅收在整個江戶時代間保持了按棵數徵收,並未改變[4]。事實上,生產的不僅僅是水果本身,更有各種加工品如石榴汁、核桃仁、葡萄乾等,也有各種甜食,如源氏核桃[4]

山梨縣的加納岩醫院(現加納岩綜合醫院)在1971年發表了一篇關於果樹區婦科疾病的生物學論文[16]。這篇論文表示,由於新開發的赤黴素的處理作業需要注意力與持久力,且當地的男性農業勞動力數量不足,大量的婦女參與到果樹區的作業中[17]。其結果是,農家女性與非農家女性相比,靜脈曲張的患者更多,農忙時期早產率更高,農藥吸入引起的原發性不育症的患病率也明顯更大[18]

提出者[編輯]

目前尚不清楚是哪些人提出了甲州八珍果這個概念,關於此的理論也有很多[2][4][5]。例如有理論認為,這個概念是淺野長政柳沢吉保小島蕉園三人提出的[4]。理論認為,這三人促進了當地果樹的生產,並且強化了甲斐國的相關產業[4]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甲州八珍果とは?. 山梨県農政部果樹・6次産業振興課果樹擔當. 2009-01-28 [2018-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3). 
  2. ^ 2.0 2.1 2.2 2.3 「甲州八珍果」全部言えるかな? (PDF). 『ふるさと山梨』小學校版p65. 山梨県教育庁義務教育課. [2018-11-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11-10). 
  3. ^ 3.0 3.1 3.2 甲府市観光課. 甲州八珍果(こうしゅうはっちんか). JAPAN TIMELINE. フリープラス]]. [2018-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4).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小林 1972,第153頁.
  5. ^ 5.0 5.1 磯貝・飯田 1977,第184頁.
  6. ^ 6.0 6.1 フルーツ王国やまなし. 山梨県庁. [2018-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4). 
  7. ^ 7.0 7.1 田中 1962,第282頁.
  8. ^ 尾藤 2009a,第444頁.
  9. ^ 尾藤 2009a,第445頁.
  10. ^ 飯田ほか 1999,第269頁.
  11. ^ 飯田ほか 1999,第290-292頁.
  12. ^ 磯貝・飯田 1977,第263頁.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長坂 2005,第239頁.
  14. ^ 14.0 14.1 14.2 東京國稅局鑑定官室 1954,第553頁.
  15. ^ 田中 1926,第36頁.
  16. ^ 中沢ほか 1971,第1-8頁.
  17. ^ 中沢ほか 1971,第1-2頁.
  18. ^ 中沢ほか 1971,第2,8頁.

參考文獻[編輯]